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印度标准“肉用动物宰前宰后检验实施规程”作了评介,并与我国有关法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对印度标准“肉用动物宰前宰后检验实验规程”作了评介,并与我国有关法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电击晕和电刺激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人们对影响猪肉品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结缔组织,后来发现造成猪肉肉质粗糙的主要原因在于过早将胴体冷却进而诱发肌肉收缩,即冷收缩。宰前对猪进行电击晕再屠宰,可以有效防止猪在挣扎过程中带来的肌肉收缩与抽搐等,宰后对内电刺激能改善肉品质。本文将主要论述电击晕和电刺激对猪肉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余新平 《科技信息》2013,(3):487-487,485
把好生猪屠宰检疫检验关,提供安全优质的猪肉产品是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关键,而要把好屠宰检疫检验关,我们对屠宰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有个充分认识。对此,我就个人的理解谈一点认识,以便引起同行的关注,来了解屠宰检疫与肉品品质检验,以促进生猪屠宰检疫、肉品品质检验工作,有效保障动物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5.
我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各种动物应“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又规定“农民自宰自用生猪”等动物的检疫,由省、州市县人民政府制定管理办法,在全县实行牲畜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规范于屠宰市场,杜绝了乱屠滥宰现象,在今年我省发生亚洲Ⅰ型口蹄疫和四川发生猪链球菌病为了防止疫病传入我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指征性病变在肉用动物的宰后检验中起着重要的指示作用,对于常见肉用动物疫病指征性病变的掌握在屠宰检验中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宰前管理不当会导致羔羊肉质变劣.该研究随机选择50头130~160日龄的雄性小尾寒羊,宰前进行2个时间驱赶运动(0 min和20 min)应激处理,继后进行0、2、6、12或24 h休息,探讨宰前管理对小尾寒羊宰后肉质的影响.试验对小尾寒羊宰后肌肉p H、糖酵解潜力、肉色、嫩度、保水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宰前休息能降低羊肉p H45min、pH24h和糖酵解潜力,运动能降低肌肉中的糖酵解潜力并提高了肉的嫩度.研究认为在实际生产中,小尾寒羊宰前休息6~12 h较合适;经过充分的宰前休息,运动不会影响肌肉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李凤仙 《科技信息》2012,(15):427-427
生猪屠宰栓疫是保证肉品卫生质量,维护人民身体健康,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对生猪屠宰检疫流程和结果处理颇有体会,现将本县生猪屠宰检疫流程和要点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阻抗谱检测系统便捷测量猪肉品质 将带有6根电极钢针的检测头插入猪肉中.可马上测出猪肉品质。由中国农业大学丁强、黄岚等研制的便携式肉品阻抗谱检测仪器.可准确、快速地对肉品市场进行检疫、检测监控。这一新的发明创造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小型生猪定点屠宰场在规划建设、设施设备、生产方式、屠宰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对肉品质量安全十分不利。建议通过搞好普法宣传和教育、优化行业布局和管理、严格审查条件和整改、落实监管措施和责任、加大政策保障和扶持等措施进行改进,确保肉品质量和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1.
猪肉是人们食物的重要组成部纷,安全优质猪肉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安全猪肉产品的产出受饲养、饲料和加工贮运等关键环节的制约,只有对影响其产出各环节的要素实施适当的控制,才能获得安全的猪肉产品。为提高猪肉的质量,开发安全优质猪肉产品,特制定《安全优质猪肉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本标准的各项技术指标是在现有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猪肉生产和质量控制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本标准的编写按GB/T1.1- 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和GB/T1.1-1997《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定》进行编写。  相似文献   

12.
介绍在食品加工中如何利用HACCP质量控制体系应对当前食品安全危机.以猪肉分割工艺过程为例,通过对加工流程中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分析(HA),找出控制的关键点(CCP),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猪肉分割过程的安全性和猪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介绍在食品加工中如何利用HACCP质量控制体系应对当前食品安全危机.以猪肉分割工艺过程为例,通过对加工流程中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分析(HA),找出控制的关键点(CCP),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猪肉分割过程的安全性和猪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根据循环软化水水质指标现状,详尽分析了各种腐蚀因素的影响,论述了软化水的腐蚀机理。根据循环水质存在的腐蚀问题确定合理的水处理方案。加药处理后的循环水质指标表明,投加的水处理药剂对换热等设备起到了有效的防腐作用。  相似文献   

15.
探讨猪瘦肉中添加不同比例主基料马铃薯淀粉、卵清蛋白、黄原胶等对肉丸感官品质的影响.依据混料回归实验设计方案,建立起各成分比例与产品感官质量之间的回归模型,考察配方中3种主基料之间的交互效应.根据实验设计软件Design Expert 7.1.6 Trial进行组合寻优可知,3种主基料复合总质量分数为10%(以瘦肉计)时,其中马铃薯淀粉质量分数27.9%,卵清蛋白质量分数30%,黄原胶质量分数42.1%,所得肉丸产品口感风味更好.  相似文献   

16.
研究利用RFID技术建立一个陆川猪肉跟踪追溯系统.在陆川猪肉供应链各环节中,应用RFID技术采集和记录相关信息,并上传到数据中心,从而实现对陆川猪肉的跟踪和追溯,确保了陆川猪肉的质量安全,让消费者吃到放心的陆川猪肉.  相似文献   

17.
在对金属表面热处理工艺的资源环境特性和加工时间、加工质量、加工成本、资源消耗、环境影响5个绿色制造目标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面向绿色制造的表面热处理工艺中的决策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某工件表面热处理加工中的热处理设备选择问题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测定了兰州市农贸市场40头份肉样的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微生物毒素(ET)呈色反应等指标,结果表明,兰州市铁路新村农贸市场上仍有19.5%属于次鲜肉和变质肉,11.8%属于病(死)肉。以微生物毒素为基数的八项指标平行程度较高(70%),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论证了这几种方法对评定肉品卫生质量有较高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高度C轴择优取向的纳米氧化锌(ZnO)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退火热处理温度对ZnO薄膜形貌、结构和内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处理可以明显改善薄膜的结晶质量,薄膜的晶粒变得致密,尺寸也变得均匀;(002)衍射面的晶面间距和内应力均低于未经热处理的样品;当温度高于450℃以后,薄膜的致密度反而下降,部分晶粒异常长大,随着退火温度的逐渐升高,ZnO薄膜(002)衍射面的晶面间距和内应力先减小,到450℃达到最小值,后又逐渐增大,可见450℃热处理后,薄膜的表面形貌、结构和内应力均得到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热处理前零件表面的清洁程度对渗碳零件的渗碳层质量影响很大,传统的清洗工艺难以有效清除表面附着的油脂和清洗剂;采用热前预氧化处理,对彻底清除零件表面残留附着物十分有效。优化的预氧化工艺不仅可以有效去除零件表面的残留物,还可以提高零件渗碳层的均匀性,从而极大的提高零件的渗碳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