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混合式教学法提倡整合传统课堂教学和现代网络教学不同优势,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灵活组织教学活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正是体现了混合式教学的理念。Moodle是一个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课程管理系统,有助于教师创建高效的教学环境。本文探讨了在Moodle支持下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并提出该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流程。  相似文献   

2.
Moodle不仅是一个技术平台,而且是一个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操作平台;它不仅是一个先进的"课程管理系统"(CMS),更是一个支持教师和学生实施教学活动的"学习管理系统"(LMS),利用此平台可建设英语听力网络课程,实施学生自主听力学习模式。以自主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以应用英语专业的听力教学为研究内容,探讨了如何建设《英语听力》网络课程,并开展了教学实验,对网络课程的使用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基于Moodle的学生自主听力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更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Moodle的学生自主听力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共同配合。  相似文献   

3.
基于Moodle的SCORM课程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Moodle网络教学管理系统(LMS)的广泛应用,如何基于Moodle设计出更好的课程已成为课程设计者努力的方向,通过Reload Editor把教材内容打包成SCORM2004标准课程包并导入Moodle可使课程更连贯和有更好的共享性.  相似文献   

4.
Moodle以其经济性和易用性等特点,已在教育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浙江科技学院在中澳合作办学项目中,基于Moodle的网络教学平台成了联系中澳双方的纽带,为双方教师及学生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分析了Moodle课程管理系统的特点和主要功能模块之后,介绍了Moodle在项目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指出了在使用这个教学平台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宁笳 《科技信息》2013,(1):274-274
Moodle是一种新型的课程管理系统,本文研究力图构建一个基于Moodle平台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并探讨了利用Moolde平台支持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网络课程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和Moodle网络课程管理系统的教学功能,提出了如何利用Moodle管理系统来管理和发布网络课程。  相似文献   

7.
从协作式学习的角度出发,对网络环境下基于Moodle平台的协作式教育环境进行了研究.笔者通过探讨、研究Moodle平台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不仅能够提供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今后教师应用Moodle构建网络课程提供借鉴,同时,通过开源软件Moodle的引入也为学校提供一种经济且实用的网络平台建设方案,建立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应用环境,辅助现有传统教学的不足,为推广开源软件在中学校园的应用与普及做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Moodle平台,并阐述了基于Moodle平台的《网页与web程序设计》网络化学习环境的创设,还探讨了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为教师开设网络课程提供了一个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9.
陈艳  邹志洪  逯建速 《科技信息》2013,(22):259-260
Moodle是近几年来在众多的网络教学管理系统中备受关注的一款免费、开源的软件包,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模块化设计是其一大特色,并且操作简便,技术门槛低,尤其适合广大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快速入门和掌握。但是初学者在刚接触安装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技术问题,本文从Moodle平台的安装、使用及管理方面根据自己的体会,对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作一简要的收集整理。  相似文献   

10.
构建基于Moodle的项目化教学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美琼 《科技信息》2009,(33):19-20
本文介绍了Moodle平台,并阐述了基于Moodle平台的《C语言程序设计》项目化教学环境的创设,并对项目化教学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和探讨,为教师实施项目化教学提供了一个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11.
副词“真”、“很”、“太”在语义上都有表示程度高的意思,但是三者在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还是存在许多差异。文章从语义内涵、组合能力和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直觉模糊集定义及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基础上 ,利用 F -格的序关系 ,研究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 t-范及 t-余范的定义 ,同时给出了两种新型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探讨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 t-范及 t-余范所具有的性质 .拓广了模糊逻辑中关于生成子的概念 ,给出了阿基米德直觉t-范及 t-余范的表现定理 ,并对不同算子分别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尤其是文学作品中文化意象的使用包含着更为广阔、更为深沉的内涵,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译出原作的语义信息,而且还要译出原作内在的文化信息。通过对比分析霍克斯及杨宪益、戴乃迭对"司马牛之叹"中"叹"字的不同翻译方法,说明译者只有正确理解原语词义及其文化意蕴,才能更加全面、准确地传达文本及其蕴含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4.
南朝梁时,萧统、萧纲兄弟分别主持编纂了《选》和《玉台新咏》。论对其编撰目的和体例、作家作品录情况、各自的学观和对后世的影响,一一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见出它们的价值与得失。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动态表演性原则在英若诚先生所译的《芭芭拉少校》中习语、活句、文化转换、称谓等方面的应用来论证这一原则在戏剧翻译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在英文中,消费需求包括“Needs”和“Wants”,有人把它们分别译为“需求”或“欲望”,“需要”和“想要”,也有人用“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或“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来区分,从意义上讲,这些表述都是有道理的,但从“Needs”和“Wants(也有人用‘desires')”的定义和表述的简洁来讲,本人更愿意把它们表述为“需求”和“欲求”,即消费者“求其所需”和“求其所欲”的意思,从消费需求的发展来看,二者的区别越来越小,甚至可以互换使用;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只使用“消费需求”这一概念,而不再对二者进行严格的区分。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的"中国"与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在内涵、层次上有所不同。在中国历史语境中,"华夏"既可指称古代族群或民族,也可表示一种文化或文明的载体。从历史上的"中国"、"华夏"到"中华"乃至现今"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中华"一词与时俱进,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中华民族的民族过程比中国已经识别的56个民族实体发展缓慢,至今仍然属于"想象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V+到”结构同“V+进”、“V+见”、“V+在”、“V+着”等相关结构的比较,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力求为语言使用者提供最佳选择,同时也对相关问题提供了方言方面的佐证。  相似文献   

19.
就《左传》的记载来看,“因”并非一种婚姻关系,而“报”并不见容于春秋时期的宗法制度。“烝”是在婚姻伦理形成之初,在宗法制度可以容忍的范围内的一种事实婚姻。它既非群婚或转房婚的遗迹,亦不同于周边少数民族的收继婚。对于这种事实婚姻,不同地区、不同的人所持的态度是不同的,既非毫不犹豫的承认,亦非旗帜鲜明的反对。这种情况反映了春秋早期贵族阶层婚姻伦理的相对混乱状态。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以及与世界制造业的差距,指出中国的设计师应"为中国制造而设计",从而使"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最终实现"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