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用PCR法从我国多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亚属的烟豆 (GlycinetabacinaBenth .)和多毛豆 (短绒野大豆GlycinetomentellaHayata)的总DNA中扩增到Rubisco小亚基基因 (rbcS) ,2个基因的顺序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包含了 5 37bp长的编码区 ,其编码的 178肽的Rubisco小亚基前体由 5 5个氨基酸组成的前导肽和 12 3个氨基酸组成的成熟肽组成 .基因内有 2个内含子 .比较Glycine亚属内烟豆和多毛豆之间的rbcS间碱基同源性为94 5 % ,差别主要存在于内含子中 ;Soja亚属的G .soja和G .max之间该基因同源性高达 99 7% ,而Glycine亚属和Soja两亚属之间rbcS同源性则为 84 8% .从这 2个亚属内 4个种的rbcS成熟肽 12 3个氨基酸顺序可知 ,同一亚属内 2个种之间仅有 2~ 3个氨基酸不同 ,而Glycine亚属和Soja亚属之间差异增大至 5~ 6个氨基酸 .系统进化树分析也表明Glycine亚属与Soja亚属在进化过程中分离较早 ,这从分子水平上为大豆属的分类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相似文献   

2.
 基于共进化理论,探究了甲型流感病毒PB1蛋白与PA蛋白上具有共同进化可能性的保守九聚片段 (C9MP)。结构信息显示PB1蛋白的第1-15位氨基酸与PA蛋白的第239-716位氨基酸具有相互作用域;对该区域变异分布的分析发现,PA蛋白第670位氨基酸Q所在的C9MP与PB1蛋白的第9位氨基酸F、第12位氨基酸V和第13位氨基酸P所在的C9MP在PB1-MP1相互作用面上具有最低的共进化值。结合DSSP程序的分析表明,由PA蛋白第670位氨基酸Q与PB1蛋白的第9位氨基酸F、第12位氨基酸V与第13位氨基酸P构成的区域可能成为潜在的相互作用位点。  相似文献   

3.
欧美杨和美洲黑杨树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欧美杨(PopulusxeuramericanacvⅠ214)和美洲黑杨(P.deltoidescvHarvardexⅠ63/51)树叶在不同生长季节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采集季节,二种树叶的化学成分相差不大,都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氨基酸及丰富的无机元素。但是,各种化学成分均随采集季节的不同而变化。其中,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随季节变化较大,其他成分变化较小。两种杨树叶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接近或高于一些农、副产品,可以代替粮食等作为畜、禽饲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田菁下脚粉经酸水解、通过离子交换树脂纯化等工艺,制得的混合氨基酸粉,其中支链氨基酸的含量较高,芳香族氨基酸含量较低,用于肝硬化病人的食品添加剂中,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由于原料价格低廉,目前尚未很好开发利用,本文的初步工作,为田菁下脚粉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5.
柱前衍生化-HPLC测定马氏珠母贝肉中氨基酸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邻苯二甲醛-9-芴甲基氯甲酸酯为衍生化试剂,对氨基酸进行柱前衍生,建立了35℃下,醋酸钠缓冲液、甲醇及乙腈为流动相,用Eclipse AAA氨基酸分析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氨基酸色谱分析方法,18种氨基酸在36 min内获得了较好的分离,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氨基酸的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在0.990 6~0.999 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96%~5.45%(n=5).并测定了马氏珠母贝肉蛋白中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马氏珠母贝肉蛋白中含有至少18种氨基酸,其中8种必须氨基酸总含量达39%以上,是一种优质的功能食品原料.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比较2个不同海域野生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肌肉的营养成分,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肌肉中的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脂肪酸、氨基酸、矿物质元素、核苷酸、甜菜碱和胆固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标准进行营养品质评价,并针对营养组成、风味物质含量同产地之间的关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个不同海域的三疣梭子蟹在蛋白质、氨基酸、核苷酸、甜菜碱等营养组成上差异显著。浙江台州海域野生雄蟹肌肉蛋白质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山东日照海域野生雄蟹,差异显著(P<0.05);浙江台州海域野生三疣梭子蟹肌肉中肌苷酸含量、甜菜碱含量均显著高于山东日照海域(P<0.05)。研究发现,2个海域野生三疣梭子蟹肌肉中营养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并对其风味及营养价值产生影响,可能与环境因素、遗传基因、摄食饵料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燕麦分离蛋白的消化特性及其消化产物对肠内分泌细胞分泌胆囊收缩素(CCK)的影响,以燕麦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得到燕麦分离蛋白,分析燕麦分离蛋白在模拟胃肠道消化过程中的分子质量变化、氮释放规律、消化产物的氨基酸组成,计算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和必需氨基酸指数,并以STC-1细胞为肠内分泌细胞模型评价消化产物对STC-1细胞分泌CCK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燕麦分离蛋白经胃肠消化后,消化产物的分子质量小于10kDa,释放的可溶性氮的比例为90.11%,消化产物可溶性部分中游离氨基酸的比例为22.8%,肽的比例为67.31%,并且肽的分子质量主要在1000Da以下(约74%);燕麦分离蛋白消化产物中必需氨基酸总量占38.7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0.63,且必需氨基酸指数(0.95)大于0.90。燕麦分离蛋白消化产物对STC-1细胞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燕麦分离蛋白消化产物对STC-1细胞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能够增加CCK的合成和分泌。研究结果表明,燕麦分离蛋白作为一种优质的蛋白质原料,不仅具有优良的营养功能,而且具有促进肠内分泌细胞分泌CCK的生物活性,在食品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大豆蛋白是广泛应用的食品加工原料,是人体可摄入的优质氨基酸来源,工业生产中为提高大豆蛋白的加工功能特性,常对其进行修饰改性。然而修饰改性有时会导致氨基酸消化吸收低效化。综述了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及营养价值、主要修饰作用及其对氨基酸有效性影响,并对现阶段国内外研究的动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展望,较全面地呈现修饰导致的大豆蛋白氨基酸低效化问题的研究进展,进一步解释蛋白聚合体与氨基酸消化性的关系,为提高大豆蛋白利用率,创新加工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分子对接方法,探究 H21 对分泌炎症因子的关键蛋白的影响. 从引起炎症的经典通路中选取关键靶蛋白,通过Glide分子对接,将 H21 和原配体、靶蛋白对接. 通过二者对接得到分值,筛选与 H21 结合较好的靶蛋白及关键氨基酸,并分析其二者的相互作用. 结果显示: H21 与Toll-like通路中关键蛋白IRAK1蛋白结合较好,Glide-gscore为-9.873, 优于原配体, H21 与IRAK1结合的关键氨基酸为Ile218;理论数据表明:抗炎药物 H21 可能作用于IRAK1蛋白,通过影响IRAK1蛋白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为揭示 H21 的抗炎机制和作用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短链脂肪酸(SCFAs)是膳食纤维在肠道细菌发酵过程中的代谢产物,主要包括乙酸、丙酸和丁酸,可通过结合SCFAs受体影响宿主健康.OR51E2为一种新发现的SCFAs受体,关于OR51E2的系统发育及其功能研究相对缺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人源OR51E2基因家族基因的氨基酸组成、保守基序、蛋白结构、理化特性和系统进...  相似文献   

11.
对云芝等7种真菌的菌丝体和发酵液分别测定17种氨基酸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这些菌丝体和发酵液中含有丰富的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及精氨酸,而芳香族氨基酸和含硫氨基酸量却很低。7种真菌的菌丝体和它们的子实体,三种食用蛋白(α—酪蛋白,卵白蛋白,大豆球蛋白)及4种粮食产品(大米,小麦,小麦精粉,玉米)的氨基酸进行了比较,其结果是菌丝体的必需氨基氨含量,支链氨基酸及精氨酸含量一般都高于子实体。菌丝体必需氨基酸相对百分含量高于或接近于三种食用蛋白,菌丝体支链氨基酸和精氨酸相对百分含量均高于三种食用蛋白,菌丝体芳香族氨基酸相对百分含量全低于三种食用蛋白。令人注目的是7种真菌菌丝的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全大于3种食用蛋白和4种粮食产品。这些数据为发酵培养开发利用真菌资源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2.
大豆醋浸后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大豆醋浸28d后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醋浸后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醋大豆中的总可溶性蛋白质约为水浸泡大豆的20%,溶到浸泡醋液中的蛋白质约为水浸泡大豆的16%;总氨基酸含量由15.7%下降为13.4%,其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降了1.38%,非必需氨基酸下降了0.92%。  相似文献   

13.
严少敏  王何健  吴光 《广西科学》2013,20(3):234-238,243
通过逻辑回归和神经网络模型,分别研究3种单个氨基酸和整个蛋白质的组合特征与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蛋白质的结晶倾向的相关性,并以535种单个氨基酸特征为基准,进行蛋白质结晶倾向的相关比较。结果显示,组合特征与秀丽隐杆线虫蛋白质的结晶倾向具有相关性,可用于预测蛋白质的结晶倾向。  相似文献   

14.
氨基酸衍生物的电化学研究及碱性氨基酸的极谱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多种氨基酸与水杨醛在碱性介质中的衍生化及其产物(席夫碱)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席夫碱的生成和氨基酸的测定灵敏度受氨基酸的性质影响很大,碱性氨基酸能形成很好的极谐波,检测限低于1×10-6mol/L,用此法测定了食品中的赖氨酸含量和血清中蛋白质总量,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 (QSAR) IS A VERY IMPORTANT TOPIC FOR MANY SCIENTIFIC FIELDS AND CAN BE TERMED AS QUANTITATIVE SEQUENCE ACTIVITY MODELS(QSAM)[1] WHEN REFERRED TO THE RESEARCH ON RELATION- SHIPS BETWEEN STRUCTURES AND ACTIVITIES OF BIOLOGICAL MOLECULES, SUCH AS PROTEINS, AND NUCLEIC ACIDS. HOW- EVER,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ESTABLISH A QSAM MODEL,…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鹿胎下脚料为原料制备复合氨基酸.方法:采用微波辅助酸水解法处理鹿胎下脚料,利用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甲醛滴定法和凯氏定氮法测定氨基酸水解度,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种类和各自含量.结果:在微波辅助处理30min条件下,所得到复合氨基酸水解度最高,达8.27%.复合氨基酸中含有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亮氨酸等17种氨基酸.结论:利用微波辅助酸解法处理鹿胎下脚料可获得高质量复合氨基酸,生产成本低,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优选了氨基酸的衍生化条件,建立了全肠胃外营养(TPN)注射液中19种氨墓酸的气质联用分析方法,40min内可完成全分析,灵敏度达10~(-11)mol,比专用的氨基酸分析仪分析时间缩短了1/3,灵敏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对氨基酸的衍生化反应及衍生物的质谱裂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钙调蛋白(Calmodulin)是生物细胞内一种重要的调控蛋白,通过其与靶酶的相互作用控制细胞正常的生长发育及细胞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我们从甜菊顶芽和花芽中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以此为模板,参考GenBank上已发表植物的钙调蛋白基因序列合成5′端和3′端引物,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并克隆得到了甜菊钙调蛋白基因的两个异型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它们均由450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48个氨基酸,在核苷酸序列上与迄今已知的多种植物钙调蛋白均有很高的同源性,同源率在83%以上,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更同,同源率高达95%以上,这两个基因之间存在差异,其核苷酸序列同源率为85%,编码区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率为99%,仅在第122个氨基酸由ALA代替了VAL。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研究不动杆菌JH250-8的石油降解机制,克隆并分析其邻苯二酚双加氧酶基因.方法应用数据库的同源序列设计引物,对不动杆菌JH250-8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C12O)和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C23O)基因进行扩增,并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及在线生物分析工具等分析编码蛋白质.结果不动杆菌JH250-8中同时含有C12O和C23O两种邻苯二酚双加氧酶;扩增的DNA序列长度分别为1 299和1 118 bp,蛋白质编码区长度为1047和930 bp,分别编码358和309个氨基酸;两个邻苯二酚双加氧酶等电点(p I)分别为5.03和4.79,均为酸性蛋白质;酶分子中都含有较多极性和可电离氨基酸,在水中有较好的溶解性,但由于N端都有一段疏水性肽段,可能会影响其水溶液的稳定性;在蛋白质二级结构上,两个酶分子中都有较丰富的二级结构单元,既有较好的稳定性,又有较好的底物适应性.C12O的三级结构由同型二聚体构成,每个亚基上都结合有Fe3+;C23O三级结构的核心由两组β-折叠构成,另有4个α-螺旋结构分布于外侧.结论不动杆菌JH250-8有两种邻苯二酚双加氧酶,两种酶均为酸性蛋白质,有较好的水溶性及结构稳定性.分析结果对邻苯二酚双加氧酶的后续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