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3 毫秒
1.
李晓娟  王敏 《科技信息》2009,(29):93-93
本文阐述了汽车行驶记录仪的技术要求,同时通过具体的产品设计,通过样机在杭州上虞地区的运行记录试验验证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本文着重分析了汽车行驶记录仪的硬件设计和软件流程设计,并对样机进行了性能和功能测试。  相似文献   

2.
指出国外电动汽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电动汽车性能评价的测试标准 由于行驶方式和行驶环境对性能影响很大 ,各国分别制定了自己的行驶模式 根据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需要 ,统一电动汽车测试方法 ,引导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 ,探讨制定我国电动汽车行驶模式的必要性 ,并提出根据不同的行驶条件 ,制定相应的电动汽车行驶模式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对用于覆带车辆行驶装置的负重轮轮缘,覆带板衬垫,销耳衬套3种橡胶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得到了3种橡胶杨氏模量和剪切模量以及动态损耗因子的量值和变化趋势,验证了小变形情况下橡胶应力-应变关系统计理论的正确性。在此基础 上,分析了3种橡胶材料性能对覆带车辆行驶装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用于履带车辆行驶装置的负重轮轮缘、履带板衬垫、销耳衬套3种橡胶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得到了3种橡胶杨氏模量和剪切模量以及动态损耗因子的量值和变化趋势,验证了小变形情况下橡胶应力-应变关系统计理论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3种橡胶材料性能对履带车辆行驶装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新一代汽车行驶记录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研制新一代基于32位嵌入式处理器及uC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技术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的技术要求和技术难点,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精选了已有的开发平台,对软硬件进行了多次调试并加以完善.试制产品与传统的以8位MCS51系统为核心的同类产品相比较,可以更完整、更精确、更多样化地记录汽车行驶时的车速与工况.针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法,实验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我国5个典型地区进行摩托车路谱采集,获得大量反映中国摩托车实际道路行驶特征的数据,从车速、加速性能、怠速性能等方面反映出我国主要摩托车保有区域的特征,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筛选,确定了中国摩托车排放测试循环.初步探讨了该循环与即将执行的国家标准(GB14622—2007)所采用的EUROⅢ循环的差异,提出按照EUROⅢ循环所测得的摩托车排放值不能够准确反映中国摩托车实际道路行驶时的排放水平,因而在此基础上,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修正体系。  相似文献   

7.
车辆悬挂系统的可控性与可观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辆的行驶平顺性是车辆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反映了车辆的乘坐舒适程度,悬挂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车辆行驶平顺性,传统的被动悬挂在提高车辆行驶平顺性方面已受到很大限制,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近年来人们开展了对非被动悬挂的研究,用电子控制方法提高车辆悬挂系统的性能,本文从建立车辆系统二自由度四分之一模型着手,用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状态空间法对车辆悬挂系统的可控性与可观测性进行了分析,以国产BJ6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对汽车行驶记录仪的功能和特点作了介绍,然后结合自行研制的汽车行驶记录仪,对其幸匕/硬件环境、功能、具体实施中应注意的技术环节等几个方面作了较详尽的阐述,并强调了其在数据记录方面的完整性与重要性,展望了汽车行驶记录仪的将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针对受驾驶人自身驾驶经验和习惯、视野、道路周边环境等因素影响的车辆行驶轨迹,探究了典型车辆行驶轨迹(正常轨迹、理想轨迹、切线轨迹、漂移轨迹、摇摆轨迹和修正轨迹)条件下的车辆动力学响应. 在Carsim环境中构建了以6种行车轨迹为道路中心线的弯道路段,并使车辆的左前轮始终沿道路中心线行驶,仿真过程中记录车辆动力学参数的时变曲线. 研究表明:车辆沿切线和正常轨迹行驶时,能够以安全、高效、舒适的理想状态通过弯道路段;而当车辆沿修正轨迹、摇摆轨迹等行驶时,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公路路面行驶质量的快速、舒适、安全和经济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防性养护可以保持路面良好的服务水平,降低养护成本,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结合预防性养护的适用条件,探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行驶质量的评价标准,以合理评价运营中路面的行驶质量,为预防性养护时机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结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指采用2种动力源作为动力装置的汽车。由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节能和排放污染方面的特点,因而受到很大的重视,研制开发和产业化进程相当快。因混合动力汽车各个组成部件、布置方式及控制策略的不同,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结构型式。目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主要有3种混合驱动结构: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该文对这3种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重点介绍和分析了并联式结构中的不同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混合动力汽车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桥驱动模式。通过对某汽车进行牵引力耦合式混合驱动系统设计,使之成为双轴驱动混合动力,并可简单切换汽车的工作模式。建立了双桥驱动的混合动力汽车模型,并通过AVL-Cruise仿真得到了混合动力汽车的爬坡度、加速时间、耗电量、油耗和发动机工作点分布。仿真结果表明,牵引力耦合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可以使发动机和电机均工作于高效区,提高了燃油利用率,节能、减排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3.
基于神经网络的混合电动汽车发动机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了发动机特性的拟合和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发动机的万有特性曲线,并对发动机的万有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并联混合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的最优工作范围;研究了并联混合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发动机与驱动电机之间的功率匹配问题,确定了车辆行驶所需的最大功率与发动机和驱动电机功率之间的关系,据此可选择适合类型的发动机和驱动电机,实现并联混合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 becomes a popular research project all over the world because of its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emissions. HEV is driven by Internal Combustion (IC) engine and electric motor,and its powertrain is more complex than conventional vehicle. Therefore, the complexity of a HEV power-train demands a rehable control strategy be developed to guarantee stable and consistent operation. In this paper, EACS is proposed which takes IC engine as a main power unit and the electric motor as an assis-tant one. Because the fuel consumption of HEV mainly depends on IC engine, EACS restricts the IC en-gine to operate under the condition with favorable fuel economy. In the paper several control parameters are described such as the maximum torque, the lowest and highest desired battery state of charge (SOC),whose values will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HEV remarkably. In addition, the test models of power units for HEV, mathematical models of transmission and vehicle dynamics for HEV are estabhshed. A forward-facing simulation software (i.e. driver-to-wheel) based on MATLAB/Simulink is developed to test the performance of EACS and determine the proper value of the control parameter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conclusion are also shown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在线识别的并联混合动力客车自适应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一款并联混合动力客车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在线识别的自适应控制策略.基于自主研发的混合动力车数据采集监控系统构建符合本地车辆实际行驶道路特点的典型工况,设计模糊工况识别算法对车辆实际行驶的工况类型进行在线识别.根据最小等效燃油消耗控制算法和电池电量平衡控制方法,结合工况识别的结果调用相应最优控制参数,对发动机和电池的功率分配进行实时优化计算,实现对整车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糊识别方法能够较好地完成行驶工况类型的识别.基于此所提出的自适应控制方法能够在满足车辆需求功率和电池SOC维持在有效工作区间内的前提下完成发动机和电池的最优功率分配,显著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
混合动力汽车是传统燃油车和纯电动车结合的产物,它既具有传统汽车动力性好、续航里程高的优势,又具有纯电动车节省能源、排放低的特点。通过发动机和电机同轴并联的方式进行动力混合,并根据该结构特点对车辆进行参数匹配设计,进而选取合适的发动机、ISG电机组以及电池等部件;根据需要制定合适的控制策略,并基于MATLAB软件平台建立整车性能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车型的各项指标均满足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7.
四轮轮式驱动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对4个轮毂电机进行协调控制,其动力回路电流大、电压高,电机输出功率受行驶工况影响大,因此其安全可靠的电气系统设计至关重要.首先通过电动汽车动力学分析和驱动电机分析,建立了车辆行驶动力学方程,得到车速、电机功率、电机转速、电机扭矩与主电路的负载电流及电压之间的匹配关系;然后计算系统动力回路中继电器、熔断丝和接触器等关键元器件的电气参数,设计了四轮轮式驱动电动汽车的电气系统.研制出的四轮轮式驱动电动汽车经过了城市工况测试,其结果表明,该电气系统能很好地满足四轮轮式驱动电动汽车的电气需求,有效保障电动汽车的运行.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混合动力重卡整车控制器标定流程繁琐、标定结果无法满足不同行驶工况需求等问题,提出一种标定参数工况适应性规律,可以针对不同行驶工况快速进行控制参数标定.基于运煤线工况和省道工况合成100个新行驶工况,并筛选出代表行驶工况的24个工况特征参数,在电量平衡的条件下,以系统总损失能量最小为标定目标来求解最优功率门限值,通过回归分析寻找最优功率门限值与工况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并确定该车型下最优功率门限值与工况特征参数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研究结果揭示了标定参数与行驶工况之间的本质关系,缩短了不同工况下混合动力重卡整车控制器的研发周期.  相似文献   

19.
考虑到驾驶风格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较大,提出了一种融合驾驶风格识别的自适应控制策略,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和电机之间的实时扭矩分配。 构建出两种驾驶风格识别模型,在获得驾驶风格识别模型后,考虑到对各种驾驶风格的适应性,融合识别的驾驶风格类别,提出了一种与基于自适应等效因子算法的 PI 模糊更新规则相结合的等效消耗最小化策略 (ECMS)。根据最小等效燃油消耗控制算法和电池电量平衡控制方法,结合驾驶风格识别的结果调用相应最优控制参数,对发动机和电池的功率分配进行实时优化计算,实现对整车的控制。将一段工况使用所指定的能量管理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融合驾驶风格识别的策略在燃油经济性最高提升了10.5%,汽车的HC,CO,NOx总排放最高降低了11%,,发动机,电机工作点更好的运行在最佳区域中。  相似文献   

20.
基于ADVIOSR软件,对混合动力汽车仿真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建立某特定布置形式的复杂混合动力汽车整车仿真模型和相关控制策略模型,并通过循环工况仿真分析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