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利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文蛤外套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文蛤外套膜具有双壳贝类外套膜的典型结构特征,即由中央膜与边缘膜组成,边缘膜具有3个突起。组织结构包括内外上皮层、结缔组织与肌纤维。不同部位的外套膜,其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结缔组织与肌纤维含量等有差异。上皮细胞与结缔组织中分布有几种不同类型的粘液分泌细胞。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显示,缘膜突起上皮细胞内含有丰富的糖类。分泌细胞内含物中含有丰富的糖类和少量的RNA,同时在分泌细胞检测到较强的ACP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不同部位角膜上皮细胞体外增殖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角膜缘、角膜周连及角膜中央部上皮细胞体外增殖的规律,确定角膜干细胞以选取体外培养角膜上皮细胞的部位。应用溴代脱氧尿嘧啶(Brdu,胸腺嘧啶的类似物)掺入DNA合成,抗-Brdu单克隆免疫荧光抗体记标记细胞法,在流式细胞仪(FACStar^plns)上检测体培养的每一代角膜中央部、周边部及角膜缘上皮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显示从第一代开始,角膜缘→角膜周边→角膜中央部上皮细胞增殖率逐渐递减;角膜缘  相似文献   

3.
马氏珠母贝外套膜组织培养的条件和方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过反复试验,筛选出适宜于马氏珠母贝外套组织培养的平衡盐溶液(改进的MMBSS)、基本培养基;确立了防止污染的组织净化方法,并筛选出一种能促进细胞生长的贴壁物质(SM)。其主要培养方法为:用合抗生素的改进MMBSS(青霉素2000U/ml,链霉素2500U/ml)洗涤10次,再用不含抗生素的改进MMBSS清洗5次,将组织切成3mm×3mm的小块,贴于含0.5%SM的培养瓶底,加入改进的贝培养基,在20℃,pH6.8条件下培养。经这种条件和方法培养的马氏珠母贝外套膜组织,4小时细胞开始游离,3天游离出来的细胞铺满瓶底,4天细胞分泌珍珠质.培养7天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出现,细胞培养能持续数十天。  相似文献   

4.
环境钙浓度对淡水育珠蚌外套膜及珍珠囊钙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采用多种组织化学方法及等离子光谱技术,研究了不同环境钙浓度对淡水育珠蚌钙代谢的影响。发现与对照组(钙浓度约10g/m^3)相比,较高钙浓度(20~30/m^3)条件下三角帆蚌外套膜组织钙含量增加,外套膜内外表皮和珍珠囊上皮细胞的分泌活动旺盛;与之相反,高钙浓度条件下(30g/m^3以上),蚌外套膜组织钙含量降低,外套膜内外表皮和珍珠囊上皮细胞的分泌活动下降。这表明环境中适宜的钙浓度可促进蚌对钙  相似文献   

5.
紫彩血蛤外套膜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紫彩血蛤的外套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彩血蛤外套膜的边缘膜横切呈三角形,除了腹缘的三个突起外,边比膜内侧又形成了一个大的隆起,边缘膜内有三条粗大的环走肌,在靠近外套痕处有一粗两细的纵肌束,多数细胞的核中有细小而分散的Feulgen阳性颗粒,内,外表皮及腺细胞内有丰富的RNA颗粒,外表皮细胞,肌细胞及角质膜呈强的PAS阳性,吞噬细胞呈极强的ANAE阳性,ACP,AKP和M  相似文献   

6.
球茎甘蓝花托、花柄在MS+2,4-D0.5mg/L+6-BA1mg/L培养基上培养,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MS+NAA0.5mg/L+6-BA3mg/L的分化培养基上培养,能分化出芽.花托在附加6-BA和GA3的MS培养基上培养,能直接出芽.花柄在附加6-BA或6-BA和GA3的MS培养基上培养,能直接出芽.芽通过继代培养,能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7.
半夏组织培养中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形态发生的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半夏叶片、叶柄离体培养,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其形态发生的效应。结果表明:NAA、2,4-D有利于愈伤组织形成,且附加2,4-D形成愈伤组织最快;诱导率最高;NAA和低浓度2,4-D有利于根分化,附加NAA根生长最快,高浓度2,4+6-BA或KT抑制根的形成,6-BA或KT有利于芽的分化,6-BA促进芽的分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Mg-Al基合金加铋合金化对其力学性能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合金元素Bi对Mg-9Al-0.8Zn(AZ91)基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i质量分数超过0.5%时,基体中有富Bi的第二相颗粒形成,并随着Bi加入量的增多而增加,该颗粒相具有六方D52结构,热稳定性较高,适量Bi的加入改善了合金的铸态组织,提高了合金的室温和高温强度,改善了抗蠕变性能,而塑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
菊花的离体培养以MS+NAA0.5mg·L-1(单位,下同)+BA5或MS+NAA 0.1+BA2诱导愈伤组织,以MS+BA2+KT0.2分化芽丛及进行芽丛增殖,以1/2MS+NAA0.1生根培养,在基质椰糠:砂=1:1中移栽成苗。也可在MS+NAA0.1+BA 2诱导愈伤组织并直接形成芽丛,而后进行增殖培养。还可在增殖培养基中直接生根。  相似文献   

10.
马氏珠母贝珍珠囊体外培养及插囊育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爱民  阎冰  苏琼  叶力 《广西科学》2000,7(1):70-74
为建立马氏珠母贝珍珠囊体外培养的插囊育珠技术,一用0.3%胰蛋白酶消化液在pH值7.2 ̄7.4和温度25℃条件下对马氏珠母贝外套膜组织进行解离,收集消化15min的细胞悬液于珠核上培养珍珠囊;二直接用外套膜组织块在珠核上形成珍珠囊。方法一所产生的珍珠囊未培育出珍珠;方法二所产生的珍珠囊培育出少量的珍珠。为促进细胞在珠核上的粘附和珍珠囊的形成,研究了各种贴壁因子的作用,其中多聚赖氨酸和SM物质能明显  相似文献   

11.
薄荷固定化细胞培养产生薄荷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薄荷叶片外植体经诱导形成了颗粒状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转人附加8mg/L2,4-D的MS液体培养基以后,逐步成为小而分散的悬浮状态。将悬浮细胞和小愈伤组织用3%海藻酸酸钠固定,然后培养在附加0.5mg/L2,4-D的MS培养液中。  相似文献   

12.
以莲叶海棠幼叶为材料,材料经表面消毒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27d左右外植体表面出现不定芽,经继代培养可获大量不定芽,不定芽在壮苗培养基上培养45d转至生根培养基中40d后长出完整根系,再生植株炼苗后转移至砂基中进行培养,移栽成活率为9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树鼩(Tupaia belangeri)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VECs),并对培养细胞进行初步鉴定, 为新型实验动物树鼩的应用研究提供体外模型。方法 无菌取幼龄树鼩胸主动脉,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胰蛋白酶、胶原酶连续消化法分别进行树鼩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分离,经完全培养液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用抗Ⅷ因子抗体进行荧光染色鉴定细胞。结果 经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3 d有细胞贴壁,7 d后细胞从组织块中大量长出,15 d汇合为单层;酶消化法所得细胞12 h即贴壁,3~7 d生长较快,12 d汇合成单层,镜下观察发现细胞呈典型的铺路石状;两种方法分离所得原代细胞经体外培养传代,6代内,细胞生长均良好;利用血管内皮细胞标志分子Ⅷ因子进行免疫荧光鉴定后确定为阳性。结论 本研究采用简便的方法成功分离到了树鼩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为血管内皮细胞相关研究提供了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4.
以暹罗鳄(Crocodylus siamensis)胆汁为材料,应用细胞培养、细胞计数、Hoechst33258染色、流式细胞仪等技术研究暹罗鳄胆汁提取物对人胆管癌MZ-ChA-1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实验结果显示,胆汁提取物可明显诱导人胆管癌MZ-ChA-1细胞的凋亡,经1.75 mg/mL暹罗鳄胆汁提取物诱导处理24 h后,人胆管癌MZ-ChA-1细胞的增殖活动受到显著的抑制,细胞生长抑制率达86.71%;光镜观察结果显示,暹罗鳄胆汁提取物处理细胞后,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固缩;细胞核经Hoechst33258染色出现浓染致密的固缩形态和颗粒状荧光;细胞周期检测出现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S和G2/M期细胞比例下降.研究结果表明,暹罗鳄胆汁提取物对人胆管癌MZ-ChA-1细胞凋亡的诱导具有显著作用,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细胞凋亡机制提供重要基础和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用免疫黏附和差速离心法分离和纯化小鼠胎肺Ⅱ型细胞,所得细胞纯度达(90±2)%,产量为每5只小鼠胎肺收获(23.6±7)×106个细胞.原代培养的小鼠胎肺Ⅱ型细胞在12~24 h 开始贴壁,在36~48 h呈指数生长,72 h后生长减缓,4~5 d左右细胞开始变形分化.免疫荧光鉴定胎肺Ⅱ型细胞表面活性蛋白C(SP-C)染色阳性,透射电镜观察到细胞内板层小体,细胞中proSP-C蛋白在培养48 h后表达较高.体外病毒转染成功,可见强烈荧光表达.成功建立了小鼠胎肺Ⅱ型上皮细胞的培养模型.  相似文献   

16.
以木槿(Hibiscus syriacus)幼叶为外植体,培养在附加6-BA_3+IAA(或IBA)_(0.1)+GA_(0.5)+LH_(100)的1/2MS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组织学观察表明:接种3—10天,接触培养基的细胞体积增大,核染色加深,并移向细胞中央,有的细胞已开始分裂,接种15—20天,表皮,叶肉的栅栏细胞、海绵细胞,以及维管束附近的薄壁细胞等,都有细胞分裂,并形成愈伤组织,培养30天后,叶片结构紊乱,形成大量的分生细胞团或细胞群。同时,还有维管分子、维管组织结节,以及芽原基和叶原基的相继出现,芽原基进一步培养,形成无根苗,转移无根苗到生根培养基上,20天后,可形成完整再生植株,其结构与正常木槿植株一致。  相似文献   

17.
全红花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2):8637-8641
为了提高病毒产率并避免制备的重组腺病毒产物中残留的动物血清,将贴壁生长的Trex-293细胞用无动物血清的CD293培养基在搅拌式培养瓶中悬浮培养。分析比较其生长特征及不同条件下的病毒产率。结果表明悬浮培养的细胞生长为稳定状态的时间比贴壁培养时稍长,但每次以(4—6)×105cells/mL密度传代。(3—4)d后基本达到2×106cells/mL,21 d达3×106cells/mL以上,比贴壁细胞密度约高3倍。培养初期,悬浮细胞存活率稍低,培养14 d开始维持90%以上,细胞倍增时间约32 h。而贴壁细胞存活率是基本维持在95%以上。重组腺病毒以200,500和1 000 VP/cell的比例感染悬浮细胞所获产率均值各为18 000,14 000和990 VP/cell,而1 000 VP/cell的比例感染贴壁细胞所获产率均值为10 500 VP/cell。结论为Trex-293细胞用无动物血清的培养基在搅拌式培养瓶中可悬浮培养,当重组腺病毒感染比例为200 VP/cell,感染后48 h,细胞存活率50%时收获有利于提高病毒产率,且高于感染贴壁细胞所获产率。  相似文献   

18.
利用 Ham's F_(12)培养液对大白鼠甲状腺细胞进行了原代细胞培养,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了培养的甲状腺细胞贴壁及生长情况,还对甲状腺的组织小块贴壁实验进行了反复观察,结果证明,在我们的试验条件下组织块贴壁细胞培养技术有利于大白鼠甲状腺细胞的培养.我们还把甲状腺组织小块接种在玻璃盖片上,并用相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培养的甲状腺细胞表面形态进行了观察,发现在 Ham's F_(12)培养液内加入15%胎牛血清,甲状腺细胞生长良好,细胞呈园形而小,核内有1-2个核仁,还能见到细胞分裂的图像.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一种能够获得高纯度成骨细胞的简便可靠的培养方法,为成骨细胞的相关研究提供稳定的种子细胞来源。在常规培养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建立了组织块漂浮培养法,从新生兔颅骨分离、培养成骨细胞。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及形态,绘制生长曲线并计算细胞倍增时间,并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和矿化能力的检测。该方法分离培养的细胞显示典型的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获得的成骨细胞纯度高、性状稳定、增殖能力强。说明组织块漂浮培养法是一种可行的培养方法,能够为成骨细胞的相关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20.
香花槐组织培养及快速无性繁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香花槐幼叶、幼茎为材料,材料经表面消毒后,接种到诱导培养基和继代培养基上,15-20天,形成愈伤组织,30-40天形成芽,50天左右,形成苗,截取无根苗到生根培养基上,15-20天后,形成根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