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福建、浙江和江西3个毛竹主产省8县192个农户毛竹种植地块投入产出数据,通过构建投入产出生产函数模型,定量分析了要素投入对毛竹林产出(竹材与竹笋)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就不同区域与立地条件下毛竹林经营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用工投入成本与立地条件对毛竹成林后产出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平均而言,当期用工投入成本每增加1%,竹笋产值、竹材产值与总产值分别提高1.874%、0.492%和0.714%; 优等地的单位面积竹笋产值、竹材产值、总产值分别比劣等地的高429%、29.7%和49.0%; 中等地的分别比劣等地的高24.5%、29.2%和27.2%。②当期肥料投入对成林后毛竹林竹笋产值与总产值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竹材产值的影响并不显著。③不同区域之间毛竹经营的投入产出关系存在明显差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县市之间毛竹经营投入产出有较大差异,这可能与不同地区之间毛竹经营的自然条件与经营技术存在较大的差异有关。④从单位面积毛竹林经营净效益指标来看,在当前市场和生产技术条件下,不同立地条件下毛竹林地经营效益有较明显的差异,而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最后,从增加农户收入来看,应积极发展笋用毛竹林经营,但需要注重经营过程中的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2.
毛竹林竹腔施肥技术应用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明良 《广东科技》2013,(10):177+133
毛竹在我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经济竹种,福建省现有的毛竹林很多,毛竹的生产也成为了福建省日益重要的经济产业,逐渐的成为了省内人们收入的一大来源。但是目前,在福建省很多地区都出现了竹林的经营相对粗放、立竹度较低、竹径偏小等情况。竹林经营所具有的水平和一些毛竹大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随着福建省相关政策的施行,人们的毛竹种植道路变得更加的畅通,人们对毛竹种植的积极性也逐渐的提高,针对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中村乡的毛竹种植情况和当地毛竹种植的相关技术进行了一次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在此背景下,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不完全契约视角,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土地关系专用性投资在农地确权影响农户收入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农地确权通过农业经营投资对农户经营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经营投资起着完全的中介作用;农地确权通过转出土地投资,对农户土地流转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转出土地投资起着不完全的中介作用;农地确权通过转入土地投资,对农户规模经营收入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中介作用并不明显.将农地的剩余控制权配置给投资决策相对重要的一方农户是更有效率的,要充分释放农地确权的制度红利,建立我国农户土地投资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重点与随机抽样、参与式农村评估、皮尔逊系数等方法,从微观尺度定量分析了永川区青峰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农户收入结构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农户的农业收入对农户实施土地流转的选择已基本没有影响,农村土地的流转对农户的增收却有很大的贡献。(2)农户土地的农业经营产生的经济效益远低于非农生产所带来的经济收益,非农收入是现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3)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最大收益者是用地业主,其次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而农民的收益则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技园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十几年来的发展成效,对农业科技园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带动、收入带动和示范带动的内涵和原理进行研究,并结合各地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农业科技园区对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带动、收入带动和示范带动原理。对于各地完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园区对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鄢陵县花木产业为例,基于对三个花木种植村106家农户的问卷调查,结合对农户的深入访谈。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农业产业化大背景下,该地区农户投资对农户农业收入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毛竹林土壤磷、钾养分状况及生长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定位研究方法,在相似经营条件下,采集高效经营的毛竹材用林、毛竹笋用林土壤样品,分析土壤速效磷、钾养分变化特征并揭示其与毛竹生长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 :不同经营目标的毛竹林对于磷、钾养分的需求和消耗存在差异,笋用林土壤速效磷含量、贮量均高于材用林,0~10 cm层次速效钾含量笋用林略高于材用林,10~20 cm层次笋用林 略低于材用林;材用林与笋用林的速效钾贮量相差不显著。速效磷贮量与毛竹平均高度、眉径的生长回归模型比较接近,符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方程,0~20 cm土层速效磷贮量与毛 竹平均高度的相关方程是H=-0014 2Xp2+0.438 6Xp+11.30,而与毛竹平均眉径的回归方程是D=-0.006 4Xp2+0.225 2Xp+8.642 8,与之对应的0~20 cm土层速效钾贮量与毛竹平均 高度呈现负线性相关(H=-0.032 5Xk+19611),速效钾贮量与毛竹眉径相关性不明显。因而,在安吉毛竹林区,针对不同经营目标的毛竹林地补充合理数量磷素养分和运用恰当施 肥方式比施用钾素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4年在河北省调研得到的323份农户数据,以农户玉米生产为例,选用DEA-Tobit两步法分析了收入非农化、土地规模化对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非农化和土地经营规模化都有利于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其中农户实际经营土地面积与生产技术效率的显著性更强。研究中还发现,农业培训也有助于增进农户的农业生产经验,有效提高生产技术效率。因此,搭建平台促进土地流转,继续支持农业大户、家庭农场等以农户为主体的规模化经营形式,增加农业培训力度和覆盖面应该作为我国农村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恢复生态系统和改善农户生计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两大核心目标,作为世界上财政投入最大、涉及农村人口最多的生态恢复工程之一,不同农户可否平等地分享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所带来的收益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利用包括6省区、15县市的952个样本农户的1995—2016年的长期大样本平衡面板数据,基于持久收入假说和心理账户理论,采用递归方程模型测度与分解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农户收入和消费不平等的影响。【结果】通过改变样本农户以土地为基础及非农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研究表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拉大了样本农户的收入和消费不平等程度,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高于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两者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退耕还林工程对以土地为基础的和非农持久收入影响拉大了样本农户的收入不平等,对以土地为基础的暂时收入的影响有助于实现样本农户的收入平等,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仅部分传导为对其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对以土地为基础的持久收入影响是拉大样本农户消费不平等的主要因素;退耕还林工程缩小了长江流域样本农户的收入不平等,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甚微,同时拉大了黄河流域样本农户的收入和消费不平等。【结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拉大了样本农户的收入与消费不平等,因此,在后续政策设计中,应充分重视这一重要影响,适当调整相关政策,促进农户收入和消费平等。  相似文献   

10.
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井冈山不同经营类型毛竹种群胸径概率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纯林毛竹径级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和威布尔分布,密度函数曲线呈对称钟形,略有左偏;混交毛竹径级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密度函数曲线呈对称钟形,略向右偏;且混交林平均胸径大于纯林平均胸径。这对研究毛竹林分结构规律以及对毛竹林进行科学经营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湿热环境下丛生竹与毛竹地板的尺寸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模拟冬季和夏季室内湿热环境条件,对国产毛竹地板和印度丛生竹地板进行湿热处理,测试了丛生竹地板和毛竹地板湿热处理期间的含水率变化和尺寸稳定性。结果表明:夏季高温湿热环境对竹地板吸湿及尺寸稳定性影响较明显,丛生竹地板和毛竹地板的吸湿性能变化规律基本符合菲克定律,且两者变化规律相似;但冬季湿热环境对竹地板影响较小。总体看丛生竹地板的吸湿平衡含水率和吸湿速率较毛竹地板的高。两者总体上的尺寸变化率和吸湿性均与美国的红橡地板相近,满足地板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利用NaOH对竹青和竹黄进行化学处理,并对处理前后所压制板材的相关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处理过程中脂肪酸及脂肪类能发生皂化反应而生成脂肪酸钠盐,而且NaOH可以去除SiO2.处理后竹篾所压制的板材比未经处理所压制板材的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均有所增加,密度变化较小.无论Ⅰ类剥离率还是Ⅱ类剥离率都有较大的降低,表明化学处理后板内竹篾之间的胶合强度得到了提高,并且胶合性能对板材强度的提高要大于由于化学处理造成的强度损失.利用红外光谱对化学处理前后竹青、竹黄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进一步证实,处理后竹青、竹黄的脂肪类物质减少,SiO2含量也同时减少.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结构体系建筑物对环境负荷的影响,以1 m2的相同布置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及竹结构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全生命周期法量化分析了原材料的获取、建筑材料的运输、建筑构件的生产、建筑物的施工等阶段的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结果表明:建筑物产生的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于建材的运输和生产阶段,主要表现为电力和汽油消耗以及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竹结构房屋是最适合人居的绿色住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相同制备条件下不同竹产区毛竹竹炭的性能,为全国竹产区毛竹林的分类经营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500 ℃条件下用管式炉对全国14个竹产区的毛竹竹秆热解,对比分析不同竹产区竹炭的部分理化性质。【结果】在500 ℃热裂解温度下全国14个竹产区毛竹竹炭得率为18.45%~30.43%、 pH为7.2~7.9、比表面积变化范围为4.48~73.5 m2/g; 不同地区毛竹竹炭中各元素含量都以碳为主,质量分数为70.93%~77.55%,碳氮比(C/N)为72.31~185.18; 14个竹产区竹炭表面基团种类大致相同,且在500 ℃热裂解温度下各竹产区竹炭维持了原始的管状空心结构,但孔隙结构发达程度各地区间差异较大。【结论】全国14个竹产区中贵州赤水地区毛竹烧制竹炭得率最高,浙江安吉地区竹炭滤液pH最高,福建武夷山地区竹炭比表面积最大,湖南东安地区竹炭碳氮比(C/N)最高,广西兴安地区竹炭元素种类最为丰富,包含了此次检测的所有元素种类(C、O、Na、Mg、Si、P、S、Cl、K、Ca、Mn、Cu、Zn、Fe)。在今后竹炭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建立各竹产区竹炭理化性质参数数据库,在竹炭产业链延伸过程中,根据各地区竹炭的理化性质加以区别利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不同竹材单元形态竹层积材及竹木复合层积材物理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竹材形态对层积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的组坯方式、浸胶工艺和热压工艺条件下,竹材单元形态对竹层积材及竹木复合层积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有明显的影响。以竹篾为主要单元的层积材力学性能较好,但是尺寸稳定性较差;以竹束单板为主要单元的层积材力学性能低于前者,但其力学性能均能达到结构用单板层积材最高级别的要求,且其胶合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均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6.
利用黑麦草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类型猪粪堆肥添加对草坪基质理化性质及黑麦草生长状况的影响,以期为猪粪堆肥合理用作草坪基质减少耕层土壤消耗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添加普通猪粪堆肥相比,添加含竹炭、竹炭+竹醋液猪粪堆肥的处理更有利于提高盆栽草坪基质养分含量;黑麦草各项指标在堆肥添加比例15%时最大,含竹炭、竹炭+竹醋液猪粪堆肥添加显著增加了黑麦草分蘖数、株高、植株干重、叶绿素及氮磷含量;盆栽基质及黑麦草根、叶Cu、Zn含量均随着堆肥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但添加含较多竹炭堆肥的处理显著降低了盆栽基质及黑麦草根、叶Cu、Zn含量。因此,竹炭、竹炭+竹醋液作为猪粪堆肥调理剂,可提高盆栽草坪基质养分含量,促进植物生长;含较多竹炭的猪粪堆肥添加还可以减少黑麦草对基质中重金属的吸收,降低潜在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竹类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植物资源,竹叶表皮细胞富含硅质,导致制片过程中切片易破碎,不能获得清晰完整的竹叶切片。开发竹叶切片处理方法,对于研究竹类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具有重要的实践和应用价值。筛选有效的氢氟酸处理浓度以及时间是观察竹叶内部解剖结构的前提。【方法】采用石蜡制片的方法,以竹叶为材料,首先优化去硅环节,筛选出适用于竹叶的最佳氢氟酸浓度和时间;之后采用此最佳处理方法制片,观察竹叶内部细胞结构并结合去硅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竹叶叶表皮和基本组织的形态解剖结构进行比较,发现真正影响竹叶完整石蜡切片制备的结构是叶片上下表皮的硅质细胞和主脉,这些结构使得制片易破碎,无法得到完整竹叶内部解剖结构。通过试验发现经过体积分数为25%的氢氟酸去硅处理2 d后再进行石蜡制片可以使竹叶上下表皮细胞和叶脉结构完整,得到理想的石蜡切片。【结论】竹叶去硅处理最佳氢氟酸体积分数为25%,处理时间以2 d为宜。  相似文献   

18.
竹束精细疏解与炭化处理对重组竹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去青留黄的竹片为原料,利用纤维原位可控分离技术,对竹片进行精细化疏解处理,再经浸胶、干燥后,采用热压法制备重组竹,并与普通的本色重组竹、低温炭化重组竹、高温炭化重组竹以及竹基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是提高重组竹的耐水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其缺点是力学性能损失严重,静曲强度损失率达到45%; 与高温炭化处理相比,精细疏解加工工艺简单,加工的重组竹力学性能基本不损失,且能更有效地改善重组竹的耐水性能和尺寸稳定性; 与普通本色重组竹相比,采用精细化疏解竹束制备的重组竹,其吸水率降低75%,吸水厚度膨胀率降低67%,耐水性能和尺寸稳定性接近竹基纤维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9.
长木蜂(Xylocopa tranquebarorum)隶属木蜂属(Xylocopa)双月木蜂亚属(Biluna),主要在枯死的竹子上筑巢。笔者采用游标卡尺对长木蜂巢在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上的巢口形状、大小、巢口处竹皮的厚度和竹节直径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长木蜂的巢口呈椭圆形,长度为5~11.5 mm,平均(6.5±0.63)mm,巢口宽度5~9.5 mm,平均(6.8±0.52)mm,其中巢口的长度和宽度以6.50 mm和6.99 mm最多,分别占43.70%和42.33%。长木蜂巢口所在竹节的直径平均(19.43±2.33)mm。其中,有59.01%的雌蜂选择在直径17~21 mm的孝顺竹上筑巢; 巢口处竹皮厚度平均(3.1±0.74)mm,其中69.16%雌蜂选择竹皮厚度2.5~3.5 mm的孝顺竹筑巢。不同竹节上的巢室大小、巢口处竹子直径和竹皮厚度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量不同相对湿度下毛竹竹块、竹粉、竹纤维、薄壁细胞的吸湿平衡含水率,建立了相应的水分吸着等温线,并探讨了它们水分吸着特性的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毛竹竹块、竹粉、竹纤维、薄壁细胞的水分吸着等温线与木材类似,均呈反"S"形;竹粉的水分吸着等温线整体高于竹块,但两者的纤维饱和点含水率相差很小,约为0.37%;化学离析得到的毛竹薄壁组织细胞的纤维饱和点含水率为44.24%,显著大于竹纤维的纤维饱和点含水率(34.07%);毛竹薄壁细胞及竹纤维的纤维饱和点含水率均显著大于竹块和竹粉,原因是化学离析使竹材细胞壁壁内产生较多的微毛细管系统,有利于水分子的多分子层吸附和凝结水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