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中体西用”思想的萌生、发展与完全定型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考察与分析,认为它不是某一个人物的独创,而是近代思想家不断探索的结果,是群体思想的结晶。“中体西用”思想之所以归于张之洞名下,成为其代称,不是时人误会了梁启超的语意,而是对其不合时宜地重弹“中体西用”老调的讥刺。尽管“中体西用”思想曾经阻碍过维新变法思想的发展,但它在特定时期所起的积极作用也是应予肯定的。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化挟船坚炮利而来。在顽固派的诘难下“中体西用”论孕育而生,然而随着“西用”范围的扩大,冲破“中体”之限全面改造社会的思潮已势不可挡。胡适正是站在这个化革新的前列,他以“重新评估一切价值”的勇气试图“再造明”。胡适的化思想内容丰富,集中体现在明-化的整体观、化的进化观与化的惰性论、化心态与化改造的途径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明末清初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引起了中西方文化的第一次大碰撞,对此,中国士大夫们或全面崇拜西学,或完全排斥西学。而康熙皇帝则采用了“中体西用”的方针,是“中体西用”思想的早期实践者,他对西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对传教士位委官重用,但因其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他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始终没有清醒的认识,对西学的吸收引进也往往限于内廷及皇帝周围少数一些人,未能推广流行,形成风气和潮流。  相似文献   

4.
清末的教育体制改革是中国历史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此过程中,张之洞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劝学篇》和“癸卯学制”集中体现了他“中体西用”的历史教育思想。他认为历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忠君爱国的思想;历史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史为体,世界史为用”;并就历史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要求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并推行于实践。张之洞的历史教育思想对当今我国的历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晚清政治舞台上,慈接太后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其政治活动几达半个世纪,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长时期以来,学术界一直将慈接太后视为顽固派的代表,对其政治活动大加挞伐,特别对她镇压戊戌维新运动,更是同声斥责,已成不刊之论。笔者认为,慈橹太后在政治舞台上的表演,虽有违背民心国情、阻滞社会发展的行径,然也有合乎时代潮流,有利社会进步的举措,不能一概而论。慈橹太后与“中体西用”的关系,即属于后者。但这一问题长期来均为论者所忽略,未能深究。“中体西用”思想曾经长期被视为洋各派的思想体…  相似文献   

6.
对“中体西用”思想的评价应以1883年中法战争为分界线划分为两个阶段。在中法战争之前“中体西用”思想具有进步性和必要性;在中法战争之后它就由进步性转向了落后性。  相似文献   

7.
在时量补语句中,当谓语动词具有持续性特征时,句末的“了_2”表述了动词的未完成体意义;当谓语动词具有瞬间性特征时,句末的“了_2”表述的则是动词的完成体意义。就时量补语句言,其谓语动词必须是动作动词,时量补语必须表时段,否则,就不是本文所论述的时量补语句,“了_2”的两种体意义也无从表述。  相似文献   

8.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是近代洋务思想的集中表述,有其丰富的内涵。它经历了一个从酝酿、形成、发展、变异的过程。"中体西用"思想和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它从酝酿到变异的过程无不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形成的"实用理性"的影响,相反它又反作用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瓦解着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使其不断向世界文明靠拢。  相似文献   

9.
"教化"涵义新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自古就有重“教化”的传统,教化对国家政权的稳定与社会秩序的维持都有很大的作用。“教”与“化”的涵义是不同的,“教”主要是指在上者通过语言、行为作出表率,让在下者学习、效仿。“化”主要是指政府的统治思想与固有的伦理规范成为社会思想后,人们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便会受到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化”的涵义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相似文献   

10.
以礼为教作为张载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整个关学宗风重要特征的体现。本文从张载“受中庸”到“退居横渠”的生活世界出发,探讨了其“以礼为教”思想的形成过程,力图明晰其思想的源流,为进一步深入认识该思想的内涵乃至关学的要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副词“真”、“很”、“太”在语义上都有表示程度高的意思,但是三者在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还是存在许多差异。文章从语义内涵、组合能力和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直觉模糊集定义及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基础上 ,利用 F -格的序关系 ,研究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 t-范及 t-余范的定义 ,同时给出了两种新型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探讨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 t-范及 t-余范所具有的性质 .拓广了模糊逻辑中关于生成子的概念 ,给出了阿基米德直觉t-范及 t-余范的表现定理 ,并对不同算子分别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尤其是文学作品中文化意象的使用包含着更为广阔、更为深沉的内涵,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译出原作的语义信息,而且还要译出原作内在的文化信息。通过对比分析霍克斯及杨宪益、戴乃迭对"司马牛之叹"中"叹"字的不同翻译方法,说明译者只有正确理解原语词义及其文化意蕴,才能更加全面、准确地传达文本及其蕴含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4.
南朝梁时,萧统、萧纲兄弟分别主持编纂了《选》和《玉台新咏》。论对其编撰目的和体例、作家作品录情况、各自的学观和对后世的影响,一一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见出它们的价值与得失。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动态表演性原则在英若诚先生所译的《芭芭拉少校》中习语、活句、文化转换、称谓等方面的应用来论证这一原则在戏剧翻译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在英文中,消费需求包括“Needs”和“Wants”,有人把它们分别译为“需求”或“欲望”,“需要”和“想要”,也有人用“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或“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来区分,从意义上讲,这些表述都是有道理的,但从“Needs”和“Wants(也有人用‘desires')”的定义和表述的简洁来讲,本人更愿意把它们表述为“需求”和“欲求”,即消费者“求其所需”和“求其所欲”的意思,从消费需求的发展来看,二者的区别越来越小,甚至可以互换使用;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只使用“消费需求”这一概念,而不再对二者进行严格的区分。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的"中国"与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在内涵、层次上有所不同。在中国历史语境中,"华夏"既可指称古代族群或民族,也可表示一种文化或文明的载体。从历史上的"中国"、"华夏"到"中华"乃至现今"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中华"一词与时俱进,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中华民族的民族过程比中国已经识别的56个民族实体发展缓慢,至今仍然属于"想象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V+到”结构同“V+进”、“V+见”、“V+在”、“V+着”等相关结构的比较,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力求为语言使用者提供最佳选择,同时也对相关问题提供了方言方面的佐证。  相似文献   

19.
就《左传》的记载来看,“因”并非一种婚姻关系,而“报”并不见容于春秋时期的宗法制度。“烝”是在婚姻伦理形成之初,在宗法制度可以容忍的范围内的一种事实婚姻。它既非群婚或转房婚的遗迹,亦不同于周边少数民族的收继婚。对于这种事实婚姻,不同地区、不同的人所持的态度是不同的,既非毫不犹豫的承认,亦非旗帜鲜明的反对。这种情况反映了春秋早期贵族阶层婚姻伦理的相对混乱状态。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以及与世界制造业的差距,指出中国的设计师应"为中国制造而设计",从而使"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最终实现"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