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重点研究VFA及pH值变化对UBF厌氧反应器处理难降解退浆废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2656mg/L、HRT大于9h时,VFA与pH值逐渐趋于平稳,有沼气生产;保持比较高浓度的碳酸氢盐碱度可以保持厌氧工艺稳态运行,使反应器pH值变化较小;本试验条件下,控制进水COD/SO4^2-≥2、CD浓度小于5.3g/L,UBF反应器处理效果最佳,且进水pH值可在8.0左右。  相似文献   

2.
水中竞争性阴离子对Fe0除砷效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水中几种无机阴离子H2PO3^-、SiO3^3-、NO3^-、SO4^2-、HCO3^-对零价铁(Fe^0)除砷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H2PO3^-、SiO3^3-的存在会由于竞争性吸附显著降低Fe^0的除砷效率,而高浓度的NO3^-与SO4^2-可以促进Fe^0对砷的去除,HCO3^-对Fe^0的除砷效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uV—C辐照降解水中2,4,6-三氯酚(2,4,6-TCP),考察了UV光强、2,4,6-TCP初始浓度、反应液pH值、水中阴离子和阳离子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UV—C辐照降解2,4,6-TCP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在光强为142“W·cm^(-2),2,4,6-TCP初始浓度为1mg·L^(-1)条件下,辐照120min后2,4,6-TCP的去除率达到76.89%.通过增大紫外光强和减小2,4,6-TCP初始浓度,可提高反应速率和2,4,6-TCP去除率.碱性条件更利于Uv_c辐照降解2,4,6-TCP.水中各种离子的存在对2,4,6-TCP的光解速率有较大的影响,其中SO。”,HCO3-,CO3^(2-)和Fe^(3+)对反应起促进作用,Fe^(3+)促进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4.
改性活性污泥高效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城市生活污水厂的好氧活性污泥进行厌氧改性,利用改性后的厌氧污泥对高浓度硫酸盐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不同有机碳源、体系初始pH值、接种污泥质量、起始硫酸根质量浓度、初始ρ(COD)/ρ(SO42-)、亚铁离子及通N2方式等因素对厌氧污泥还原硫酸根能力的影响.间歇式试验结果表明:在以乳酸钠为有机碳源,pH值为7,接种污泥质量为20 g,初始硫酸根质量浓度为3 g/L,ρ(COD)/ρ(SO42-)为1.45,不加亚铁离子及通入N2的条件下,硫酸根的去除率最高;在间歇式试验最优条件进行丰连续试验,硫酸根去除率均大于90%,表明在ρ(COD)/ρ(SO42-)较低的条件下,能快速启动反应器,高效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  相似文献   

5.
以α-单硬脂酸甘油酯为底物研究油包水(W/O)微乳液介质中脂肪酶的水解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由AOT/水/正庚烷构成的ω/O微乳液体系的w0值、pH值、缓冲液离子浓度、AOT浓度等参数对脂肪酶催化活性有影响,最佳酶活力对应的微乳液组成为:w0=8;pH=7.17(67mmol/L的KH2PO4-Na2HPO4缓冲液);[AOT]=0.10mmol/L。研究还表明,微乳液介质中,脂肪酶催化α-单硬脂酸甘油酯水解反应动力学与水介质中相类似;当酶浓度恒定时,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符合Michaelis-Menten方程,最大反应速率vmax(用脂肪酶活力表示)约为156u,米氏常数Km约为5.6mmol/L;当底物浓度恒定时,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微量Fe^Ⅱ对铁酸锌生成反应的催化作用,测定了反应的活化能,探讨了催化剂种类、用量及反应物浓度对相转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反应的活化能为48.31kJ/mol,催化剂的用量对相转化速率影响较大,当n(Fe^Ⅱ)/n(Fe^Ⅲ)一定时,相转化速率与反应体系的初始浓度无关。  相似文献   

7.
离子浸渍复合TiO2光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了掺杂Fe^3 ,NH4^ ,SO4^2-的TiO2光催化剂粉体,并用XRD.IR.UV-Vis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TiO2干凝胶为母体,依次浸渍Fe^3 ,NH4^ ,SO4^2-的光催化剂粉体Fe^3 /NH4^ /SO4^2-/TiO2(浸)中锐钛矿相近100%,晶粒粒径分布均匀,最小粒径为4nm;与纯TiO2相比,紫外光谱响应红移15nm.以直接耐晒兰为模型反应物,评价了掺杂半导体TiO2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Fenton(Fe^3+/H2O2)光催化降解草甘膦废水,跟踪体系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光源、试剂浓度和酸度等)废水光催化氧化特性及光催化反应条件.探讨了在太阳光及紫外光照射条件下Fenton试剂组分Fe^3+与H2O2不同投料比、投料量、介质酸度对光催化降解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太阳光、紫外光能显著提高废水降解速率;太阳光照射条件下,Fe^3+/H2O2为1:10投量比,pH=3时,对废水COD降解效果最佳,COD去除率达82%.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乙酸钠作为对照底物,研究分析了在不同铜离子质量浓度下,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简称SRB)以油菜秸秆为基质处理酸性矿山排水的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初始铜离子质量浓度分别为0、6.4、12.8、32.0、48.0 mg/L时,反应初期各体系内的pH值从5.0迅速升高到7.0~7.5,实验结束后SO42-去除率都超过了94%,反应器中TOC质量浓度在实验开始几天内均先上升,并在达到峰值后迅速下降;而重金属存在时,以乙酸钠为底物的反应器内SO42-还原速率及去除效率都受到显著抑制.研究还表明,秸秆的吸附作用降低了铜离子对SRB的毒性作用.因此,油菜秸秆为底物不仅可以提供缓释碳源,而且可以作为吸附剂减弱重金属离子对SRB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过滤法探讨了水化时间、水泥种类、水灰比、水化温度等因素对高硅酸三钙水泥水化体系早期水化液相中离子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开始水化后1h左右,水化液相中的各离子浓度快速上升,然后缓慢增加。水化4h左右时,Ca^2+、SO4^2-浓度达到最大值,然后快速下降至一定水平,其余离子浓度则保持一定的稳定值;水化液相离子浓度随水泥种类的差异而变化,随水灰比的增加而降低;随水化温度的提高,K^+、Na^+浓度和pH值升高,而Ca^2+、SO4^2-、SiO4^4-、Al(OH)4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11.
内聚营养源SRB污泥固定化处理含锌及硫酸根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聚乙烯醇(PVA)-硫酸铵包埋法对硫酸盐还原菌(SRB)污泥进行固定。采用上流式厌氧反应器进行含锌废水的处理,研究进水SO42-质量浓度、pH、固定化小球与废水质量比等因素对体系处理含锌废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SO42-质量浓度为4.151 g/L,Zn2+质量浓度为0.100 g/L,pH为5.9,固定化小球与废水质量比为1:2,水力滞留时间为20 h的条件下,Zn2+去除率达98%以上,出水Zn2+质量浓度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锌离子主要结合SRB的代谢产物S2-形成ZnS沉淀从废水中去除。利用稳态法测得SO42-催化还原速率与SO42-浓度函数关系曲线遵守米氏方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高浓度硫酸盐废水厌氧生物脱硫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单相上流式污泥床(UASB)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启动条件和稳定运行的全过程。利用人工配水成功启动和稳定运行的UASB反应器在硫酸盐容积负荷1.8kg.(m3.d)-1,COD容积负荷5.0kg.(m3.d)-1时相应的硫酸盐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5%左右和35%左右。温度低于20℃或者硫化物浓度高于300mg/L时都会抑制硫酸盐还原,导致硫酸盐和COD去除率降低。温度高于20℃或者硫化物浓度低于300mg/L时,硫酸盐去除率可以保持稳定在90%以上。反应器功能微生物驯化富集成功后,可以保持稳定的硫酸盐和COD去除率,提高进水负荷对其影响不大,能短时间内提高到较高的进水负荷。合理的对反应器进行气体吹脱可以有效脱除废水中游离的H2S降低硫化物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硫酸盐去除率和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13.
采用以污泥+葡萄糖为有机底物,硫酸根离子为电子受体、碳毡吸附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为生物阴极、碳布为阳极的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模拟酸性重金属矿井废水.构建不同的外接电阻(分别为100Ω、1000Ω)MFC系统和开路常规生化处理对比,废水初始pH=4,Zn2+、Cu2+、Cd2+、Pb2+、总Fe初始质量浓度均为20mg/L.结果表明,MFC外接电阻100Ω时,对Zn2+、Cu2+、Cd2+、Pb2+、总Fe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45%、99.68%、99.65%、98.34%、98.99%;COD、SO2-4的最大降解速率分别为83.4和23.9mg·L-1·d-1,比开路常规生化处理分别提高了15%和181%;同时pH有效提升至中性.表明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对于传统生物法处理酸性矿井废水有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纳米火棉胶膜将细胞色素c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细胞色素c-火棉胶膜修饰电极.吸附在火棉胶膜上的细胞色素c可以与电极发生直接电子传递.在pH=7.0的0.1mol/LPBS缓冲溶液中可得到一对准可逆的细胞色素c的血红素辅基Fe(Ⅲ)/Fe(Ⅱ)电对氧化还原峰,实验求得细胞色素c异相电子传递速率常数k0为65.4μm/s.进一步考察了扫速、溶液pH值等因素对细胞色素c电子传递的影响,并用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水氧化油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研究了以超临界水氧化法(SCWO)处理油田含油污泥实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停留时间、pH值等条件对含油污泥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一氧化碳和醋酸是中间产物,二氧化碳是最终产物.当反应温度为440℃、反应压力为24MPa、反应停留时间为10min、pH为10时,含油污泥中的COD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反应停留时间和反应温度是影响含油污泥中COD去除率的主要因素.随着反应停留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增加,含油污泥COD去除率增加;反应压力和氧化剂质量浓度对含油污泥COD去除率也很重要,但当反应压力和氧化剂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对含油污泥COD去除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法、NaClO氧化法、KAl(SO4)2混凝沉淀法分别对新乡市某印染厂和某造纸厂的二级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废水初始pH,3种试剂投加量对废水COD和色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室温下,反应时间30min,3种方法对印染废水、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均具有明显效果.Fenton试剂氧化法对两种废水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另外两种方法,其对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最适条件为:pH 4,H2O20.8mg·L-1、FeSO4150mg·L-1,COD、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81.5%、75.0%,COD和色度分别从243mg·L-1、128降至45mg·L-1、32;其对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的最适条件为pH 4,H2O20.6mL·L-1、FeSO4200mg·L-1,COD、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73.8%、75.0%,COD和色度分别从351mg·L-1、128降至92mg·L-1、32.两种废水经过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后完全可以达到地方工业行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硫酸盐还原菌的腐蚀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硫酸盐还原菌 ( SRB)培养技术 ,研究了 SRB的生长特性 ,结果表明 :在 SRB的整个生长过程中 ,培养液中 SO2 -4 浓度逐渐减小 ;但当 SRB处于繁殖期时 ,H2 S释放量逐渐增大 ;处于衰亡期时 ,H2 S释放量逐渐减小。同时 ,对三种油田管材进行浸泡试验 ,采用扫描电镜对试样腐蚀产物形貌及组成进行分析 ,发现腐蚀产物主要为 Fe S和 Fe1-x S。着重研究了 SRB的腐蚀机理 ,结果表明 :SRB的代谢产物 ,特别是 H2 S,是加快腐蚀的主要原因 ,它们对腐蚀反应即有阴极去极化作用 ,又有阳极去极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聚合硫酸铁铝硅混凝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以硫铁矿烧渣、铝酸钙粉、水玻璃、硫酸为原料,通过酸溶、中和、聚合过程,制备新型复合混凝剂——聚合硫酸铁铝硅(PFASS)的方法.考察了制备工艺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其混凝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Fe^3 Al^3 的摩尔浓度为2.4mol/L、Fe^3 Al^3 /SiO2摩尔比为10时,产品会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即产品保持良好的流动性,无胶凝现象).聚合硫酸铁铝硅与聚合硫酸铁(PFS)的混凝对比结果表明,PFASS具有更优的混凝除浊性能,具有较宽的pH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生物浸出中容易产生铁矾而影响目的矿物的浸出速度。文中就这一问题,围绕与Fe^3 有关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充分发挥Fe^3 离子的氧化作用,又尽量减少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分析表明,在驯化适应低酸条件下浸矿细菌的基础上,合理调配酸性介质pH值、铁浓度、细菌氧化活性、氧化还原电位Ek值之间的关系,能使铁产生的沉淀降到最小化。  相似文献   

20.
UV-Fenton试剂作用下甲基橙的降解规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采用UV-Fenton法降解甲基橙溶液. 结果表明, UV对甲基橙光降解反应的速率起决定性作用; 对H2O2浓度、 铁离子浓度以及pH值对甲基橙脱色 率与去除率的影响进行了探 讨; 发现H2O2浓度决定甲基橙的去除率, 铁离子浓度是影响降 解速率的主导因素, 而随pH值降低反应速率明显增大. 比较了甲基橙光降解过程中, 色度去除率和总有机碳去除率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 总有机碳去除率滞后于色度去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