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对象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计算几何,微分几何,数据结构理论为基础,动用面向对象技术思想,探寻了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的特点,分析了现有国内道路软件平面设计对象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道路线形平面设计对象模型。本模型首先建立道路中心线设计对象模型,然后以此为依托,利用平面法向曲线原理,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中央分隔带模型,边线模型,机非分隔带模型,交通岛模型,雨水口模型等。  相似文献   

2.
闪速炉的仿人模糊质量控制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闪速熔炼过程模糊质量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闪速炉仿人模糊质量控制模型,即利用Takagi-Sugeno-Kang(TSK)模糊模型建立闪速熔炼炉产品质量的控制模型,并对控制模型进行了结构辨识和模型参数调整,在此基础上,针对闪速炉的运行状况,分别建立了静态和动态质量控制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动态质量控制模型要优于静态模型,在生产现场经过2个月的控制模型离线指导操作工操作,质量指标能够稳定地控制在指定的范围内,证实了动态模糊质量控制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准确预测泥岩高速公路路基不同填筑阶段的沉降数据,避免长期监测带来的不便,提出了5个改良Verhulst模型:分别利用元胞自动机和矩形法以及积分法改良传统Verhulst模型背景值,建立了元胞自动机改良模型、矩形法模型和积分法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元胞自动机理论优化矩形法模型和积分法模型的背景值,建立了综合改良模型1、2。以马巢高速公路泥岩路基沉降数据为基础,采用传统Verhulst模型和5个改良Verhulst模型预测路基在不同填筑阶段的沉降。结果表明:5个改良模型中,2种综合改良模型精度最高,其次为元胞自动机改良模型和积分法模型,最后为矩形法模型,且预测精度均优于传统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不同风化程度泥岩路基在不同填筑阶段的沉降,符合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SSD目标检测模型参数量大、运行速率低的问题,在SSD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煤矸快速识别模型DSR-SSD.应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代替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中的普通卷积,减少了模型的计算量;将RFB模块融入到SSD模型中,提高了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经验证,DSR-SSD模型的识别速率为113.99帧/s、精确率为95.17%.将DSR-SSD与SSD,Faster-RCNN,YOLOv3三种模型对比,发现DSR-SSD模型与SSD模型相比,精确率提高了2.29%,识别速率提高了60.89%;同时,DSR-SSD模型的精确率比Faster-RCNN模型高2.86%,比YOLOv3模型高2.71%,识别速率分别是Faster-RCNN模型和YOLOv3模型的14.90倍和3.65倍,证明了DSR-SSD模型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5.
GM(1,1)模型研究的一些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作者对灰色GM(1,1)模型研究取得的成果,具体内容为:证明了GM(1,1)模型为有偏差的指数模型,导出了模型的相关公式,提出了无偏灰色预测模型(无偏GM(1,1)模型),并用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用于模拟二维Benard对流现象的格子BGK模型,该模型要求粒子撞过程不仅满足质量和动量守恒,而且满足能量守恒,结合二迭加FHP模型和三迭加HPP模型,确定了此模型的平衡态形式,导出了此模型对应的宏观质量,动量和能量方程,用该模型成功地模拟了二维Benard花纹。  相似文献   

7.
区域环境总量控制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绕环境质量目标总量控制的两个关键技术要点,即如何建立区域环境承载力模型和排污总量削减分配模型,提出等比分配模型,加权分配模型,分区加权分配模型,优化削减率分配模型和优化方案分配模型,阐述了模型的使用方法、使用范围、并对其进行了评价,为总量控制规划提供较为实用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机械设计特征值反问题求解的神经网络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特征值反问题求解的几种神经网络模型:直接逆模型,间接逆模型,优化方法模型,指出了各种方法的应用范围。研究表明,神经网络的直接逆模型使用范围十分狭窄,间接逆模型不一定收敛,而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神经网络-优化方法模型,在结构参数到频率响应之间的映射关系为非双射时,也完全能获得正确结果。数值实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典型人工湿地去污模型之间的关系(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人工湿地的广泛应用对工程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人工湿地去污模型则是指导设计的基础.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若干典型的人工湿地去污模型,包括衰减模型、一级动力学模型、零级动力学模型、Monod模型和生态动力学模型等,比较分析了各种模型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各模型微分方程的统一表达形式,该统一表达形式能将典型去污模型作为特例而概括.这一研究对人工湿地去污模型的深入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立泌乳曲线模型对奶牛的生产和育种具有重要意义。Wood及其改进模型、改进多项式模型、回归模型和逆多项式模型等都是较为常用的泌乳曲线模型。改进多项式模型和回归模型可以通过变量变换获得参数的优化估计值,而另两种模型变量变换后,却只能获得参数的近似估计值,以该近似估值做为初值,采用高斯-牛顿法才能优化估计模型参数,为建立某种意义下最佳泌乳曲线模型,本文还对非线性模型拟合结果的统计检验进行了探讨,并建议引入多元统计比较分析方法,揭示泌乳过程的统计检验和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11.
建立变形与时间相关关系的变形模型,从中找出变形与时间相关关系的最佳变形模型;再建立变形与水位相关关系的变形模型,从中找出变形与水位相关关系的最佳变形模型;然后以变形与时间相关关系及变形与水位相关关系的最佳变形模型为基础,建立变形与时间、水位相关关系的变形模型,最后将变形与时间、水位相关关系的变形模型的模型参数作为状态向量,用卡尔曼滤波法进行大坝变形分析,实例计算表明这种建模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具有无需开颅、缺血时间可控、梗塞部位较明确等优点,被国内外学 者广泛用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我们对常用的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介 绍我们对复制该模型的要点及体会。  相似文献   

13.
将全局优化方法SCE-UA用于新安江模型的参数优化中,以月潭流域1978—1991年共14年的实测降雨、径流资料以及1982—1988年实测洪水资料为例,对新安江模型参数全局优化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纯利用SCE-UA方法得到的最优参数组会随着资料长度的变化而变化,体现出了优化结果的不稳定性.进而引入赵人俊的新安江模型参数客观优化理论,将SCE-UA方法与该理论相结合.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避免因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导致参数优化结果的不稳定现象,可大大降低模型的不确定性.通过检验,该方案可以较好地用于新安江模型参数优化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现有虚拟模型的分析、模型构建方法的对比,结合在教学中应用模型的特点及应用模型时出现的弊端,提出一种基于使用者、模型控制机、模型检测合理性机制的模型建立方法。并以生物课教学为例,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城市化物元模型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现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城市化水平的测度也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很多学者用许多方法对城市化水平进行了评价,物元模型方法是一种新的数据分析方法.根据已经建立的城市化指标体系,用物元模型进行城市化综合评价,其中各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不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该方法评价结果科学客观,与被研究地区实际情况相符,成为一种新的城市化水平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将全局优化方法SCE-UA用于新安江模型的参数优化中,以月潭流域1978—1991年共14年的实测降雨、径流资料以及1982—1988年实测洪水资料为例,对新安江模型参数全局优化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纯利用SCE-UA方法得到的最优参数组会随着资料长度的变化而变化,体现出了优化结果的不稳定性.进而引入赵人俊的新安江模型参数客观优化理论,将SCE-UA方法与该理论相结合.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避免因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导致参数优化结果的不稳定现象,可大大降低模型的不确定性.通过检验,该方案可以较好地用于新安江模型参数优化中.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上对模型方法的概念、生物学模型方法的分类进行归纳,强调了生物模型方法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实践上,应用信息技术制作生物模型,并有针对性地设计培养学生生物学模型方法的教学方案,具体落实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为信息技术和生物学模型方法教学的整合提供了依据和案例.  相似文献   

18.
基于样条函数的多气体传感器信号建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样条函数理论作为数学工具已广泛应用于逼近论,曲线数据拟合,数值分析等方面,在研究一般多项式最小二乘法建模的基础上,针对所建模型易产生欠拟合和过拟合及模型阶数高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样条最小二乘数据拟合谅垭建立数学模型,基于样条最小二乘数据拟合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型不仅可以提高模型精度和拟合程度,而且模型阶数较低,光滑性好,将该建模方法用于多气体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建模,结果表明,方法正确并有效。  相似文献   

19.
考虑风向的极值风速估计的Cook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对Cook方法理论缺陷的分析,提出一种改进方法,使得考虑风向的极值风速估计的概率模型由多元随机变量更准确地转化为一维随机变量.以南京地区的极值风速为例,对改进方法与Cook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对极值风速概率分布形式无要求,也不受Cook方法所需某些假设的限制,从概率的角度来说是精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预测构件动态行为,用动力学有限元校正法建立某一航天用印刷电路板的动力学模型,用物理参数局部校正法导出物理意义明确的校正模型,用分步实验校正法提高模型的可靠度。结果表明,校正模型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