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3-取代-4氨基-5硫基-1,2,4-三与工烃之间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12种含烷硫(芳硫)基的1,2,4-三唑类衍生物,结构经^1H NMR及元素分析而确证,并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除草活性和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一种冠醚化合物二环己基二苯并-18-冠-6的合成,研究它在亲核取代反应中的催化知性。由3,4-二羟基环己基苯与βββ'-二氯乙醚直接关环合成二环己基二苯并-18-冠-6,将这种冠醚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对n-C8H17Br与KI及(C6H5OH+KO)的亲核取代反应进行了相转移催化试验。结果表明,在n-C8H17Br及(C6H5OH+KOH)的亲核取代反应,吐环己基二苯并-18-冠-6的催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一种冠醚化合物二环已基二苯并─18─冠─6的合成,研究它在亲核取代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由3,4一二羟基环己基苯与β,β'一二氯乙醚直接关环合成二环已基二苯并─18─冠─6,将这种冠醚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对n-C8H17Br与KI及(C6H5OH+KOH)的亲核取代反应进行了相转移催化试验。结果表明,在n-C8H17,Br与KI及(C6H5OH+KOH)的亲核取代反应中,二环已基二苯并─18─冠─6的催化效率优于二苯并─18─冠。6。由此证实:在亲核取代反应中,二环己基二苯并─18─冠─6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苄酯(BDC)。在合成时,反应温度越高,反应时间越长,亲核取代反应越完全。以BDC作为iniferter引发St、MMA光聚合,单体St和MMA的转化率随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没有呈现出严格的线性关系。此外,反应温度温度高,单体转化率增加;PS和PMMA的粘均分子量则随光照时间和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的关系,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较宽。iniferterBDC可以进  相似文献   

5.
通过 3取代4氨基5巯基1,2,4三唑与卤代烃之间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 12 种含烷硫(芳硫)基的1,2,4三唑类衍生物,结构经1 H N M R 及元素分析而确证,并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除草活性和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硫杂蒽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经过亲核取代、分子内酰化和酯化等反应,合成了16个不同结构的硫杂蒽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其中硫杂蒽酮-4-羧酸异丁酯等5个化合物为新合成化合物。改进了反应条件。讨论了反应机理,用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证了化合物的结构。解释了紫外光谱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与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合成了6种N-芳基取代苯胺,以四种苯并三氮唑N-Mannich碱分别与格氏试剂 通过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产率满意的新的6种N-芳基取代苄胺。它们的结构经IR,HNMR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8.
2-氨基-4,5,6-三取代嘧啶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克莱森酯缩合和酮烯醇的烷基化反应合成了7个α-烷基取代的β-二酮和β-酮酸酯中间体,用这些α-取代-β-二羰基化合物与胍的缩合环化反应和嘧啶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13个2-氨基-4,5,6-三取代目标分子,其中6个为首次合成,产物结构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等测试而确证.  相似文献   

9.
以2,4,6-三硝基氯苯或2,4,6-三硝基苯甲硝胺为基质,通过亲核取代反应,用三种方法合成了N-(β-叠氮乙基)-2,4,6-三硝基苯胺,并以红外、氢核磁、化学电离质谱及元素分析鉴定了此化合物的结构,在所采用的三种方法中,以方法(Ⅱ)为优,工艺简便,反应时间短,产品得率高。  相似文献   

10.
以「C6H5CH2N(C2H5)3」Cl为相转移催化剂,用于羧酸钠和苄基氯之间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六种羧酸苄酯。研究了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合成羧酸苄酯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1.
甲基环氧氯丙烷合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甲基3氯丙烯为原料,在原有类似物的基础上,设计了两种合成路线,成功地合成出了甲基环氧氯丙烷.对两种合成方法进行优化选择,得出简便可行、反应时间短、产率高的合成方案.为一系列新型聚合物单体的合成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使用叔丁醇钾做催化剂,使环辛酮在四氢呋喃中发生炔化反应(引入=健),获得了较好产率的1-乙炔基环辛醇,从1-乙炔基环辛醇出发,与ICl、Br2、I2反应合成了3种有机锡二卤化物,进而与含氯的双齿配体8-羟基喹啉(Oxin)配合,得到了互为同分异构体的3种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锡含量测定,IR、^1HNMR测定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V-Mg-O催化剂用于丁烷氧化脱氢制丁二稀和丁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用于丁烷氧化脱氢制丁二稀的V Mg O催化剂 .m(V2 O5) / m(MgO)、催化剂焙烧温度对转化率和选择性有较大的影响 ,2 4 V Mg O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C4 (C4 H8和C4 H6)选择性 ,当反应温度为 873K、原料气组成为n (C4 H10 ) /n (O2 ) /n (N2 ) =4/ 8/ 88时 ,收率达到 32 % .降低原料气中氧气分压 ,可以提高C4 选择性 ,但转化率降低 ;升高反应温度 ,可以提高转化率和收率  相似文献   

14.
0 IntroductionThemethodofmineralizingorganictoxicantsinthewastewaterbygenerating·OHradicalshasbecomefocusofchemicaltheoriesandtechnicalresearchesintheenvironmentprotection[1] .Because·OHradicalisastrongoxidizerwithstandardpotentialof2 .80V ,withit,thestable…  相似文献   

15.
对-氨基苯磺酰胺同型物的红外和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对-氨基苯磺酰胺同型物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激光拉曼光谱,对其谱线归属作了指认,并初步了该类同型物对人体子宫颈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与分子光谱结构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基于面向对象模型的管理软件系统开发平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社会对管理软件日益增多的需求,研制具有动态可重构能力的、快速适应业务活动变化与发展的管理软件系统开发平台已刻不容缓。运用面向对象方法、过程重组的基本思想进行管理软件系统开发平台的研制,将管理软件的分析、设计、实现和维护纳入一个集成化的架构中,实现有效的管理软件重组,通过建立可重组对象模型库动态管理系统,建立基于面向对象模型的管理软件系统开发平台的体系结构,是实现动态可重构管理软件系统开发平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特征技术的智能产品信息模型框架及其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基于特征的智能产品建模系统的框架、工作机制及系统实现技术要点 .产品可以封装为包括几何形体信息、非几何属性信息及与产品相关知识等内容的对象 .特征建模是智能性建模方法 ,可将特征建模系统中的特征分为两类 :应用级特征和系统级特征 .应用级特征是面向应用领域的特征 ,它可由用户自行定义或扩充以符合用户的应用要求 ;系统级特征是由系统提供的低层次特征 .建模系统提供了利用系统级特征组建新的复合特征的函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淀粉接枝共聚高级水性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以玉米淀粉和丙烯基单体为主要原料,对淀粉接枝共聚高吸水性树脂进行中性一步法合成,优化合成反应路径。根据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在引发剂及交联剂作用下淀粉与丙烯基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定性及定量地分析反应物溶液pH值、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以及单体与淀粉的配比等因素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从而找出最佳反应条件。同时采用量子化学ab initio UHF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两类淀粉链段自由基模型进行几何优化,分析体系的净电荷、前线分子轨道分布规律,以及自由基的稳定性和反应性特征,揭示接枝共聚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9.
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设计,以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和反应温度为考察因素,用响应曲面法分析了这3个因素对产物聚丙烯酰胺特性粘数的影响.通过采用DPS数据处理软件,建立了聚合工艺的预测模型,预测最佳聚合工艺条件为:ω(单体)=40.0%,ω(引发剂)=0.2%,反应温度41.6℃,预测特性粘数为14.00 dL·g-1,验证实验所得的特性粘数为12.25 dL·g-1.两者结果相近,说明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到的聚丙烯酰胺反相乳液聚合模型是适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醋酸乙烯聚合中反应速率及单体转化率较低的问题,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采用预乳化间歇聚合工艺,研究了超声波功率、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单体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超声波辅助醋酸乙烯乳液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并对超声波辅助乳液聚合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超声波影响聚合的途径.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外加超声波可以提高聚合反应速率和单体转化率,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达51.55 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