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RV减速器的功率流分析和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XP单环路系统的知识分析RV减速器,给出转速、转矩、传动比的计算公式和功率流的分流大小、流向图;并运用结点功率法给出系统的传动效率;提出根据功率流分流情况来设计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重点探讨了在3K传动中,传动比与齿数差值的关系,并通过CAD程序设计,打印出大量传动比与齿的关系值。在设计工作中可直接选用,既简单方便,又使设计方案合理,对于根据已知传动比,按各轮最佳齿数设计3K传动,是目前国内一个比较完整的设计规范,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研究了混合公比和转速重迭的三公用齿轮机构的各种传动方案,并提出一套优化方法与设计程序,以最小结构尺寸为目标函数,同时满足传动比的限制和啮合条件的要求。如果对优化设计的计算结果认为不够理想,还可以改变基准齿轮齿数,或者再附加约束条件,重新进行优化。设计程序中备有各种传动方案以供选择,并可根据计算结果绘制相应的优化转速图和传动图。  相似文献   

4.
对新型磁力金属带传动中传动比的影响因素,如有效牵引力、初张力、磁感应强度、中心距、小带轮直径及围包角等进行了分析和数值模拟,揭示了传动比随这些影响因素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磁力金属带传动的传动比随磁感应强度、初张力及中心距的增大而增大,随围包角及小带轮直径的增大而减小。文中指出,由于磁力的作用,小带轮直径及其围包角均可相应减小,因此,其传动比较普通带传动可增加3~4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借助于电子计算机、按照传动三角胶带的设计方法,在提供原始设计依据(传动功率、转速、要求传动比及中心距要求与工作状态等)的条件下,自动地算出全部可行方案,供设计者择优选用。设计者如能提供寻优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程序还能直接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圆环传动及其啮合原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述了圆环传动原理之后,利用转化机构原理,导出了传动比计算公式;利 用圆矢量函数和活动标架理论,建立了圆环螺旋线方程式、圆环齿面方程式及诱导主 曲率公式;并依据圆环螺线的成形原理.将圆环蜗杆的上述有关方程式合成为统一的 形式。 本文给出的公式概念明确,表达形式简洁,可用于圆环传动的设计计算中,是圆 环传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无自转活齿双摆线行星减速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无自转活齿双摆线行星减速器是一种新型的减速器,与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相比,本减速器可获得更小的传动比,偶数及小数传动比,并且转臂轴承转速低,文中给出了传动计算公式及正常传动结构条件,为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ADAMS的复式系杆同步带传动周转轮系运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复式系杆同步带传动周转轮系的运动,在ADAMS中建立了该周转轮系的虚拟样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运动模拟。得到了输入和输出转速之间的传动比,此传动比与轮系传动比的理论计算值相吻合,从而验证了轮系传动设计的正确性.为样机试制提供了参考,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有阻尼齿轮扭转振动数字模型和动态优化数学模型,以振动加速度的均方根值最小为优化目标函数,以其中的连续参数作为设计变量,并对啮合过程中最大动载荷加以限制进行齿轮副的动态性能优化设计。实例优化结果表明,在各种转速下优化目标函数值均比常规设计要小得多,从而为齿轮传动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优化V带传动的带轮质量最轻和中心距最小双目标.运用Matlab优化工具,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对普通V带传动进行设计,建立以带轮质量(最轻)和中心距最小为综合目标的优化数学模型,并运用权重因子将多目标转化成单目标优化问题.与传统设计结果比较,A型带带轮质量和减小61%,中心距减小了53%,B型带带轮质量和减小了34.5%,中心距减小55.8%,优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采用等效杠杆法对5挡自动变速器传动方案的组成形式进行了归纳,并给出了各种方案的杠杆图和传动简图.根据变速器的基本要求,分析了5挡变速器各种方案的特点.提出了以等效杠杆的中间点为输出点,基本结合元件数为3个离合器和3个制动器的并联式5挡变速器传动方案.通过选择合适的行星排连接方式和特性系数值,可实现5挡变速器的速比要求,其中3个速比值能自由选取,换挡时只需分离一个结合元件和接合一个结合元件.  相似文献   

12.
梁栋  孟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0):13308-13314
内啮合齿轮传动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承载能力高等特点,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中获得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内啮合齿轮副传动性能,在齿轮共轭曲线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传动形式,建立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传动基本数学模型,通过空间共轭曲线副实现较灵活的齿面设计,满足高性能使用需求。分析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副接触特性,建立齿面运动分析模型,探讨连续旋转运动下齿面实际啮合特征;提出适用于该内啮合齿轮副的齿面重合度分析计算方法,推导依据空间共轭曲线副评判成型齿面滑动率的一般计算公式,讨论不同参数影响下齿面滑动率变化规律;概述点接触曲线构型内啮合齿轮副齿面法曲率计算原则,提出齿面干涉分析依据等。相关研究为后续构建高性能齿轮传动副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的结构参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调速特性和传动效率分析的基础上,以提高效率为出发点。通过对原有系统低速档、倒档工况下的效率分析,并对原有结构进行了优化.对传动系统的最大速比、最小速比和倒档速比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了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传动系统的结构参数设计方法,以长安羚羊SC7101轿车为设计原型,在保持原车性能的基础上给出了对原型车的回流式无级自动变速的改造实例.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一种车辆用控制式差动齿轮式无级变速机的转速、效率、功率流以及转矩特性。结果表明,随iA变化,功率流、转矩在低速段变化很大。在此基础上进而探讨了模型试验机的齿轮疲劳强度核核计算点的确定问题,以及尖峰负荷下静强度校校的处理方法。最后指出实用设计时应按车型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基于移动粒子半隐式法的齿轮搅油损失分析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移动粒子半隐式法应用于齿轮搅油损失分析,以研究齿轮传动中搅油损失的内在特性.以单齿斜齿轮为对象分析其在不同浸油深度、齿轮转速和齿轮宽度条件下的搅油损失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齿轮转速对搅油损失的影响最大;浸油深度对搅油损失的影响也较为显著;齿轮宽度对搅油损失的影响则不太明显.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建立了单齿斜齿轮搅油损失数学模型.搭建试验台架,通过试验与仿真数据的比较,验证了移动粒子半隐式法在计算搅油损失方面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从而为齿轮传动搅油损失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齿轮副必须具备足够量的最小侧隙才能保证正常啮合传动。目前关于最小侧隙的计算还没有比较理想的方法,在理论上和考虑诸影响因素上也尚有争论,尤其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制(JB179—83)简介中规定了最小侧隙的计算公式,我认为也同样存在着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重点提出了齿轮副最小侧隙与润滑方式无关而与齿面粗糙度有关的新论点,同时对各影响因素逐一进行分析,提出了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汽车变速器齿轮传动中的振动及噪声问题,从齿轮几何学角度出发,提出了斜齿轮副对角修形量的计算方法.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建立了斜齿轮副两啮合工作齿面满足任意瞬时连续相切接触条件的啮合方程,并将方程求解转化为两啮合齿面法向间距最小以及法向量偏差最小的优化问题,从而确定了对角修形量.同时,基于Masta仿真平台建立目标变速器的三维模型,并根据对角修形的参数对目标齿轮副的啮合性能进行仿真试验验证.仿真试验表明,变速箱主减速齿轮副对角修形后常用工况下的传动误差明显降低,齿面载荷分布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双排行星轮系齿轮变速器设计过程中各轮轮齿结构的合理性,以某型拉维纳式齿轮变速器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该齿轮变速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明确了各挡位动力传动路线;其次计算了各挡位自由度与传动比,分析了该轮系的运动学特性;最后通过邻接条件、同心条件与安装条件,校核该齿轮变速器行星轮系的装配条件。结果表明:各齿轮轮齿结构能够满足双排行星轮系的装配条件,并能够实现运动确定、速比合理的7挡变速功能。  相似文献   

19.
飞行汽车作为面向未来空中交通的新型交通工具,齿轮传动可靠性将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提高飞行汽车传动系统疲劳可靠性,以某倾转翼飞行汽车试验偏置复合轮变速器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飞行任务剖面图编制齿轮传动输入载荷谱。结合应力强度干涉理论分析各级传动与齿轮系统的疲劳可靠性。将可靠度作为优化目标,以齿数、模数、齿宽、压力角及变位系数为优化变量,考虑基本结构、强度和质量约束条件,运用遗传算法获得高可靠轻量化的结构参数。研究表明,优化后的齿轮传动可靠度提高3.83%,质量减轻2.4%,为飞行汽车传动系统开发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0.
针对非圆齿轮的时变速比特性,采用多段函数构造法实现了非圆齿轮副预设速比函数的再现设计;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非圆齿轮无级调速机构,推导了非圆齿轮无级调速机构的基本参数与输出速比的影响规律。根据机械原理、齿轮啮合理论与现代设计方法,采用SolidWorks和Adams等软件,建立了非圆齿轮无级调速机构的仿真模型,对非圆齿轮无级调速机构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改变非圆齿轮副间的相位差,该无级调速机构可以得到变化的输出速比,获得了该无级调速机构的输出速比与相位差的影响规律;搭建了非圆齿轮实验台,得到非圆齿轮副的实验速比与理论速比变化趋势一致,最大实验误差6.8%,验证了无级调速机构和非圆齿轮理论分析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