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贯叶连翘提取物(hypericum perforatum linn extract,HPLE)联合美沙酮对海洛因依赖大鼠行为及脑单胺递质的影响.方法:将24只健康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HPLE+美沙酮处理组、美沙酮处理组.按递增法采用皮下注射海洛因建立海洛因依赖大鼠模型,造模后药物处理30d,观察大鼠的行为变化,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脑单胺类递质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海洛因依赖大鼠跳跃、站立、扭体等行为指标值显著升高,潜伏期显著缩短、错误次数增加,脑单胺类递质含量明显增高.与模型组相比,HPLE+美沙酮处理组和美沙酮处理组大鼠跳跃、站立、扭体等行为指标值显著降低,潜伏期明显延长、错误次数减少,脑单胺递质的含量显著降低.结论:HPLE联合美沙酮明显改善了海洛因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保护了脑组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脑内单胺递质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油橄榄叶提取物(olive leaf extract,OLE)联合美沙酮对海洛因依赖大鼠胃肠道消化酶活性及十二指肠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美沙酮组、OLE+美沙酮组.按递增法采用皮下注射海洛因建立海洛因依赖大鼠模型,造模后药物处理30 d,用比色法检测血清脂肪酶(LPS)、淀粉酶(AMS)和胰蛋白酶(TRS)活性,用生物显微技术观察十二指肠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海洛因依赖大鼠血清LPS、AMS、TRS活性显著降低,十二指肠粘膜上皮掉落、溶解,隐窝空泡化甚至消失;与模型组相比,OLE+美沙酮组和美沙酮组大鼠血清LPS、AMS、TRS活性明显升高,十二指肠组织病理损害程度明显减轻.OLE联合美沙酮对海洛因依赖大鼠消化功能的治疗效果比美沙酮组更明显.结论:OLE和美沙酮联合治疗海洛因造成的胃肠道损害疗效优于单一的用药,两药合用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油橄榄叶提取物(olive leaf extract,OLE)和美沙酮对海洛因依赖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OLE组、美沙酮组和OLE+美沙酮组.除正常组外,其余三组动物均按递增法采用皮下注射海洛因建立海洛因依赖大鼠模型,造模后药物处理30d,然后分别用药物进行治疗.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γ-谷酰转肽酶(GGT)活性,用比色法检测大鼠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利用生物显微技术观察肝脏组织结构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脏中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Smad4(drosophila 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4)的表达情况.结果:OLE+美沙酮组大鼠血清中ALT、AST、GGT的活性明显低于OLE组和美沙酮组;与OLE组和美沙酮组相比,OLE+美沙酮组肝脏SOD、CAT活性明显升高,MDA的含量降低,肝脏中TGF-β1和Smad4的表达明显减弱;光镜下OLE+美沙酮组肝组织病理损害程度较OLE组和美沙酮组明显减轻.结论:OLE和美沙酮联合治疗海洛因造成的肝功能损害疗效优于两种药物的单一用药,两药合用具有保护肝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油橄榄叶提取物(olive leaf extract,OLE)和美沙酮联合应用对海洛因依赖大鼠血浆性激素及卵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成模型(A)组、OLE治疗(B)组、美沙酮治疗(C)组、OLE+美沙酮治疗(D)组.按递增法采用皮下注射海洛因建立海洛因依赖大鼠模型,造模后药物处理30 d,然后分别用药物进行治疗.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D组、B组和C组血浆中E2、FSH、P含量显著降低,PRL、LH含量显著升高,卵巢VEGF阳性表达的细胞数量显著下降.其中D组作用显著优于单独治疗组.结论:OLE联合美沙酮对海洛因损害大鼠生殖内分泌后的功能恢复作用优于单独治疗组.  相似文献   

5.
研究母鼠注射海洛因对仔鼠大脑额叶结构与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选20只母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海洛因1,2,3组,从受孕第10d开始,各孕鼠分别腹腔连续注射生理盐水和2.0,4.0,6.0g·L-1的海洛因溶液,直至孕鼠分娩后15d,于仔鼠出生5d,10d和15d分别称量检测仔鼠大脑的重量,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大脑额叶的显微结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额叶皮层NGF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各海洛因组仔鼠大脑重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海洛因组仔鼠额叶皮层组织结构有不同程度的发育缺陷,外颗粒层、内颗粒层、锥体细胞层和多形细胞层的细胞均出现空泡化和细胞凋亡现象,额叶皮层NGF表达增强,Caspase-3蛋白的表达极显著增强(P0.01).表明母鼠注射海洛因影响仔鼠大脑额叶组织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蔷薇红景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保护作用。采用Longa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通过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切片,免疫组化,脑指数等指标,以及测定MDA、NO、GSH-PX、LD、Na+K+-ATP酶、Ca2+Mg2+-ATP酶的含量和SOD、NOS的活性,判断大鼠脑缺血情况及蔷薇红景天对大鼠脑缺血模型的保护作用,利用分子对接技术进一步阐述蔷薇红景天对大鼠脑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结果显示,蔷薇红景天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的MDA、NO、NOS和脑组织中LD的含量;显著升高血清中的SOD及脑组织中的GSH-PX、Na+K+-ATP酶、Ca2+Mg2+-ATP酶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的脑指数均有显著降低,从HE染色和免疫组化的图片来看,各给药组的脑缺血情况都有所改善,从分子对接的结果来看,主要是通过蔷薇红景天中化合物3、6、9、11、13、14对大鼠脑缺血起保护作用。由此可知,蔷薇红景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酸枣仁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酸枣仁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理;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应用酸枣仁处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抑郁模型组、酸枣仁处理组和正常对照组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变化;酸枣仁有抗抑郁作用,可减少前额叶5-羟色胺和多巴胺含量;酸枣仁可能是通过减少前额叶5-羟色胺和多巴胺含量而发挥抗抑郁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耳针对脑缺血后睡眠剥夺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IL-1β的影响,探讨耳针治疗卒中后失眠的作用机制.方法: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用Zea Logna等报道的大脑中动脉栓线法(MCAO)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模型成功后将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安定组和耳针组4组,再对除对照组外的其他3组动物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造成脑缺血后睡眠剥夺大鼠模型,安定组每日腹腔注射安定,耳针组取耳穴神门(TF4)进行皮内针埋藏,均连续治疗7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5-羟引哚乙酸(5-HIAA)、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和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下丘脑5-HT、5-HIAA和IL-1β含量减低(P0.05),DA、NE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安定组与耳针组大鼠下丘脑5-HT和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1),DA、NE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耳针治疗卒中后失眠可能通过提高机体下丘脑5-HT、5-HIAA及细胞因子IL-1β含量,降低NE和DA的含量以调节和改善睡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神经内分泌学角度探讨慢性束缚应激的发生机制及疏肝中药对其调节作用。方法 建立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模型 ,通过行为学实验评估大鼠应激状态下的行为变化 ,并测定大鼠肾上腺、胸腺指数及体内单胺递质含量变化 ,通过对疏肝中药复方柴胡疏肝散的防治作用的观察探讨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结果 柴胡疏肝散可对抗应激引起的体能及情绪改变 ,并对各种单胺递质有不同的调节作用。结论 柴胡疏肝散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慢性束缚应激模型动物的行为表现 ,而且使不同组织单胺递质含量呈现动态变化趋势 ,提示其参与慢性束缚应激的内在调节  相似文献   

10.
葛根素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透析液中单胺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鼠中动脉阻塞诱导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微透析与HPLC结合,建立精确实时检测脑缺血大鼠纹状体中神经递质的方法,探讨了葛根素对该脑区单胺类递质的影响。实验证实葛根素能够改善大鼠由于脑缺血造成的单胺类神经递质释放的紊乱。  相似文献   

11.
红景天苷对运动疲劳大鼠神经递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高山红景天苷对运动性疲劳大鼠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DA、5-HT、5-HIAA、NE质量比的影响,探讨其抗运动性疲劳的机制.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高山红景天苷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建立中枢疲劳模型,分别灌胃给药,取大脑组织制备样本,检测神经递质DA、5-HT、...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海洛因依赖大鼠戒断期间心脏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与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关系。方法:采用剂量递增法建立海洛因成瘾动物模型,共15 d,最后一次注射海洛因后腹腔注射纳洛酮并观察戒断症状。第17天,利用PowLab计算机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测定大鼠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并且通过测定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或下降速率(±dp/dtmax);采用比色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匀浆中i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力及NO含量。结果:葛根素预处理组与heroin组比较,大鼠HR加快,mAP降低;LVSP升高、LVEDP降低、±dp/dtmax均有所升高;心肌组织iNOS的活力降低,NO的含量减少。结论:葛根素能改善海洛因对心脏功能的抑制作用,其作用与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体系有关。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重新面对毒品的威胁,至2011年我国政府对外正式公布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为154.5万。海洛因滥用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和卫生问题,尤其是造成了51.2%的艾滋病传播。目前,在中国针对海洛因依赖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美沙酮维持疗法、传统中医药疗法、心理干预疗法以及免疫戒毒法,针对以上几种方法,阐述海洛因成瘾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海洛因对小脑皮质Bax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海洛因对小脑皮质Bax蛋白(bcl-x protein 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肌肉注射海洛因,建立成瘾大鼠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脑细胞Bax的表达.结果 连续给大鼠注射海洛因7d后,大鼠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小脑细胞中Bax表达阳性细胞比对照组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海洛因具有诱导Bax基因表达、损伤脑组织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滇黄精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滇黄精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滇黄精治疗组和复方丹参治疗组。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测定血浆丙二醛(MDA)浓度、脑组织水含量,脑组织海马CA1区神经元记数。结果:滇黄精能减轻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所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降低大鼠血浆MDA的生成和血浆总钙含量,减轻脑水肿的程度;滇黄精治疗组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数目明显高于缺血组。结论:滇黄精可减轻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降低氧自由基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大鼠主动脉壁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水平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血脂康组、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血府逐瘀汤低剂量组,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治疗组在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给予治疗药物,12周后免疫组化法观察主动脉壁ICAM-1的表达水平、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显示:模型组ICAM-1的表达水平呈强阳性表达,治疗组各组均呈弱阳性表达,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OD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血府逐瘀汤可以通过下调ICAM-1的表达,清除脂质过氧化物、保护内皮细胞起到抗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精神依赖药物(海洛因)对成瘾大鼠小脑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剂量递增法建立成瘾大鼠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脑细胞Bax的基因的表达。结果 连续给大鼠注射海洛因7 d后,大鼠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小脑细胞Bax、Caspase-3、Caspase-9水平比对照组分别升高了88.21%、94.21%、87.24%,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精神依赖药物(海洛因)对脑组织细胞的损伤作用可能通过诱导小脑Bax基因表达,激活caspase实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川芎(CHX)生物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即假手术组、I/R模型组、川芎生物碱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和阳性药葛根素(GGS)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可逆性脑I/R病理损伤模型,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动物苏醒后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检测脑组织含水量及容积的变化,同时与假手术组进行比较.结果 I/R实验组与注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比较,脑组织中SOD的活性显著降低,MDA的含量明显增加(P0.01),脑梗死面积和容积明显增大(P0.01),脑组织含水量增多,神经功能损伤较重(P0.05).CHX生物碱治疗组与I/R组比较,脑组织中的SOD的活性显著升高(P0.01),MDA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含水量减少,脑梗死容积明显缩小(P0.01),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 CHX生物碱可减轻大鼠脑I/R引发的脑损伤程度,从而对脑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的制作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可靠的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探索模型鼠的护理经验,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8只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3组(n=8)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3组(n=8)。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自体颅内血的方法建立SAH模型,假手术组只手术不注射,在首次手术注血后3、57、d,每组各灌注处死大鼠,取其基底动脉比较基底动脉的内口径周长和血管壁厚度。结果假手术对照组与SAH组的基底动脉的内口径周长和血管壁厚度在手术后3、57、d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血管痉挛在第7 d达到高峰。术后进行了严格的护理。结论大鼠枕大池二次注自体颅内血法是可靠的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制作方法,有效的护理对模型的成功制作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采用现代认知神经科学手段研究创造性思维背后的神经机制已成为新的热点.大量疾病状态的研究提示正常人在从事创造性活动时可能存在一个左侧半球对右侧的抑制机制,对其去抑制可以导致图形创造力突然增加,然而这一假说尚无直接证据.对26名健康志愿者(15名女性,11名男性,平均年龄22岁)进行了磁共振扫描,在他们做图形想象任务时观察其脑部活动,研究发现:相对于非创造性图形想象,创造性任务激活了左侧前额叶(ROI分析,p=0.037),但与此同时右侧前额叶(ROI分析,p=0.007)及后部皮层区域(FWE校正,p<0.05)大量去激活.结果提示在图形创造性活动中,左侧前额叶可能抑制了右侧半球的活动,这一抑制的解除可以使右侧功能得以自由发挥而提高图形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