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已发现 3 6个科 440多个种的被子植物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 ,包括无孢子生殖、二倍体孢子生殖和不定胚生殖 其中 1 0个科有无孢子生殖特性 ,1 0个科具二倍体孢子生殖特性 ,2 2个科具不定胚生殖特性 ,4个科兼具二倍体孢子生殖和无孢子生殖特性 ,1个科兼具无孢子生殖、二倍体孢子生殖和不定胚生殖三种生殖特性 ,1个科有不定胚和无孢子生殖特性 双子叶植物至少 2 8个科有无融合生殖特性 ;单子叶植物至少 5个科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 ,其中禾本科植物 49个属 1 70多个种能进行二倍体孢子生殖或无孢子生殖  相似文献   

2.
陕文生 《甘肃科技纵横》2011,40(3):189-190,34
生殖保健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技术服务,预防和解决生殖健康问题,促进和保证生殖健康的实现。生殖保健的内容主要包括生育、生育调节、不育、生殖系统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性传播疾病和出生缺陷的预防、监测及治疗、性健康咨询和教育。目前,生殖健康领域存在着对男性生殖健康关注不足问题,同时,男性自身对生殖健康也并未予以重视。过去的几十年中,在生殖健康的概念尚未明确提出之前和正式提出之后,国内外有关学者在生殖健康领域开展了许多研究和工作,全球的生殖健康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以往的工作和研究中,对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殖保健服务需求和利用的关注较多,而对男性的生殖健康,尤其是对男性生殖保健服务需求和利用的研究则较少。  相似文献   

3.
从生殖内分泌和生殖营养两方面综述了蟹类生殖生理学的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蟹类生殖调控技术,并对今后蟹类生殖生理学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生殖方式改变和作物进行趋势分析,论述了以无融合生殖合生殖为基础,结合利用优良基因、多倍体化和现代生物技术的21世纪水稻育种新战略。它包括3个部分:1.利用无融合生殖建立快速育种新方法。利用水稻的孤雌生殖和无配子生殖能力,获得早世代稳定品系,建立快速育种方法,把无融合生殖特性与闭颖授粉、优质、抗性等特性结合探索高产优质多抗育种新途径,逐步实现利用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优势的目的.2.利用无融合生殖和多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生物种的最适生活史格局、生殖与生长和生存的关系、最佳生殖频率、生殖配置、生殖产量及生殖对策等七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国内外生殖生态学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生殖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植物种群的更新和种群中植物个体生活史的完成依赖于生殖过程.本文就目前有关草本植物生殖分株的数量特征和生殖分配的研究报道,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和评述,内容主要包括生殖生长量、种子生产、生殖分配,旨在揭示草本植物生殖分株的生长和生殖对策,为植物有性生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生殖方式改变和作物进化趋势分析,论述了以无融合生殖为基础,结合利用优良基因、多倍体化和现代生物技术的21世纪水稻育种新战略.它包括3个部分:1利用无融合生殖建立快速育种新方法.利用水稻的孤雌生殖和无配子生殖能力,获得早世代稳定品系,建立快速育种方法,把无融合生殖特性与闭颖授粉、优质、抗性等特性结合探索高产优质多抗育种新途径,逐步实现利用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优势的目的.2利用无融合生殖和多倍体化探索育种新途径异源多倍体化是作物进化的总趋势.水稻是二倍体,基因组小通过无融合生殖、广亲和、异源多倍体化的利用,选育异源多倍体水稻,增加它的遗传变异范围,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质量和抗性.3.无融合生殖水稻和C4作物杂交创造高光效异源多倍体新作物.利用无融合生殖水稻与无融合生殖高光效的C4作物,如高粱、摩擦禾、大黍等杂交,特别是体细胞杂交和基因工程技术,创造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高光效作物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殖生态学发展简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阐述了植物生殖生态学的早期研究工作,植物生殖生态学的开成和发展,并根据植物生殖生态学形成和发展时间,把植物生殖生态学的发展史分为四个阶段,即植物生殖生态学的萌芽时期植物生殖生态学的发展时期,植物生殖生态学的形成时期和植物生殖生态学的独立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我校学生生殖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和探讨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和产生的原因,探索进行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皖西白鹅雌鹅生殖激素水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皖西白鹅雌鹅几种主要生殖激素在生殖期与非生殖期的变化情况。相关激素测定的结果表明:血清中 垂体泌乳素(PRL)、雌二醇(E_2) 和孕酮(P)含量在生殖期和非生殖期呈现规律性变化。随着雌鹅进入生殖期,雌二醇(E_2) 和孕酮 (P)含量都逐渐升高,特别是在生殖期的后期,二者都出现了峰值,然后随着雌鹅离开生殖期而逐渐下降。而垂体泌乳素(PRL) 在血清中的含量变化情况却与雌二醇(E_2) 和孕酮(P)含量变化情况相反。在生殖后期含量下降,而离开生殖期后,含量反而升 高。  相似文献   

11.
根据细胞膜双电层模型和电学、力学原理,推出了植物细胞膜上电荷产生的细胞壁应力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植物细胞壁厚度、细胞半径以及细胞膜上电荷面密度变化对细胞壁应力产生的影响.获得了细胞膜上电荷对细胞壁三个方向的应力都有影响。细胞膜上电荷产生的细胞壁沿半径方向的应力增量比细胞壁另外两个方向的应力增量小得多;在细胞壁增厚过程中细胞膜上电荷产生的细胞壁各点的应力的绝对值变小;细胞膜上电荷所引起的细胞壁应力与细胞壁厚度以及膜上电荷面密度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细胞越大,细胞膜上电荷对细胞壁上的应力影响越大等几点结论.图5,参9.  相似文献   

12.
斑节对虾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WSSV)感染的组织特异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光镜和电镜研究斑节对虾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WSSV)感染的组织特异性,结果证实WSSV组织特异性差,感染外胚层和中胚层来源的各种组织细胞的细胞核,如甲壳表皮细胞、鳃上皮细胞、神经细胞、造血组织细胞、胃上皮细胞、心肌细胞及其随体细胞、触角腺上皮细胞、胃和消化管的肌细胞和结缔组织细胞等,以甲壳表皮细胞、胃上皮细胞、结缔组织细胞和造血组织细胞最为显,细胞解体坏死。电镜观察对虾中肠和肝胰细胞未发现病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3G小区容量的计算方法及小区容量和覆盖半径的特点。对3G小区容量、覆盖、干扰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影响小区容量和覆盖的因素。提出了如采用精确功率控制和充分利用小区软容量的优点将给3G网络运营商带来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4.
滤泡细胞来源于卵巢基质细胞,其发育过程分为:零散卵泡膜细胞期、单层扁平卵泡膜细胞期、多层扁平 卵泡膜细胞期、立方形颗粒细胞期、柱状颗粒细胞期、颗粒细胞分泌期6个时期.多层细胞的滤泡可以分为外膜 层、鞘膜细胞层、粗纤维层、细纤维层、滤泡细胞层5个亚层.颗粒细胞具丰富的微丝、线粒体、内质网、核糖 体,高尔基体也丰富而发达.滤泡细胞具有生成次级卵膜、合成卵黄蛋白并加工成卵黄前体颗粒和中间颗粒、产 生类固醇激素和协助排卵等作用. 卵膜包括初级卵膜和次级卵膜.初级卵膜分为3个亚层,由卵母细胞依次产生的3个亚层最终融合并致密化 形成放射带.而次级卵膜在卵黄合成后期由滤泡细胞产生.  相似文献   

15.
采用显微观察技术对披针新月蕨(Pronephrium penangianum)的配子体发育和卵发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披针新月蕨孢子褐色,二面型,接种后约12 d,孢子萌发,经丝状体和片状体阶段,发育成原叶体,孢子萌发是书带蕨型(Vittaria-type),原叶体发育是槲蕨型(Drynaria-type),成熟原叶体是心形,接种46 d后产生颈卵器和精子器.披针新月蕨的颈卵器起源于原叶体生长点下方的原始细胞.原始细胞经过2次不等分裂,形成3个细胞,分别是顶细胞、初生细胞和基细胞.其中,初生细胞不等分裂,形成中央细胞和颈沟细胞.随后,中央细胞不等分裂形成腹沟细胞和卵细胞.随着卵细胞成熟,颈沟细胞和腹沟细胞逐渐退化,但腹沟细胞通过孔区与卵细胞相连.卵细胞成熟后,细胞上表面具有明显的卵膜,中央具有受精孔.本研究对于完善蕨类植物生殖生物学和探讨蕨类植物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肌纤维母细胞瘤形态、组织化学及电镜特点。方法:对1例结肠系膜肌纤维母细胞瘤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及组织化学染色。结果:HE染色可见瘤细胞由大量成束的梭形细胞及少量星芒状细胞构成,伴淋巴细胞浸润;VG染色瘤组织呈红色和黄色的混合色;电镜可见胞浆内含肌丝及胶原原纤维。结论:肌纤维母细胞瘤兼具纤维母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形态及功能特点,可能来源于间充质细胞,可以为良性病变,具有局部复发倾向。  相似文献   

17.
蕨雌性生殖器官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蕨为实验材料,利用电子显微镜研究颈卵器的发育过程,报道了颈卵器发育过程中各种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蕨孢子接种后,约28d颈卵器表面原始细胞发生,并很快形成中央细胞,中央细胞分裂形成初生腹细胞和初生沟细胞,初生腹细胞进一步分裂形成卵细胞和腹沟细胞,卵细胞进一步发育,以卵细胞的细胞壁的增厚为标志,颈卵器发育成熟,颈卵器颈部顶端细胞打开,成熟的卵细胞准备受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和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手术切除的57例肾透明细胞癌和22例肾嫌色细胞癌进行临床特点、肉眼观、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多有血尿或肾区疼痛临床症状,巨检切面呈多彩状多伴出血、坏死及囊变;嫌色细胞癌临床上大多无症状,巨检切面呈淡棕色,出血、坏死罕见.镜下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胞浆透明或嗜酸性;嫌色细胞癌胞膜厚似植物状、部分胞质嗜酸性可见明显核周空晕.免疫组化染色57例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E-cadherin全阴性表达,Vimentin全阳性表达,而22例嫌色细胞癌两者的表达正好相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与嫌色细胞癌虽在形态上有一定的交叉,但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联合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可做出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Aminopeptidase N (APN) promoter region was cloned and sequenced from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The recombinant reporter construct containing the promoter and luciferase gene, designated pXP1-APNLuc, was introduced into myeloblastic cell line, T lymphocyte cell line and various tumor cell lines. Luciferase assay showed that APN upstream promoter is myeloid-specific for high expression in myeloblastic cell line and much lower expression in T lymphocyte cell line. The promoter activity was relatively high in lung adenoma cell line compared with other tumor cell lines including hepatoma cell line, tong cancer cell line and esophageal cancer cell line in which the promoter activity significantly diminished or was almost undetectabl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PN promoter may provide a new strategy for specific myeloprotection while tumor patients are being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 and/or radiotherapy.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膜电位对冠状动脉血管紧张性的调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平滑肌细胞和(或)内皮细胞的超极化可导致冠状动脉舒张,平滑肌细胞和(或)内皮细胞的去极化可导致冠状动脉收缩.各种不同因素刺激平滑肌细胞和(或)内皮细胞可使它们产生超极化或去极化的反应从而导致冠状动脉血管舒张或收缩.掌握这一机制可以在临床治疗当中很好的控制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