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通过小鼠醋酸扭体实验、角叉菜胶诱导的炎症性疼痛模型和紫杉醇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等3种小鼠急慢性疼痛模型评估了马来酸氯苯那敏的镇痛效果.结果表明,在上述3种小鼠模型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均能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发挥镇痛作用.因此,马来酸氯苯那敏能有效抑制小鼠急慢性疼痛.  相似文献   

2.
采用果蝇三龄幼虫为试验材料,经过剥离唾腺、解离、漂洗、染色、压片处理后,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结果。染色步骤中,使用卡宝品红染色法、孚尔根染色法及孔雀绿染色法三种染色方法对照醋酸洋红染色法设定四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卡宝品红染色法、孚尔根染色法及孔雀绿染色法的染色效果比醋酸洋红染色法的染色效果均有所提升。综合考虑染色时间、实验操作、染色液的配置及染色效果四个方面,孔雀绿染色法染色时间少、实验操作简便、染色液配置简单、染色效果好,使用孔雀绿染色法效率最高,可用于教学实验中。  相似文献   

3.
以马铃薯根尖为材料,用对二氯苯饱和溶液、1%秋水仙碱以及冰水混合物进行顸处理,醋酸洋红和卡宝品红染色,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和染色液对制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采用1%秋水仙碱中期分裂相多,染色体分散,而染色液采用卡宝品红着色效果好;鉴定了从CIP引进的马铃薯材料60份,其中二倍体材料10份,三倍体材料7份,四倍体材料43份。  相似文献   

4.
维药祖卡木颗粒总蒽醌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维药祖卡木颗粒总蒽醌的含量,以进一步控制其质量。以大黄素为标准对照品,以醋酸镁甲醇溶液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祖卡木颗粒中游离、结合和总蒽醌含量。大黄素在8.2—61.5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回收率为102.84%,RSD=3.0%(n=6)。该法准确、可靠、稳定,适合于维药祖卡木颗粒中蒽醌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小学科技》2011,(3):2
想要顺利完成功能牌上的"任务",那就请锦囊卡来帮忙吧。收集的锦囊卡越多,你顺利过关的机会就越大哦!(沿虚线剪切,沿点划线对折)  相似文献   

6.
黑暗链霉菌与卡那链霉菌原生质体融合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进行了黑暗链霉菌与卡那链霉菌原生质体融合实验 .结果表明 ,将孢子悬浮液接种于种子培养基 ,然后转移到含 0 .5 %Gly的菌丝体培养基收获的菌丝体对形成原生质体最有利 .分别采用 10mg mL、6 0min及 5mg mL、75min的溶菌酶浓度与酶解时间制备黑暗链霉菌与卡那链霉菌原生质体能达到较高的形成率和再生率 .采用单亲灭活卡那链霉菌原生质体的种间融合法 ,得到与亲株形态明显不同的杂合体菌落 ,并筛选到44株妥布霉素产率提高的菌株 ,幅度最高达到 39% .  相似文献   

7.
通过设计抑菌圈试验,对两种聚胍——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和聚六亚甲基单胍盐酸盐的杀菌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考察了两种聚胍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两种聚胍对上述四种常见致病细菌均有很好的杀菌能力,并且两种聚胍具有协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布鲁氏菌四型分泌系统VceC蛋白的功能,构建牛种布鲁氏菌2308参考株△vceC的基因突变株,本研究以牛种布鲁氏菌参考株2308的分泌蛋白VceC为研究对象,以牛种布鲁氏菌参考株基因组为模板,高保真(pfu酶)扩增VceC基因的上下游同源臂基因;以卡那抗性基因质粒为模板高保真扩增卡那抗性基因,运用融合PCR将上下游同源臂和卡那抗性基因融合,用TA克隆的方法将融合片段连接到克隆载体上,再用电转化的方法将载体转入布鲁氏菌2308感受态细胞中,最后用卡那抗性筛选并检测其遗传稳定性。将亲本株2308缺失株2308△VceC在相同起始浓度下震荡培养,观察其生长变化趋势;侵染人胚胎滋养层细胞(HPT-8),比较其在胞内的生存能力。结果显示:利用T载体克隆和抗性替换的方法成功构建了2308的VceC的突变株,与亲本株相比,2308△VceC在体外培养生长趋势与亲本株相似,在12 h时进入对数生长期,30 h时进入平台期,胞内CFU显示侵染12 h后缺失株胞内细菌数量明显下降,亲本株2308和2308-Δ VceC缺失突变株在12 h时差异显著。本研究为布鲁氏菌Ⅳ型分泌系统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胍基阳离子己被广泛用于识别硫酸盐和磷酸盐,但是针对中性胍的研究仍较少.合成了几种叔丁氧羰基(t-butyloxy carbonyl,Boc)保护的中性胍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稀释实验和单晶X射线衍射发现:中性二胍基化合物在溶液和固态中都存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三烷基胺为萃取剂,正辛醇和煤油的混合物为稀释剂,采用恒界面池法,实验研究了稀醋酸水溶液的萃取动力学特性,考察了醋酸的初始浓度、搅拌速率、两相接触面积、萃取温度、萃取剂浓度等因素对醋酸萃取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初始浓度的醋酸水溶液,萃取剂三烷基胺含量的增加可提高醋酸的萃取效果,在适当的搅拌速率和室温条件下,可以使醋酸的分配系数增大,而相界面的变化则对醋酸的萃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应用小波变换对多组分光谱图进行降噪处理,然后运用高斯拟合方法处理光谱图,能够得到各组分光谱图的高斯拟合公式,为了定量分析,调整高斯拟合公式峰位置,重新应用高斯拟合各组分的光谱图,使得各组分光谱图分开,并运用Matlab单独计算各光谱图的面积.结果显示,重新拟合以后各峰面积之和与拟合之前面积相等,可以作为定量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应用小波变换对多组分光谱图进行降噪处理,然后运用高斯拟合方法处理光谱图,能够得到各组分光谱图的高斯拟合公式,为了定量分析,调整高斯拟合公式峰位置,重新应用高斯拟合各组分的光谱图,使得各组分光谱图分开,并运用Matlab单独计算各光谱图的面积.结果显示,重新拟合以后各峰面积之和与拟合之前面积相等,可以作为定量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乙基麦芽酚对胰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特征.证实了乙基麦芽酚对胰α-淀粉酶活性具有激活作用.证实了乙基麦芽酚与胰α-淀粉酶间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猝灭,求出了猝灭常数以及乙基麦芽酚与胰α-淀粉酶的结合常数K和结合位点数n.由求得的热力学参数,根据Ross 判断生物大分子和小分子结合力性质的规律推测,乙基麦芽酚与胰α-淀粉酶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用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探讨了乙基麦芽酚对胰α-淀粉酶蛋白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描述了一种高精度的冲击光谱强度定标单色仪分辨率测定的方法.对该方法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光学测试系统光谱测试结果作对比分析,二者符合的较好.实验中测定了单色分辨率,并用理论给与了修正.给出了计算冲击光谱强度的数学模型及实测光谱与理论光谱光强函数.此方法具有使定标工作具有重复性好、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以(n-Bu4N)4[Mo8O26]为原料,邻巯基苯酚为配体,在乙腈中合成了混合价聚合钼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NMR谱、电子光谱、ESP谱、差热-热重分析,对此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提出可能结构。  相似文献   

16.
以菲醌为原料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通过IR和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氢谱分析表明,亚甲基二氢核构成了AB二级谱自旋体系,这主要是由于孤立亚甲基的2个氢是化学不等价造成的.通过Chem3D程序模拟得到了标题化合物的能量最优化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17.
电喷雾质谱研究乙腈诱导的溶菌酶的构象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次采用电喷雾质谱结合圆二色性光谱以及荧光光谱,研究不同浓度的乙腈诱导对溶菌酶构象变化的影响.在pH2.0的酸性环境下,随着乙腈浓度的上升,电喷雾质谱的谱图中溶菌酶电荷状态分布会变宽,当乙腈浓度达到70%时,会出现15 的高电荷离子峰,电荷中心也从纯水溶剂的10 到了12 ,表明其三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即由天然构象转变为部分非折叠的构象.圆二色光谱显示在溶菌酶水溶液中加入乙腈,二级结构中无规卷曲的百分含量在增加.荧光光谱进一步证明在乙腈的作用下,溶菌酶由天然构象转变为部分非折叠的构象.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大跨度结构的抗震分析提供空间多点相关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根据标准设计反应谱合成非平稳空间相关多点地震波的方法.从规范反应谱出发得到功率谱,然后由地震动的空间相关性得到功率谱矩阵,用三角级数法生成各点地震动.生成的地震波具有地震动的空间相关性,同时还考虑了强度和频率的双重非平稳性, 在保证相关性的前提下对初始波进行修正使其反应谱与规范反应谱逼近.数值算例表明,利用该方法生成的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合成的多点时程可用于大坝等延伸结构多点激励的地震动输入.  相似文献   

19.
钴离子处理对麦冬类囊体膜PSⅡ活性和多肽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污染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其对动植物的影响不容忽视.从生物学角度来划分,重金属可以分为两类:必要元素和不必要元素.已有报道证实必要的重金属元素在高浓度时是有毒性的.重金属钴是一种必要元素,其在土壤溶液中的浓度为10mg/L时,可将农作物致死;水中浓度达10mg/L时,可使一些鱼类死亡(钴的毒性作用临界浓度为0.5mg/L).高等植物光能的捕获、传递和转化主要是由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蛋白复合物来完成.因此,类囊体膜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曾有过重金属离子影响植物类囊体膜PSⅡ的研究报道,但目前对钴与类囊体膜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为了探求重金属钴对类囊体膜的作用机理,本研究以麦冬类囊体膜为材料,检测了不同浓度的CO2^+处理对类囊体膜的室温荧光发射光谱、DCIP光还原活性和多肽组分的影响,以探讨高浓度的CO^2+对高等植物光合膜的作用方式和机理.  相似文献   

20.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60-PMMA复合膜,研究了该膜的红外吸收谱,发现复合膜的红外吸收光谱在C60特征峰(1 182 cm-1和1 428 cm-1)附近,相对PMMA有明显的"红移"宽化.理论上,采用Gaussian98计算方法,得到了C60分子和带有电荷的C60的红外振动频率.研究表明:复合膜的红外谱 "红移"宽化是C60与PMMA之间的电荷转移导致C60红外特征峰红移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