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7 毫秒
1.
利用超声回流法获取不同溶剂(水、乙酸乙酯、无水乙醇、丙酮、环己烷)的黄皮叶提取物,选用滤纸片扩散法进行抑菌试验、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研究黄皮叶提取物对十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无水乙醇、丙酮提取物对供试的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四联微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有明显抑菌效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2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3 mg/mL;对四联微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是12.5 mg/mL.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性受温度、pH影响较大,受光照影响不明显.各种溶剂的超声提取物对供试真菌(黑曲霉、青霉、根霉、白色念珠菌)均无抑菌效果.该研究结果为开发利用黄皮叶的防腐、抑菌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用蒸馏水和20%乙醇经微波辅助处理提取红檵木幼叶成分,对该水和醇水的提取物进行浓缩或萃取精制,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水和醇水提取物样液对3种细菌的抑制效果,并用平板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幼叶水提取液对3种细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圈较大,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的最小抑菌生药质量浓度分别为 0.014,0.010,0.010 g/mL;幼叶的醇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生药质量浓度分别为0.011,0.014 g/mL.  相似文献   

3.
木梨幼叶提取物抑菌防腐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木梨(P.xerpohila)幼叶提取物进行抑菌防腐试验,结果表明:木梨幼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煮熟保存的土豆、豆腐及肥肉中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群体数量明显减少,延长了土豆、豆腐及肥肉的保存时间,且对其食用品质没有影响;0.7%木梨幼叶提取物抑菌防腐效果比0.1%苯甲酸钠还好.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抑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黄、山楂、苦参、薄荷、黄芩和黄柏采用水煮法和乙醇回流法进行提取,用两倍稀释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研究不同中草药提取物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6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现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MIC值在1.56~50 mg/mL之间,其中大黄和黄芩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提取物乙酸乙酯部分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薇甘菊提取物乙酸乙酯部分能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5 %、10 %.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中草药提取物对畜禽常见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采用微量二倍稀释法和滤纸片法测定了14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肺炎链球菌、鸡大肠杆菌、鸡金黄色葡萄球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和牛无乳链球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金银花、连翘、黄芩、黄连和黄檗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黔产金银花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黔产金银花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50mg/mL、250mg/mL,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62.5mg/mL、125mg/mL。  相似文献   

8.
琼脂扩散法测定罗布麻韧皮中酮类物质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布麻在生物法脱胶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主要原因是因为有抑菌物质的存在.对青海罗布麻韧皮中的酮类物质进行了分离提取,用梯度稀释法测定了酮类物质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用琼脂扩散法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啤酒酵母菌、黑曲霉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罗布麻酮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563 μg·mL-1,浓度为1 g·L-1的罗布麻酮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啤酒酵母菌、黑曲霉的抑菌活性分别为32.835,15.734,21.521,21.322IU·mg-1.从抑菌活性看,罗布麻酮类化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黑曲霉的抑制作用较弱.证实罗布麻酮类化合物对细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凤尾草抗菌药物的提取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碱液提取凤尾草中的有效成分,确定了最佳提取方法;对提取物进行细菌和真菌的抑菌作用及最低抑菌浓度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曲霉均有很强的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青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对黄曲霉基本上没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提取物g/100ml培养基)分别为0.59,0.72,0.78;对青霉、枯草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提取物g/100ml培养基)为0.98、1.05.  相似文献   

10.
南、北五味子抑菌活性差异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牛津杯法和平板二倍稀释法检测了2种五味子水提取物对8种细菌和1种真菌的抑菌活性差异.结果表明2种五味子提取物对8种供试细菌大肠杆菌ATCC25922和ATCC35218、普通变形杆菌CMCC49027、沙门氏菌CMCC50094、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枯草芽孢杆菌CMCC63501、粪肠球菌CMCC3221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真菌白色念珠菌ATCC10231不具有抑制作用,对同一种供试细菌北五味子的抑菌圈直径显著大于南五味子,最小抑菌浓度比南五味子至少高1个稀释倍数.  相似文献   

11.
<正>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花蕾,它对多种致病细菌和病毒具有较强的抗菌和抗病毒功效,且无副作用,是古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的重要中药。金银花中含有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异绿原酸(Iso—chlorogenic acid),  相似文献   

12.
金银花茎中绿原酸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玉贤 《河南科学》1998,16(1):63-65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金银花茎中的绿原酸及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含量较高,具有开发利用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金银花叶茎藤中黄酮与绿原酸同时提取分离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辅助乙醇提取金银花叶茎藤中的绿原酸与黄酮,乙酸乙酯萃取分离黄酮与绿原酸,D101大孔树脂梯度洗脱绿原酸与黄酮,乙醇及正己烷分相法纯化黄酮与绿原酸.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可将金银花叶茎藤中的黄酮与绿原酸较好的分离,经D101大孔树脂吸附、50%乙醇洗脱、浓缩过滤、沉淀用乙醇重结晶后得到的水溶型黄酮纯度达84.5%;经D101大孔树脂吸附、70%乙醇洗脱、浓缩干燥、pH值2.97条件下乙酸乙酯萃取、正己烷分相后,得到的绿原酸纯度达91.2%.方法已用于金银花叶藤中黄酮与绿原酸的同时提取、分离与纯化,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金银花中绿原酸的色谱分离纯化方法.方法采用亲脂性吸附树脂与葡聚糖凝胶色谱纯化技术,将其水提物经亲脂性吸附树脂柱色谱预分离后,0.1mol?L-1盐酸调节pH到4.0左右,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精制纯化,洗脱溶剂为50%丙酮水溶液.结果产品经MS、红外、紫外和HPLC图谱鉴定,并与对照品比较对照,结果显示所得的绿原酸纯度>98%.结论该方法简单,重复性较好,可用于绿原酸单体成分的制备.  相似文献   

15.
忍冬叶中绿原酸和总黄酮分离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润淮  袁琦 《河南科学》1999,17(4):382-384
研制了用柱层析法从忍冬叶中分离绿原酸和总黄酮的工艺,找出了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研制新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过程中外源钙对华南忍冬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添加不同浓度外源Ca2+和人工控制水分模拟干旱来研究外源Ca2+对华南忍冬在干旱胁迫处理下的化学调控机制,并探讨外源Ca2+对干旱胁迫处理下华南忍冬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日光合速率的影响,以期望为岩溶干旱农业的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华南忍冬的正常生理代谢明显受到抑制;当施入钙离子后,华南忍冬遭受的胁迫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从而有效防护干旱胁迫所致的氧化损伤,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CAT活性,进而维持植物较正常的生理活动何细胞膜结构.  相似文献   

17.
以3个国家良种金银花为研究材料,分别在其三青期、二白期、大白期、银花期、金花期取样,研究良种金银花不同发育程度花蕾内部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良种金银花花蕾百针鲜重以大白期最高,亚特、亚特红、亚特立本分别为9.68 g、6.69 g和9.86 g;三个品种折干率在三青期最大,可溶性糖含量在大白期最大;亚特和亚特立本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随着花蕾的发育逐渐降低,以三青期最高,而亚特红木犀草苷一直处于上升状态,绿原酸到银花期达到最大值。各品种间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以亚特红最低,在三青期分别为4.22%和0.16%,亚特和亚特立本差异不明显;挥发油的含量则与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变化相反,随着花蕾的发育进程而逐渐升高,到金花期达到最高。三个品种之间以亚特红挥发油含量最高,在金花期达到1.40%,亚特和亚特立本之间差异不明显。综合比较产量、活性成分以及产后初加工,确定亚特良种金银花的最佳采收时期为二白期。  相似文献   

18.
首先对甘薯叶绿原酸的抗菌活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将甘薯叶绿原酸、红曲色素、亚硝酸钠加入到发酵香肠中,采用正交实验L9(34)对储藏30 d的发酵香肠的挥发性盐基氮进行测定和感官分析,结果表明:甘薯叶绿原酸对植物乳杆菌、葡萄球菌、汉逊酵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发酵剂生长产生的绿原酸浓度达到250μg/mL,复配型防腐剂的最佳添加量为:红曲色素1200 mg/kg,亚硝酸钠50 mg/kg,绿原酸200μg/g。  相似文献   

19.
忍冬叶为金银花采摘后的副产物,产量约为花的10倍,且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本文对忍冬叶中挥发油类、有机酸类、黄酮类以及环烯醚萜苷类等化学成分进行综述,发现忍冬叶中的化学成分与金银花相似,在目前药材市场上金银花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作为金银花的替代品。目前对忍冬叶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含量测定、成分分离及提取物药理研究方面,今后应开展对忍冬叶系统的化学分离及基于活性导向的活性部位研究,同时与列入药典的金银花和忍冬藤进行同类药理活性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 DAD),对8批西藏产区的“亚特一号”良种金银花花蕾和叶中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了其中的8种主要化合物绿原酸、木犀草苷、马钱酸、隐绿原酸、马钱苷、断氧化马钱苷、芦丁、异绿原酸C的质量分数,分别为花蕾:3.85%、0.15%、0.18%、0.15%、0.11%、0.11%、0.17%和0.11%;叶:3.58%、0.79%、0.40%、0.08%、0.07%、0.24%、0.18%和0.05%。该研究为快速探明西藏产区良种金银花中的化学成分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方法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