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绘制Si-O-N三维立体参数状态图基础上,采用纯原料合成了O’-Sialon-ZrO2-SiC复合材料.对实验结果用XRD、TEM进行分析,验证热力学分析的可靠性.结果表明,O’-Sia-lon-ZrO2-SiC复合材料中,主晶相O’-Sialon彼此之间构成网络状结构,ZrO2和SiC颗粒弥散于编织状结构的孔隙中,起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绘制Si-O-N三维立体参数状态图基础上,采用纯原料合成了O‘-Sialon-ZrO2-SiC复合材料,对结果用XZRD、TEM进行分析,验证热力深 可靠性,结果表明:O’-Sialon-ZrO2-SiC复合材料中,主晶相O‘-Sialon彼此之间构成网络状态结构,ZrO2和SiC颗粒弥散于编织状结构的孔隙中,起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SiCp/LY12复合材料在NaCl水溶液中的腐蚀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SiC颗粒增强LY12复合材料在质量分数为3.5%的CaCl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和腐蚀特性,考察了SiC加入量的影响,探讨了增强体/基体界面的腐蚀行为在复合材料腐蚀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电化学行为与未增强材料相似,腐蚀形态为点蚀和均匀腐蚀,界面区的优先溶解造成了复合材料表面的均匀腐蚀,并在一定程度上掏了点蚀。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采用新工艺合成的低成本Sialon结合SiC耐火材料在900℃和1300℃时的碱侵蚀动力学及碱侵蚀机理,研究发现,Sialon/SiC耐火材料在1300℃时的吸碱量低于900℃时的吸碱量。这归结于在1300℃时沉积碳部分地还原了K_2O,从而阻碍了碱对Sialon/SiC耐火材料的侵蚀。Sialon/SiC耐火材料耐碱侵蚀能力高于Si_3N_4/SiC耐火材料。  相似文献   

5.
高炉渣合成Ca-α-Sialon-SiC粉的热力学分析及工艺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以高炉渣为原料,引入适当的添加剂,利用碳热还原-氮化的方法制备了Ca-α-Sialon-SiC粉,得到的Ca-α-Sialon含量最高可以达到81%;利用统计模式识别结合人工神经元网络优化了工艺.  相似文献   

6.
就原料种类对C-B4C-SiC碳/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当使用β-SiC代替α-SiC作原料时,复合材料的性能明显提高,特别是断裂韧性,提高幅度达20%;鳞片石墨代替石油焦作碳原料时,复合材料表面密度和电阻率明显地降低,抗弯强度因鳞片石墨的各向异性及添加剂的不同,数据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SiCp/ZA22复合材料的界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SiCp/ZA22复合材料的界面。根据界面反应的热力学,能谱分析及高分辨透射电镜的研究结果,发现SiC/α-Al界面上形成了少量Al2MgO4过渡层,而SiC/η-Zn间无任何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8.
通过热力学和俄歇剖面分析,对用半固态溶液搅拌法制备的SiCp/Al-Cu复合材料的界面行为及其对湿润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表明在SiCp/Al界面上发生了界面反应,界面反应的产物是MgO和MgAl2O4.  相似文献   

9.
用煤研石低温合成制取的β-SiC微粉来调节α-SiC的非线性导电性能,取得了良好效果。讨论了β-SiC的导电机理和粒度、含量对α-SiC非线性导电性能的影响。指出了有可能用β-SiC代替α-SiC作防晕材料,从而使材料成本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0.
通过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检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了由Al-Mg-Si合金高温直接氧化形成的SiC/Al2O3/Al-Si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分析了工艺参数和材料显微结构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材料抗弯强度可高达500MPa、断裂韧性达5.08MPa·m12,致密度高达98.41%。  相似文献   

11.
分别测定了PAC电极(Pb-Ag-Ca新型阳极的简称)在MnSO4-H2SO4溶液中的阴极极化曲线及阳极极 线,从图中求得:icor=15.85μA/cm^2,ψωr=-0.095V,Vcor=2.95Kg/m^2ann.7.90%(电极重量每年消耗的百分数)i。(2)=54.70μA/cm^2及i。(3)=1.10μA/cm^2;讨论了PAC阳极的腐蚀机理即反应(2)受反应(3)的动力学参数所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热压烧结SiC晶须(SiCw)增强Y-TZP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增韧机理。结果表明,在SiC晶须分散均匀的情况下,晶须含量达15vol%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当SiCw含量为10vol%时,复合材料的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1036.9±15.1MPa和14.01±0.16MPa·m(1/2)。晶须引起的裂纹偏转、晶须拔出和由ZrO2相变引起的孪晶是该复合材料的主要增韧方式。  相似文献   

13.
SiC长纤维增强玻璃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涨浆浸渍热压工艺制备KD-1SiC长纤维增强玻璃陶瓷其复合材料。研究烧结温度和纤维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力学的影响。SiCf/BAS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最大达到494.1MPa和18.28MPa.m^1/2,SiCf/MAS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最大达到538.7MPa和16.70MPa.m^1/2。结合试样的断口形貌和抗载荷-位移曲线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失效方式。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半固态熔铸法制备SiCp/Al复合材料,探讨了在空气中将SiCp加入(纯Al+添加剂)合金中时,SiCp的加入量、搅拌温度、浇注温度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在三层以上的搅拌器,以适当速度搅拌熔体时,可增加SiCp在熔体中的熔入量,且浸润性较好,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5.
化学镀制备SiC/Ni-P功能梯度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化学复合镀Ni-P-SiC复合镀层的研究,找到了制备SiC/Ni-P功能梯度材料的工艺方法.并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分析仪、透射电镜等方法和手段对SiC/Ni-P功能梯度材料的组织、形貌和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功能梯度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材料成分梯度分布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煤矸石与烟煤合成β—SiC的动力学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首次利用煤矸石和烟煤实现了β-SiC的合成.研究了影响βSiC合成的动力学条件,确定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原料粒度240目;合成温度1450~1500℃;保温时间3~4h,氮气流量1L/min.利用这些条件合成的β-SiC产率达85%.提纯后β-SiC质量分数可达99%,平均粒径6.29μm,比表面积为0.527m2/g.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常压和270℃时甲醇催化脱氢制取甲酸甲酯反应中Cu-ZrO2/Si4和Cu-ZrO/SiO4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并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ZrO/SiO4催化剂的反应性能优于Cu-ZrO/SiO2催化剂.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零价铜是催化活性中心.差热分析表明,ZrO2的加入缓和了Cu(NO3)2的热分解过程.程序升温还原实验表明,加入ZrO2后,降低了CuO的还原温度.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解释了ZrO2的助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13Ni5A钢铆钉头部Ni-Cr-B-Si合金激光熔覆层的组织、成分、显微硬度和在酸性介质中的抗腐蚀能力,并进行了实地考验.结果表明,采用激光功率密度为1.3×104W/cm2、扫描速度为5mm/s的辐照工艺,获得了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的无裂纹的熔覆涂层,其组织由Ni-Cr-Fe固溶体、Ni3Si、Cr5B5及WC等相组成,显微硬度高出基体两倍多,并在酸性介质中具有优异的抗蚀性能.激光熔覆处理的铆钉经3700h实际生产考验后.明显优于未经.处理的铆钉.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LCASSiCwZrO2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分析表明:SiCw 增韧和ZrO2 相变增韧的加和性不是简单地叠加,SiCw 增韧提高了ZrO2 相变增韧效果.体积分数分别为55 % ,30% ,15% 的LCAS,SiCw ,ZrO2 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K1C和抗弯强度σb 达到6-4 MPa·m1/2 和331-7 MPa.透射电镜(TEM) 图象表明:复合材料中ZrO2 起了应力诱导相变增韧作用;LCAS/SiCw 界面较清晰,其宽度约15 nm ;搭在LCAS/SiCw 界面两侧的杆状TiC 颗粒增加了界面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SiC晶须增强Al-Fe-V-Si复合材料的蠕变变形.发现该材料的反常蠕变行为可以通过引入门槛应力加以解释.SiC晶须通过增加门槛应力和承受部分载荷来提高复合材料的抗蠕变能力;后者可采用修正的Shear-lag模型加以定量描述,但须考虑SiC晶须角度和长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复合材料的蠕变变形是由基体晶格自扩散控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