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简要阐述了双驱动胶带输送机负载分配的原理,指出了当前使用的双驱动方式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基于双驱动带式输送机的传动特点,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使用差速器对动力进行分配的带式输送机双驱动方式,介绍了差速器以及该新型双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在ADAMS中建立了该驱动系统模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了仿真结果,证明该驱动系统可以在双滚筒及双电机之间进行理想的动力分配。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的发光二级管(LED)驱动系统功率因数不高和调光效果不佳的问题,在阐述LED驱动系统中的可控硅调光原理基础上,设计了基于驱动芯片SSL2103的功率为50 W可调光LED驱动系统,该系统由主电路和输出反馈电路2大模块构成,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正常工作并达到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Windows CE下USB设备流驱动的广泛应用,介绍了该系统下流驱动的开发环境和驱动分类,并重点对USB设备流驱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核反应堆控制棒水压驱动技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介绍了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的技术方案、工作原理、技术效果和安全特性。在对清华大学发明的水力驱动控制棒系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商用压水堆磁力提升器的优点,开发一种新型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技术。该驱动技术解决了磁力提升器把驱动机构置于核反应堆压力壳外的缺点,但保留了抓式机构驱动的优点;解决了水力驱动控制棒系统动压驱动因工况变化而引起的驱动特性的复杂性的缺点,继承了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机构不贯穿压力壳、传动线短、避免了弹棒事故等优点。该驱动技术主要应用于一体化布置核反应堆,可以推广到其他研究堆。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MQX实时操作系统设备驱动管理模式,给出了该模式下底层驱动程序设计开发的基本步骤和方法.针对该模式存在设备驱动过于依附操作系统,不利于移植和复用等问题,在I/O子系统层和底层设备驱动层增加接口驱动层,用来解析和传递设备参数,并将设备驱动剥离操作系统,有效地提高了驱动构件的移植和复用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设计的设备驱动构件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6.
曾蓓 《当代地方科技》2010,(14):106-106
论述了动力驱动系统作为汽车驱动系统的优势及在电动汽车上应用的技术潜力,并分析了该系统的工作过程及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简化驱动系统的结构,提出了一种新型多模式驱动的增程式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文中分析了该系统的各个工作模式及功率流分配;通过台架实验获得了发动机、电机、电池等的工作性能,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关键动力元件(如发动机、主电机、辅助电机和蓄电池)及整车的仿真模型,并对该系统进行了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Volt系统,文中提出的驱动系统的动力性明显改善,最高车速提高了37.5%,燃油消耗率降低了24.8%.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通过单驱动变量实现新型类洛伦兹系统混沌同步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基于混沌掩盖的保密通信。由于驱动系统只需要向响应系统传递包含一个状态变量的单路信息即可实现混沌同步,使得该方法比已有方法具有更高的实用性。理论推导和计算机数值仿真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汽车工业在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等问题。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最有效的途径。电动汽车的性能与驱动系统密切相关,研制和开发适合电动汽车各种行驶工况的驱动系统已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汽车行驶平衡方程和电机机械特性方程建立了纯电动汽车(EV)驱动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模糊PI控制策略对模型进行优化控制,并在Simulink环境下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数学模型,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车辆的运行状态,采用模糊PI控制策略能够较好地对驱动系统进行优化控制,使得仿真车速对需求车速具有良好的跟随性。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适用于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仿真。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一类混沌系统的可靠自适应同步控制问题。这类混沌系统由驱动子系统和受驱动子系统组合而成,其中驱动子系统具有未知的参数同时受驱动子系统可能受到未知故障的影响。首先构造自适应观测器来估计驱动子系统的状态,使得估计误差达到收敛并趋于零。在给定一定的结构性假设条件下,构造了一种基于可靠自适应观测器的被驱动系统。对于驱动系统中带有扰动和未知参数以及未知执行器失效故障的情况下,该系统可以与原驱动系统保持同步。通过构造自适应估计器来对故障参数进行估计,并进一步对故障进行补偿,来达到容错的目的。通过Lyapunov分析方法以及适当的选择观测器的增益参数,全系统的同步性和稳定性得到了保证。仿真算例证明了给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机器人关节驱动的无刷直流电动机自适应位置伺服控制系统.提出的方法基于双自适应控制环的设计,能迅速抑制由于参数变化和扰动所引起的状态误差.在实验系统中,采用以8031单片机控制系统和功率MOSFET逆变器组成的无刷直流电机伺服系统,试验证明所提出的方法对于提高系统的鲁棒性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用一台循环变频器对同步电动机供电的一种高性能调速传动系统,其控制原理是根据磁场定向控制法,使从起动到最高运行速度的较宽调速范围内,具有较高动态性能和良好的静态特性、精确的磁场定向和较高的电流控制响应等。  相似文献   

13.
The control of nuclear fuel manipulator crane (MC) drive system is essential for its running and other systems are designed surrounding the drive system.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MC,analyses its drive mode and control method and applies PLC to control its frequency transducer directly to help the motor work more stable.Based on the control requirements of bridge,trolley,Hoist,the control system of bridge applies a drive mode with 2-drag2 drive model on both sides and a multi-control method to realize simultaneous runningof two sides,1-drag-1 model on through-going axes and closed loop control method finish the precise location of trolley,and the using of 1-drag-1 model drive mode and closed loop control method solves the protect control difficulty of hoist which stops/starts repeatedly and changes speed.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交流步进拖动的一般机理和变频调速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矿井提升机中采用步进控制的思想.通过对两种典型的步进控制系统:提升机的点动控制;提升机的升降频控制计算机仿真的研究,探讨矿井提升系统采用步进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BJD6100-EV型电动公交车直流驱动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BJD6100-EV型电动公交车的大功率直流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工作特性.介绍该直流驱动系统的基本控制方法,提出续流调磁的设计思想.仿照汽油发动机测定速度特性的方法,得到了BJD6100-EV型电动公交车直流驱动系统的工作特性.在此基础上,绘制出该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并预测了电动公交车的动力性能.通过试验,证明了该工作特性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驱动箱传动系统作为数控插齿机的关键系统,其工作性能对整机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Romax设计分析软件,建立了驱动箱传动系统的虚拟样机,并根据实际情况添加相关约束,在不同载荷工况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数控插齿机驱动箱传动系统所用轴满足力学要求,同时为数控插齿机驱动箱传动系统后续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一种高精度的多单元传动同步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成组拖动是传动控制系统的一种主要形式 .讨论了传统的模拟式同步控制系统及其局限性 ,引出了一种数字式同步控制系统 ,介绍了数字式同步控制器的原理和特点 .采用旋转编码器 ,在单元间引入一种数字转速偏差反馈 ,可以大大提高转速同步控制精度 .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车辆对比例阀驱动电路可靠、节能及体积小等方面的要求,在分析了比例阀工作原理及传统驱动技术的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车辆上应用PWM驱动技术必要性;并针对该驱动方式开环控制精度低的缺点引入了电流反馈闭环控制技术;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该驱动控制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七轴五联动螺旋桨加工机床控制系统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大型螺旋桨加工车铣复合机床的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运动控制器和以太网的开放式数控系统体系结构,其上位机采用通用的工业计算机,下位机采用高性能运动控制器.进而提出了基于坐标映射的插补算法,通过将真实的3旋转2直线坐标系和虚拟的3直线2旋转的标准坐标系的双向映射和通用的插补算法的集成,完成了4旋转2直线的特殊机床结构的插补算法;采用双电机同步耦合驱动技术,消除大型回转工作台传动间隙,确保工作台精确跟踪插补结果,控制两台电机分别驱动工作台的两个方向运动,同时通过其产生的反向张力使得两台电机的传动链按照规定方向绷紧,可以有效地消除机械间隙.  相似文献   

20.
自动驾驶控制是汽车主动安全控制的重要装置.针对汽车运行的方向控制和速度控制内容,提出了利用图像传感器获得行驶方向信息.通过图像处理确定行驶方向,控制车道偏移的方向控制系统,设计了面向动态目标的基于毫米波雷达测距和测速的汽车自动行驶的速度控制系统,实现了汽车自动驾驶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