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晚唐五代起.禅宗在中国思想史上发挥了巨大的影响,文人画和禅宗平行发展,互相交流,文人画会不断从禅宗那里受到感染。禅宗渗入到文人画中来,使中国绘画更多地赋予了想象的成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水墨表现能力。但它也真实反映了一些文人士大夫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所持的逃避、颓唐、虚伪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
渔业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产业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对古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教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别是文人士大夫借鱼来抒发隐逸情情、阐述哲学玄思和畅谈生活感受,因而士大夫与鱼结成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3.
漫谈文人画     
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重要风格流派.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和诗、书、画等多种艺术的结合,作者多属具有较深厚、较全面的文化修养的文人士大夫.  相似文献   

4.
"清"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它对中国文人绘画的创作及风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清"美的推崇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一种普遍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旅游审美观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儒家的比德观,道家的天人合一观,魏晋文人爱山水的时尚,自唐以降人们对江山之助说的丰富与完善。孔子与庄子的意义在于发明,魏晋以后文人的意义在于发展,其合力形成了中国士大夫的一种共识:山水世界是人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特殊的价值与魅力,它既能产生美的愉悦,又具有不可替代的道德功能。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哪一种文化如中国古代文化这样将人与自然界融合得如此亲近。在构成中国古代文化的诸因素中居于主流地位的或具有规范意义的文化是士大夫文化,正是士大夫文化对人与自然的契合的执着追求,使中国人最虔诚地接纳山水世界进入人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中国禅的发展入手,探讨"禅"对中国古代士大夫、文人、诗人的影响,研究"禅"对古典诗词的影响,从而解析古典诗词中的"禅理"、"禅意"、"禅趣"。  相似文献   

7.
新文人画继承和突破了文人画的精神,注重学习、研究和创新,在当今画坛成为一种很有影响的文化现象。新文人家在全盘西化的年代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精神,拯救了中国画,让中国人看到了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8.
文人画之所以崇尚笔简形具的逸品,是因为文人画家绘画的目的不是为了再现物象,而是为了在绘画中寄寓、消解心中由怀才不遇所激发出的郁勃不平之气,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文人画家这一寄兴寓意的创作心理机制赋予了文人画逸品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9.
中国园林传统造园手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表现出来的理念,实际上就是古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的一种"世外桃源"般的隐逸生活、是哲学和美学意义上超越世俗生活的体现。这种理念是以儒学和道家文化思想为土壤,从中国的文人阶层乃至文人化的官僚、宗教人士中产生并注入园林艺术的,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核心和文化灵魂。营造匠师和园艺匠师都在为贯彻实现这样的理念提供技术手段。综观古代一些造园家理论家的研究总结,中国古典园林造景的基本手法不外乎这么四点:因地制宜,顺应自然;以水为主,多重构建;有法无式,重在和谐;善于借景,引伸空间。  相似文献   

10.
赵孟(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鸥波,又号水晶宫道人,浙江吴兴人。他是中国美术史上不多见的诗书画全才。他的艺术思想和绘画实践,对元代文人画的成熟与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文人画的出现,可以追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梁萧贲作山水画“学不为人,自娱而已”①,可谓是文人画的先声。北宋时,在苏武等人的倡导下,文人画又有了新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文人儒士的重视和推崇。但在宋代,宫廷院体绘画仍然是一统天下的局面,文人画的发展还没有遇到一个适宜的环境和契机。时至元代,文人画赖以发展的客观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画线条是在画坛中相对独立的一种绘画体系,它的产生和发展深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是中国传统画家在古代哲学思想和民族文化影响下的智慧的结晶。西方画家对线条的认识是理性的,他们认为线是点运动延续的结果。线条的发展是随着中西方的艺术文化发展而发展,线条艺术在中西方绘画中都是本民族文化的积淀,是古今画家不断实践和创新的智慧结晶,在传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欣赏到线条的独特魅力以及线条给我们带来情感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相似文献   

12.
许玲 《科技信息》2012,(25):169-170
南朝陵墓石刻作为雕塑艺术与绘画同时发展,并受绘画风格影响很深。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三杰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的绘画风格及谢赫的"六法"理论体系带领整个南朝的艺术活动,包括南朝的陵墓石刻。  相似文献   

13.
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科基制度对明代绘画艺术的影响.首先,作者认为明代政府选官制度上重进士出身轻杂途入仕的作法。是造成明代宫廷画院制度特色的原因之一:其次,从画家人数上分析.科举制度录取的严格,迫使不少“累试不第”的文人流入绘画的队伍中,扩大了画家人数的总量。再次.考中举人的或文人的在为官之余的绘画创作,增加了绘画作品的数量。举人和进士加入画家的行列,也提高了画家队伍的文化素质,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女性作为生活与社会的多重性角色,特别是作为女性画家,她们有着不同于男性画家的生命情感体验和思维特征,有着不同于男性的色彩和题材的想象力。女性画家的作品有着直接间接的自述话语,洋溢着女性的风采,熔铸着女性的思想。在当今以男性绘画为主流的社会,女性绘画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女性艺术和男性艺术之和才是人类艺术全貌。  相似文献   

15.
宋元以来,诗、书、画俱精而达到三美三绝者,不乏其人,而张大千则是雄峙于群山之上。张大千桃李满天下,他的许多门生,在绘画艺术上均有较深的造诣,有的已成为我国著名画家。针对艺术学这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大千先生不单以课堂为载体,亦毫不留恋地摈弃了传统教育模式,通过自身艺术实践行为的点滴折射,潜移默化的教育人、培养人。他的治学方法,值得那些试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画家们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写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审美追求,它给予画家进行山水画创作的自由,是中国山水画艺术发展的传统主流。  相似文献   

17.
油画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造型艺术,具有高深的技艺性。从古到今流派迭起,不同的流派都创造了特色各样的油画技法。从具象写实范围来看,就有丰富多彩的技艺和方法,对于一个学习油画学专业的人来说:无论将来成为什么流派油画艺术家,研习和掌握写实的油画技法作为基础训练都至关重要的。我认为基本技法可分三方面:一是笔法运用;二是刀法运用;三是画面肌理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绘画艺术以描绘客体的形貌表达主体内心的情意,这是主客体的辩证统一,"师造化"是借物传情、是表象,"中得心源"为本质。  相似文献   

19.
王冕是元代的著名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在继承宋代的释仲仁和扬无咎的基础上,自创了繁花密蕊的墨梅新画风,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王冕通过创造性的艺术实践,开启了传统文人绘画艺术的新途径,将诗、书、画熔于一炉,浑然天成。这种艺术创新,一举奠定了王冕在元代独特的艺术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画作为中国农业化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艺术景象,在其相对稳定和谐的自然经济背景下,承传有序,演变出新,浮星泛月,辉映千年。在今天,以现代工业文明为主体的世界一体化趋势和文化多元发展的现实背景下,中国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窘境。认知现实背景对艺术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对当代中国画艺术的探索与推进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