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以烟台地区霞多丽葡萄自然发酵醪为材料,筛选鉴定本土酿酒酵母并测定其发酵力和耐受性,选育优良酵母用于霞多丽干白和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酿造。用孟加拉红培养基筛选酵母菌,经WL显色鉴别培养基和5.8S ITS序列鉴定获得12株酿酒酵母。通过测定受试菌株发酵后残糖量、酒精度及耐受能力(酒精度、SO2、酸、高糖),选育4株酵母用于酿造霞多丽干白葡萄酒,测定发酵参数指标和主要挥发物含量,并结合感官评定确定酵母YXF2、YXF5和YXF10适宜酿造干白葡萄酒。菌株YXF5和YXF10酿造生产的干红葡萄酒香气特征明显,不同于商品酵母,具备酿造地域特色葡萄酒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实验基于主要发酵副产物的生成含量评价优选发酵毕赤酵母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采用优选发酵毕赤酵母Z9Y-3和商业酿酒酵母F33设计同时和顺序两种接种方式启动模拟葡萄汁的酒精发酵,以酿酒酵母和发酵毕赤酵母单菌株发酵为对照。琥珀酸和乳酸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油采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分析,挥发酸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结果显示,优选菌株参与下的发酵没有显著影响酒精发酵的进程,但在发酵过程中发酵毕赤酵母生长速率低于酿酒酵母。与酿酒酵母纯发酵相比,混合发酵提高了甘油的含量,降低了挥发酸的含量,其中顺序接种的发酵过程中酿酒酵母活菌数最高,发酵毕赤酵母存活期最长(7d),发酵过程中甘油累积量最高(2.7g/L),挥发酸含量最低(0.2g/L)。不同发酵处理中,琥珀酸和乳酸含量均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但其最终含量变化不显著。综上可得,优选发酵毕赤酵母和酿酒酵母的混合发酵具有应用于葡萄酒酿造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高产2-苯乙醇酿酒酵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8株酿酒酵母中初筛到一株2-苯乙醇产量达1.48g.L-1的菌株FD0419.以此为出发菌株,分别进行硫酸二乙酯化学诱变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获得3株耐受性提高但2-苯乙醇产量下降的菌株,再与出发菌株进行原生质体融合.最终,筛得菌株R-UV3,其2-苯乙醇产量达2.51g.L-1,比出发菌株提高69.6%.  相似文献   

4.
以K_2型嗜杀酵母为材料在改进Russell(1986)的嗜杀活性检测方法基础上,建立了双层平板单菌落检测法。此法可直接用于嗜杀酵母的筛选,嗜杀质粒的检测,并能在诱变后的平板上检出有嗜杀活性的营养缺陷型菌株MK_2-3:K~+,len。对K_2嗜杀特性初步研究表明,K_2型嗜杀酵母能杀死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但对所测汉逊酵母(Hansenula spp.)无作用。嗜杀毒素产生的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pH4.5—5.5和20—25℃,酵母菌的对数生长期嗜杀毒素达到高峰。用紫外线(UV)、溴化乙锭(EB)、亚硝基胍(NTG)和甲基磺酸乙酯(EMS)进行消除K因子实验,表明亚硝基胍和紫外线对K因子具有一定消除率,而溴化乙锭和甲基磺酸乙酯未发现消除作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人肝金属硫蛋白的基因序列,结合酿酒酵母菌密码子使用规律,改造并合成了可在酵母细胞内高效表达的金属硫蛋白基因,并将该基因转入酵母细胞内进行了表达.以野生型菌株为对照,初步测定了酿酒酵母INVSC1-mt菌株对pb2+的吸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硫蛋白基因的表达有助于提高酿酒酵母细胞对pb2的吸附作用,其最大吸附量比野生型菌株提高了11%.同时,酿酒酵母INVSC1-mt菌株吸附pb2+的速度较快,在30 min时,其吸附率就达到了96.03%,吸附量为5.76 mg/g湿重细胞.而野生型菌株至120 min时,其吸附率才达到90.44%.  相似文献   

6.
王涛 《科技信息》2012,(35):783-784
目的:通过对张掖地区酵母菌的筛选,了解张掖地区酵母菌的生物多样性。方法:采用YPD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通过26SrDNA基因D1/D2区序列分析确定菌种的系统进化地位。结果:分离筛选出6个属天然酵母菌。分别为:假丝酵母属Candida、Meyerozyma属、红酵母属Rhodotorula、孢汉逊属Hanseniaspora、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和毕赤酵母属Pichia,共10个种,其中包括6个疑似种。  相似文献   

7.
基于PCR介导的基因敲除原理,采用Cre-LoxP重组系统技术,对2倍体酿酒酵母的SS04菌株的gdh1基因进行敲除操作,构建gdh1基因完全缺失型的酿酒酵母重组菌SS17菌株,进而为后续重组酵母的乙醇代谢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从玫瑰香葡萄酒自然酿造过程中筛选分离出一株野生酵母菌,经菌落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为酿酒酵母,命名为Yeast1。对Yeast1进行乙醇耐受性分析,发现Yeast1能够耐受16%(v/v)的酒精度。Yeast1发酵葡萄汁结束后,残糖量、酒精度、挥发酸、总酯和总酸含量分别为3.627 011 g/L、8.5%、0.210 84 g/L、1.264 4 g/L和4.160 3 g/L,分析表明Yeast1发酵力强、速度快、酒精产量较高,残糖量符合酿造干型酒的要求,满足正常的发酵需要。此外,从Yeast1葡萄汁发酵液中共检测到50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18种、酯类13种、醛类7种、其他酸烯酮醚等物质12种。研究结果表明,昌黎产地玫瑰香葡萄自然酿造中存在较好性能的天然酵母,若将其合理利用可能会酿造出更优质、更具特色的葡萄酒。  相似文献   

9.
产甘油酵母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部极端微生物资源开发,从川西北高寒草地野生花粉中分离耐高渗的酵母菌株,通过采用形态和生理生化试验对分离出的3株编号为SCU-1、SCU-2、SCU-3的酵母菌株进行鉴定,初步鉴定3个菌株为:粉状毕赤酵母(Pichia farinosa)、克鲁丝假丝酵母(Candida kru-sei)、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uisiae),通过对3株酵母菌株的产甘油鉴定结果显示,耐高渗粉状毕赤酵母可通过产生甘油适应外界渗透压变化。  相似文献   

10.
根据酵母整合质粒的设计要求,PCR扩增特定的2.2kb rDNA片段,并以此替换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ristae)整合载体YIp5的URA3片段;在此基础上,引入G418抗性基因KanMX和酵母磷酸甘油激酶(phosphoglycerale kinase,PGK)组成型强启动子和终止子序列(PGKp-t),构建适合酿酒酵母工业菌株高拷贝整合表达载体pYMIKP,以细菌木糖异构酶(xylose isomerase,XI)基因xy/A为目标基因,通过载体pYMIKP引入到酵母工业菌株NAN-27中,酵母转化子在非选择培养条件下,连续生长50世代质粒稳定性为99.72%,目标基因高拷贝重组菌的木糖异构酶比酶活是对照菌株的67.2倍,达到0.672U/mg蛋白,实现了外源基因在酿酒酵母工业菌株中的稳定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1.
以乙酸和醇(乙醇、正丁醇、苄醇、异戊醇)为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催化剂,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合成了乙酸酯(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苄酯、乙酸异戊酯).研究了物料比、酯化时间、酯化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几种乙酸酯在最佳条件下的酯化率分别为:乙酸乙酯83.49%、乙酸正丁酯80.47%、乙酸苄酯78.39%、乙酸异戊酯81.57%.该方法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收率较高、不加带水剂、绿色环保,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硫酸铁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采用硫酸铁作催化剂来合成乙酸异戊酯.考察了乙酸与异戊醇的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乙酸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铁对合成乙酸异戊酯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1.3(乙酸用量为0.1mol),催化剂用量为0.9 g,回流反应1 h,酯化率可达96.69%.  相似文献   

13.
通过平皿生化反应从四川麸醋曲药中分离出产酯能力较强的酵母菌,利用18S rDNA同源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研究其最适生长pH值、酒精耐受性、碳源和氮源同化能力,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其代谢产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酯透明圈实验分离出的产酯能力较强的酵母菌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菌亚种(Wicherhamomyces sp. Lzcq 2014)。该株酵母菌的最适合生长pH值为5.0~5.5,在酒精度为10%的情况下几乎不生长;对不同碳源同化能力强弱顺序依次是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淀粉;对不同氮源同化能力强弱顺序依次是酵母膏、蛋白胨、硫酸铵、尿素。该酵母菌代谢产物主要成分为乙酸乙酯,其质量浓度为0.64079mg/L,且乙酸乙酯浓度远高于其他代谢产物。其他代谢产物分别为甲酸异戊酯、丙酸苯乙酯、苯乙醇,质量浓度分别为0.04136、0.03943、0.02300mg/L。  相似文献   

14.
以氯球为载体,合成3种固载化离子液体[PS-Im-C3H6SO3H][HSO4], [PS-Im-C3H6SO3H][Cl]和[PS-Im-C3H6SO3H][Br];然后,以这3种固载化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以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在具有最好催化性能的[PS-Im-C3H6SO3H][Cl]的催化作用下,进一步探讨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酸醇的量比和反应时间对酯化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S-Im-C3H6SO3H][Cl]为催化剂,酸醇的量比为2∶1,催化剂用量为酸醇总量的2.5%,反应温度为115 ℃,反应时间为2 h的优化条件下,乙酸异戊酯的产率最高可达96.8%,且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后仍能保持较高的产率,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酿酒酵母发酵对骏枣果酒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等,分析了4种酿酒酵母(BO213、EC1118、FX10和RV002)在骏枣果酒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酵母发酵过程中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酒精度逐渐上升,其中RV002酒精度上升最快;发酵10d后,BO213、EC1118、FX10和RV002的酒精度分别升至11.05%、11.68%、10.84%和11.89%;发酵过程中pH值和总酸没有明显变化。果酒发酵结束后以酵母BO213的甲醇含量最低;骏枣酒中的杂醇油主要有正丙醇、异丁醇和异戊醇,其中异丁醇和异戊醇含量较高,发酵过程中总杂醇油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发酵结束后以BO213发酵的骏枣酒总杂醇油含量最低,质量浓度为268.6mg/L。发酵期间,总酚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抗氧化能力则逐渐上升,且不同的酿酒酵母发酵的骏枣酒抗氧化能力也各不相同,以BO213最高。在4种酿酒酵母中,酵母BO213产生的甲醇和杂醇油含量最低,抗氧化能力最强,更适合骏枣果酒的发酵。  相似文献   

16.
蜂蜜酒酿造酵母的优劣是生产高质量蜂蜜酒的关键。通过对8种一般酿造酵母产酒、耗糖、生酸能力及原酒风味和澄清度的比较,筛选出耐酒度高,发酵能力强,并能产酯生香的1450菌株作为蜂蜜酒酿造的优良菌种。此外,将接种量和营养物质对酵母发酿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福建金线莲品种‘红霞’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分析优良菌株产吲哚乙酸(IAA)的特性.采用组织培养、平板划线法和Salkowski比色法,筛选能够产IAA的金线莲内生真菌,通过形态特征及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等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菌种产IAA最优条件.结果表明:从‘红霞’金线莲茎中筛选分离的内生真菌PJ3产IAA能力最强,产量高达106.7 μg·mL-1;经鉴定,PJ3为角担菌属(Ceratobasidium)真菌.PJ3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分别为:0.5 g·L-1硫酸镁,1.5 g·L-1磷酸氢二钾,1.5g·L-1磷酸二氢钾,10.0 g葡萄糖,15.0 g酵母浸粉,培养时间为132 h,培养温度为28 ℃,初始pH值为5,摇床转速180 r·min-1,装液量(体积分数)为28%.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卷叶病对葡萄酒香气品质的影响,以宁夏贺兰山东麓显性感染卷叶病的蛇龙珠葡萄为材料,以未感病蛇龙珠葡萄为对照,分析葡萄酒香气感官特征和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感病蛇龙珠葡萄酒具有明显的中药香气,如甘草、藿香、陈皮味;未感病蛇龙珠葡萄酒生青气味明显,是该品种葡萄酒的典型香气特征。在挥发性物质方面,与未感病蛇龙珠葡萄酒相比,感病蛇龙珠葡萄酒中具有果香、花香特征的高级醇、酯类物质和具有生青气味的C6醇的质量浓度显著降低,具有油脂香气特征的月桂酸异戊酯、棕榈酸乙酯、正癸醇和2,3-戊二酮的质量浓度显著增加。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的结果表明:在感病蛇龙珠葡萄酒中存在具有草药香气特征的异戊酸香叶酯。香气重构和缺失实验证实了异戊酸香叶酯能够影响感病蛇龙珠葡萄酒的中药香气属性。研究明确了感病蛇龙珠葡萄酒的香气特征,探究了其香气物质基础,研究结果旨在为葡萄酒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云南弥勒产区水晶葡萄醪中酵母菌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醪中天然酵母菌的多样性对葡萄酒的品质和产区特点的表现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天然酵母菌的种类和数量因气候、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同.弥勒是我国南方唯一的葡萄酒产区.以成熟期的主栽品种水晶葡萄为实验材料,对葡萄醪中酵母菌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根据ITS1-5.8S-ITS2区和26S rDNAD1/D2区域的分子特征,对分离得到的82株代表性酵母菌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这些酵母菌归为4个属6个种,分别为:Hanseniaspora uvarum,Candida diversa,Candida zemplinina,Candida stellata,Issatchenkia occidentalis,Cryptococcus flavescens,显示了酵母种类多样性;其中优势种为Hanseniaspora uvarum,优势属为Candi-da.作者探索了云南葡萄醪中主要的酵母菌类群组成,对进一步研究该产区水晶葡萄酒的特点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