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形态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微乳液反应法合成水合 Ti O2 ,经煅烧获得纳米 Ti O2 粒子.采用 T E M 、 X R D、 B E T 比表面积测试等手段对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650 ℃煅烧后粒子为锐钛矿型,平均晶粒尺寸为24.6 nm ,比表面积为53.8 m 2 /g,经1000 ℃煅烧后粒子为金红石型,平均晶粒尺寸为53.5 nm ,比表面积为20.3 m 2 /g.考察 Ti O2 粒子晶型对光催化降解苯酚溶液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锐钛矿型纳米 Ti O2 光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2.
纳米TiO2材料的合成与特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得了纳米晶的TiO2粉未,采用热分析、X射线、透射电镜及红外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及尺寸形貌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iO2干凝胶粉未在350℃热处理后晶态锐钛矿结构开始形成,而粉末的粒径增长缓慢;TEM显示平均颗粒大小为22nm.当热处理温度高于550℃时,TiO2晶粒迅速长大,并出现金红石结构的TiO2到750℃时,样品中所有的晶粒均转变为金红石结构.  相似文献   

3.
高温气溶胶反应器中制备纳米TiO2颗粒的形态和结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高温管式气溶胶反应中,利用TiCl4,气相氧化制备纳米TiO2颗粒,研究了TiO2颗粒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氧气预热温度升高,TiO2粒子粒径减小,分布变窄,反应气氛中加入AlCl3后TiO2粒变得圆整,TiO2粒径随AlCl3用量增加而减小,粒子中金红石含量随AlCl3用量增加而增大,反应温度升高时TiO2粒子粒度增大,但金红石含量在反应温度为1200℃时出现最大值,控制反应温度为11  相似文献   

4.
高频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法制备TiO2超细粒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TiCl4+O2体系,在高频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反应器中合成了纯度高、粒度细的TiO2粒子。考察了工艺条件对TiO2粒子物性的影响;探讨了TiO2粒子晶型控制的方法,金红石型质量分数可通过工艺条件控制;探讨了TiO2粒子晶型控制的方法。金红石型质量分数可通过工艺条件控制,减少TiO2单体浓度可提高金红石型质量分数;也可通过在原料TiCl4中添加AlCl3等晶型转化剂,使可转化为单一金红石型Ti  相似文献   

5.
以偏钛酸为原料制备水合TiO2,经煅烧获得TiO2超微颗粒,利用XRD、TEM等手段测试样品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水合TiO2经300 ̄600℃煅烧可得到金红石相结构,经600℃煅烧样品粒径为10 ̄20nm,大小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6.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红外热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TiCl4为主要原料,利用前驱体法合成纳米TiO2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差热热重分析、热力学计算和红外热像分析,结果表明,当体系中原料配比TiCl4∶Na2O2∶NaCl=1∶1∶15时,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粒子平均直径85nm;当体系中原料配比TiCl4∶Na2O2∶NaCl=1∶2∶15时,二氧化钛为非晶态,在573K,923K分别发生非晶向锐钛矿和锐钛矿向金红石的晶型转变.  相似文献   

7.
以TG-EGA等分析检测手段探明了云母钛颜料包膜层的组成,并对其热处理工艺作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了较佳的热处理工艺。同时以DTA,SEM,XRD技术研究了膜层TiO2粒子在煅烧过程中的形态及物相结合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膜层的水合TiO2粒子在热重宫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步晶化,并由锐钛相向金红石相转化。  相似文献   

8.
以TG-EGA等分析检测手段探明了云母铁颜料包膜层的组成,并对其热处理工艺作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了较佳的热处理工艺。同时以DTA、SEM、XRD技术研究了膜层TiO_2粒子在煅烧过程中的形态及物相结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膜层的水合TiO_2粒子在热处理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步晶化,并由锐钛相向金红石相转化。实验制得了金红石相含量较高的云母钛珠光颜料,具有闪亮的光泽和鲜明的色调。  相似文献   

9.
CoO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催化性能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微乳液法制备了表面经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修饰的CoO纳米粒子,初步探讨了合成的最佳条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仪(IR)和X光能谱仪(XPS)研究了样品的性质,并将其用到一氧化碳氧化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中研究其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此法制备的CoO纳米粒子呈球状,属立方多晶结构,粒径可以控制,表面活性剂DBS以SO3^2-形式与Co^2+相结合。对一  相似文献   

10.
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铝陶瓷粉末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应用溶胶凝胶技术合成了钛酸铝陶瓷粉料。由铝和钛的金属有机化合物水解和缩聚反应制取凝胶,研究确定了室温下合适的水/醇盐摩尔比、溶剂、醇盐浓度和适宜的催化剂;给出了凝胶的非晶态粉料的比表面积,DTA,TG,结果以及用XRD跟踪结构的变化。并分别在710℃和910℃开始发现TiO2(金红石)和a-Al2O3晶相。在12000~1300℃温度我间开始Al2O3和TiO2转变成Al2TiO5。  相似文献   

11.
TiO2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过程超临界干燥法制备了TiO2纳米粉 ,并通过XRD,BET,TEM等方法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制备的TiO2气凝胶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488m^2.g^-1),平均粒径为4.6nm,具有锐钛矿型晶体结构,经500℃煅烧2h所得的纳米粉体,锐钛矿型晶体结构更为明显,平均粒径6.7nm,比表面积158m^2.g^-1。  相似文献   

12.
采用络合中和沉淀法制取Fe3O4超细微粒,在一定条件下氧化制得γ-Fe2O3超细微粒.经X衍射(XPD)和透射电镜(TEM)物相分析和粒径观测.γ-Fe2O3超细微粒属四方晶型,其平均粒径<20nm.具有超细微粒粉材体效应特征.  相似文献   

13.
纳米Mn2O3的制备及其分形凝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化学液相均相沉淀法制备出纳米Mn2O3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高分辨电镜(HREM)对其微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首次在Mn2O3材料中观察到了分形凝聚现象.  相似文献   

14.
TiO_2 对氟金云母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差热分析(DTA)等方法研究了TiO2不同含量的云母微晶玻璃的析晶过程,发现不含TiO2的玻璃只发生表面析晶,不能形成云母微晶玻璃。含TiO2的玻璃的DTA曲线上出现两个玻璃转变温度和两个析晶峰。SEM和XRD分析表明:云母微晶玻璃的形成决定于晶核剂TiO2。TiO2使玻璃发生分相,并形成先析钛酸镁晶体,降低了氟金云母的形核势垒。钛酸镁和氟金云母晶体的析晶活化能都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表面改性TiO2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使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TiO2粒子表面进行聚合,得到了以TiO2粒子为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壳的复合粒子,TiO2粒子表面由此得到改性研究了TiO2表面聚合物成膜的条件,用TEM证实了表面聚合物膜的存在,运用IR和DTA对复合粒子进行了表征,并利用Zeta电位,接触角的测定及分散性试验对改性前后TiO2的表面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制备具有电容和压敏特性的SrTiO3双功能器件,以Sr(NO3)2,Ti(OC4H9)4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SrTiO3材料,研究了水和醋酸等对SrTiO3材料的影响机理,并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TEM分析,证明该薄膜为纳米晶体结构,晶粒尺寸为12-25nm。  相似文献   

17.
激光气相法制备TiO2超精细粉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脉冲红外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诱导反应体系TiCl4/O2合成了TiO2超精细粉末,采用IR、XRD、XPS、TEM等技术对粉体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TiO2超精细粉末粒径在140A左右,具有大小均匀,不团聚,粒径尺寸分布窄等优点,由该粉体催化CO氧化结果表明,对CO氧化反应具有较高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在醇盐水解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液相一步成形金红石纳米 TiO2有合成方法及条件,制备出的超细粉经电镜检测,粒径在 20~100nm之间。并且证明 PH值对改变 TiO2粉末粒米粒径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水热合成法以无水TiCl4和浓硫酸为原料制备了纳米级锐钛矿型TiO2超细粉,并对其由锐钛型到金红石型结构的转变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相变温度比传统的TiO2材料要低得多。  相似文献   

20.
以La2O3,Fe(NO3)3·9H2O为原料,采用柠檬酸盐法合成LaFeO3纳米晶.用IR,DTA,TGA对原粉形成纳米晶过程进行分析,用XRD,TEM对纳米晶进行表征,并对其湿敏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灼烧方法后,可以在更低的温度(450℃)下使原粉形成纳米晶,粒径可达14nm.用此纳米材料制成的湿敏元件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