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是中国式政府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推进地方财政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地方债务管理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探讨了数字技术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面临的机遇、挑战及主要风险,从以下5个方面提出运用数字技术应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风险:建立建全债务信息一体化系统,动态评估和预警潜在债务风险;构建财政重整计划体系,建立常态化的债务风险化解有效机制;探究区块链技术在债务评级中的应用,增强评级结果的可靠性;全面实施债务预算绩效管理,提高地方债务资金使用效果;运用数字技术打破信息壁垒,增强监管合力。  相似文献   

2.
地方财政系统的稳定运行影响到中央财政的稳定与发展.地方财政风险的转嫁途径包括政府间转嫁和向政府外转嫁两个方面.地方财政风险的转嫁对社会信用体系、社会福利水平有负面影响, 引发"公用地灾难".治理措施包括报告与监管、堵塞与疏通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丰茗 《创新科技》2016,(11):56-58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中国政府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来拉动经济增长,增强地方投资能力。但是正是由于这一政策导向,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剧增。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状况及其风险获得全社会高度关注。本文从地方政府债务特点、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分析这一现状。通过列举大量官方数据进行论证,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指标和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了我国政府债务规模的可持续性及风险状况j通过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国债规模是可持续的,大多数风险指标均处在安全范围内,中国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极低,与此同时,间接风险不容忽视,如社保基金缺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金融风险财政化等。  相似文献   

5.
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然而,记者近日在贵州、甘肃、宁夏等西部省区采访时发现,由于历史、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各地基层政府、教育部门都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而当地的"吃饭财政"又无力对农村义务教育再投入,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仍然非常艰难……  相似文献   

6.
地方财政系统的稳定运行影响到中央财政的稳定与发展。地方财政风险的转嫁途径包括政府间转嫁和向政府外转嫁两个方面。地方财政风险的转嫁对社会信用体系、社会福利水平有负面影响,引发"公用地灾难"。治理措施包括报告与监管、堵塞与疏通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的精神,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风险为切入点,从机制风险、项目风险、操作风险、信贷风险等方面,发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所蕴含的风险,并从地方政府、商业银行、外部监管、长效机制等多角度,提出了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谢华  刘勇 《科技信息》2007,(22):233
风险是指危险发生的可能性或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所谓财政风险,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财政收支发生总量失衡或结构失衡,进而对国民经济整体运行造成损害的可能性。换个角度说,财政风险实际上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财政发生债务危机和财政损失的可能性。具体是指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在财政领域的集中表现,是指由于财政运行所面临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融资环境变动,而导致政府无力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及对法律所规定的政府支付责任的大规模违约(如政府债务违约、拖欠公务人员工资及养老金、失业补贴等等)的可能性。由于现行财政体制的划分,财政级别一般划分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地方财政一般指省级以下的各级财政。因而,地方财政风险主要指省级以下的财政风险。地方财政风险除了具有财政风险的一般性质和共性外,还有不同的地方特色,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针对不同种类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化解和防范。  相似文献   

9.
我国在世界性经济危机不断蔓延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和公共财政制度建设不断深化等情况下,地方财政风险不断积累。因此,本文在分析地方财政风险化解的重要性、地方财政风险及其类型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财政风险形成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即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的根本原因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体制关系不够完善,并进一步提出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子荣 《科技信息》2010,(24):55-55
地方政府债务的迅猛增长,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并已严重影响了基层政府的正常运转,埋下了巨大的社会隐患。究其根源,既有财政体制改革不彻底的原因,又有地方财政层级过多的因素;既有积极财政政策的影响,又有地方政府债务监督和预警机制缺乏的促动。要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必须增加各级地方政府收入,简化财政层级,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