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茜素紫光度法检测H2 O2/CO2+产生的羟自由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用茜素紫的氧化来显色测定Co2+-H2O2体系产生羟自由基(·OH)的方法,提出CO2+-H2O2-茜素紫分析新体系并用于羟自由基(·OH)的测定.本方法利用Co2+与H2O2反应,类似Fenton试剂产生羟自由基(·OH),并加入茜素紫显色剂,使茜素紫的颜色发生变化,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A值的变化,可间接测定羟自由基的含量,且灵敏度高.研究结果表明:在最大吸收波长560nm处,茜素紫的吸光度与·OH产生量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此外,抗氧化荆药物甘露醇、苯甲酸、硫脲与羟自由基清除率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方法稳定性好。操作简便,测定快速,是一种简便的筛选抗羟自由基的清除剂和有效抗氧化剂药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苯基锂、2—甲氧基苯基锂和 2 ,4—二甲氧苯基锂分别与肉桂酸反应以 75 % ,6 5 % ,5 0 %的收率生成相应的查尔酮 ;2 ,6—二甲氧基苯基锂与肉桂酸不发生反应 ,但能与肉桂酸甲酯反应生成 2′,6′—二甲氧基查尔酮 ;类似的还制得了 2′,4′,6′—三甲氧基查尔酮和 2′,4′,4,6′—四甲氧基查尔酮。 2 ,4—二甲氧基苯基锂和 2 ,4,6—三甲氧基苯基锂也能与 γ—丁酸内酯反应分别生成 γ—羟丙基— (2 ,4—二甲氧基苯基 )酮和 γ—羟丙基— (2 ,4,6—三甲氧基苯基 )酮。没有发现三级醇生成  相似文献   

3.
以芴为原料,经Br2/Fe溴代、CrO3/Ac2O氧化、间苯二酚/ZnCl2催化缩合得到2,7-二溴螺[芴-9,9′-(2′,7′-二羟基氧杂蒽)](Ⅲ),化合物Ⅲ经浓硫酸磺化合成目标产物2,7-二溴螺[芴-9,9′-(2′,7′-二羟基-1′,8′-二磺酸基氧杂蒽)](Ⅳ).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等对磺化产物Ⅳ收率的影响,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对化合物Ⅳ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了磺化反应的最佳条件,即反应温度70℃、每1g化合物Ⅲ对应加入浓硫酸3mL、反应时间2 h,该条件下磺化产物(化合物Ⅳ)收率达86.5%.  相似文献   

4.
(1S,2S) 1,2 二苯基乙二胺和2,4,6 三甲基苯甲醛经缩合和还原两步反应,以85%的产率合成了N,N′ 二 2′,4′,6′ 三甲基苄基 (1S,2S) 1,2 二苯基乙二胺,再以其为催化剂催化6′ 甲氧基 2 萘丙烯的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手性二醇经过还原和氧化获得了较高光学纯度的(S) 萘普生.  相似文献   

5.
类黄酮3′,5′羟基化酶(Flavonoid 3′,5′-hydroxylase,F3′,5′H)是花色素苷代谢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它使花色素的合成方向趋向于形成蓝色色素翠雀素。利用PCR方法,从“紫蓝色”品系的矮牵牛(Petunia hybrida)总DNA中,克隆到编码F3′,5′H的Hf1、Hf2基因。将Hf2基因正向插入到植物表达中间载体中,通过土壤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淡粉色”品系的矮牵牛。现已得到PCR阳性植株。  相似文献   

6.
3,8-二甲基-4,5,6,7-四氢莫-6-酮是由螺[1,3-二氧戊环-2,2′(6′H)-1′,3′,4′,7′,8′,8′a-六氢-5′,8′a-β-二甲基萘]-6一酮经脱氢,光重排,还原和脱水而制得的。反应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得到了证明。  相似文献   

7.
本法基于铁(Ⅲ)对过氧化氢氧化茜素绿反应的催化作用,提出一种高灵敏地测定痕量铁(Ⅲ)的新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2~36μg·L-1、40~1800μg·L-1检测限为6.04×10-7g·L-1.测定出反应表观活化能Ea=45.26kJ/mol.此法用于河水,自来水等样品中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从豆科植物九龙藤(Bauhinia championii Benth)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7个已知黄酮类化合物,经过核磁共振谱(NMR)和质谱(MS)分析及标准品对照,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5,6,7,5′-四甲氧基-3′,4′-亚甲二氧基黄酮(1),5,6,7,3′,4′,5′-六甲氧基黄酮(2),5,7,3′,4′,5′-五甲氧基黄酮(3),5,6,7,3′,4′-五甲氧基黄酮(甜橙素)(4),5,7,4′-三甲氧基黄酮(5),5,7,3′,4′-四甲氧基黄酮(6),(-)-表阿夫儿茶素(7).其中化合物5,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本文合成了1.4—双(2′,3′,6′—三苯基,4′—四甲基乙烯基二硅氧烷基苯基苯),简称(VSφ—9)和1.4—双(2′,3′,6′—三苯基,4′—三乙氧基硅基苯基)苯,简称E_3Sφ—9等两种新的多苯基三联苯撑有机硅单体,並研究了它们对硅橡胶和涂料耐热性的影响。其结果:(1) 把VSφ—9作为助剂,加到高温硫化胶(或室温胶)中,有利于提高硅橡胶的耐热性。用VSφ—9和F_2O_3为助利的胶片,在300℃150小时热空气下老化后,抗张:51kg/cm~2,伸长率:94%。具有较好的耐热性;(2) F_3Sφ—9可以做室温胶的固化剂,  相似文献   

10.
以对二甲苯和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二氯乙烷及DMAC为溶剂,在无水AlCl3的存在下,酰基化反应合成2-(2′,5′-二甲基甲酰)苯甲酸,对催化剂、原料的摩尔比、溶剂及反应温度进行了优化选择.2-(2′,5′-二甲基甲酰)苯甲酸分别与多聚磷酸、浓硫酸、发烟硫酸等进行环化反应合成1,4-二甲基蒽醌.研究表明,以发烟硫酸作环化试剂,以二氯乙烷为反应介质,在60℃下,反应2.5 h左右,产率可达88.63%.产物用FT-IR,1H-NMR得到了确证.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3个配体N,N,N′,N′,-四(2-羟乙基)-1,3-丙二胺(1),N,N,N′,N′,-四(2-羟乙基)-1,10-癸二胺(2),N,N,N′,N′,-四(2-羟乙基)-1,4-对甲苯二胺(3)及其与二价金属离子Zn (II)和Co(II)形成的金属配合物.在25℃,不同pH值下,研究了这些金属配合物在Brij35胶束溶液中催化PNPP水解的反应.其结果表明在催化PNPP水解反应中,其活性物种为2∶1(配体金属离子)的单核金属配合物.不同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活性与配合物的桥联配体及反应的微环境相关.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两种2,2′∶6′,2″-三联吡啶衍生物,并用IR和1HNMR对这两种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探讨了反应的合成机理,并优化了反应温度和溶剂,使其更加具体和高效,最后得到的产率高于以往的文献报告,分别为37%和41%.实验发现这种配体和Fe2 /Fe3 具有较好的配合效果,生成的配合物较易溶于有机溶剂.  相似文献   

13.
新型植物生长阻滞剂N,N,N—三甲基-N-[4-(2′,6′,6′—三甲基—2′—环己烯—1′—基)3—丁烯—2—基]—碘化铵。它是近年人工合成的、目前最高效的植物生长阻滞剂。“A_1”是代号。它的结构式如下: 日本将A_1应用于水稻、黄瓜和番茄等幼苗的试验,阻滞效果比Amo1618[即2—异丙基-4-(三甲基氯化铵)-5-甲基—苯基呱啶羧酸酯)和B_9[即N,N—二甲基胺基琥珀酰胺酸]显著。  相似文献   

14.
对短瓣兰根的丙酮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特征鉴定结构.分离并鉴定了16个菲类化合物,分别为2,2′-dimethoxy-9,9′,10,10′-dihydro-[1,1′-biphenanthrene]-4,4′,7,7′-tetrol(1), flavanthrin(2),Blestriarene B(3),Blestriarene C(4),2,2′-dihydroxy-4,7,4′,7′-tetramethoxy-1,1′-biphenanthrene(5),2,7,2-trihydroxy-4,4,7-trimethoxy -1,1-biphenanthrene(6),lusianthridin(7),orchinol(8),coelonin(9),6-methoxycoelonin(10),dehydroorchinol(11),2-hydroxy-4,7-dimethoxyphenanthrene(12),2-methoxymoscatin(13),4,7-dihydroxy -1-(4-hydroxybenzyl) -2-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14),2,7-dihydroxy-1,3-bi(p-hydroxybenzyl) -4-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15),2,7-dihydroxy-1,6-bi(p-hydroxybenzyl) -4-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16).化合物1~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使用2D-NMR对化合物1的数据进行了准确归属.  相似文献   

15.
以1,4-二甲氧基-2-氟苯和2,4,6-三异丙基溴苯为原料合成2-碘-3,6-二甲氧基-2′,4′,6′-三异丙基-1,1′-联苯.在四氢呋喃和甲苯混合溶液中将联基碘代物制成格式试剂,在溴化亚铜和溴化锂的催化下,与二环己基氯化膦或二叔丁基氯化膦进行反应,分别以82%和75%的产率生成2-二环己基膦基-2′,4′,6′-三异丙基-3,6-二甲氧基-1,1′-联苯和2-二叔丁基膦基-2′,4′,6′-三异丙基-3,6-二甲氧基-1,1′-联苯,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GeCl4与ArLi和Ar′Li(Ar″Li与Ar′Li 1∶1的混合物)反应生成化合物GeAr2Cl2,GeArCl3和GeAr″2Cl2,测定了GeAr2Cl2和GeAr″2Cl2的晶体结构,并进行了19F NMR表征.  相似文献   

17.
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采用NMR谱学技术鉴定其结构.从苦豆子中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咖啡酸(1)、阿魏酸(2)、咖啡酸乙酯(3)、羟基芫花素(4)、7,3′,4′-三羟基黄酮(5)、7,3′-二羟基-5′-羟甲基异黄酮(6)、7,3′,4′-三羟基异黄酮(7)、大豆苷元(8)、3′,4′-二羟基异黄酮-7-O-β-D-葡萄糖(9)、赝靛黄素(10)、rothindin(11)、(-)-13,14-去氢槐定碱(12)、(-)-epibaptifoline(13)、槐定碱(14)、槐果碱(15)和氧化槐果碱(16).其中,化合物1~2、4~7、9~11、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两种2,2′∶6′,2″-三联吡啶衍生物,并用IR和^1HNMR对这两种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探讨了反应的合成机理,并优化了反应温度和溶剂,使其更加具体和高效,最后得到的产率高于以往的文献报告,分别为37%和41%.实验发现这种配体和Fe^2+/Fe^3+具有较好的配合效果,生成的配合物较易溶于有机溶剂.  相似文献   

19.
研究2-苯基-4,5-二(4′-溴苯基)咪唑的合成及反应机理.以对溴苯甲醛为原料通过催化,氧化生成1,2-二(4′-溴苯基)乙二酮,再以其与苯甲醛、醋酸胺和醋酸通过德布斯法合成2-苯基-4,5-二(4′-溴基苯基)咪唑.优化对最后环合加成反应的工艺条件并研究其反应机理,较佳反应条件为1,2-二(4′-溴苯基)乙二酮∶苯甲醛∶醋酸铵物质的量比为1∶1.2 ∶10,醋酸2 mL,反应时间5 h .在此条件下,目标产物收率达92.3 %.  相似文献   

20.
两种三核配合物 N,N′—双(2—氨基苯甲酰基)乙二胺钯(Ⅱ)/铂(Ⅱ)(N,N′—bis(2—aminobenzovl)cthylenediaminc Pd(Ⅱ)/Pt(Ⅱ))已被合成.其配体 N,N′—双(2—氨基苯甲酰基)乙二胺(N,N′—bis(2—aminobenzoyl)cthylenediaminc,简称 abcaH_2)的合成机理初步被论证.反应物、吡啶及亚磷酸三苯酯三元中间体的形成可促使酰胺键的形成.经元素分析,IR、UV—Vis、~1HNMR、MS 及摩尔电导的测定.确定了配体及配合物的结构.结果发现三核配合物的生成仅需一步反应.力图一步合成过渡金属(M=Cu(Ⅱ)、Co(Ⅱ)、Ni(Ⅱ)、Mn(Ⅱ))的三核配合物尚未成功.三核配合物中分别与酰胺 N 和芳胺 N配位的金属表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