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格列酮对NOD小鼠PPARγ和FABPs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格列酮是核受体PPARγ的激动剂,PPARγ被激活后通过调控许多与代谢相关基因的转录而发挥多种物效应.为了研究罗格列酮对NOD(nonobese diabetic)小鼠PPARγ和FABPs基因表达的影响,以NOD小鼠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灌喂蒸馏水12周)和用药组(灌喂罗格列酮12周).结果显示用药组小鼠比对照组生长快,而且对照组小鼠体质量在实验第11周开始下降;实验结束时,用药组体质量和脂肪质量显著大于对照组.RT-PCR法检测肝脏、脂肪和肌肉组织PPARγ和FABPs mRNA相对表达量显示,用药组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PPARγ 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增加1倍以上;用药组肌肉组织的H-FABP mRNA和脂肪组织的A-FABP mRNA分别比对照组上调1倍和4倍以上.  相似文献   

2.
bF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腓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腓肠肌功能恢复的方法:以钳夹损伤左侧坐骨神经大鼠为模型,治疗组肌肉注射bFGF,对照组注射等渗盐水,隔日1次。术后2、3、4周分别对治疗且和对照组损伤仙侧腓肠肌进行肌诱发电位及肌收缩力检测,以健侧为100%,求出损伤侧各指标的恢复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腓肠肌诱发电位幅值恢复率明显加快;腓肠肌单收缩力和强直收缩力的恢复率也显著加  相似文献   

3.
bF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腓肠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 G F) 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腓肠肌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以钳夹损伤左侧坐骨神经大鼠为模型,治疗组肌肉注射b F G F,对照组注射等渗盐水,隔日1 次。术后2 、3 、4 周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损伤侧及健侧腓肠肌进行肌诱发电位及肌收缩力检测,以健侧为100 % ,求出损伤侧各指标的恢复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腓肠肌诱发电位幅值恢复率明显加快( P< 005) ;腓肠肌单收缩力和强直收缩力的恢复率也显著加强( P< 005 和 P< 001) 。结论:b F G F 能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骨骼肌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bFGF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电生理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和电生理学方法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功能影响。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2、3、4和5周的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受损神经的动作电位幅值及传导速度的恢复率较对照组明显加快,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表明bFGF能促进损伤的外周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大鼠坐骨神经盐酸氮芥作用后恢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大鼠坐骨神经节段(10 mm)经盐酸氮芥作用后其功能恢复情况.从而实现灭活侵犯神经干的肿瘤细胞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周围神经的再生能力,进而探索出一理想的肢体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选26只健康雌性Wistar大白鼠,随机分成A组(盐酸氮芥处理组)13只、B组(NaCl对照组)13只.按30 mg/kg体重给予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后,显露右侧坐骨神经,A组取梨状肌下缘下一段长10 mm的神经干注入10%盐酸氮芥溶液0.1 mL,作用5 min.B组用0.9% NaCl处理神经做对照.盐酸氮芥作用后的大鼠坐骨神经有变性,其功能受损,经10 周恢复后从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电生理检查混合神经传导速度、神经动作电位波幅、肌肉诱发动作电位波幅以及光镜下行单位面积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分析等指标评价显示A、B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实验条件下,大鼠坐骨神经经盐酸氮芥作用后尚能保存神经再生修复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对大鼠坐骨神经横断性损伤后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 构建大鼠右侧坐骨神经横断损伤模型,并行手术修复损伤.将40只Wistar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组、IGF-2组、地塞米松组,术后2、4、6、8、12周分别采用足印实验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术后12周进行大鼠手术侧肌肉湿质量比检测,截取缝合端坐骨神经,进行HE染色及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术后IGF-2组SFI值明显高于空白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术后2、4、6周,3个测定时间点IGF-2组SFI值低于地塞米松组(P<0.05),8、12周,两个测定时间点IGF-2组与地塞米松组SF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F-2组较空白组与生理盐水组肌湿质量比明显增高(P<0.05),IGF-2组与地塞米松组肌湿质量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IGF-2组较空白组及生理盐水组损伤修复后瘢痕组织少,神经鞘修复良好.结论 IGF-2对于大鼠坐骨神经横断性损伤后的再生与修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药师干预促进医院合理用药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在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卫生院治疗且未经药师干预的10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102例经药师干预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临床用药合理性评分高于对照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用药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选择、抗菌药物的使用、联合用药、用药及用法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药师干预可提高用药合理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用药费用,缩短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避免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8.
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对促进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的效果。选取2015年9月~2017年2月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高血压患者148例,并随机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74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药师干预。比较2组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及血压控制情况。观察组药物选择不合理、重复用药、用法不合理、用药剂量不合理及联合用药不合理等情况发生率6.76%较对照组的18.92%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对照组低(P0.05)。高血压患者实施临床药师干预,可明显减少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有效调节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肌肉品质的影响,此次研究选择了100只肉鸡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对照组和负对照组,以及处理组总共5组实验样本,其中在负对照组的肉鸡日粮中添加了复合非淀粉多糖酶。通常情况下肉鸡会选择在45日的时候进行屠宰,然后测定肌肉的品质,检测结果表明,负对照组的肉鸡肌肉品质要比正对照组和处理组的要高很多,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复合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肌肉品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修复狗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复合型医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辅加神经再生素修复狗坐骨神经缺损的可行性,将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连接在7只狗的坐骨神经缺损30mm处.以自体神经桥接的5只狗为对照组Ⅰ;神经缺损的4只狗为对照组Ⅱ.经大体观察、免疫学检测、电生理学检测、荧光素示踪、形态学观察及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术后6个月,再生神经修复了坐骨神经的缺损,实验动物未出现排斥反应及明显炎症反应,实验组各项检测指标优于对照组,狗坐骨神经缺损30mm经修复后,功能恢复效果明显.因此证明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对缺损的坐骨神经修复具有良好的桥梁作用和促神经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探讨药物指导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医院收治的10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药物指导。统计对比两组护理前后不合理用药情况及生化指标。干预前两组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重复用药、剂量错误、用药错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FPG、Hb Alc、T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PG、Hb Alc、TC、TG低于对照组(P0.05)。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药物指导干预,可降低其生化指标,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  相似文献   

12.
板蓝根枸杞提取液对小鼠免疫机能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板蓝根和枸杞提取液对小鼠免疫能力的影响进行比较实验研究.实验用板蓝根及枸杞提取液灌胃.灌胃的剂量为0.2mL/ADI(含量为45mg/mL),连续灌胃35d,末次灌胃后2h,以脱颈椎法死小鼠,取出小鼠脾脏、胸腺及血样进行相关数据的测定.将实验数据与对照组小鼠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并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板蓝根用药组和枸杞用药组小鼠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证明,板蓝根和枸杞提取液在一定条件下能提高小鼠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在神经再生室内植入人发角蛋白,观察神经的功能恢复情况,为桥接周围神经缺损寻求新的替代材料。方法将18只新西兰兔的左侧坐骨神经切断,造成lOmm缺损,实验组用人发角蛋白桥接,对照组用空硅胶管桥接,术后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电生理、腓肠肌湿重,观察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8周时,试验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值优于对照组(P〈0.01);12周时,试验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潜伏期和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发角蛋白能促进兔坐骨神经功能的恢复是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4.
bFGF对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观察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SD成年大鼠40只,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钳夹损伤大鼠坐骨神经。在实验组损伤侧受损的神经周围放入浸有bFGF的明胶海绵,对照组则用生理盐水浸泡海绵置于受损神经处。以大鼠右侧坐骨神经为正常自身空白对照。术后隔日一次向损伤侧腓肠肌肌注bFGF,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2、3、4、5周分别对每只大鼠进行心脏灌注固定,切取脊髓腰4~6节段,恒冷箱冷冻切片,Nisl染色,观察脊髓前角运动元的形态,计算其数目,将损伤侧与正常侧比较,将bFGF治疗组与非治疗组作比较,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3、4、5周治疗组的损伤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率均大于对照组,且统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bFGF对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所导致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死亡有保护作用,也许可能成为运动神经元新的神经营养因子。  相似文献   

15.
牵拉增加肌梭传入放电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牵拉刺激(刺激强度)及其它实验因素对肌梭放电频率的影响。方法制备蟾蜍离体坐骨神经-缝匠肌标本,用BL-420生物机能系统记录牵拉刺激及实验因素对肌梭传入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牵拉刺激增强,肌梭的传入放电频率增加;牵拉力度相同时,快速牵拉较缓慢牵拉引发更多的肌梭放电。结论肌梭是肌肉长度感受器,有快适应和慢适应两种现象,其敏感性受肌肉长度及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探讨药学服务对促进抗生素合理用药临床效果。选取甘肃省华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需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76例。对照组仅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实施药学服务。比较两组处方合格率、用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处方合格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药学服务对促进抗生素合理用药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利维爱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为服用利维爱1.25—2.5mg,1次/d,对照组为服用尼尔雌醇1-2mg,1次/15d,观察两组用药前后更年期症状、情绪、泌尿生殖道症状及治疗效果等的改善情况。结果分别对用药后3个月潮热、出汗、情绪、阴道干燥、性交困难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用药后3个月后显效58例(72.5%);有效例21例(26.25%);无效1例(1.25%)。对照组用药3个月后,显效50例(62.5%);有效18例(22.5%);无效12例(15%)。结论利维爱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在缓解围绝经期症状方面效果优于尼尔雌醇,不良反应少于尼尔雌醇。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经白细胞介素-2(IL-2)激活的恶性胶质瘤肿瘤浸润淋巴细胞(GTIL)在裸小鼠体内攻击恶性胶质瘤,目的观察和了解GTIL对恶性胶质瘤生长抑制作用,为临床恶性胶质瘤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1)GTIL抑制恶性胶质瘤在裸小鼠体内生长实验,结果发现裸小鼠移植瘤成瘤率GTIL+IL-I组<GTIL组<IL-2组<对照组;3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GTII+IL-2组和GTIL组差异显著(P<0.01).(2)GTIL不同用药途径实验,结果发现局部用药组移植瘤瘤体明显缩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静脉用药组移植瘤瘤体可见缩小.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0.05),该研究表明,肿瘤局部GTIL疗法在治疗恶性胶质瘤术后残留灶及预防术后癌肿复发方面作用显著,为临床恶性胶质瘤的综合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探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选取某社区服务中心管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38例,对其进行随机编号,按照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社区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健康行为形成率及血压控制效果。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及压力管理等健康行为形成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舒张压(DBP)及收缩压(SD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习惯,提高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提升社区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低盐养殖对大黄鱼生长、体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挑选初始体重为(53.59±25.10)g的大黄鱼幼鱼600尾,分为对照组(天然海水,盐度24)和低盐组(盐度10)两组,每组设3个重复,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低盐养殖大黄鱼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肌肉的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对照组(P0.05),粗脂肪略低于对照组,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低盐组大黄鱼肌肉∑MUFA显著低于对照组,而∑PUF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盐养殖组大黄鱼肝脏与肾脏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