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多个角度阐述了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巨大作用,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现阶段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社会养老保险的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人口预测模型、出生率、死亡率及人口结构模型和社会负担的预测模型,这些对研究社会保险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定义了三种不同的Minimax估计.在矩阵损失下得到了方差分量模型的回归系数(分别是在齐次线性估计类和非齐次线性估计类中)的线性Minimax估计.结果表明,Minimax估计是压缩型估计.  相似文献   
4.
本文假定在煤加氢液化制造液体燃料的过程中,原料煤和氢均由同一种煤提供。通过热力学计算,比较了我国几个煤种的煤炭在液化过程中液化效率的理论值。计算结果表明,液化效率大约在60~75%之间,其中,按国际硬煤分类的4、5、6、7类煤(相当于我国煤分类法中的气煤、肥煤、长焰煤、弱粘煤等)液化效率高,褐煤则由于含氧量高而液化效率低。  相似文献   
5.
将随机效应线性模型和方差分量模型合并为一种模型,即具有随机回归系数的方差分量模型;给出了随机回归系数和参数的线性可估函数的最优线性无偏估计以及在矩阵损失函数下的可容许性;在正态假设下,讨论了线性估计在一切估计类中的可容许性.  相似文献   
6.
以纳米氧化锌与硫酸氢钠溶液的反应为模型体系,研究了反应物粒度对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反应物的粒度对反应的速率常数、反应级数、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均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反应物粒径的减小,速率常数增大,反应级数增大,表观活化能减小,指前因子减小,并且表观活化能与反应物粒径的倒数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均方误差的条件下,系统地研究了非线形模型方差的贝叶斯估计,提出了共轭和无先验信息的最佳贝叶斯估计和最佳无偏贝叶斯估计以及方差的最佳条件无偏贝叶斯估计.还提出了带有共轭和无先验信息的方差的极大后验估计,最后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上述结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活性氧在肿瘤坏死因子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最强的细胞内信号诱导剂之一。它通过对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caspases)、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c-jun N端激酶(JNK)、核转录因子AP-1和NF-κB的活化,可诱导细胞凋亡、分化和基因转录。此外,TNF也可通过调节细胞的还原状态,特别是内源性活性氧的改变来介导细胞内的信号。综述了ROS在TNF所诱导细胞内信号传导的相关内容,以阐述ROS介导TNF在细胞内信号传导及调节细胞的存活和凋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高等数学》结构特点、思想体系出发,设计和组织教学,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高等数学》的观念和方法,完善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高等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国产的高压差热分析仪评价了五种铁催化剂对云南小龙潭煤加氢反应的催化活性。发现FeS和天然硫铁矿有良好的催化效果,而Fe_2O_3和含Fe_2O_3的工业废渣——太钢转炉飞灰的催化效果不明显。说明铁催化剂只有在以硫化物状态存在时,对煤加氢反应才呈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予硫化后催化剂活性得到提高的事实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结论。根据Freeman-Carrol法计算了Fe_2O_3、FeS太钢转炉飞灰、予硫化后的太铁转炉飞灰作催化剂时小龙潭煤加氢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同时用Speil公式计算了这些反应的热效应,建立了热效应与DTA峰前温度和峰后温度下反应产物中组分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