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进一步探讨中枢解热机理。方法 :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 ,观察在致热原IL - 1β作用下电刺激兔腹中隔区 (VSA)对视前区 -下丘脑前部 (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特性的影响。结果 :(1)IL - 1β 使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减少时 ,电刺激腹中隔区可明显降低POAH热敏神经元的温度敏感系数。 (2 )IL - 1β 使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时 ,电刺激腹中隔区可增加POAH冷敏神经元的温度敏感系数。结论 :作为负调节中枢的VSA可通过影响致热原作用下POAH区温敏神经元放电特性而解热  相似文献   
2.
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Y—型迷宫测试法(综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更合理地运用Y-型迷宫对动物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测试,系统介绍并分析了Y型迷宫的结构原理、测试方法、观察指标等,最后对Y-型迷宫测试法的影响因素、现存问题、亟待改进之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探讨中枢解热机理,方法: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观察在致热原IL-1β作用下电刺激兔腹中隔区(VSA)对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特性的影响,结果:(1)IL-1β使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减少时,电刺激腹中隔区可明显降低POAH热敏神经元的温度敏感系数,(2)IL-1β使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时,电刺激腹中隔区可增加POAH冷敏神经元的温度敏感系数。结论:作为负调节中枢的VSA可通过影响致热原作用下POAH区温敏神经元放电特性而解热。  相似文献   
4.
bFGF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电生理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和电生理学方法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功能影响。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2、3、4和5周的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受损神经的动作电位幅值及传导速度的恢复率较对照组明显加快,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表明bFGF能促进损伤的外周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针穴位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引起的脑海马及大脑皮层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CCAO)造成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以改良Ellman法测定AChE.每日电针双侧"百会"、"风池"、"大钟"及"足三里"穴30min、7和14d,疏-密波频率:2~20Hz,强度2 0A.结果:实验后第7d,大鼠海马及大脑皮层内的AChE活性在缺血-再灌流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而其电针组的AChE活性则基本恢复;第14d,缺血-再灌流及其电针组的大脑皮层AChE活性恢复,海马AChE活性有所恢复.结论:脑缺血-再灌流所致的脑损伤可能与脑内AChE的活性有关;电针能提高大鼠海马及大脑皮层内的AChE活性,从而可能对抗脑缺血-再灌流所致的脑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bF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腓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腓肠肌功能恢复的方法:以钳夹损伤左侧坐骨神经大鼠为模型,治疗组肌肉注射bFGF,对照组注射等渗盐水,隔日1次。术后2、3、4周分别对治疗且和对照组损伤仙侧腓肠肌进行肌诱发电位及肌收缩力检测,以健侧为100%,求出损伤侧各指标的恢复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腓肠肌诱发电位幅值恢复率明显加快;腓肠肌单收缩力和强直收缩力的恢复率也显著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电针穴位前后海马内MDA含量和SOD、GSH—Px活性。每日电针双侧“百会”、“风池”、“大钟”及“足三里”穴30min,持续7和14d,疏—密波频率:2-20Hz,强度:2.0A。结果:电针能降低缺血—再灌注组大鼠海马MDA含量、提高SOD及GSH—Px活性。结论:电针穴位能提高动物脑海马内氧化酶活性、抑制自由基生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波幅问比率在糖尿病大鼠中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IZ)腹腔注射法,建立实验性糖尿病(ED)动物模型。在成模前后按时间顺序连续10周动态观测BAEP的波幅间比率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D组大鼠在病程2周时出现BAEP Ⅰ、Ⅲ、Ⅳ、Ⅴ波幅增高;在病程4周时出现BAEP各波波幅增高;病程6周时BAEP Ⅰ、Ⅱ、Ⅲ、Ⅳ波幅增高;病程8~10周时:BAEP Ⅰ、Ⅲ、Ⅳ、Ⅴ波幅增高。病程8周后BAEPⅤ/Ⅰ波幅比率下降;病程10周后BAEPⅢ与Ⅴ波幅比率降低;Ⅴ与Ⅰ、Ⅳ与Ⅰ波幅比率明显降低。结论:糖尿病大鼠BAEP的波幅和波幅比率有明显变化,这有助于糖尿病中枢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能系统损伤大鼠行为及认知电位类P3的改变。方法:用6羟多巴胺(6-OHDA)损毁大鼠脑双侧背NE束,建立NE能系统损伤模型,于建模前后对其进行迷宫检查及类P3测定。结果:和对照组相比,中枢NE能系统损伤大鼠类P3潜伏期和TRT显延长,而EN则明显增多,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枢NE参与动物的学习记忆活动并且在类P3的产生与整合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潜伏期听觉电反应 (MLR)在早期诊断糖尿病中枢神经病变 (DCN)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链脲佐菌素 (STZ)腹腔注射法 ,建立实验性糖尿病 (ED)动物模型 并在成模前后按时间顺序动态观测MLR的变化 结果 :建模后 4周实验性糖尿病 (ED)组出现MLRP0 、Na、Pa、Nb、Pb波峰潜伏期 (PL)延长 (P <0 .0 5) 6周后出现MLR各波PL、Pa-Pb 波峰间潜伏期 (IPL)延长 (P <0 0 1) 8周后MLR各波PL、P0 -Pa、Pa-PbIPL均延长 (P <0 .0 5或P <0 .0 1) ED组血糖与MLR的PL、IPL变化之间无相关 ,ED组病程与MLRNa、Nb、Pb 波PL变化有正相关 结论 :糖尿病早期MLR出现PL和IPL延长 ,该变化与病程进展有相关关系 ,MLR是早期诊断DCN的客观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