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紫云英无菌苗进行接菌处理,以不接菌为对照。于灭菌无氮培养液中培养1周,在接菌处理的紫云英苗中,取根毛密集、形变明显的根段固定,同时在不接菌对照处理的紫云英苗中,截取相应部位根段固定。两组固定的根段分别进行塑料半薄切片光镜观察和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经根瘤菌处理的根段,其根表皮细胞的外切向壁上,发育出大量壁内突结构,甚至在根毛细胞四周也发育出大量的壁内突结构,属典型的传递细胞。经透射电镜观察,这些壁内突结构主要为乳头状和盾状结构。而对照苗的根段内未发现壁内突结构,证明紫云英根表皮传递细胞的形成是由紫云英根瘤菌诱导所致。  相似文献   

2.
对接种根瘤菌后的刺槐根部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培养于缺铁培养液中的接菌刺槐苗发生形态变化的根部,在不同时期(根毛密集形变、根部膨大、初期小瘤一直到成瘤)根外层细胞的外切向壁上可形成具壁内突的传递细胞;培养于含铁培养液中的未接菌刺槐苗根部的外层细胞,以及接菌但无形态变化的刺槐菌根部均未观察到传递细胞。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根瘤形成过程中,根瘤菌是刺槐根外层传递细胞的主要诱因,而缺铁仅是次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对中间锦鸡儿花柱的细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1)表皮韭旬整齐,外切向壁加厚,具厚的角质层,细胞内赢在的淀粉颗粒;2)成熟花柱的通道细胞分泌面的细胞壁无传递细胞结构,但细胞壁厚且具角质层。分泌物开始溢出时角质层破裂和消失,细胞壁保留薄的一层,通道细胞内含一个中央大液泡,细胞质中有许多内质网、线粒体及少量质体;3)花柱的表皮与通道细胞之间为多层典型的薄壁细胞,细胞质内含少量线粒体、高尔基体及内质网  相似文献   

4.
探寻根瘤菌诱导刺槐后根表皮细胞分化成传递细胞的特异性表达基因及其分子机制.采用抑制差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on hybridization,SSH)技术构建刺槐根系被接种根瘤菌和未被接种根瘤菌二者间的正反两个c DNA文库.各挑选正反文库中500个克隆进行测序,在Blastn、Blastp、Swiss Prot、KEGG、COG、Interpro以及Gene ontology(GO)数据库中进行比对注释.结合生理过程对ESTs进行分析,共获得725条非冗余序列(uni EST),正反向文库分别为385条和340条,其中包括674个单一序列(singlets),51个拼接序列(contigs).在Nt库比对中有674条uni ESTs与已知基因匹配,占比93%;在Nr库比对中有648条序列有匹配蛋白,占比89%.有正向文库213个uni ESTs和反向文库156个uni ESTs能进行Geney ontology(GO)功能注释,在细胞组分被注释了270次,分子功能被注释了448次,生物过程被注释了484次.uni ESTs的功能分析显示,正向文库中多与细胞翻译后修饰、转录因子、细胞信号通路、细胞壁/细胞膜/内膜系统以及细胞骨架相关蛋白有关,部分是结瘤相关基因.而反向文库中与细胞生长、代谢物形成的基因相关较多,这与根瘤菌处理刺槐后的生理过程一致.在根瘤菌诱导的刺槐根组织文库中发现特异性基因如MYB类转录因子、囊泡相关膜蛋白等与传递细胞相关的基因,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此类传递细胞的形成分化机制.  相似文献   

5.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半薄切片和组织化学等方法,对广藿香根的成熟结构和挥发油的分布做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广藿香根的成熟结构组成类似其它植物的根,但纤细的根中有发达的木质部,其他部分相对较弱。印证了广藿香纤细根来支撑相对庞大地上部分的原因;韧皮部以外部分所含挥发油滴极少,韧皮薄壁组织细胞中含许多小油滴,挥发油主要分布于木薄壁细胞中。因此,在评价和选育广藿香的优良品种时,可以把根内木质部的粗细作为一个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用电子显微镜对杜仲叶脉韧皮部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发现叶小脉韧皮部筛管分子比伴胞小;含胶细胞的细胞器退化消失,细胞腔内充满了橡胶颗粒;传递细胞的细胞壁向内形成乳突状突起,这种突起在细胞中的数量少,但特别大而长,这种特有的形态结构,可作为1种鉴定特征.  相似文献   

7.
细胞语言学—细胞精密的通讯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间体液中的蛋白质和多肽具有与人类语言非常类似的特点,行使着传递细胞内外信息的功能,故在此定名为细胞语言(Cytologue)。细胞语言学的研究,将为揭示细胞间精密的通讯机制、破译细胞语言、人为控制细胞的功能、中医药治疗机理的阐明、细胞生物学某些重要课题的探讨以及人类寿命影响因素的研究等诸多方面提供全新的探索性思路。  相似文献   

8.
狭叶锦鸡儿(Caragana stenophylla Pojark)花柱通道细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狭叶歼花柱进行超微结构观察表明,在开花前一天到开花当天,花柱通道细胞结构有以下特点:(1)通道细胞不具备典型的传递细胞特征,无壁内突,2)通道细胞是在开花当天发育完全的,分泌面的细胞壁外角质层;(3)开花前一天,靠近花柱道的部分细胞解体,细胞质流入花柱道中,其中质体大,膜不完整,片层松散,淀粉粒大而明显,另外细胞质中小泡丰富,部分中通道细胞分泌面的细胞壁有角质层正在形成;(4)开花当天,部分通道  相似文献   

9.
宽叶香蒲对铅锌的吸收、积累和迁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宽叶香蒲(Typha latifolia L.)体内的铅锌污染物,发现铅在蒲体内的积累量是根>根下茎>叶。铜在根的积累量是表皮>表皮>维管组织;木薄壁组织>导管;嫩根>老根。铅在茎的沉积量是表层>维管组织>表皮;老茎>嫩茎;叶的铅积累是表皮>维管组织>叶肉;老叶>成熟叶>嫩叶。污染点香蒲积累铅量>对照点。铅以颗粒状、核状、结晶状沉积在地下茎皮层薄细胞内,甚至充填整个细胞以致细胞破裂。锌的分布积累规律与铅相似。铅、锌由香蒲根表皮吸收,一部分积累在根;一部分通过根的通道细胞和共质体迁移至地下茎,主要积存在茎皮层薄壁细胞内,小部分通过维管组织输送至叶。铅、锌在通气腔和根内皮层凯氏带周围受阻是香蒲对铅锌有较强耐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荞麦糊粉层传递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子显微技术观察了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糊粉层传递细胞的发育过程,研究发现,荞麦开花后15d,糊粉层细菌与珠心相邻一侧的细胞壁上开始出现壁内突;开花后20d,糊粉层传递细胞的壁内突消失。结果表明荞麦的糊粉层传递细胞不仅能吸收母体的营养物质,可能也起到把母体营养物质转运到胚乳组织中贮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仿射Weyl群((C)n,S)可以看做仿射Weyl群((A)2n,(S))在其某个满足α((S))=(S)的群自同构α下的固定点集合.(A)2n上的长度函数(l)在(C)n上的限制可以看做(C)n上的某个权函数.本文通过研究仿射Weyl群(A)2n在α下的固定点集合从而给出带有权函数的Coxeter群((C)n,(l))中对应于划分2n-113的所有胞腔的清晰刻画.  相似文献   

12.
13.
用M199和DMEM两种培养液分别培养取自14~16日龄胎鼠的心肌、肝脏组织细胞.通过观察细胞生长情况、进行细胞计数和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对不同组织细胞的生长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体外培养条件下,胎鼠心肌细胞的整体长势良好,贴壁情况和增殖速度都较佳,有望成为胚胎干细胞饲养层的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从脐血单个核细胞定向诱导 DC的方法以进一步研究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特性。从脐血中获取单个核细胞 ,在培养液中加入 GM- CSF、TNF- α、IL- 3、IL- 4,培养 1 4d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标志 CD1 a;培养末期加入 LPS,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标志 CD83及 HLA- DR。发现用 GM- CSF+TNF-α+IL - 4可获得 ( 3 6 .79± 3 .1 5 ) % CD1 a+ 细胞 ,LPS可使 CD83及 HLA- DR的比例从 ( 0 .5 7± 0 .5 6 ) %及 ( 40 .2 7± 6 .3 3 ) %分别升至 ( 3 2 .79± 1 2 .90 ) %及 ( 95 .5 2± 3 .45 ) %。实验证明脐血单个核细胞作为另一种主要来源 ,经特定细胞因子诱导可生成大量 DC,并能通过 LPS刺激 DC成熟  相似文献   

15.
仿射Weyl群(C_n,S)可以看做仿射Weyl群(A_(2n),S)在其某个满足α(S)=S的群自同构α下的固定点集合.A_(2n)上的长度函数l在C_n上的限制可以看做C_n上的某个权函数.本文通过研究仿射Weyl群A_(2n)在α下的固定点集合从而给出带有权函数的Coxeter群(C_n,l)中对应于划分2~(n-1)1~3的所有胞腔的清晰刻画。  相似文献   

16.
将携带4种转录因子的逆转录病毒共同感染HeLa细胞,感染后的细胞铺到滋养层细胞MEF上培养,细胞长出类似胚胎干细胞的克隆团,这种克隆团可以扩增,并进一步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同时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分化不同天数后Pax6,Sox1和βⅢ-tubulin的表达.结果表明,肿瘤细胞HeLa在Oct4、Sox2、c-Myc、Klf4等4种转录因子的作用下成功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同时可进一步分化为神经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小板对外周血纯化、扩增的NK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 使血小板与K562细胞在体外共孵育,以相差显微镜和流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与K562细胞的粘附.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分离纯化、扩增NK细胞,以MTT法研究血小板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 K562细胞体外能结合血小板,粘附率达到(25.0±4.3)%.血小板与K562细胞的粘附可抑制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且血小板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抑制呈数量依赖性.结论 血小板能粘附肿瘤细胞并能抑制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用褐藻胶制备酵母固定化细胞及固定化增殖细胞。实验表明;固定化细胞活力高,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大,能重复使用,发酵时间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论经络与细胞物理环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一、关于细胞环境问题研究的历史沿革 将物理因子导入到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突变概念的提出者、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者之一的荷兰遗传学家德弗里斯(H·Derives)。1904年,他在美国纽约冷泉港所作的一次学术报告中,预言“X射线和镭射线可以穿透活细胞的内部,使生殖细胞中的遗传粒子发生突变”。在此观点指导下,1925年,苏联的G.A.Nadsons等人用X射线处理真菌,并获得了新的变异类型。1932年,著名的丹麦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玻尔(N.Bear),在哥本哈根举行的国…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细胞环境问题研究的历史沿革 将物理因子导入到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历史渊源, 最早可以追溯到突变概念的提出者、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者之一的荷兰遗传学家德弗里斯(H·Derives).1904年, 他在美国纽约冷泉港所作的一次学术报告中, 预言“X射线和镭射线可以穿透活细胞的内部, 使生殖细胞中的遗传粒子发生突变”.在此观点指导下, 1925年, 苏联的G.A.Nadsons等人用X射线处理真菌, 并获得了新的变异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