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硅烷偶联剂Si69中主要成分S3、S4、S5和S6的锂离子加合物[M+Li]+在电喷雾串联质谱条件下的碎裂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4个组分的锂离子加合物容易发生S—S键、C—S键的断裂反应,所形成的碎片离子容易进行水合反应。此外,[S5+Li]+和[S6+Li]+则容易发生丢失中性碎片 S2(64 Da)的碎裂反应。  相似文献   

2.
研究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艾克替尼3种苯胺基喹唑啉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电喷雾质谱正离子模式下的裂解规律.通过电喷雾质谱产生各化合物稳定的[M+H]~+准分子离子峰,进而对[M+H]~+离子进行高能诱导裂解和碰撞诱导裂解,获得相应化合物的质谱图.结果表明:在电喷雾电离(ESI)多级质谱中,3种药物的裂解主要发生在喹唑啉环C_4,C_6和C_7位取代基上,并伴随分子内重排和H+的迁移重排;在二级质谱图中,吉非替尼的高丰度特征离子质荷比(m/z)为128.1,厄洛替尼的m/z值为278.1和336.1,埃克替尼的m/z值为278.1,304.1.  相似文献   

3.
将电喷雾解吸电离与常压离子迁移率谱进行联用,通过在离子迁移率谱仪漂移管进样口前端设置与进样口同电位的辅助电极提升了检测信号强度及稳定性。利用该系统对玻片表面吸附的美莎芬样品进行直接检测,得到的美莎芬约化迁移率为1.29 cm2/(V·s)。同时研究了电喷雾解吸电离源参数对被测物特征峰强度的影响,发现该系统可在较低的雾化气气压下获得较大的特征峰强度。在优化的参数下对玻片表面不同量的美沙芬样品进行直接检测,根据10倍噪声计算系统对美沙芬的检测限为1.6 ng/cm2,表明电喷雾解吸电离常压离子迁移率谱系统具有对物体表面痕量物质进行直接检测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染料的吸收或荧光光谱的变化可以研究表面活性剂与染料在稀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1,2]。由于当n≥8时,1-烷基-3-甲基咪唑阳离子[Cn mim]^+组成的离子液体(IL)表现出类似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因此,研究IL与染料在水中的相互作用,不仅能够探讨IL与染料、作用的本质,而且还有助于揭示IL的聚集行为和聚集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高半胱氨酸SAM膜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高半胱氨酸在金电极上形成单分子自组装膜的条件,并利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谱研究了[Fe(CN)6]^3-/4-在高半胱氨酸SAM膜电极上于不同pH值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循环伏安结果表明,在pH大于高半胱氨酸等电点的溶液中,[Fe(CN)6]^3-/4-在膜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峰电流明显降低,峰分离差增大,说明随pH值的增加,[Fe(CN)6]^3-/4-离子对在SAM膜电极上的可逆性变差;交流阻抗图谱显示,由于SAM膜电极表面带负电荷时,[Fe(CN)6]^3-/4-难以靠近电极表面,使其与电极表面的电子交换反应变得困难,在SAM膜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电阻Rct明显增加,并且随电解质溶液的pH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选用多壁碳纳米管(CNT)作为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化飞行时间(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LDI-TOF)质谱仪的基质,对分子量小于0.8 ku的小分子化合物进行检测,克服了MALDI-TOF MS中的基体干扰,适合进行小分子分析.实验先在正离子模式下检测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在正电场条件下清晰地观察到样品的碱金属加合峰[M K] 和[M Na] 分子离子峰,几乎看不到加氢的离子峰[M H] .又在负离子模式下以CNT作为基质对氨基酸样品进行质谱分析,得到单一[M-H]-负的分子离子峰,所得到的谱图几乎没有背景干扰,信噪比高.结果证实在负离子模式下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氨基酸检测,从而拓宽了MALDI-TOF MS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利用参考文献[1]中曲慧的方法,求出了M(1)7^+,M(1)9^+,M(1)10^+的维数及它们的基,得到了这些分次空间之间一个结果:L(-1)M(1)9^+,L(-3)M(1)7^+,h(-1)-3^4h(-1)^41,L(-2)^51张成了M(1)10^+.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含三齿不对称多吡啶配合物[Ru(ptp)(bpy)Cl]ClO4和bpy分别表示3-(2-邻菲罗啉基)-1,2,4-三嗪并[5,6.f]菲和2,2’-联吡啶),用元素分析(EA)、电喷雾质谱(ES-MS)、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电子吸收光谱(UV-vis)对其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由于ptp较强的吸电子能力,使它与[Ru(ptp)(bpy)Cl]ClO4和[Ru(pta)(bpy)Cl]ClO4相比,MLCT峰向长波方向移动,而阳离子的氧化峰也变得更正。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用微分脉冲极谱法测定电解MnO2(EMD)中微量铁的各项实验条件。选用柠檬酸三钠作为支持电解质。在此底液中,所得Fe^+3的微分脉冲极谱图,峰形良好,便于测量,其峰电位Ep-为-0.50V。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验绘制了复配乳化刑、丙烯酰胺和环己烷的拟三元相图。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研究了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动力学,分析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乳化剂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聚合物相对粘均分子质量的影响。得到平均聚合速率Rp正比于[M]^2.29[I]^0.571[E]^-1.180,相对粘均分子质量Mη^—比于[M]^0.268[I]^-0.770[E]-0.953。  相似文献   

11.
采用B3LYP密度泛函理论对C3H7/NH2/Fe^+体系生成乙烯和丙烯的反应路径进行了研究。在B3LYP/6-31+G**水平上,优化了4重态势能面上的极小值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计算了它们的能量和频率等参数,得到了该反应的势能面以及反应基元过程的详细信息。  相似文献   

12.
从广东凡口铅锌尾矿分离到1株重金属抗性细菌菌株MS1,该菌株对Pb2+ 和Zn2+的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4和40 mmol/L.菌株MS1能在17~37 ℃和pH3~13条件下生长,最适生长温度和pH分别为27 ℃和7.菌株MS1对高渗透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最适生长盐度为4%.当Pb2+和Zn2+浓度分别为2和10 mmol/L时,60h内菌株MS1对Pb2+和Zn2+的最大吸附量和最大吸附率分别为13.9、20.0 mg/g和23.3%、25.2%.菌株MS1对Zn2+的吸附能力大于对Pb2+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对硝基苯甲酰氯为原料,与水合肼反应制备1,2-二(4-硝基苯甲酰基)肼,该化合物在三氯氧磷作用下脱水环合并用铁粉还原制备2,5-二(4-氨基苯基)-1,3,4-噁二唑,最后以氯化亚铜为催化剂、以邻菲罗啉为助催化剂,在甲苯中与对碘甲苯反应制备目标产物2,5-二[[4-N,N-二(4-甲基苯基)氨基]苯基]-1,3,4-噁二唑.用熔点测定、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每步反应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并测定了目的产物的氧化电位和光电性能数据,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载流子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2个新的碱基修饰的小肽配体9-[N-(S-三苯甲基巯基乙酰基)二丙氨酰氨基乙基]腺嘌呤(Tr-MAA2-Ade)和9-[N-(S-三苯甲基巯基乙酰基)缬氨酰甘氨酰氨基乙基]腺嘌呤(Tr-MAVG-Ade).通过 IR,1HNMR,13CNMR,MS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含40 mg/L壬基酚的水样加入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10 mg/L),反应4天后用氯仿提取壬基酚氯化反应产物,分别用GC/MS和LC/MS进行检测。GC/MS 和LC/MS的检测结果均显示,壬基酚和次氯酸钠反应主要生成一氯壬基酚和二氯壬基酚等两类取代产物。GC/MS方法可分离壬基酚及其氯取代产物的多种同分异构体,其总离子流图上除了原料壬基酚(m/z 220)以外,还显示反应生成的产物峰,根据每个产物峰所对应的质谱图尤其是同位素峰的丰度比,再结合谱库的检索信息,可以推断出反应产物为壬基酚的一氯(m/z254)或二氯取代物(m/z 288)。LC/MS中每类化合物分别对应一个色谱峰,每个色谱峰对应的质谱图信息简单明确,由于采用(-)ESI模式,显示该化合物的[M-H]相对分子质量,因此可作为判断该类化合物的依据。同时,(-)ESI MS直接进样的方式可以实现样品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6.
新型杯[4]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进一步研究杯[4]芳烃衍生物,并为后续衍生化反应制备中间体,用对叔丁基苯酚和甲醛为原料,利用一步法合成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再以对叔丁基杯[4]芳烃与碘乙醇的反应,得到了对叔丁基25,27-二羟基-26,28-二羟乙氧基杯[4]芳烃,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MS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17.
为准确认识质谱数据所反映的化合物质谱行为和结构特点,以电喷雾质谱检测结果为依据,应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研究舒巴坦的离子化方式、裂解方式和裂解机理。结果表明:舒巴坦与质子和钠离子结合离子化方式分别与其电子排布和分子结构特点有关;在负离子检测模式下,羧基与磺酰基间相互影响,对维持五元环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四元环和五元环在正电荷体系中比负电荷更稳定。该研究为质谱的理论研究和舒巴坦的分析检测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We have studied the fragmentation behavior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ions of taxol and 6/8/6 type taxoids,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ubstituents on fragmentation, and the correlativity between fragmentation patterns and structure by MS/MS technique with different ionization methods such as FAB-MS, ESI-MS, etc. We have also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fragmentation of various molecular-related ions, such as [M+H]+, [M+Na]+ and [M-H] ions, and the formation pathways of characteristic fragment ion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re exists some competing reaction between the loss of C-13 side chain and decomposition by loss of acetic acid. In addition, by comparing CID spectra obtained with low- and high-energy collision, it is seen that CID-MS/MS with low-energy collision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study of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small molecules and drug metabolit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MS/MS spectra can reflect more effectively the slight difference of structure between the related compounds and their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than MS spectra, and can also provide a beneficial analysis basis for these kinds of compounds.  相似文献   

19.
以1,4-二己氧基苯或1.4-二(2-乙基己氧基)苯和甲氧基取代的苯甲醛为原料,经三步反应合成了共轭二聚体2,5-二[1(Z)-1-氰基2-(邻或间-甲氧基苯基)乙烯基]1.4-二己氧基苯及2,5-二[1(Z)-1-氰基2-(邻或间-甲氧基苯基)乙烯基]-1,4-二(2-乙基己氧基)苯.经IR,^1HNMR,^13CNMR,MS和HRMS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并通过荧光光谱测定了其发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