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9 毫秒
1.
VTS的效用及中国VTS管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VTS的作用和效益着手,分析VTS在增进水上安全、提高船舶通航效率、保护海洋环境、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等方面的作用,介绍中国VTS的建设和管理现状,提出VTS运行管理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分析船舶交通服务系统(Vessel Traffic Services,VTS)在导航中的应用和VTS交通服务系统训练实验室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作用.结合目前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和航运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研究了VTS交通服务系统训练实验室建设和维护方案,并利用该实验室开展航海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通过VTS实验课程设计和相关设备的维护案例对实验室建设目标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实验室建设方案合理,维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决定VTS运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中国VTS人员整体素质仍然偏低,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VTS国际化的发展.根据IMO A.857(20)决议和IALA建议案及示范课程的要求,对建立中国VTS人员培训、发证制度进行讨论并提出注意事项,以促进VTS人员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分析船舶交通服务系统(Vessel Traffic Services,VTS)在导航中的应用和VTS交通服务系统训练实验室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作用。结合目前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和航运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研究了VTS交通服务系统训练实验室建设和维护方案,并利用该实验室开展航海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通过VTS实验课程设计和相关设备的维护案例对实验室建设目标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实验室建设方案合理,维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冒新翔 《广东科技》2013,(22):175-175,174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水上交通和水上运输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推动了我国的发展。船舶检验对于我国内河交通和运输以及海洋交通和运输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船舶进行检验能够有效提高船舶航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船舶在水上交通和运输的故障,并减小船舶故障带来的损失。船舶检验是对常见的机械故障进行检验,并及时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故障处理,从而保证船舶安全的行驶。通过对常见的船舶机械故障进行分析,探讨对这些常见故障的处理措施,确保船舶行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复式航道中存在的船舶交通冲突,以天津港复式航道为原型,抽象出一种Y形分叉复式航道模型.基于该航道船舶交通流特点及航行规则,划定影响航道船舶交通的三个关键区域,分别构建航道入口处主、辅航道及航行模式分配模型,警戒区主、辅航道交通流转换模型及Y字航道口分合流模型,以船舶总等待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复式航道船舶调度数学模型,并设计相应的遗传算法求解模型.基于船舶进出复式航道模拟数据,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经过航行连续性、安全性、调度高效性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及算法的有效性,可为VTS管理人员进行复杂水域船舶交通管理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essel Traffic Service,VTS)对船舶搁浅危险预警的有效性,综合应用船舶AIS系统、电子海图和潮汐等信息,根据船舶的大小、运动状态以及相对位置,设置动态的搁浅危险判定条件,根据引入的形成搁浅紧迫局面的时间(Time of Close-Quarters Situation of Ground,TCQG)值来判断船舶搁浅危险的紧迫程度,以指导有关人员及时向存在搁浅危险的船舶发出危险预警信息,提醒船舶及时采取合适的避浅行动.经模拟器验证该预警方法切实可行,对船舶搁浅危险有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启先 《科技资讯》2009,(34):214-214
航道交通通过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整个港口通过能力的发挥,本文主要对于桥区航道船舶通过能力进行探讨,主要包括航道条件、船型、吨位及畅行速度和船舶模型等方面,以期对于我国水上交通设计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厦门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交通运输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随着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船舶趋于大型化、高速化,船舶交通密度,危险货物装量不断增加,造成海上交通事故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海洋环境。因此在大力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同时,应建设现代化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提高港口现代化管理水平,从而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提高港口营运效率,减少船舶交通事故及保护水域环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内河船舶导航和监控一体化应用的概念和功能需求,研究其体系框架,并设计实现一种运行于网络浏览器的Web船舶导航和监控一体化应用系统,系统基于3层网络架构以及JSP和COM组件技术实现.船舶导航监控一体化应用系统能够将内河航运中的船舶与船公司、港口、VTS中心等监管部门紧密联结为一体,保证其间便捷畅通的业务交流通道,对...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水上事故多发区的概念,借鉴道路交通黑点及现有水上黑点的研究理论,对水上交通黑点重新进行定义,并以凝聚型层次聚类算法与基于事故等级加权平均法建立水上交通黑点辨识模型.以长江张家港段2006—2011年上半年水上交通事故为例进行模型应用,研究该水域水上交通黑点的空间分布规律,共辨识出5处黑点,并得到5处黑点的边界及整治顺序.  相似文献   

12.
船舶交通事故的灰色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结合上前改进船舶交通事故分析,动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船舶交通进行了实例研究,是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为我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船舶交通管理系统雷达站选址问题,考虑单个雷达失效和雷达覆盖需求因素,以建站总成本最小和水域总面积覆盖率最大为目标,构建双目标模型并设计自适应权重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在满足覆盖次数和面积覆盖率约束条件下实现对VTS雷达站的选址优化,提高了选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为海事主管机关选址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对目标水域水上交通系统宏观状态和演变趋势的定量描述和分析,深入理解和掌握水上交通系统内在因子的相互作用,根据水上交通系统宏观态势的本征特性,构建水上交通宏观态势评估模型.首先,根据宏观态势特点,分析宏观态势评估指标,构建融合动态密度因子和迫近因子的宏观态势评估模型和区域分布模型.然后,将水域网格化,分析各网格的态势变化,将态势在时间维度拓展,建立水上交通宏观态势预测模型.以深圳港区西部港区为例,以区域AIS信息作为态势感知数据进行水上交通系统宏观态势评估和可视化分析,并将水上交通态势与所选指标因子进行相关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水上交通宏观态势与所选的指标因子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该模型可较好地反映该水域宏观交通状态和趋势,可为水上交通系统状态分析和系统安全性研究提供一种度量工具.  相似文献   

15.
作为有河流经过的城市中独特的交通方式,水上巴士是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广州水上巴士客流量少、存在低乘坐率问题。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现有站点设置虽合理,但线路较短,部分江段缺乏站点设置;候船时间长、收船早,对公众出行选择水上巴士影响较大;水上巴士与其他交通方式一体化换乘接驳较差,公交、地铁站距水上巴士码头500 m以外,对远距离潜在乘客吸引较弱;应借召开亚运会契机,将交通、休闲两功能结合,发展其为休闲性交通方式。研究成果将为广州水上巴士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为城市发展与交通规划的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AIS在船舶避碰、海事管理、船舶交通管理(VTS)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在航海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不断增加的水路运输产生的水上交通数据量增长,导致的水上交通监测难度更大、处理时间更长,提出一种基于Spark的交通异常数据实时检测方法,通过对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进行处理,对不同类型的交通数据进行分析并写入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中。然后通过小波分析的方法对AIS数据进行多层分解,去除高频噪声并对数据进行重构,找出AIS数据中的异常信息。通过对异常信息进行分析,结合Spark的数据处理结果,最终实时检测出交通异常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异常数据进行检测和分析,处理速度快,异常数据检测结果符合该水域的交通情况,检测方法能够为海事部门提供实时、稳定的监管服务。  相似文献   

18.
福州港(闽江口)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福州港(闽江口)的交通环境,港口现状,海上交通状况及交通事故,论证了福州港(闽江口)VTS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给出福州港(闽江口()VTS的功能及主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前,内河渡运监管模式主要是基于VTS、AIS的人力分析判断,属于被动监管,其效率难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水上安全监管形势.本文利用核密度估计对渡船历史AIS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渡船运动模式,得到渡船位置、航向和航速等运动特征的概率密度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位置异常和区域速度异常的渡船异常行为检测算法,并选择真实渡船AIS数据对算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地辨识出渡船的异常行为,对水上监管具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武汉长江大桥桥区水域为研究对象,针对数据分析能力不足而造成海量AI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数据不仅无法更好地助力水上交通安全,反而为监管决策带来困扰的现状,研究了多维AIS数据的可视化表达和人机交互方法.提出了以电子航道图为载体的内河船舶交通状态平行坐标图模型,并针对传统网格划分法的不足,采用高斯密度函数为核函数利用二维核密度估计法生成热力图模型.在此基础上研发了船舶交通可视化系统,通过3组实例证明该系统有助于桥区船舶数据的异常分析和船舶行为模式识别,为海事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