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xPC实时目标环境,运用Matlab/Simulink工具开发MIG焊电流波形快速原型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灵活开发多种焊接电流波形,能够实现焊接电流、电压信号及视觉信号的同步采集、实时显示和存储功能.利用开发的电流波形快速原型控制系统分别设计脉冲、中值脉冲及双脉冲的电流波形并进行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开发的电流波形快速原型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多种焊接电流波形的设计,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和稳态精度,焊接过程稳定且焊缝成形良好,并具有实时快速调整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快速控制原型的产生、发展和优势。搭建了倒立机器人快速控制原型硬件平台。针对硬件平台,总结了快速控制原型设计流程,设计了Matlab/Simulink模型,实现了自动代码生成,完成了倒立机器人的平衡控制。结果表明,倒立机器人能在-2°~2°范围内保持平衡,验证了快速控制原型的优势。在控制系统最初的设计阶段,将Matlab/Simulink模型在实物中进行验证,可缩短开发周期,节省经费,提高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RTLinux和MATLAB的控制算法快速原型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MATLAB RTW工具箱的PC硬件平台上的目标仿真集成环境,RTL-Target是一个用于控制算法开发和调试的快速原型系统,它以RTLinux为实时操作系统,能够方便地对Simulink框图表述的控制算法和动力学模型进行高精度的实时仿真,除了可以应用于快速原型系统开发外,还在硬件在环仿真领域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dSPACE实时仿真系统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设计支撑平台。论文面向dSPACE教学,设计了"基于dSPACE的多功能信号发生器快速原型设计"基础实验。旨在通过该实验环节,使学生了解基于dSPACE的控制系统快速原型设计与硬件在回路仿真的现代控制系统开发设计理念,熟悉dSPACE开发环境与设计流程,熟练掌握Simulink图形化建模方法,RTI库模块与ControlDesk测试软件的使用方法。论文详细介绍了该基础实验各环节的设计思路与方法,通过教学实践,学生普遍反映,实验内容安排合理、难易适中,知识点涵盖全面,能够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并为后续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快速原型法在MIS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快速原型法在MIS开发中的应用 ,说明了快速原型法在开发MIS时所具有的优点 ,同时指出了快速原型法的不足及改进。  相似文献   

6.
快速原型技术是进行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的一种重要技术,然而,快速原型需要有良好的工具支持,本文介绍快速原型工具系统RPTS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7.
李静静  赵宏昌 《科技信息》2012,(26):215-215
本文针对企业级应用系统软件的开发过程中界面原型开发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子模式和服务桩的演进化界面原型快速开发方法,大大提高了原型开发的效率降低了软件开发的成本。  相似文献   

8.
为使领域知识更好的支持领域应用软件的开发,本文提出了一种领域知识分类与管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使用基于领域知识的软件原型支持工具,进行软件原型的快速开发。  相似文献   

9.
快速原型绿色设计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是机械制造业备受关注的前沿课题。本文阐述了快速原型绿色设计技术开发的必要性,分析了快速原型创新理念绿色设计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介绍了RP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电传动履带车辆双侧驱动快速控制原型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引入快速控制原型方法以有效指导电传动履带车辆双侧驱动控制策略开发,推导出不同工况下双侧电机转子轴端转动惯量匹配及阻力矩公式,并提出台架试验方案.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开发了转速调节与转矩调节控制原型模型;依托电传动双路试验台架和dSPACE系统,构建适合电传动履带车辆双侧驱动快速控制原型试验台架.对两类控制策略进行快速完善、验证和比较,获得较优的双侧驱动控制策略原型.结果表明,采用快速控制原型与试验台架相结合的方法可提高控制策略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1.
ARMulator是一个基于ARM的仿真原型,通过它可以仿真支持嵌入式软件开发.本文介绍基于ARMulator建立嵌入式uClinux软件开发环境以及开发uClinux应用程序的步骤和方法.利用ARMulator,开发人员可以在没有硬件或硬件未完成的情况下进行嵌入式软件开发,减少开发错误并缩短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带传送设备虚拟样机的建模与仿真,提供一种机电一体化整体仿真方法,该方法可显著缩短新设备的研发周期,优化设计参数,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新型舰面设备仿真技术和方法,采用全球定位系统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时统信息,配合时统卡进行仿真时间校准;采用基于视窗系统的实时扩展技术实现仿真实时处理,解决了非实时系统上实时仿真的技术难题.通过构建仿真原型系统的实践证明,与实时系统舰面设备仿真相比,该方法降低了研发成本,提高了研发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在某MPV整车的开发阶段,首先对整车的前后悬架匹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在ADAMS软件环境下建立了整车的多体动力学计算模型,并进行了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对不同设计方案的整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通过实车试验进一步验证并确定了悬架匹配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以3-PRC并联机器人机构为研究对象,在UG环境下建立了并联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并将实体模型导入到ADAMS环境下,实现了3-PRC并联机器人机构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该方法避免了复杂运动学与动力学方程的建立与求解,简化了并联机器人的设计开发工作,也为样机的调试与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铰接式自卸汽车平顺性仿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开发的重型铰接式自卸汽车,应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了铰接式自卸汽车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了随机路面下的平顺性仿真研究,为评价铰接式自卸汽车驾驶员乘坐舒适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克服现有HLA(h igh leve l arch itecture)仿真系统的诸多缺点:缺乏统一数据表示、仿真资源静态分配、缺乏仿真全生命周期支持、安全性和容错性差等,提出并设计了基于网格的先进分布式仿真体系结构(ADS-G)。该体系结构建立在网格技术基础之上。其主要思想是把HLA功能在网格系统中实现,并充分利用网格系统提供的资源共享及动态分配、安全性和扩展性等HLA协议所不能够提供的特性。开发了ADS-G的原型系统,并在原型系统上运行了仿真实例。仿真系统运行结果表明:ADS-G仿真系统能够正确高效地运行,验证了ADS-G设计概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主要讨论了编制基于 Web的离散事件系统模拟软件原型的一种方法 ,采用 JAVA编程 ,使原型可以在网络上运行 ;面向对象设计 ,该原型可以可视化的建立层次模型 ,为含有子系统的系统建模提供方便 ;基于过程原理 ,该原型可以进行离散事件系统模拟 ;为分析方便 ,软件原型提供了多种参数图表输出功能。论文提出了该原型的目标和功能 ,给出了所实现原型的主要结构、各个功能实现的思路和框架、各个类的说明、模拟推进相应的算法以及各部分的实现的方法。最后讨论了层次模型中多出入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机构运动方案仿真实验平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olidworks三维建模技术构建了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仿真实验平台,采用将虚拟实验、仿真分析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开设了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建立了常用典型机构的三维装配体模型库,并将常用典型机构的三维装配体模型导入到虚拟样机仿真软件ADAMS中,生成常用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库,学生对机构仿真模型进行运动仿真模拟可以方便地得到各常用机构的运动参数。  相似文献   

20.
 开采沉陷模拟对矿区的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开采沉陷理论与地理元胞自动机相结合,基于GIS平台,以VS2010为开发工具,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构建了开采沉陷元胞空间,探讨了开采沉陷元胞自动机模型的框架结构及实现方法,构建了开采沉陷模拟对象关系图,建立了开采沉陷元胞自动机演化模型.以山西某煤矿为例,开发了开采沉陷元胞自动机原型系统,根据研究区的煤层条件和开发方法,进行了模拟实验,分析未来开采沉陷的演变过程,为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能够较好地进行开采沉陷系统分析和开发,基于GIS和CA进行开采沉陷模拟,开发方便,系统兼容性好,能够展示更多的时空信息,便于数据管理.在空间划分上,CA模型能够与传统的预计方法有机融合,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的地表塌陷损毁情况,为塌陷区治理提供依据.由于开采沉陷涉及的学科较多,未来还需进一步完善演化模型,探讨三维空间下的系统演化过程,提高模拟的真实感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