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HLA的Agent-DEVS协同仿真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DEVS在智能建模与分布仿真能力方面的扩充,研究了基于HLA的Agent-DEVS协同仿真建模方法.以并行DEVS为基础,提出了Agent-DEVS联邦模型的形式化描述;将Agent-DEVS模型端口转换为HLA数据对象,确定了Agent-DEVS联邦模型结构,并分析了通信机制,分别建立了Agent-DEVS的知...  相似文献   

2.
针对信息不完全共享的承运者协同运输,从控制结构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合弄(Holon)的多层次控制结构框架.从建模的角度,对基于这种控制结构构建的系统模型进行了统一建模语言和离散事件系统描述规范(DEVS)描述.DEVS分析表明系统模型具有耦合封闭性,从而可以将多层次复杂的承运者协同关系转化成一个局部联盟中承运者协同关系.这将有利于简化这种协同的研究.最后,设计开发实现了基于Holon的承运者协同运输仿真测算平台.通过一个例子的仿真测算表明协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介绍离散事件系统规范(DEVS)及仿真程序库DEVS++,并以过程层网络数据链路层发送器Atomic模型为例,说明了基于DEVS++开发仿真程序的主要方法,然后通过对不同组成、结构和带宽情况下过程层子网仿真试验,揭示了过程层网络的一些特性,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供应链管理复杂系统中Agent的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下而上的建模方式对供应链复杂适应系统中各个层次的Agent进行行为规定,使得每个Agent成为具有社会性、智能性以及自治性为一体的智能性主体,从而对供应链复杂适应系统中的成员进行比较准确的描述,更加清楚地了解该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韩家伟 《科技信息》2011,(32):I0012-I0012,I0014
随着高校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的日益普及,各种形式教学资源素材数量不断增加,如何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教学资源推荐,是教学资源平台的一项关键工作。本文建立基于Multi-Agent的智能推荐模型,并采用DEVS(Discrete Event Systems)规范进行形式描述,规范其结构、工作接口及协调方式,并给出了基于用户习惯人类动力学分析和基于用户兴趣相似度分析两个角度对用户进行智能推荐的关键算法,对于提高系统整体智能性及个性化用户服务有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智能虚拟人Agent行为建模与运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虚拟环境中人的行为分析,研究了井下智能虚拟人Agent的行为建模和运动控制技术.基于人工智能/人工生命方法,构建了集成感知、运动、行为、认知、内部属性等组件的井下智能虚拟人Agent的体系结构;研究了基于简化包容结构的智能虚拟人Agent行为控制模型及其行为选择机制,并基于A*算法,实现了智能虚拟人Agent的路径规划;初步构建了井下虚拟人Agent行为仿真系统,实现了虚拟人Agent的复杂行为控制,为进一步构建具有行为真实感的井下虚拟环境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用模糊离散事件系统(FDES)从离散事件的角度去描述一类包含所谓“具有确定性的不确定/模糊”问题、与人的主观观察/判断密切相关的复杂系统.将信息服务系统分为若干个自主智能实体———Agent,提出了Agent服务状态的概念.根据信息服务过程中的一些辅助观测量,评判Agent系统当前的服务状态,用基于规则的FDES去描述各种服务状态之间的转化行为,并构造FDES监督控制器,使Agent的服务状态始终得到有效调控,起到了合理利用有限资源、保持负载平衡、防止请求任务阻塞等作用,提升了Agent的服务状态品质.通过在纺织行业信息服务平台中的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管制员Agent是空中交通运行仿真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为了提高其知识库的完备程度,做到空中交通的精确仿真,可以考虑将机器学习理论引入管制员Agent模型.研究了相关机器学习算法,提出管制员Agent的个体机器学习行为,选择Q学习算法对管制员Agent的学习行为进行建模,使管制员Agent能在空中交通运行仿真中取得最优策略,完善自身冲突解脱知识库的不足.仿真结果证明了管制员Agent学习行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多能源混合动力汽车(HEV)中能量控制系统在建模时不能完全描述连续动态事件和离散动态事件等问题,基于切换控制系统理论,建立能量控制系统数学模型,根据车辆运行工况,提出了6种工作模式,应用切换系统理论中8元组定义模式描述能量控制系统,采用逻辑判断方法,建立切换规则、系统跳变关系和各工作模式之间转换的映射集.仿真结...  相似文献   

10.
基于混和Petri网的公路仿真系统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公路仿真系统是连续变量动态系统和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混杂系统。通过分析公路仿真系统的混杂特征,在基于Multi—Agent的仿真框架下,提出利用混和Petri网描述系统中离散事件和连续变量相互作用的观点。在传统混和Petri网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时变特征的推广混和Petri网模型,并建立了基于推广混和Petri网的公路仿真模型体系。将该模型体系应用于驾驶员速度控制过程。应用结果表明,仿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丛状遮障的雷达散射行为,提出了一种兼顾周期性和遮障结构随机性的数值计算几何模型。该模型的最大特点是:一方面将遮障描述成周期结构以便于数值计算,另一方面则将遮障的随机结构特性赋予所计算的周期结构单元。赋予周期结构单元随机结构特性的方法是,在周期结构单元内放置大量的小叶片散射体,小叶片散射体的随机分布形成结构的随机性。这样的模型既克服了单纯周期结构无法反映遮障的结构随机性问题,也避免了单纯的随机结构难以计算的问题。利用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FDTD(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计算,结果表明,随机结构遮障能够有效分散雷达回波,降低后向散射系数。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智能雷对坦克目标的毁伤概率,在应用LS-DYNA有限元软件模拟智能雷多爆炸成型弹丸MEFP(multiple explosively formed penetrator)战斗部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采用中心点起爆和多点起爆方式MEFP战斗部在爆轰载荷作用下的成型规律,建立了2种起爆方式下智能雷战斗部毁伤数学模型,编制了智能雷战斗部攻击坦克顶甲的仿真程序,仿真得出了2种起爆方式下智能雷战斗部的毁伤概率。结果表明:起爆方式对智能雷毁伤概率的影响与MEFP战斗部子装药设计有关。进行智能雷战斗部设计时,需要针对不同距离目标选择设计战斗部子装药的个数,并采用相对应的起爆方式,才能有效地提高智能雷毁伤概率。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了冲蚀试验和微观表面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碳化硅陶瓷的冲蚀磨损行为与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碳化硅陶瓷的冲蚀率随冲蚀角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接近90°时冲蚀率达到最大值。其冲蚀磨损机理表现为:在低角冲蚀时,以微裂纹和微切削的形式为主;高角冲蚀时,以裂纹扩展和脆性断裂为主。根据试验结果分析,碳化硅陶瓷的冲蚀磨损表现为明显的脆性冲蚀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随机损伤力学的模糊自适应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延拓非确定损伤理论研究以揭示损伤力学本质,基于损伤、概率、模糊隶属度在[0,1]区间上协调一致性提出模糊随机损伤力学观念.构造解释了3类损伤变量模糊性态及对应模糊映射分布,即降半分布、"秋千"分布和组合"秋千"分布,实现了随机损伤变量模糊化自适应生成与构建.依据扩张原理及随机损伤变量满足β概率分布,对模糊集上随机损伤变量的CDF、PDF积分修正,结合当量正态理论,将3类模糊随机损伤泛函引入本构方程,完成模糊随机有限元可靠度与模糊随机损伤同步分析.用自主研制分析软件对龙滩碾压混凝土坝做三维模糊随机损伤场力学性态研究,由复杂随机场与模糊随机损伤分析的成功融合证明分析方法是适用的、可行的、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气象要素插值方法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三维气象要素场的插值问题,利用神经网络的多维非线性映射功能,结合气象要素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方便灵活、精度好的插值方法.并利用NCEP再分析气象要素格点资料,对插值模型在空间域的插值精度进行了分析,对其中的一些数据现象,根据气象要素的分布特性,用信息量的观点做出了解释.得到了插值精度受迭代次数和样本点选取方法影响,不同气象要素由于空间变化率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最佳训练次数和最佳训练点选取方法的结论.根据分析结论给出了提高插值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锚杆倾角、布设位置和布设形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FLAC3D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利用双弹簧cable单元建立锚杆系统,计算边坡安全系数以及锚杆的力学响应。表明:(1)锚固边坡存在最优锚固角,其随锚杆长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锚杆倾角超过最优锚固角后,边坡的安全系数与锚杆倾角符合线性关系;锚杆轴力沿杆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杆体中间;(2)随着锚杆布设位置的下移,边坡安全系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锚杆布设在坡面中下部时得到的安全系数最大;(3)下排锚杆对安全系数的影响较大;长短相间锚杆破坏了原始滑动面的连续性,改变滑动面形状和位置,引起不同的加固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移动Agent卫星网动态路由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现有卫星网路由算法的不足,结合单层卫星网负载分布不均匀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单层卫星网的基于移动Agent的动态路由算法(SDRA-MA)。该算法通过移动Agent在卫星节点间迁移,收集星际链路时延、卫星纬度等信息。当条件满足时,移动Agent往回迁移,并在每个中间卫星节点基于卫星地理位置计算所探测路径的代价、更新路由表。通过在类Iridium星座中的仿真结果表明,SDRA-MA能够适应网络拥塞,实现负载平衡。尤其在高负载情况下端到端时延、丢包率等指标均优于传统的卫星路由算法。通过复杂度分析得知,SDRA-MA具有较低的通信、存储和计算开销。  相似文献   

18.
钢丝网增强活性粉末混凝土抗侵彻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新型钢丝网活性粉末混凝土RPC(reactive powder concrete)避弹层的抗侵彻性能,进行了抗侵彻试验和数值计算分析.制作了钢丝网RPC、钢纤维RPC试验靶体.分别采用步枪子弹和57 mm半穿甲弹进行了冲击试验,冲击试验的弹体速度分别为710、340 m/s,主要比较靶体的破坏形态和弹体对靶体的侵彻深度.为利用ANSYS/LS-DYNA动力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上述靶体的抗侵彻性能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创建了新型钢丝网RPC的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试验和计算结果均表明:钢丝网RPC具有较好的抗局部破坏和抗裂的性能,且具有较高的效费比.  相似文献   

19.
自然邻点插值方法在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增强三维地质模型的准确性,突出复杂地质体局部相关性较高的特点,避免传统插值方法中存在的计算复杂度高、多依赖人工经验等缺点,在建模过程中引入了自然邻点插值 (NNI)方法对三维离散数据进行插值.而现有的NNI方法无法直接应用于有限域的边界插值计算,成为该方法应用于三维地质建模的最大难点问题.依据Voronoi cells和Delaunay triangles的几何性质,采用non-Sibsonian (Laplace)插值方法构造形函数,详细证明了NNI方法在边界处的连续性,实现了边界插值且降低了其计算复杂度,解决了此难点问题.通过构建城市地质模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新型可回收锚杆锚固段应力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新型可回收锚杆锚固段应力分布规律,剖析了现有锚固段应力计算公式的局限性,引用圆形均布荷载作用下位移的解推导出新型可回收锚杆的锚固段应力分布计算公式,与现有锚固段应力计算公式进行准确性对比,并分析了相关岩土体参数对锚固段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推导得出的锚固段应力计算公式更符合实际;弹模比和内摩擦角对锚固段应力分布规律影响较大,弹模比越小,内摩擦角越大,应力分布曲线变化越平缓,但当内摩擦角大于35°之后,其对应力分布曲线影响非常小;泊松比对锚固段应力分布规律影响非常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