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从有机胂的角度出发,结合丹皮酚的抗炎、活血和抗肿瘤等特性,合成了一系列的有关丹皮酚和有机胂的衍生物,均为创新化合物;采用正交实验和方差分析对合成化合物的条件进行了探讨,同时对丹皮酚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以创新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筛选,获得效果较佳的化合物和最佳的试验浓度,通过对HepG2细胞生长抑制实验、诱导HepG2细胞凋亡分析及机制等的探讨,探索了一类结构简单、较低浓度下可以诱导体外及体内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的新型有机胂药物.  相似文献   

2.
丹皮酚的提取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水蒸气蒸馏法从中药材牡丹皮中提取活性成份丹皮酚,提取率达96%.合成了三个丹皮酚衍生物,其中丹皮酚阿司匹林酯为创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丹皮酚及其磺化物体外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比较研究丹皮酚及其磺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测定了丹皮酚及其磺化物体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的活性及对过氧化氢(H2O2)、紫外线(UV)诱导红细胞溶血的影响.发现丹皮酚和丹皮酚磺化物均具有较强的清除O2.—、.OH及抗H2O2、UV诱导的红细胞(RBC)溶血的活性,后者的抗氧化效应更强,甚至在一定程度超过作为阳性对照物的抗坏血酸.可以认为丹皮酚和丹皮酚磺化物可成为高效的天然抗氧化剂新资源.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棉酚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与凋亡作用,探讨棉酚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本实验采用MTY法检测棉酚对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采用AO/EB双染色法、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形态的观察和凋亡率的检测;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cl-2、Bcl—xL蛋白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棉酚对Hela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棉酚能明显诱导Hela细胞凋亡;棉酚降低Hela细胞内Bcl-2、Bcl—xL蛋白表达水平,表明棉酚可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牡丹皮中丹皮酚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牡丹皮中丹皮酚的两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即水蒸气蒸馏法和乙醇渗漉法,结果乙醇渗漉法比水蒸气蒸馏法丹皮酚的提取率高。因此,进一步考察了乙醇渗漉法的乙醇浓度(75%~95%)、浸泡时间(12~36h)、渗漉速度(2~6ml/min)、乙醇用量(6~10倍)对牡丹皮中丹皮酚提取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设计(4因素3水平)获取9个不同实验条件,并用HLPC法检测丹皮酚,对实验结果分析并结合实际生产得出结论。乙醇渗漉法的最佳条件:乙醇浓度75%、浸泡时间12h、渗漉速度6ml/min、收集相当药材8倍量的体积,丹皮酚的提取率为最高95%。乙醇渗漉法比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丹皮酚,工艺流程简单,可操纵性强,得率高。确定的参数可为以后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羟基4-甲氧基-5-胂酸基-苯乙酮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丹皮酚(paeonol)为原料,经胂化直接合成了2-羟基-4-甲氧基-5-胂酸基-苯乙酮,总收率为17.2%。  相似文献   

7.
丹皮酚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药有效成份丹皮酚的合成方法进行研究。方法:以间苯二酚为原料,与乙酸乙酰化,再与硫酸二甲酯甲基化得到丹皮酚。利用水蒸汽蒸馏对所得丹皮酚进行纯化。结果:合成丹皮酚总收率为51.5%,经UV、IR、^1HNMR等确定了其组成和结构,用HPLC法检测,其纯度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标准。结论:以间苯二酚为原料、经水蒸汽蒸馏处理得到了高纯度丹皮酚,该方法操作简便,原料廉价易得,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以丹皮酚为原料,通过三步反应成功合成一种苯并噁嗪类化合物,该合成方法简便,产率高,方便提纯.另外,利用1H NMR、13C NMR结合2D NMR(HSQC和HMBC)对该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全解析.  相似文献   

9.
以2-巯基苯并咪唑及溴化丹皮酚为原料,通过Huisgen 1,3-环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有三氮唑环的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并应用DEPT,1 H-1 H COSY,HMQC,HMBC等2DNMR技术对目标化合物的1 H和13 CNMR数据进行了全归属和较详细的解析.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浓硝酸/浓硫酸作为硝化剂,对丹皮酚的硝化反应进行研究.在丹皮酚与硝酸的摩尔比为1:1、1:3的情况下,分别合成了丹皮酚的单硝基取代、二硝基取代产物,其中单硝基取代产物经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5-硝基丹皮酚、3-硝基丹皮酚单一产物.所得产物经FTIR、1H-NMR、MS测试确认结构,收率分别为58.1%、29.3%和90.0%.文章在成功合成了3种硝化产物的基础上,对硝基引入产生的理化性质变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中压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国传统民族药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的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从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首次对化合物山奈酚7-O-6″-O-丙二酸单酰-D-吡喃葡萄糖苷(1)的波谱数据进行了归属,用MTT法测试6个单体成分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3B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6个化合物均对HepG2和Hep3B细胞表现出抗肿瘤活性,并且IC50值在22.6~91.5 μg/mL之间,在浓度大于100 μg/mL时也没有表现出对人正常肝细胞L-02的抑制作用.相比于黄酮类化合物1、2,苯丙酸类化合物3~6(IC50=22.6~44.3 μg/mL)对HepG2和Hep3B细胞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其中,顺式苯丙酸类化合物5对HepG2和Hep3B细胞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其IC50值范围在22.6~28.2 μg/mL,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2.
研究青龙衣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利用硅胶柱色谱和开放ODS柱色谱等分离技术从青龙衣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分析等方法,鉴定了全部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选取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人肝癌细胞株(Hep G2),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乳腺癌细胞株(MCF7),结肠癌细胞株(Lo Vo)对化合物体外抗肿瘤作用进行筛选.从青龙衣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二十九烷醇(nonacosanol)(1),[1-(4'-甲氧基苯基)-7-(3'-甲氧基,2'-羟基苯基)-3',4'-环氧-3-庚酮[3',4'-epoxy-1-(4'-methoxylphenyl)-7-(3'-methoxyl-2'-hydroxyphenyl)-heptane-3-one](2),正三十一烷醇(hentriacontanal)(3),1-(4'-羟基苯基)-7-(3'-甲氧基-4'-羟基苯基)-庚烷-3-醇[1-(4'-hydorxyphenyl)-7-(3'-methoxy-4'-hydorxyphenyl)-hepta-3-ol](4),4,6-二羟基-3,4-二氢-1-萘酮(4,6-dihydroxy-3,4-dihydro-naphthalenone)(5),胡桃醌(5-hydroxy-1,4-naphthoquinone)(6),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7),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8),香草酸(vanillic acid)(9),槲皮素(quercetin)(10),香草醛(vanillin)(11).化合物5、10对肿瘤细胞均有很强的生长抑制作用,IC50≤35μmol/L.化合物8对肿瘤细胞有较强的生长抑制作用,IC50≤58μmol/L.化合物2、3、6和7对个别肿瘤细胞有作用,其他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没有生长抑制作用.11个化合物均为已知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3,10,11为属内首分,化合物5、8和10均具有较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复方丹皮酚纳米乳中丹皮酚和灵芝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丹皮酚测定选用HPLC法,灵芝多糖的测定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结果3批乳剂中丹皮酚、灵芝多糖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612和6.127 mg/mL,平均包封率为97.99%,含量稳定均一,包封率高。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复方丹皮酚纳米乳中丹皮酚和灵芝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复方丹皮酚纳米乳中丹皮酚和灵芝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丹皮酚测定选用HPLC法,灵芝多糖的测定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结果3批乳剂中丹皮酚、灵芝多糖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612和6.127 mg/mL,平均包封率为97.99%,含量稳定均一,包封率高。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复方丹皮酚纳米乳中丹皮酚和灵芝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肿瘤免疫疗法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是肿瘤研究领域的焦点和热点。肿瘤免疫治疗相关药物相继问世,而201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位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有突出贡献的免疫学家,更是确立了肿瘤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本文概述了2018年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及进展,包括新的肿瘤免疫检查点的发现、T细胞耗竭的深入探究、新的肿瘤免疫抑制细胞亚群的发现以及肿瘤免疫治疗新策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诱导了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tenella)甘肃株对两种药物-氯嗪苯乙氰和常山酮的抗药性.增加实验动物数和球虫的接种剂量可加快柔嫩艾美耳球虫对氯嗪苯乙氰和常山酮抗药性的产生.每组动物用100只2~3周龄AA肉鸡,每只鸡接种2×10  相似文献   

17.
基于As( III)在碱性介质中对Luminol -KMnO4体系化学发光抑制作用,建立一种测定湖水中As ( III)的新方法。工作中,对泵速、光电倍增管高压、Luminol和KMnO4的浓度等实验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1×10-4~1.2×10-2 mg/L的As(III)对Luminol-KMnO4发光的减弱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0),检出限为8.2×10-5mg/L,相对标准偏差(RSD)(n=11,c =5×10-3mg/L)为0.5%.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等特点,可用于湖水中As(III)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丹皮酚的伏安行为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 pH =7.8的NaOH KH2 PO4 底液中 ,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可以得到一灵敏的丹皮酚导数还原峰 ,其峰电位Ep=- 1.6 5V(vs .SCE) .峰电流与丹皮酚的浓度在 4 .0× 10 - 7~ 1.0× 10 - 5mol·L- 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r =0 .9998) ,检出限为 2 .0× 10 - 7mol·L- 1.该法用于牡丹皮中丹皮酚质量分数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用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体系的行为 ,结果表明 ,其电极过程为具有吸附性的不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人面果中酮的抗糖尿病活性,筛选具有较强活性的化合物,采用MTT法检测了化合物对HepG2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用高浓度胰岛素诱导HepG2细胞,建立了胰岛素抵抗模型(HepG2/IR),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了不同浓度化合物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的葡萄糖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人面果中酮中化合物1、3、4(除化合物2、5)能够明显促进HepG2/IR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具有潜在的抗糖尿病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