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菇多糖Le-2的化学修饰对SP-2小鼠肿瘤细胞抑制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香菇多糖化学修饰的结构变化及对SP-2小鼠肿瘤细胞体外抑制率的影响。分别对香菇多糖Le-2进行硫酸酯化和羧甲基化修饰,利用红外光谱和DSC测定Le-2硫酸酯化和羧甲基化前后的结构变化;通过检测吸光度值(A值)计算抑瘤率。结果表明Le-2硫酸酯化和羧甲基化的取代度分别为0.87和0.47,回收率分别为88.6%和83.6%;硫酸酯化香菇多糖对SP-2小鼠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最高为51.88%,其次为羧甲基化香菇多糖抑制率为48.28%。硫酸酯化和羧甲基化能明显提高Le-2抑制SP-2小鼠肿瘤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褐藻多糖硫酸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荣珺  李伟 《科技资讯》2011,(35):10-10
褐藻多糖硫酸酯是一类天然硫酸化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凝血、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详细介绍了褐藻多糖硫酸酯的分离纯化、组分、生理活性、应用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3.
以甜玉米芯为原料,对甜玉米芯多糖进行提取和分离纯化,采用浓硫酸法合成硫酸酯化甜玉米芯多糖,以取代度为指标,分别考察硫酸铵用量、浓硫酸体积以及反应时间三个因素对硫酸酯化多糖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优化最佳条件,并对硫酸酯化多糖的溶解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甜玉米芯多糖质量为0.25 g时,其硫酸酯化修饰的最佳条件为:硫酸铵用量为0.06 g,浓硫酸体积为6 m L,反应时间30 min,取代度达到1.1427.最佳条件下获得的硫酸酯化甜玉米芯多糖溶解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纳豆多糖硫酸化的最佳改性工艺及特性,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对纳豆多糖进行硫酸化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硫酸酯化的优化工艺条件。当V氯磺酸V吡啶为1∶4、V酯化试剂V多糖为4∶3、酯化时间为1 h、酯化温度为60 ℃时,得到最大取代度为1.613;经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比较纳豆多糖与酯化多糖的官能团变化,结果证实了硫酸酯化多糖的存在;采用滤纸片法检测纳豆多糖与酯化多糖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培养时间为24 h时,硫酸化纳豆多糖对阪岐杆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高于纳豆多糖,随培养时间及多糖浓度的增加,硫酸化纳豆多糖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有可能超过纳豆多糖。  相似文献   

5.
灰树花菌丝体多糖的硫酸酯化及其降血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灰树花菌丝体的水不溶性多糖进行硫酸酯化,得到硫酸酯化多糖(S-GF),并对其进行降血脂活性研究.通过对S-GF的红外光谱分析,其中两个特征吸收峰(1 236和823 cm-1)的出现表明硫酸酯化反应已经完成.S-GF中硫酸根质量分数为17.7%.通过Sephadex G50柱层析图谱,证明S-GF为均一组分.小鼠实验表明,S-GF明显反映出对小鼠血脂的调节作用.在实验条件下给药剂量为50mg/(kg·d)时,高血脂症模型小鼠可达到治愈的程度.S-GF呈现出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6.
海带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带多糖是一种特有的含有硫酸酯的天然活性多糖,本文就它的抗凝血、抗肿瘤、抗病毒、抗血栓、提高免疫力等生物活性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茯苓菌丝体多糖硫酸酯化的适宜条件 ,为进行生物活性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从茯苓菌丝体中得到的一种α ( 1→ 3 ) D 葡聚糖 (ab PCM3 I) ,采用氯磺酸 吡啶作为酯化试剂 ,研究反应温度、时间及反应物的摩尔比对硫酸酯化过程的影响。结果 :得到一系列水溶性的硫酸酯化茯苓菌丝体多糖 (S1-ab-PCM3 -I~S5 -ab -PCM 3 -I) ,经元素分析测定其取代度为 0 .3 9~ 0 .67。用凝胶渗透色谱和光散射联用法 (GPC -LLS)测定硫酸酯化衍生物的分子量为 2 .0× 10 4 ~ 11.3× 10 4 ,仅为原多糖分子量的 4%~ 17%。结论 :硫酸酯化反应打断了α ( 1→ 3 ) D 葡聚糖的分子链  相似文献   

8.
项目提供单位: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华侨大学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项目特点和技术指标:多糖硫酸酯具有抗凝、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抗病毒(如艾滋病毒HIV、巨噬细胞病毒、流感病毒)等一系列生物活性。本技术直接利用自然界大量存在的棉花,经简单的化学反应制备具有优良生物学活性的多糖硫酸酯,  相似文献   

9.
取代度对硫酸酯化虎奶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一种真菌虎奶多糖 (HNP)的硫酸酯化修饰 ,合成了取代度分别为 0 .39和 0 .5 5的两种硫酸酯化虎奶多糖S1 HNP和S2 HNP .讨论了S1 HNP和S2 HNP对Fe2 Vc致鼠肝线粒体TBARS含量增加的抑制作用 ,对CCl4 诱导的肝脂质过氧化的保护作用 ,及对CuSO4 Phen Vc H2 O2 DNA体系中·OH导致的DNA损伤化学发光峰的抑制作用差异 .结果表明 ,S1 HNP比S2 HNP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刘晓灿 《广西科学》2004,11(4):360-362
就近年来紫球藻生理活性物质中的硫酸酯多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紫球藻多糖具有抗病毒、抑制病毒复制,对单疱疹病毒1型和2型(HSV1,2)及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ZV)明显的抗性,并可抑制小鼠癌细胞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伟  罗荣珺 《科技资讯》2012,(8):114-115
硫酸化多糖是多糖的衍生物,由多糖链单糖分子上的某些羟基被硫酸根取代而形成。茯苓多糖是一类天然硫酸化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凝血、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2.
螺旋藻多糖及其硫酸酯清除羟自由基的活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螺旋藻粗多糖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乙醇分级,获得多糖级分Sl,S2,S3。通过硫酸化修饰,合成相应的硫酸酯化多糖SL1,SL2,SL3.并用BaCl2—明胶比浊法确定硫酸基的含量,红外光谱法确定硫酸酯健在1240,810和620cm^-1处存在强的特征吸收峰.通过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模型,对比研究不同级分螺旋藻多糖化学修饰前后体外清除羟自由基(OH)的能力.实验表明,由于多糖级分不同,组成、极性和酸碱性的差异,其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强弱的顺序为:Sl>S3>S2;螺旋藻多糖经硫酸酯化后,SL2,SL3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比酯化前多糖S2,S2的能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3.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试验,优化了胞外多糖硫酸酯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硫酸酯化条件为氯磺酸与吡啶摩尔比1:3.85,反应温度73℃,反应时间3.34h.在此条件下,硫酸基团取代度为1.02.  相似文献   

14.
系统研究了不同提取水温(30~100℃,温度梯度10℃,共8组)对龙须菜非胶体粗多糖的得率、多糖、蛋白、硫酸基、3,6内醚半乳糖、半乳糖含量的影响,并进一步比较了各组多糖的体外免疫活性和抗病毒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水温对龙须菜非胶体粗多糖的得率影响显著(P〈0.01),50℃提取水温组的粗多糖得率较高,蛋白含量较低(P〈0.01),在30~50℃提取水温范围内,总糖含量显著上升;50℃水温组非胶体粗多糖的硫酸基含量显著高于40℃组,各组非胶体多糖的3,6内醚半乳糖含量在15%~20%之间,而半乳糖的含量则在30%~40%;各组非胶体多糖均表现出显著的体外免疫活性,其中50℃提取水温组的免疫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各组,各组非胶体多糖均没有表现出抗疱疹病毒(HSV-Ⅰ和Ⅱ)活性。因此,综合多糖得率、生化组成及免疫活性,建议龙须菜免疫多糖的最佳提取水温为50℃。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超声辅助提取后经季铵盐沉淀分级得到的鸡腿菇多糖(UCP-3)、硫酸酯化鸡腿菇多糖(SWCP)和羧甲基化鸡腿菇多糖(CWCP)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活性,研究不同的处理工艺对鸡腿菇多糖体外抑制K56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鸡腿菇多糖均可抑制K562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随着多糖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超声处理多糖可能引起单糖之间连接方式变化进而使得其生物活性发生改变;SWCP与CWCP对K562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明显,所以对鸡腿菇多糖进行化学修饰有助于提高其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6.
植物多糖的抗氧化与抗病毒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天然多糖具有增强免疫、抗氧化、降血糖、抗病毒等生物活性,植物多糖还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好等优点.综述了近年来10余种植物多糖的抗氧化与抗病毒活性研究进展,并对植物多糖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对羊肚菌多糖MSP-SII进行硫酸化修饰,得到了硫酸化衍生物.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硫酸化衍生物在多糖MSP-SII的结构基础上增加了S=O的吸收峰,表明羊肚菌多糖经硫酸化修饰后添加上了硫酸基团.采用MTT法检测硫酸化修饰后多糖对肿瘤细胞Hela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硫酸化多糖对正常细胞无毒性,但是却可以抑制Hela细胞增殖.利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硫酸化多糖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硫酸化多糖能促进Hela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硒多糖因具有特有的抗肿瘤、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活性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硒多糖的来源、结构分析以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认为硒多糖具有很好的抗癌等多种活性,其活性要优于多糖,且毒性很小。  相似文献   

19.
岩藻多糖在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病毒方面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但其在褐藻中含量低且产量少.微生物来源的岩藻多糖与海藻来源的岩藻多糖具有类似的分子结构,但其生理活性不足.本研究对发酵法生产的岩藻多糖进行硫酸化改性以增强其抗氧化活性,使其成为一种可选的岩藻多糖替代品,采用氯磺酸-吡啶法进行硫酸化修饰,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结果显示硫酸基修饰成功,硫酸基含量为28.2%;硫酸化岩藻糖多糖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可达81.61%,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可达93.06%;细胞试验表明硫酸化岩藻多糖在50μg/mL及以下无细胞毒性,且低质量浓度(5μg/mL)下即可对RAW 264.7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硒多糖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硒多糖为一种新型的有机硒化合物,是多糖的硒化产物,硒多糖既可有效避免补充无机硒所引起的毒性,又保留了多糖的药理活性,兼具硒与多糖二者的活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硒多糖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提升机体免疫力、拮抗重金属蓄积、抗病毒等多种药理活性,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文就硒多糖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