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甜瓜作图亲本随机引物扩增片段长度的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旦子和H414723作为作图亲本,从1200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48条有多态性的引物用以构建甜瓜分子图谱.共扩增出232个有差异的位点,平均每条能扩增出1.56个多态性位点.  相似文献   

2.
丁鱼岁遗传多样性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5个丁鱼岁养殖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选用20个随机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有16个引物可以扩增出稳定且清晰的条带,其中S103、S104和S105为多态引物.16个引物共扩增出65个DNA位点,片段大小在200~3 000 bp之间,其中多态性位点6个,多态位点比例为9.23%.个体间遗传距离在0~0.067 4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28 6.结果显示,丁鱼岁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3.
对草鱼腹腔注射了CuSO4,抽取注射前后其血液以提取基因组DNA。选用10个随机引物对草鱼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扩增,结果表明:5个引物能产生1~5条扩增带,扩增产物分子大小在200~3500bp之间,其中引物S15和S16能检出用CuSO4染毒前后草鱼基因组DNA的差异。CuSO4可使草鱼基因组DNA发生改变,应对其使用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4.
疣蝗5个种群间遗传分化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在DNA分子水平上对疣蝗5个种群间的遗传差异进行了研究.在23个引物中有6个引物出现稳定的扩增带,扩增总带数为66条,其中53条具多态性,占80.3%,平均每个引物8.9条.利用Nei & Li相似系数和UPGMA聚类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用该法检测到的遗传差异从南向北是连续性梯度差异,因而建议所研究地区疣蝗是一个单型种.  相似文献   

5.
桂花品种的ISSR-PCR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利用ISSR—PCR方法对桂花的54个品种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从7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3个多态性引物用于正式扩增,共扩增出90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DNA带79条,占总扩增片段的87.8%,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的数目为6.92条。依据扩增结果,应用RAPD Distans软件进行Nei相似性系数和遗传距离计算,利用UPGMA法构建聚类树状图。结果表明:ISSR分析中产生了一些品种特有的指纹图谱,因此ISSR技术在桂花品种和品种群(品系)的鉴定和阐明遗传关系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利用DNA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把供试桂花的54个品种分为7个大类,并对品种进行了处理及种下品种群的遗传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利用ISSR—PCR方法对桂花的54个品种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从7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3个多态性引物用于正式扩增,共扩增出90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DNA带79条,占总扩增片段的87.8%,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的数目为6.92条。依据扩增结果,应用RAPD Distans软件进行Nei相似性系数和遗传距离计算,利用UPGMA法构建聚类树状图。结果表明:ISSR分析中产生了一些品种特有的指纹图谱,因此ISSR技术在桂花品种和品种群(品系)的鉴定和阐明遗传关系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利用DNA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把供试桂花的54个品种分为7个大类,并对品种进行了处理及种下品种群的遗传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滩羊体大品系遗传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APD(Ro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利用混合基因池(DNA pool)法,对滩羊体大品系、普通品系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从100种具有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4种引物在滩羊群体基因组中共扩增出358条带,其中22种引物的扩增产物表现为多态(占22%),且扩增出32条有差异的条带,占总带数的8.94%;62种引物的扩增产物表现为单态(占62%)。滩羊体大品系的特异性条带有5条,而普通品系的特异性条带有7条,这些特异标记可以用来鉴定滩羊的两个品系;滩羊体大品系与普通品系间的遗传距离为0.136±0.087,表明两品系之间的亲缘关系很近。  相似文献   

8.
5种白蚁基因组DNA随机扩增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对尖唇异白蚁(Heterotermes aculabialis)、黄肢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扩头散白蚁(R.ampliceps)、细颚木鼻白蚁(Stylotermes angustignathus)和陇南树白蚁(Glyptotermes longnanensis)等5种白蚁的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所用的20个随机引物中有4个引物能扩增出稳定的带型,5种白蚁6个群体共扩增出43条带,均为多态性片段;同一种类不同群体和同一群体不同品级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多态性,但种间扩增片段差异显著大于种内差异。以UPGMA方法将扩增片段分布和共享度数据矩阵进行聚类分析,所得结果支持我国异白蚁属与散白蚁属合并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以采自四川平武县老河沟自然保护区的一份果子狸(Paguma larvata)组织样品为实验材料, 通过FIASCO法构建微卫星文库, 对250个单克隆进行测序分析, 获得147条含微卫星序列的片段, 微卫星单元重复次数大于10的序列共有42条。据此设计引物 42对, 进一步使用21份果子狸样品检测这些引物的扩增能力和扩增序列多态性, 最终得到5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同时, 对已发表的13个果子狸微卫星位点进行检测, 发现其中5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对这10个位点的特性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它们具有较高的多态性(等位基因数为2~11, 观测杂合度为0.286~0.737, 期望杂合度为0.358~0.906); PID和PID-sib值表明, 在约109个没有亲缘关系的个体或104个有亲缘关系的个体中, 可能发现一对基因型相同的个体, 由于果子狸野外局域种群规模远低于这个量级, 这10个微卫星位点可用于果子狸的个体识别。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研究野生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软枣猕猴桃基因组DNA为模板,优化了SSR反应体系并确定了反应条件,筛选出了多态性较高的标记.从来自中华猕猴桃基因组的65对SSR引物初步筛选出15对有较好扩增带型、增稳定性好的引物,其中较好多态性的引物有12对.用筛选的引物进一步对四川天全二郎山的野生软枣猕猴桃群体进行了SSR分析,在15个个体中共检测出了141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9.4个等位基因,平均PIC值为0.74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人工合成的PCR随机引物,对本单位培育的HFJ和MIJ近交系大鼠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建立 HFJ和MIJ大鼠RAPD扩增特征图谱;选择常用近交系大鼠Lewis和F344作为对照品系,观察HFJ和MIJ大鼠与 对照品系大鼠的RAPD多态性。方法 用酚-氯仿法分别提取4个不同品系大鼠的基因组DNA,从60条随机引 物中筛选能够得到清晰扩增条带的30条引物,对HFJ和MIJ大鼠DNA进行扩增。再从30条引物中随机选择12 条,对4个品系大鼠基因组DNA扩增,并对扩增条带多态性比较分析。结果 30条引物对HFJ和MIJ大鼠DNA 进行扩增,均能获得1~7个较清晰条带,除引物0~08外,条带的分子大小均在200~1 100 bp之间,两品系的引 物0-08扩增结果,均在2 000 bp以上的近原点处扩增出1条清晰的条带。HFJ和MU大鼠品系内个体间和两个品 系之间,扩增的结果均完全一致;用12条随机引物对4个品系大鼠同时扩增,HFJ和MIJ大鼠扩增结果一致,与 Lewis和F344比较,有5个引物出现差异条带。结论 用30条随机引物建立了HFJ和MIJ大鼠RAPD扩增特征性 图谱。由于两品系来源于同一对Wistar封闭群大鼠,虽然遗传特性有显著差异,但是在所选30条引物扩增时,未 发现多态性。两品系与Lewis和F344之间存在多态性条带  相似文献   

12.
基于RAPD的藏马鸡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测定7只笼养藏马鸡的亲缘关系,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对7个个体进行了分析.选用53个10bp的随机引物对每只藏马鸡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获得14个有效引物,并得到226个扩增片段.根据聚类分析所得到的树状图,确定了7只藏马鸡的亲缘关系,证明RAPD可以用来鉴定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大鸨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与种内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对大鸨(Otis tarda)6个个体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共筛选出有效随机引物14条,利用所得的随机引物对每只大鸨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得到327个扩增片段,其中共有片段150个,根据聚类分析所得到的树状图确定了6只大鸨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低能N+注入凤仙花的变异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低能N 注入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L)种子后获得了高茎、矮茎2个变异品系.对其进行过氧化物同工酶(POD)检测的结果表明,2个变异品系叶片的POD分子大小、表达强度和条带数目与对照相比都发生了一定变化.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分析结果也表明变异品系DNA链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发生了变异,从25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9个具有多态性.实验证明适当剂量的低能N 注入能够在基因水平引起凤仙花的变异,为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遗传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15.
笼养蓝孔雀两个种群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对英吉利孔雀场和广州动物园两个蓝孔雀Pavocristatus种群进行了分析。用 2 3个随机引物 ,共获得 173和 15 7个扩增片段 ,多态率分别为 47 40 %和 9 5 5 %  相似文献   

16.
从5组24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6个重复性好的多态引物,对四川9个黑山羊品种(群体)共计572只个体,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研究.结果表明,16个引物扩增出125条带,其中102条带呈现多态,多态率为81.61%.不同引物扩增出的DNA片段在各品种(群体)中的分布频率不同.9个黑山羊品种(群体)间相似系数为0.7533~0.9642,遗传距离指数为0.0358~0.2467.引物OPQ-06(序列为GAGCGCCTTG)未在乐至黑山羊中扩增出900bpDNA片段,而在其他8个黑山羊品种(群体)中出现率均为1,可作为区分乐至黑山羊和其他8个黑山羊品种(群体)的分子遗传标记.引物OPK-03(序列为CCAGCTTAGG)未在江安黑山羊扩增出550bpDNA片段,在其他8个黑山羊品种(群体)中出现率均为1,可用于区分江安黑山羊和其他8个黑山羊品种(群体)的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7.
柳树RAPD反应体系均匀设计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柳树幼苗的嫩叶中提取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运用均匀设计方法,获得;柳树RAPD扩增反应的优化体系:25μL反应体系中,DNA模板用量70 ng,引物浓度0.5mmol.L-1,Mg2+浓度3mmol.L-1,TaqDNA聚合酶用量1.0 U,dNTP浓度0.3mmol.L-1.用16条引物进行验证,证实该体系重复性好、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松材线虫在我国的群体遗传关系及传播路径,获得更为稳定的松材线虫分子标记,使用MISA软件对松材线虫全基因组10 432条DNA片段进行搜索,共获得95个gSSR位点。其中,二核苷酸重复出现频率最高,占全部SSR位点的66.3%。依据所有gSSR位点共设计出36对引物,以1份松材线虫DNA pooling(包含我国46个不同地理来源的松材线虫虫株DNA)为模板进行PCR,产物由QIAxcel全自动凝胶电泳分析系统检测,获得17对可能具有多态性的gSSR引物。进一步对这17对引物的PCR产物进行单克隆试验并测序,BioEdit软件拼接比对结果表明,其中9对确实具有多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