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裸燕麦皂苷的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裸燕麦麸皮中提取得到总燕麦皂苷,研究了乙酸乙酯对异黄酮的脱除效果,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裸燕麦总皂苷进行了初步分离,并研究了裸燕麦皂苷对卵磷脂脂质过氧化、小鼠肝自发性脂质过氧化和Fe2+-H2O2诱导的小鼠肝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可有效去除异黄酮,裸燕麦总皂苷中有6种皂苷类化合物,裸燕麦皂苷对卵磷脂脂质过氧化、小鼠肝自发性脂质过氧化和Fe2+-H2O2诱导的小鼠肝脂质过氧化均具有极显著的(P<0.01)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到58.7%、42.4%和18.6%.  相似文献   

2.
凤尾菇深层发酵液抗细菌抗真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深层发酵液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的抗细菌抗真菌活性进行了检测,包括对细菌、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凤尾菇深层发酵液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具有较高抑菌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对6种供试细菌有抑制效果,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在3.125~25.00 mg/mL;正丁醇萃取物对5种供试细菌有抑制效果,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在6.25~12.5 mg/mL.两种萃取物对5种供试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乙酸乙酯相的ρIC50普遍低于正丁醇相.因此,乙酸乙酯相抑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强于正丁醇相.  相似文献   

3.
将大籽蒿和茵陈蒿用无水乙醇浸泡,浸泡液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制成不同溶剂萃取物。用细砂为介质分别对大籽蒿和茵陈蒿不同溶剂萃取物对玉米、白菜等几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及对玉米生长抑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籽蒿和茵陈蒿萃取物对多种植物种子萌发显示很强的抑制活性,大籽蒿正己烷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通过抑制玉米根部生长影响玉米生长。  相似文献   

4.
以针毛鳞盖蕨为研究对象,用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3种有机溶剂萃取得各萃取物,分别测定其多酚含量,通过DPPH·和ABTS~+·清除法及PNPG法评价针毛鳞盖蕨乙醇粗提物及不同溶剂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降血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各萃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多酚含量最高(34.8%);针毛鳞盖蕨乙醇粗提物及各萃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显著的DPP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及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且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_(50)=(5.3±0.8)μg/mL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_(50)=(103.7±5.1)μg/mL.  相似文献   

5.
以空心莲子草为实验材料,采用OD值法比较空心莲子草8种不同提取物对4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同时采用STAT软件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干粉酸性乙醇提取物6和80%乙醇处理后的空心莲子草残渣的水提物的60%乙醇沉淀物质4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空心莲子草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酯层萃取物5对枯草杆菌的抑制效果非常明显,空心莲子草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醇层萃取物8和80%乙醇处理后的空心莲子草残渣的水提物的60%乙醇沉淀物质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明显的抑制效果,空心莲子草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5和8对苏云金芽孢杆菌抑制效果明显,聚类结果显示空心莲子草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有别于其他提取物.  相似文献   

6.
锦绣杜鹃花抗菌、抗炎活性及其有效部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锦绣杜鹃花的抗菌及抗炎活性,并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其抗菌活性物质的提取效率.本实验采用了甲醇冷浸法、乙醇回流法和微波萃取法分别对锦绣杜鹃花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并采用微孔板稀释法测试提取物对多种阳性菌、阴性菌和耐药菌的抑制活性.基于其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还采用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评价了粗提物对炎症因子TNF-α的影响,并测定了各萃取物的总黄酮含量.此外,为了获取锦绣杜鹃花抗菌作用的有效部位,本实验将提取物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萃取得到不同极性的萃取物组分,比较其抑菌活性.甲醇冷浸法获得的粗提物的抗菌活性最佳;各萃取组分中,乙酸乙酯萃取组分的抗菌效果最好,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3的MIC值达到0.512mg/mL;提取物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因子TNF-α的增加.本研究证实了锦绣杜鹃花具有较好的的抗菌抗炎活性,其抗菌作用的有效部位为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为锦绣杜鹃花在抗菌、抗炎药物和产品研究开发方面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蛇含委陵菜提取物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对蛇含全草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段萃取,采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藤黄微球菌作为受试菌,测定各萃取部分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特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显著,最小抑菌浓度(MIC)≤0.33mg/mL.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瑞香狼毒的甲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萃取物对稻瘟病菌的抑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稻瘟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进一步研究了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稻瘟孢子的萌发和产孢量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在1.750 x 10-3g/mL,12 h处理下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100%,在2.016 x 10-3 g/mL处理下对产孢量的抑制率为95.20%.最后对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段分离,研究结果发现,乙酸乙酯分段分离的四段萃取物中,对稻瘟的抑制活性顺序是:ⅢⅣⅡⅠ,Ⅲ段在1.313 x 10-3 g/mL处理后的第8 d抑制率达到100%.分别将乙酸乙酯Ⅲ段萃取物在0.6560 x 10-3g/mL下处理稻瘟病菌,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处理组菌丝发生了变形扭曲,出现空管;处理组孢子横隔变的不明显,且表面有疱疹状突起;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质凝集,质壁分离,线粒体消失,细胞器大量降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枸骨叶5种溶媒萃取物对T淋巴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方法:利用MTT法检测枸骨叶对体外ConA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阳性淋巴细胞的CD69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枸骨叶的醇提物I、乙酸乙酯IⅠ、正丁醇萃取物IⅡ具有明显抑制Co-nA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作用。枸骨叶醇提物I与乙酸乙酯萃取物IⅠ能明显抑制ConA刺激T淋巴细胞CD69分子的表达。枸骨叶2种水提物无免疫抑制作用。结论:枸骨叶脂溶性萃取物具有较强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0.
用外源性NO供体S-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研究其对细胞的损伤机制,并探讨硒在这一过程中的保护作用.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LDH漏出率及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采用荧光标记技术研究细胞膜流动性变化.结果表明,NO可引起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细胞膜流动性下降,导致ECV-304细胞损伤,其作用具有浓度效应;细胞内硒可通过抑制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及细胞膜流动性变化从而抑制NO诱导的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1.
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的方法(还原能力、DPPH法、TEAC法和脂质体过氧化)评价了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同时测定了其总酚、黄酮和原花青素的质量分数.结果显示: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中总酚、黄酮和原花青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5.55%、24.60%、23.86%.同时发现,根提取物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及ABTS自由基能力,当提取物质量浓度为0.20 mg/mL时,其在700 nm处的吸光值为1.472,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93.23%,TEAC值为0.69;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对大豆卵磷脂脂质体体系中所产生的共轭二烯氢过氧化物(CD-POV)的抑制率为79.03%(96 h),比槲皮素(84.67%)略低,而对丙二醛(MDA)的抑制率则为93.36%(96 h),同样略低于槲皮素(96.54%).可见,中华补血草根提取物具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苗药冷水花提取物抗炎镇痛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对冷水花全草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段萃取,采用小鼠急性耳廓肿法、棉球肉芽肿法研究抗炎活性,采用小鼠热板法、醋酸扭体法研究镇痛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具有较强的抗炎和镇痛活性,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急性耳廓肿、小鼠棉球肉芽肿及热板、冰醋酸所致小鼠疼痛。  相似文献   

13.
啤酒及其酚类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啤酒及其酚类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通过啤酒及其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进行评价。结果 在相同浓度下,啤酒对羟基自由基的抑制能力最强,其次是脂质过氧化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啤酒酚类提取物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能力最强,然后是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结论 啤酒及其酚类提取物具有较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且啤酒的抗氧化作用大于其酚类提取物,这说明在啤酒中还可能含有其他的抗氧化成分。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铁棒锤的毒效关系,提取分离其氯仿部位并采用HPLC分析其主成分,比较了该部位与铁棒锤其他活性部位的急性毒性,以热板法和扭体法考察了不同剂量铁棒锤氯仿部位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表明:铁棒锤不同部位对小鼠急性毒性强度差别较大,氯仿部位的毒性最强,正丁醇和石油醚部位次之,三者的LD50分别为37.514,6766.928,5492.337 mg/kg.不同剂量的铁棒锤氯仿部位均能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值,呈剂量依赖性关系.20mg/kg铁棒锤60 min时的镇痛百分率为108.7%,远低于阳性对照10 mg/kg吗啡组(261.6%),但高于同剂量的铁棒锤总提物组(75.2%).不同剂量的铁棒锤氯仿部位均能有效抑制冰醋酸对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20 mg/kg组的扭体抑制率为76.4%,明显高于200 mg/kg阿司匹林(50.5%)和20 mg/kg总提物组(51.0%).说明铁棒锤氯仿部位具有显著的毒性和镇痛活性呈剂量依赖性,推测其镇痛活性与毒性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叠鞘石斛多糖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不同浓度叠鞘石斛多糖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叠鞘石斛中的多糖;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叠鞘石斛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的清除率以及对Fe2+螯合率的影响,再观察其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叠鞘石斛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率,对Fe2+也具有很好的螯合率,对脂质过氧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叠鞘石斛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硒对NO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抑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外源性NO供体S-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研究其对细胞的损伤机制,并探讨硒在这一过程中的保护作用,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LDH漏出率及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采用荧光标记技术研究细胞膜流动性变化,结果表明,NO可引起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细胞膜流动性下降,导致ECV-304细胞损伤,其作用具有浓度效应,细胞内硒可通过抑制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及细胞膜流动性变化从而抑制NO诱导的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7.
龙舌兰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龙舌兰抗炎作用。方法 通过观察龙舌兰水提取液对大鼠棉球肉芽增生、醋酸引起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醋酸引起小鼠躯体疼痛的影响。结果 龙舌兰对大鼠棉球肉芽增生和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醋酸引起躯体疼痛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龙舌兰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三种植物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3种植物多糖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的阻抑率及对亚硝酸钠(NaNO2)的清除作用为指标进行体外实验观察,结果表明:(1)3种植物多糖对80%CCl4酒精溶液所诱导的脂质过氧化有明显的阻抑作用,以枸杞子多糖的阻抑率最高,金樱子次之.(2)在模拟胃液条件下,3种多糖对NaNO2也具有很强的清除作用,枸杞子多糖清除率最大,茶叶多糖次之.两种作用均有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9.
黄连炮制品清除氧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体外氧自由基生成系统和羟自由基诱导的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反应 ,研究黄连生品、清炒品和酒炙品清除氧自由基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评价炮制对黄连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黄连炮制品可清除次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系统所产生的超氧阴离子(SAFR)和Fenton反应生成的羟自由基 (HFR) ,并能抑制HFR诱导的小鼠肝脏匀浆脂质过氧化作用 ,各炮制品EC50 之间具有一定显著差异 ,炮制降低了黄连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李春雷  Yang  Yan  Han  Baoqin  Liu  Wanshun 《高技术通讯(英文版)》2007,13(4):441-446
N-acetyl-glucosamine,the monomer of chitin,was cyclo-condensed with L-cysteine to prepare thiazolidine derivative2-N-acetyl-glucosamine-thiazolidine-4(R)-carboxylic acid(GlcNAcCys).The stability of GlcNAcCys was evaluat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measureme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lcNAcCys Was more stable than other TCA derivatives,especially in alkaline condition.The direct in vitro antioxidative properties of GlcNAcCy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UV radiation-induced lipid peroxidation(LPO)in mitochondria and nuclei and.OH-induced LPO in red blood cell (RBC)ghosts models.UV radiation caused dose-dependent LPO in both mitochondria and nuclei,this effect Was catalvzed by addition of Fd2 while prevented by co-incubation with GlcNAcCys.When nuclei and mitochondria Was treated with 100μl,300μl,500μl of GlcNAcCys and co-incubated at 37℃ for 30min,LPO was decreased to 96%,72%,68%in nuclei and 95%,72%,68% in mitochondria when compared to the UV radiation group respectively.Hydroxyl radicals(.OH)generated by Fenton reaction induced LPO in RBC ghosts.Pretreatment of RBC ghosts with GlcNAcCys could induce antioxidant RBC ghosts and inhibit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londialdehyde(MDA)formation in antioxidant RBC ghosts.Its inhibition percent Was 14%,35%,36%,42%at 10,20,30,40ms/ml respectively.In a conclusion,the data suggest that GlcNAcCys has antioxidant ability and can significantly inhibit lipid peroxidation in biological samples tested in vitr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