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帕金森病是世界第二大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致病机理极为复杂。α-synuclein(α-syn)是帕金森病主要病理特征的路易小体的主要组成成分,其突变基因α-syn A30P 也与部分家族性帕金森相关。通过对过表达野生型人源α-syn WT 及其突变体α-syn A30P 蛋白的转基因小鼠的行为学检验、脑部纹状体中氧化应激水平以及儿茶酚胺异喹啉物质水平的检测,研究过表达α-syn 蛋白对小鼠纹状体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转基因小鼠模型与正常鼠相比,其协调能力明显下降,纹状体与全脑的比例显著降低。同时,模型鼠脑中的氧化应激水平与儿茶酚胺异喹啉物质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研究结果说明,α-syn 蛋白及其突变体的过表达会引起小鼠脑部纹状体中氧化应激水平与儿茶酚异喹啉物质表达水平的升高,从而导致纹状体组织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尾部组织进行DNA提取,后续采用PCR扩增、琼脂凝胶电泳实验方法进行条带分析鉴定,比较蛋白酶K法和碱裂法对DNA提取差异,通过行为学实验、免疫荧光实验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病理产物的表达以验证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生物学功能改变.结果显示,与蛋白酶K法相比,碱裂法提取的DNA浓度明显较高(P<0.001),纯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水迷宫行为检测结果显示,定位航行实验中,与野生型比较,两组APP/PS1小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P<0.01,P<0.001),空间探索实验中,与野生型比较,两组APP/PS1小鼠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P<0.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1).Y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野生型比较,两组APP/PS1转基因小鼠自发交替准确率明显降低(P<0.01).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比较,两组APP/PS1转基因小鼠脑部明显产生Aβ沉积(P<0.01,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野生型比较,两组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Aβ表达量明显增多(P<0.05).以上结果表明,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在8月龄出现明显Aβ沉积及行为学改变,在DNA提取方面,蛋白酶K法和碱裂法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DNA提取均准确无差异,碱裂法具有简单高效的优点,在常用的定性鉴定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COX-2在胆碱蛋氨酸缺乏(MCD)诱导的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变化以及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相互作用.雄性野生型小鼠(C57BL/6N)或PPARα-/-分别给予MCD饮食,MCD对照饮食8或9周.第1治疗组给予MCD饮食51 d后加用选择性PPARα激动剂匹立尼酸(Wy-14,643)5 d或12 d.第2治疗组给予MCD饮食7周后加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1或2周.COX-2在MCD饮食诱导的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中被大量诱导表达,选择性PPARα激动剂(Wy-14,643)的短期治疗显著降低COX-2表达和炎症因子TNF-α和IL-6以及重要致纤维化细胞因子TGF-β1 mRNA表达量.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的短期治疗可明显减少脂肪性肝纤维化野生型小鼠的脂肪病变和炎症反应,降低血清ALT水平,但是塞来昔布对PPARα-/-小鼠无效.因此,COX-2在脂肪性肝纤维化病理进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选择性激动剂PPARα显著下调COX-2表达,而选择性COX-2抑制剂通过对PPARα激活而改善脂肪性肝纤维化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京尼平苷酸(GPA)对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对脑内淀粉样蛋白沉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APP/PS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转基因组、GPA 25,50,75 mg/kg组及多奈哌齐组。C57BL/6小鼠为野生组。灌胃给药90 d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硫黄素-T染色检测小鼠脑组织内硫黄素-T阳性斑块的沉积。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大脑皮层及海马内BACE及IDE蛋白水平。ELISA法检测小鼠大脑皮层及海马内IL-1β,IL-6,IL-4,TNF-α的水平。结果与野生组比较,转基因小鼠潜伏期明显增加,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 05),脑内Th-T斑块百分面积显著增多(P0. 01),IDE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且BACE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 01),IL-1β,IL-6和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IL-4含量显著降低(P0. 01)。与转基因小鼠比较,GPA 75 mg/kg剂量组转基因小鼠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 05),GPA处理组小鼠脑内Th-T荧光面积百分比显著减少,IDE水平显著升高,BACE水平显著降低(P0. 01),GPA 50,75 mg/kg组小鼠脑内IL-1β,IL-6和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 01或P0. 05),GPA 50 mg/kg明显升高小鼠皮层IL-4含量(P0. 05)。结论京尼平苷酸可通过影响Aβ的生成和降解两方面调控小鼠脑内Aβ水平,减轻转基因小鼠的神经炎症,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肝脂质代谢异常导致过度肝脂肪沉积和脂肪变性是脂肪肝发展的关键环节.胱硫脒-伽马-裂解酶(CSE)是在肝脏中催化硫化氢(H2S)生成的酶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CSE/H2S在调控肝脏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中的作用.用高脂饮食(HFD)喂食野生型(WT)和CSE敲除(KO)小鼠后,对小鼠肝形态学和生物化学变化进行了分析.与WT小鼠不同,HFD喂食显著增加CSE-KO小鼠的血浆和肝脏胆固醇水平以及肝和胆囊的大小.这些CSE-KO小鼠呈现典型的脂肪肝组织学和生物化学变化以及肝功能损害.血浆和肝脏甘油三酯水平也比HFD喂养WT小鼠显著降低.核受体转录因子LXRα以及它的靶基因,CYP7A1,在对照组和HFD组CSE-KO小鼠肝脏中的表达都低于相应WT小鼠的水平.这些异常阻碍胆固醇分解成胆汁并导致胆固醇蓄积在肝脏和胆囊.由于CSE/H2S通路缺失造成对HFD诱导的脂肪肝的高易感性,肝脏CSE/H2S通路可能是治疗脂肪肝损伤的一个新的靶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小鼠巨噬细胞受S-O_2-1菌苗激活后的免疫增强效应.不同种鼠的小腹腔巨噬细胞均可被S-O_2-1菌苗激活,并能使其增殖,体积增大.激活后的巨噬细胞的亚微结构变化显著,细胞突起增多,表面积增加,线粒体及溶酶体增多,吞噬功能增强;细胞内溶菌酶、酸性磷酸酶及非特异性脂酶的活性明显增加.结果表明,S-O_2-1菌苗能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以固定化的脂肪酶(Novozyme-435)为催化剂,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为引发剂, 丙烯酸乙烯酯(VA)为封端剂,进行ε-己内酯的酶催化开环聚合,得到了α-丙烯酰氧基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单甲醚嵌段共聚物型大分子单体(APCL-b-MPEG),其分子量为2510,分子量分布系数为1.11。对该大分子单体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分子量为22784、分子量分布系数为1.19的梳状接枝共聚物。  相似文献   

8.
Spexin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神经肽,在代谢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深入研究spexin的生理功能和相关机制,构建了spexin转基因小鼠,通过检测血液中spexin含量以及糖耐受实验,对模型小鼠进行了初步的表型分析.利用piggyBac(PB)转座子技术培育spexin转基因小鼠,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在基因层面和蛋白层面验证了模型动物是否构建成功.之后用饲喂高脂饲料的雄性小鼠进行糖耐受实验,对转基因模型小鼠进行表型分析.PCR结果显示,以靶向spexin的两对引物扩增,转基因型小鼠基因组DNA中能分别扩增出300 bp和301 bp的片段,而野生型小鼠则不能.ELISA结果中,转基因型小鼠血清中spexin含量较野生型小鼠显著升高;同一表型中,雌雄小鼠间血清中spexin水平无明显差异.饲喂高脂饲料85 d内,转基因型小鼠和野生型小鼠体重变化未观察到显著差异;糖耐受结果显示,转基因型小鼠每个时间点血糖浓度均低于野生型小鼠,且在15 min时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过表达spexin基因的小鼠模型.spexin表达水平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C57BL/6小鼠的糖耐受能力.该模型为进一步研究spexin基因在动物体内的功能以及在代谢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转运蛋白的变化与老年大鼠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PND模型组、多巴胺转运蛋白敲低AAV·DAT·RNAi组、多巴胺转运蛋白敲低阴性对照AAV·NC组,每组10只。模型组大鼠进行丙泊酚全麻下脾切除手术; AAV干预大鼠预先经脑立体定位仪显微靶向注射AAV·DAT·RNAi或AAV·NC至VTA核团;假手术组大鼠输注丙泊酚。采用Morris水迷宫及条件恐惧实验判断大鼠认知功能损伤程度;免疫荧光染色观察VTA区及海马CA1区DAT、α-synuclein(α-syn)、β-Amyloid1-42(Aβ1-42)的蛋白定位及表达情况; 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α-synuclein(α-syn)、β-Amyloid1-42(Aβ1-42)的蛋白含量,比较各组间蛋白含量的差异。结果与空白组比较,PND模型组大鼠行为学表现出明显的认知功能减退;海马CA1区α-syn、Aβ1-42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PND模型组相比,AAV·DAT·RNAi组大鼠行为学显示认知功能减退改善; AAV·DAT·RNAi组VTA区多巴胺转运蛋白含量明显降低;海马CA1区α-syn、Aβ1-42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VTA区多巴胺转运蛋白参与了老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并且VTA区DAT变化对老年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可能与调控海马区α-syn、Aβ1-42蛋白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10.
溶酶体贮积症(LSD)是一类遗传性代谢病,由于溶酶体内的酶、激活蛋白、转运蛋白或溶酶体蛋白加工校正酶的缺乏,引起溶酶体功能缺陷,代谢物不能被有效地消化和转运,在溶酶体中过度贮积所导致的疾病。溶酶体贮积症有50多种,临床表现从无明显症状到多器官衰竭甚至早年夭折,病变呈多系统性,表型呈多样性,因而容易被误诊或漏诊。本文综述近年来对溶酶体贮积症的研究进展、溶酶体贮积症的分类及其临床表型特征,并对糖原贮积病Ⅱ型、唾液酸贮积症、粘多糖贮积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体外构建PP2A Cα敲除的原代小鼠心室肌细胞模型.选择性地将雄性PP2A Cαfl/fl,Cre/-小鼠与雌性PP2ACαfl/fl,Cre/-小鼠交配.新生小鼠心脏经胰酶消化后差速贴壁获得原代小鼠心室肌细胞,用带有Cre的腺病毒侵染心肌细胞,经荧光显微镜观察和Western-blot检测,分析PP2A Cα的敲除效果.将基因型为PP2A Cαfl/fl,Cre/-的雌雄小鼠进行交配,得到其同样基因型的后代,进而可获得足量基因型为PP2A Cαfl/fl,Cre/-的原代小鼠心肌细胞.用带有重组酶Cre的腺病毒侵染细胞48 h后,可见带有绿色荧光的心肌细胞;Western-blot检测显示,PP2A Cα在Cre腺病毒侵染的心肌细胞可下调60%~80%.本研究成功建立了PP2A Cα敲除的原代小鼠心肌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PLCε基因敲除小鼠纯合型(-/-)和野生型小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方法选取成年PLCε基因敲除纯合型(-/-)小鼠与野生型(+/+)小鼠各20只,雌雄各半,检测8项生理指标和11项血清生化指标。结果野生型(+/+)小鼠的WBC、RBC、HCT和MCH等4项生理指标,纯合型小鼠(-/-)的PLT指标,雌雄之间差异显著(P0.05);野生型(+/+)的MCV和MCH指标高于纯合型(-/-)小鼠,差异显著(P0.05);野生型(+/+)小鼠的ALB、GLU和TC等3项生化指标,纯合型(-/-)小鼠ALP和TG等2项生化指标,雌雄之间差异显著(P0.05);野生型(+/+)小鼠的TBIL指标低于纯合型(-/-)小鼠,差异显著(P0.05)。结论野生型雌雄之间有7项生理生化指标存在差异比纯合型3项差异指标多,野生型与纯合型之间有2项血液生理指标和1项血清生化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观察穿心莲内酯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采用MTT法检测穿心莲内酯对体外培养的S18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采用荷瘤小鼠抑瘤率检测穿心莲内酯对小鼠肉瘤S180的体内抗肿瘤作用.以对荷瘤小鼠免疫器官质量,巨噬细胞对中性红的吞噬率,巨噬细胞产生TNF-α的影响评价穿心莲内酯对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穿心莲内酯能够剂量依赖型的抑制体外培养的S180细胞的增殖;25、50 mg/kg的穿心莲内酯对移植性动物肿瘤S180的抑瘤率分别为45.27%和56.87%,对荷瘤小鼠脾脏和胸腺质量无明显的影响.经穿心莲内酯刺激后,小鼠巨噬细胞对中性红的吞噬功能明显地增强,并能显著刺激巨噬细胞分泌TNF-α.说明穿心莲内酯具有明显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活性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激活小鼠巨噬细胞两方面共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Presenilins条件性双基因敲除对于小鼠海马与皮层超微结构的影响,选用3、6及12月龄Presenilins 1/Presenilins 2双敲除小鼠(dKO)和同窝对照小鼠(CON),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分别观察海马与皮层突触、细胞核、线粒体、溶酶体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发现:3月龄dKO小鼠海马与皮层溶酶体已向次级溶酶体转化.6月龄dKO小鼠海马与皮层的突触后致密物厚度显著降低;皮层细胞核膜内陷,核不规则;海马与皮层线粒体出现肿胀、嵴变形或消失;出现高电子密度的次级溶酶体,并伴有脂褐素小体出现.12月龄dKO小鼠海马与皮层突触后致密物厚度显著减小,突触间隙宽度显著增加;海马与皮层核膜内陷,染色质固缩沿核膜分布;线粒体严重受损,嵴大部分溶解;出现较多次级溶酶体和脂褐素小体.Presenilins条件性双基因敲除对小鼠海马与皮层有增龄性的病理影响,这些病理改变将为相关的药物评价和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蛤多肽粉的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蛤肉为原料,采用复合胰蛋白酶酶解,通过喷雾干燥工艺得到文蛤多肽粉.根据检验标准GB1519.3-2003食品急性毒性试验中最大耐受剂量法,对清洁级KM小鼠无毒害作用,作用后小鼠均健康无异常反应,解剖无明显病变,其LD50>15 g/kg体质量.对文蛤多肽粉组成成分进行分析,测定了其总氮、蛋白质、氨基酸、总糖、还原糖、脂肪、灰分及Na、K、Ca、Mg、Fe、Cu、Zn、Cd、Ag、Pb等金属元素的含量.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分析了文蛤多肽粉分子量的分布范围.结果表明,该文蛤多肽粉中蛋白质、氨基酸和对人体有益的金属元素含量丰富,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含量都大大低于国家食品检验标准的安全剂量,氨基酸种类齐全;多肽分子量均小于5 200 u,其中分子量小于1 000 u的多肽占总多肽含量的69.03%.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桑白皮提取物(CME)与绿茶提取物(GTE)的联合降糖作用,提取桑白皮的生物碱成分与绿茶的茶多酚成分,分别在酶学水平、离体水平和体内水平评价CME与GTE单独或联合使用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CME与GTE在酶学水平的α-糖苷酶抑制实验和离体水平的反转肠囊实验中均显示出较强的α-糖苷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温度、时间及催化剂用量对α-烯烃聚合反应的影响,测定了聚合物的分子量.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5℃,V(C8)/V(C12)=3∶7,催化剂单体质量比为1/5 000条件下,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达到3.4×106.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老鹰茶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以老鹰茶为材料,经乙醇浸提得乙醇提取物,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乙醇提取物主要成分进行分析,进而测定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老鹰茶乙醇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物质,该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0.12mg/mL.进一步的酶动力学研究表明其抑制机理为可逆混合型抑制,对游离酶的抑制常数(KI)为0.058mg/mL,而对酶-底物络合物的抑制常数(KIS)为0.178mg/mL.由此可知,老鹰茶乙醇提取物能有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该结果揭示老鹰茶有望成为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保健或医疗产品原料,具有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考察金线莲多糖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每天给小鼠皮下注射D-半乳糖溶液(40 mg·kg-1)诱导其衰老,同时灌胃给予金线莲多糖(100,200,300 mg·kg-1)或维生素E(200 mg·kg-1)进行治疗,以维生素E治疗组为阳性对照.6周后对小鼠进行行为学测试,8周后检测小鼠的大脑皮层p-NF-κB p65表达,以及大脑皮层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活性和丙二醛浓度,并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情况.结果表明:与衰老小鼠相比较,经金线莲多糖治疗后,小鼠的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其大脑皮层p-NF-κB p65表达下调,且运动、空间探索和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同时,金线莲多糖能增强衰老小鼠清除抗原的能力;金线莲多糖抗衰老作用与其抗氧化、抑制NF-κB信号通路、增强衰老小鼠免疫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0.
银杏外种皮多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仲伟  张峰 《山东科学》2003,16(2):57-60
本文综述了银杏外种皮多糖(GBEP)的提取、成分分析及生物学活性。提取方法为热水抽提法,得率为6.58%;银杏外种皮多糖为肽多糖类,多糖构型为呋喃糖α-糖苷键构型,单糖成分为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和鼠李糖;银杏外种皮多糖具有增强正常小鼠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体内抑制小鼠肿瘤生长和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繁殖以及延缓小鼠衰老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