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综述了环境水样中有机污染物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液液萃取、固相萃取、液相微萃取、固相微萃取和液相分散型微萃取技术5种前处理方法的一些基本情况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沈骏  邱慧  陈泽昊 《甘肃科技》2012,28(15):43-44
痕量有机污染物是指ppm或ppb级水平的有机化合物,在进行水样分析之前,需要将痕量有机物与水进行分离并富集.传统的前处理方法操作步骤多、误差较大、处理时间长,目前开始侧重于固相微萃取方法与气相色谱/质谱相结合的研究使用,因为固相萃取的富集效率更高,灵活性也更强;重点介绍了固相萃取、回流萃取、吹扫捕集、膜萃取、固相微萃取5种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和评价鄱阳湖枯水期有机污染物状况,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利用XAD-2和XAD-7树脂富集、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测定了鄱阳湖枯水期水样中有机污染物,共检出污染物98种,其中属于美国联邦环保总署(EPA)和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规定的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17种.  相似文献   

4.
沉积物中有机成分的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GC-MS对污染严重的官厅水库沉积物中的有机成分进行了初步的定 性分析和归类,并探讨了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对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时间的探索,得到了样 品提取的最佳条件.优化了固相萃取的条件,并在此条件下用固相萃取对土壤样品中的多环 芳烃类、有机酸类化合物进行了富集和纯化,GC-MS分析检出了80种多环芳烃、29种一元酸和6种二元酸.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2种方法对焦化废水进行预处理,采用GC-MS法分析焦化废水中有机物的组成,并对比两者的萃取效率。研究发现:(1)所测焦化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其中酚类为主要污染物。(2)C18固相萃取对极性较弱的有机物萃取效率较高,但萃取有机物种类范围小于液-液萃取法;对于液-液萃取效果差的有机酸有很好的萃取效果。因此,C18固相萃取法适合作为液-液萃取法的补充和辅助。  相似文献   

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Gas Chromatorgraphy/Mass,GC/MS)以及及固相微萃取技术(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SPME)对饮用水氧化除有机污染物后的残余有机物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两种氧化剂效能进行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7.
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应用局限与拓展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认为传统的SPME技术存在有机涂层耐热性较差、吸附质的成本高、吸附量小、痕量样品富集倍数不够高、制作程序要求严格、使用寿命短等应用局限,并给出了拓展其应用局限的途径-电容传感固相微萃取及其在线分析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8.
新型样品制备技术——固相微萃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样品制备技术——固相微萃取,优于液液萃取、固相萃取。从理论上分析了固相微萃取可以方便地进行定量分析。并介绍了固相微萃取装置及操作方法。固相微萃取目前已用于环境、食品、医药研究还可以用于食品和饮料的香味分析。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纤维头固相微萃取、管内固相微萃取和搅拌棒吸附萃取3种常见SPME类型和特点;与固相萃取、液液萃取、吹扫捕集等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综述了不同类型的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在食品、环境和医学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展望将固相微萃取及相关联用技术应用于原位采样和超痕量分析领域。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固相萃取技术在渔药残留分析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固相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填料类型和选择,简述了固相萃取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介绍了该技术在渔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直接接触固液相变制冰、强化制冰的方法及冰蓄冷系统的研究进展,考虑到目前对蓄冰技术相关的固液相变传热问题的研究与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生固相在多组分液相中等温吸附的数学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固液相之间的等温吸附特性。通过分析单分子层等温吸附Langmuir方程,以不同质量浓度蔗糖溶液中新生磷酸钙固相对焦糖、葡萄糖碱性降解物的等温吸附实验数据为基础,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了描述这类新生固相在多组分液相中的等温吸附过程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
牛平7井所在区块地层结构复杂,钻井液技术难度大。为确保该井顺利施工,针对不同井段地层岩性,使用了低固相聚合物封堵防塌钻井液体系和低固相润滑防塌钻井液体系,辅以相应的钻井液维护处理工艺和固控设备,解决了上部地层易发生漏失、安定组和直罗组易坍塌掉块、煤层段紧邻目的层易垮塌等难题,达到了优快钻井的目的,为该区块以后的钻井液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新设计了一种多肽C-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本方法结合了Fmoc-SPPS技术与TAEC技术的优点,室温反应,反应条件温和,易于监测,反应过程中所需采取的保护基最少,后处理简单高效,与正向固相合成互补,可高效地合成多种多肽以及多肽C-端衍生物。  相似文献   

15.
油气混输管道水合物防治动态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水合物防治动态控制技术在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同时可利用水合物储气密度高的特点来增大管道输送量。但是,管道内水合物生成位置难以预测性,及水合物颗粒运动规律的复杂性制约了该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该问题,利用气液两相螺旋管流强化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技术,促使水合物在管道泵站出站处生成;并建立了描述水合物颗粒运动规律的流动体系水合物颗粒宏观运动模型。研究表明,气液两相螺旋管流特有流型螺旋弥散流会促使水合物在管线特定位置生成;而水合物颗粒运动距离小于管道相邻泵站间距。最后,给出管道内水合物生成量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并在水合物颗粒运动终点采取干预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列举了与常规冰蓄冷技术相关的传热问题,综述了冰-水固液相变导热控制、导热对流耦合控制下圆管外和球内固液相变传热现象的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在冰-水固液相交换热实验研究中所采用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银杏内酯(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的提取率为指标,确定银杏叶乙醇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系统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银杏叶提取工艺的影响。以异丙醇为流动相,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ELSD)测定银杏内酯的含量,并计算提取率。实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5 h、料液比1:20、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次数3次。本工艺可以提高银杏内酯的提取率,节约试验成本,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提出并详细研究了在搅拌磨中钛白力化学固相接枝聚苯乙烯改性的工艺及影响因素,得出了较好的工艺条件和工艺指标,证明此工艺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定性分析了其改性机理,认为主要是自由基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19.
提出并详细研究了在搅拌磨中钛白力化学固相接枝聚苯乙烯改性的工艺及影响因素,得出了较好的工艺条件和工艺指标,证明此工艺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定性分析了其改性机理,认为主要是自由基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