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用MgCl2负载钛系高活性催化剂进行了乙烯气相聚合,考察了分别在预聚合阶段和气相聚合阶段加入不同的烷基铝化合物和给电子体试剂,对气相聚合催化活性的影响。气相聚合催化活性并不受预聚合中烷基铝改变的影响,但随气相聚合中烷基铝改变而变化。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AlEt_2Cl/t-BuCl引发体系的α-蒎烯阳离子聚合反应行为。结果表明,AIEt_2Cl单独不能引发α-蒎烯聚合,与t-BuCl复合后才具有引发活性,其引发活性随t-BuCl/AlEt_2Cl的不同而变化,质谱分析表明α-蒎烯聚合产物中存在t-BuCl残基(CH_3)_3C,证明t-BuCl参与了链的引发反应。进一步实验还表明,t-BuCl与AlEt_2Cl相互作用除生成活性物质BuAlEt_2Cl_2外,还有烷基化的产物AlEtCl_2,AlCl_3生成,聚合反应条件及引发剂加料方式对α-蒎烯转化率及聚合产物组成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氯化乙基铝/给电子体组成的新的烯烃齐聚催化体系。在甲苯溶剂中,以 Et_3Al_2Cl_3/PPh_3为催化剂,在Al/P为 8,反应温度为 80℃,反应时间为2h 条件下,丙烯齐聚转化率为49.5%,二聚选择性为91.3%;催化1-丁烯齐聚反 应,丁烯转化率仅为3.5%;而在临氢条件下催化1-丁烯齐聚反应,可以大幅度提 高1-丁烯的齐聚转化率。使用本催化体系所得丙烯、1-丁烯的二聚物都是具有支链 结构为主的烯烃。对反应条件的影响及氯化乙基铝/给电子体两组分的催化作用进行 了探讨,认为属铝氢化物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ZrCl4分别和AlEt3、AlEt2Cl、AlEtCl2组成的催化体系催化乙烯的齐聚反应。结果表明Zr-Cl4-AlEtCl2的催化活性最高,齐聚产率和线性率均较好,最佳反应条件为90℃,Al/Zr=40,催化活性为5715molC2=/molZr·h,并研究了叔膦对此体系的催化选择性有所提高,但使催化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A1Et2C1/t-BuC1引发体系的α-蒎烯阳离子聚合反应行为。结果表明,A1Et2C1单独不能引发α-蒎烯聚合,与t-BuC1复合后才具有引发活性。其引发活性随t-BuC1/A1Et2C1的不同而变化,质谱分析表明α-蒎烯聚合产物中存在t-BuC1和基(CH3)3C,证明t-BuC1参与了链的引发反应。进一步实验还有表明:t-BuC1与A1Et2C1相互作用除生成活性物质Bu^+AlEt  相似文献   

6.
采用反应法,将NiCl_2与TiCl_4负载于复合载体MgCl_2-SOf_2上,制得新型双过渡金属催化体系TiCl_4-NiCl_2/MgCl_2-SiO_2/Al(i-Bu)_3.该催化剂用于乙烯气相聚合,当x(Ni)为12.5%时,催化剂效率最高,聚合动力学属衰减型.催化剂因含有镍化合物具有齐聚及原位共聚性能,得到的聚乙烯具有支化度为3.6~7.2支化数/1000C的中密度聚乙烯,且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相似文献   

7.
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催化聚异戊二烯(PIR)用Nd(OPr^i)3-nCln/Al(Et)3,体系催化剂各组分之间的交换反应。结果发现,Nd(OPr^i)Cl2与Al(Et)3之间进行的反应是卤素交换;而Nd(OPr^i)2Cl与Al(Et)3之间进行的反应是烷氧基交换。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了生甲苯溶液中研究小β-二酮合镍/有机铝化合物均相催化丙烯齐聚反应。 以(CF3COCHCOCF3)2 Ni为催化荆,助催化剂分别为氯化乙基铝、三乙基铝、乙 氧基乙基铝时,随着铝化物的Lewis酸性增加,催化剂的活性增加;以氯化乙基铝为助 催化剂,二聚物的线性率都低(22-32%):而其余的体系中,二聚物的线性率高(75- 77%).以Et2AlOEt为助催化剂,镍络合物为(CH3COCHCOCH3)2Ni、 (CF3COCHCOCH3)2Ni和(CF3COCHCOCF3)2Ni时,随着配位体中CF3基团 的增多,催化剂活性明显增加,二聚物的线性率也略有增加:Al/Ni对各体系的催化性 能有影响;温度对催化剂活性有影响,但对二聚物线性率没有影响。最后,对反应机理进 行了初步探讨。发现和鉴定了反应产物中有戊烯。这为支持镍氢络合物作为活性物种的 烯烃齐聚反应机理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量子化学的SCC-DV-Xα计算方法,分别研究了C3A分子结构中2种AlO4四面体和3种CaOx(x=6,6,9)多面体的价键特性与活性。原子净电荷、键强、电子态密度、ELUMO以及ΔE(LUMO-HOMO)等的计算结果表明:与水反应时,多面体活性大小顺序为Ca(4)O9>Ca(1)O6(或Ca(3)O6)>Al(1)O4>Al(2)O4。C3A具有高水化活性主要与弱的Ca-O键和空洞缺陷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分析Al_2O_(3t)/Al-Si合金复合材料的界面和拉伸断口形貌,发现界面处有Mg富集;Al-Si合金很好地润湿Al_2O_3纤维,并形成共格、半共格混合界面,提高了界面结合强度;纤维被剪切断裂,无拔出现象。用俄歇电子能谱仪对界面作深入研究,表明界面与基体的硅和铝的峰形发生了变化,证明峰形的变异是由形成共格、半共格混合界面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30只健康麻醉犬动脉血和脑脊液(CSF)酸碱变量及主要电解质检测结果分析发现:CSFpH、[K~+]<pHa和[K~+]_a,相互之间相关显著,其回归方程分别为CSFpH=0.477×pHa+3.78,CSF[K~+]=0.418×[K~+]_a+1.12。CSFPCO2、[Cl~-]、[乳酸][Lact]>PaCO2、[Cl-]_a和[Lact]_a,相互之间相关显著。其回归方程分别为CSFPCO2=0.564×PaCO2+3.5325,CSF[Cl~-]=0.5×[Cl~-]_a+76.7,CSF[Lact]+0.95×[Lact]_a+1.0。CSF[HCO_3~-]与CSFPCO2相关显著,回归方程为CSF[HCO_3~-]=1.898×CSFPCO2+10.6。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TPPFeCl和6种具有不同空间结构的氯合、中位四(邻烷基苯基)卟吩合铁(Ⅲ)[T(o-R)PPFeCl,R=Me、ET、n-Pr、n-Bu、i-Pr和t-Bu]催化亚碘酰苯使环己烷羟基化反应。发现邻位烷基取代的铁卟啉的催化速率和催化产率都比TPPFeCl的大,这7种铁卟啉的催化速率和催化产率(%)大小顺序分别为[T(o-R)PPFeCl,R=]i-pr>Et>t-Bu>n-pr>Me>n-Bu>TPPFeCl和i-Pr(58)>Et(57)>n-Pr(52)>Me(50)>n-Bu(48)>t-Bu(46)>TPPFeCl(35),根据研究结果,认为邻位烷基的空间作用可能加速了铁卟啉与亚碘酰苯加成中间体中碘—氧键断裂,助进了高价铁氧酰活性中间体形成,提高了催化速率和催化产率。  相似文献   

13.
以N_Z气为载气携带 TiCl_4通过γ-Al_2O_3床,使TiCl_4吸附在γ-Al_2O_3表面上.测定 TiCl_4的穿透曲线和吹扫曲线.  相似文献   

14.
五价钼体系Ziegler—Natt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催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MoCl3(OC8H17)2-(i-Bu2)AlOPhCH3为催化剂的丁二烯聚合反应,应用胶体的光学,电学,动力性质,对催化剂行方法影响催化活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Al〉/〈Mo〉比值影响催化剂颗粒大小,数密度及还原程度;混合顺序影响颗粒形态,固而影响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以正庚烷为裂化原料,采用微反活性评价装置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重金属钒对CRC-3裂化催化剂选择性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经钒污染后催化剂相对结晶度的变化.结果表明,CRC-3催化剂上沉积的钒具有脱氢活性,明显降低了催化剂的裂化反应选择性和相对结晶度.向CRC-3催化剂中加入高岭土或α-Al2O3担载的稀土氧化物(RE2O3),可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抗钒污染能力.  相似文献   

16.
Al_2O_3 弥散 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Ti(C,N)基金属陶瓷中,通过加入Al2O3弥散颗粒,使材料的硬度和高温性能都得到提高,从而获得更好的切削耐磨性。研究结果表明:Al2O3的引入使Ti(C,N)基金属陶瓷的常温强度和韧性有所下降而硬度和高温力学性能得到了改善。切削试验表明:Ti(C,N)-Al2O3系金属陶瓷比硬质合金、Al2O3-TiC复合陶瓷刀具有更好的切削性能。SEM观察表明:在Ti(C,N)-Al2O3金属陶瓷中,Al2O3与Ti(C,N)有相互抑制晶粒生长的作用,使Ti(C,N)基金属陶瓷的晶粒更细化  相似文献   

17.
内氧化工艺对Al2O3/Cu复合材料中Al2O3颗粒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压块加入法和分别加入法两种内氧化工艺,将CuO和Al粉末加入到Ar气保护的铜液中制备Al2O3/Cu复合材料,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上观察分析了Al2O3颗粒的数量,分布及材料的相组成。结果表明,压块加入法生成的Al2O3颗于枝晶状分布,最体保温时间为30-45min。分别加入法生成的Al2O3颗粒呈弥散状分布,最佳保温时间为45-60min。  相似文献   

18.
用^27AlNMR方法研究了碱化度(B),Al^3+/SO^2-4摩尔比及水中稀释过程对PACS(含SO^2-4的聚合氯化铝)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ACS中铝含量大于0.9mol/L时,水中稀释PACS聚合度影响较大,小于0.9mol/L后水中稀释对PACS聚合度影响较小,水中稀释可使聚合大分子向Al13结构转化,这种转化能力的大小取决于PACS中B的高低和Al^3+/SO^2-4摩尔比的大  相似文献   

19.
新型高聚物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出具有聚乙氧基链和季铵盐双功能基的4种新型高聚物相转移催化剂PS-CH2(OCH2CH2)nN+(C4H9)3Cl-(n=1,2,3,4)。考查了影响它们合成的因素,得出最佳合成条件,并确定其结构,将它们应用于乙苄醚和苯甲醚的合成反应,并同小分子催化剂PEG-400和四丁基溴化铵比较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增大烷基碳链碳原子数,在载体与活性中心之间引入隔离基和延长隔离基有助于催化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将活性开环易位聚合得到的聚降冰片烯所带的茂钛取代环丁烷末端基转变成烷氧基茂钛,然后在AlEtCl2助催剂存在下催化乙烯与丙烯配位共聚合,合成出聚降冰片烯聚(乙烯co丙烯)两嵌段共聚物.考察了铝钛比、聚合温度和单体配比对乙丙共聚合的影响,并通过溶剂萃取及13CNMR分析对聚合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约36%的活性聚降冰片烯有效地转换并在助催剂AlEtCl2存在下使乙丙共聚合形成嵌段共聚物.低的聚合温度和铝钛比以及高的乙烯单体比有利于增加乙丙共聚物中形成嵌段共聚物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