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佳稚 《科技信息》2007,(34):117-118
阐述了辣椒碱的提取方法和抗菌杀虫活性及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指出了辣椒碱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通过滤纸片法就辣椒碱单体、二氢辣椒碱单体、降二氢辣椒碱单体及辣椒素对细菌和真菌的抑制效果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辣椒碱单体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抑菌效果明显好于二氢辣椒碱单体、降二氢辣椒碱单体和辣椒素。进一步比较发现,辣椒碱单体对5种菌株抑菌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 大肠杆菌 > 铜绿假单胞菌 > 白色念珠菌 > 黑曲霉菌。因此,以辣椒碱单体为主要原料开发天然高效的抑菌防腐剂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辣椒碱是辣椒中含有的一类具有辛辣刺激口感的生物碱,主要成分是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许多研究表明辣椒碱具有镇痛、抗癌、减肥、降糖、降脂和抗炎症的作用。血脂血糖代谢异常是导致肥胖、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辣椒碱在动物和人体实验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控糖、降脂、减肥功效,其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引起广泛关注。综述了辣椒碱在调节机体糖脂代谢方面的作用效果,以及辣椒碱作用辣椒素受体TRPV1通道、膳食糖脂的消化吸收、肠道菌群组成以及肝脏、胰腺、脂肪组织、神经系统中与糖脂代谢相关酶、基因调控糖脂代谢的可能机理,以期为辣椒碱的深度开发利用和科学消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辣椒碱软膏基质及其配方的优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制备了油溶性基质、水溶性基质和乳剂型基质三种辣椒碱软膏,比较了辣椒碱在这三种软膏中的释药速度,确定了乳剂型基质为辣椒碱软膏的最佳基质;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优选了乳剂型基质中主要原料的配比,获得辣椒碱软膏基质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5.
类辣椒碱(素)纯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辣椒精为原料,采用萃取和柱层析法以及结晶技术,对类辣椒碱的提取、分离及纯化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类辣椒碱含量平均值约为97%,capsaicin单体含量≥55%,回收率约为60%.  相似文献   

6.
《今日科技》2010,(9):24-24
《癌症研究》杂志九月号的封面文章称,韩国的一项研究显示,辣椒中含有的辣椒碱或能够促发皮肤癌等癌症。韩国建国大学生命工学系李基远(音译)教授等带领的联合研究小组揭示了辣椒碱促发癌症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辣椒碱抗病原菌活性及其在番茄酱防腐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红辣椒中提取的辣椒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这3种常见的病原细菌及黑曲霉、啤酒酵母等7种病原真菌进行拮抗试验。结果表明,辣椒碱具有广谱的抗菌范围和较强的拮抗病原菌的活性,且抗菌活性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其中辣椒碱对供试细菌的拮抗作用远大于对供试真菌的作用。将辣椒碱添加到番茄酱中进行防腐试验的结果表明,辣椒碱可有效的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延长番茄酱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研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工艺、辣椒碱的制取、辣椒籽油的提取等方面对辣椒深加工系列产品的生产工艺做了较详尽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甘谷辣椒红色素进行提取,确定了其中的4种成分,研究了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及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色素含有辣椒红色素、辣椒玉红素、β-胡萝卜素、辣椒碱、二氢辣椒碱5种主要成分.色素在480 nm有最大吸收峰,该色素水溶性较差,油溶性较好,在pH值4~10时色调不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温度为90℃时,色素稳定.良好的耐酸碱性,耐光性较差,连续光照48 h,色素残存率为45%,1 mg/L Na+,Ca2+、Al3+溶液对色素最大吸收峰无明显影响,1 mg/L Cu2+,Fe2+溶液使色素最大吸收峰偏移.  相似文献   

10.
辣椒碱的制备与应用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研究国内外关于辣椒碱类物质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辣椒碱的性质、合成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了较详尽的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三明产小辣椒总碱的微波辅助法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利用微波辅助方法,从三明建宁产小辣椒中提取辣椒总碱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溶剂、微波功率、时间、料液比对辣椒总碱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与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辣椒总碱的最佳工艺条件为:VCH3CH2OH∶VCH3COCH3=1∶1,微波处理时间为3 min,微波功率为采用低火档,液料比为1∶15(g∶mL),浸泡时间为2 h,提取2次,辣椒总碱提取率为52.5%。选用质量浓度15%NaOH溶液,所得辣椒总碱质量(g)和15%NaOH溶液体积(mL)的配比为1∶5,在50℃浸泡2.0 h,此条件下辣味去除比较明显,辣椒总碱提取率最佳。  相似文献   

12.
HPLC法测定广西指天椒中三种辣椒碱类物质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HPLC法测定了广西指天椒中的辣椒碱、二氢辣椒碱和降二氢辣椒碱含量.指天椒中辣椒碱类物质用65%乙醇溶液提取经膜过滤,采用Graces C18柱,以甲醇-水-磷酸(65:35:0.1)为流动相,流速0.6 mL·min-1,检测波长281nm,柱温为30℃时直接测定.辣椒碱、二氢辣椒碱、降二氢辣椒碱线性范围分别为77.23~407.15ug·mL-1(r=0.9999)、14.03-75.80 ug·mL-1(r=0.9999)、1.62~10.00ug·mL-1(r=0.9999),回收率在98%~100.5%之间,RSD(n=4)为0.95~2.2%.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辣椒碱中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对辣椒碱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市售辣椒粉为原料,分析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料液比3个参数对辣椒碱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即提取温度为45℃,提取时间为1 h,料液比为1:6,此时提取的辣椒碱质量分数为14.78%.该方法证明使用有机溶剂提取辣椒碱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辣椒红色素是天然植物辣椒所含的一种类胡萝卜素系色素,主要用于食品着色、化妆品着色以及医药制剂产品的外表面着色。辣椒碱(capsaicinoids)是辣椒中含有的一种生物碱,又名辣椒素,它是辣椒的呈辣物质。  相似文献   

15.
干红辣椒的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干红辣椒有效成分辣椒红色素、辣椒碱的提取与分离技术,以及辣椒残渣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6.
辣椒碱的分离纯化及分析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本实验将辣椒碱从辣椒中分离纯化出来,经气相色谱和质谱联机检测,该辣椒碱纯度达到98%以上。主要由3种类似物组成:降二氢辣椒素,占总量的5.97%,辣椒素,占总量的57.30%,二氢辣椒素,占总量的35.08%。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辣椒总碱的镇痛作用。方法:观察辣椒总碱溶液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的影响,对小鼠痛阈的影响(热板法),对大鼠痛阈的影响(甩尾法);辣椒总碱软膏对大鼠痛阈的影响(福尔马林炎症痛模型)。结果:辣椒总碱溶液(0.01%、0.03%、0.05%)能显著降低小鼠扭体次数,能显著提高小鼠和大鼠的痛阈值;辣椒总碱软膏(0.09%)能显著提高大鼠的痛阈值。结论:辣椒总碱对小鼠和大鼠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辣椒碱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国内外有关辣椒碱在医药保健、生物农药、化工和军事领域的应用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9.
干红辣椒的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干红辣椒有效成分辣椒红色素,辣椒碱的提取与分离技术,以及辣椒残渣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溶剂法和硅胶柱层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分离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碱。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辣椒红色素提取的工艺条件为:浸提溶剂丙酮,浸提温度30℃,浸提时间72 h,在此条件下产率可达16.8%;辣椒碱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溶剂乙酸乙酯,浸提温度30℃,浸提时间72 h,在此条件下产率可达3.45%;该法用于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碱的提取分离,简单实用、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