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FSH-LH进行超排处理所得的羔山羊卵母细胞为材料,首次对羔山羊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过程中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细胞核质成熟的分析.结果表明:1)卵母细胞经体外培养0h.18~20h后,分别有11.2%、75.0%的卵发育至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MⅡ),表明羔羊超排卵泡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18~20h以后,绝大部分卵子的细胞核已成熟;2)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0h卵母细胞内皮质颗粒(CGs)分散于细胞质内,但有时也以簇的形式存在.体外培养18~20h后,CGs数量增多,大多都定位于接近质膜的胞质中,呈单层排列,根据这种CGs迁移现象判断的体外成熟卵母细胞质成熟率50%,3)羔山羊卵母细胞内线粒体基质密度较浅,嵴很少,但经体外培养后部分线粒体中出现小嵴.细胞质中的内质网数目很少,通常以单个囊池形式存在;4)在部分卵母细胞质中脂滴和空泡数量增多,皮质颗粒消失.据此分析,体外培养0h,18~20h以后,分别有25.0%和31.3%卵子已出现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羔山羊的超数排卵及体外受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FSH或FSH-LH四种不同处理方法对29只68~110日龄羔山羊进行超排处理,结果共采集卵泡卵母细胞708枚,平均每只羔羊采卵24.4枚.卵母细胞经体外培养24h后有81.2%的卵发育为成熟卵.分别用经钙离子载体A_(23178)或肝素进行获能处理的精子对体外培养成熟的卵子进行体外受精,结果精子穿入卵率分别为54.8%和34.4%,发育至2~4细胞胚的卵裂率分别为28.6%和41.9%.采用FSH-LH(肌注)进行超排处理得到的卵子经体外受精处理后,其卵裂率明显高于采用其它超排方法得到卵子的卵裂率.  相似文献   

3.
体外培养绵羊卵母细胞核质成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通过研究卵母细胞的核相及皮层颗粒的分布,探讨按照卵泡大小和卵丘细胞层多少分类后的不同绵羊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核质成熟情况,结果表明:(1)小卵泡卵经体外24h后的核质成熟率分别为45.9%和28.2%,远低于大(93.5%,66.7%)、中(85.1%,51.0%)两类卵泡卵,2)大卵泡卵在体外培养20h已完成核质成熟,较中等卵泡提前4h。3)gkphe 3nfc c h gcft pn  相似文献   

4.
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屠宰场收集卵巢,用注射器从卵泡中吸出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条件进行研究,根据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时的核成熟率、胞质成熟及体外受精时精子的穿卵速度,合适的体外成熟培养时间为42~45h.卵母细胞周围卵丘细胞的多少及其排列紧密状态与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密切相关。卵泡大小与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有关,大卵泡卵优于小卵泡卵。PMSG促进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成熟培养不同时间的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去核率及用于核移植的效率,认为成熟培养21 h的卵母细胞虽然有较高的成熟率,但不适于采用盲去法去核.成熟培养19 h的卵母细胞核移植效率略高于成熟培养17 h.因此认为采用盲去法去核操作大批卵母细胞时,19 h的体外成熟培养时间是比较适宜的.  相似文献   

6.
体外培养绵羊卵母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根据卵泡大小和卵丘细胞层多少分类后类绵羊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增培养前后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小卵泡卵经过体外培养其线粒体、皮层颗粒等细胞器均未达到熟卵母细胞中这两种超微结构的分布状态;大、中两类卵泡卵经过体外培养细胞成熟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生发泡(GV)移植后的重组卵母细胞能充分在体外成熟和发育,比较了几种培养液对GV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重组卵母细胞孤雌活化的影响.自然获得的GV期卵母细胞和经显微操作获得的重组卵母细胞在M2、HTF和M199培养液培养,其体外成熟率无差异(P>0.05);但成熟的重组卵母细胞经人工活化后,生长在HTF培养液的细胞发育到2-细胞期胚的比率(49.2%)明显高于生长在M199培养液的比率(28.9%)(P<0.05).结果表明HTF培养液更适合小鼠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和进一步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小鼠生物净化中,从超排后未排卵的卵巢,取卵泡内未成熟卵采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使之在体外成熟并具备受精能力,以提高卵子利用率和作为常规促超排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方法 在小鼠生物净化中,取注射PMSG和HCG后未排卵卵巢,在实体显微镜下划破卵泡挑选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COCs),置于成熟液滴中在体外发育成熟。同时以注射PMSG和HCG后正常超排卵、只注射PMSG后取未成熟卵体外成熟和注射PMSG和HCG后取疑似成熟卵和裸卵体外成熟作为对照。经体外受精、体外胚胎发育后,将2-细胞胚移植到受体输卵管,使其在受体内发育成为成熟的个体。结果 注射PMSG和HCG后未排卵组(A组),卵细胞体外成熟率为87.0%±3.2%,二胞率为55.1%±12.3%,囊胚率为23.1%,移植41枚二细胞胚至2只受体鼠,出生5只幼崽,产仔率12.2%。只注射PMSG,48 h后取未成熟卵组(B组),体外成熟率为83.9%±3.9%,二胞率为51.8%±9.3%,囊胚率为38.5%±13.9%。注射PMSG和HCG正常超排组(C组),其二胞率为78.9%±0.6%,囊胚率为78.0%±3.8%。注射PMSG和HCG未排卵卵巢,取裸卵和疑似成熟卵(D组),体外成熟培养0 h,6 h和16~18 h,其成熟率、二胞率和囊胚率与其它三组相比均较低且有极显著性差异。A组和B组与正常对照C组相比,二胞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囊胚率均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可以作为小鼠生物净化中促超排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并且可以提高珍稀品系小鼠的卵子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绵羊卵母细胞不同采集方法对体外成熟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绵羊卵巢卵母细胞的采集效率,提供用于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和体外受精的更多优质的成熟卵母细胞,试验利用抽吸法和剖切法2种采集方法采集绵羊卵巢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并对其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剖切法获得的卵子数量显著高于抽吸法(P<0.05),而所用时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A、B级卵母细胞的比例在剖切法中显著高于抽吸法(P<0.05),抽吸法所采集的C级细胞显著高于剖切法(P<0.05);剖切法中卵丘扩散率和第一极体排出率要显著高于抽吸法(P<0.05).  相似文献   

10.
羔山羊卵泡的发育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利用羔羊作供胚羊,采用三种超数排卵的方法,对出生后40~150日龄的羔山羊进行超数排卵处理以后,从活体采集卵巢卵母细胞在体外进行了培养.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超数排卵的技术能够诱导未性成熟羔山羊的卵巢卵泡的发育,由超排后采集到的羔山羊卵泡卵母细胞经体外培养有继续发育成熟的能力.适宜的超排方法为FSH10mg+LH1.5mg(肌肉注射),羔山羊适宜的超排日龄为40~90d,卵母细胞的体外适宜培养时间为18~28h.  相似文献   

11.
以小孢子材料为对象,全程观察并分析了云南松减数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及特征.云南松减数分裂构型为11.72II0 0.24II1 0.04I,配对指数为98.67%,环状二价体的频率和配对指数高于其他裸子植物.染色体交叉平均数目(2.42)和染色体异常分裂现象频率(4%)远低于其他裸子植物.云南松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表现出高度保守性,与其高度保守的有丝分裂核型较一致.这也说明云南松所在的松属是松科中较原始的类群.  相似文献   

12.
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制备小鼠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 研究其形态组成与遗传重组特征,展示雄性小鼠遗传重组图谱并分析其重组位点(MLH1位点)的分布特征.4只小鼠共145个精母细胞在平均每个细胞的MLH1位点数为23.3±2.4; 在19个常染色体联会复合体中, 未发现有3个MLH1位点的, 具有1个MLH1位点数的较多, 平均为14.2; 无XY联会复合体的细胞占所有细胞的4.1%, XY联会复合体上有MLH1位点的细胞占30.2%; 联会复合体上有裂缝的细胞占0.7%.通过联会复合体免疫荧光染色可以清晰地分辨出联会复合体(红色)、着丝粒(蓝色)和MLH1位点(绿色), 是遗传重组分析的是一种强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3.
减数分裂是真核生物有性生殖所必需,前期研究表明拟南芥DNA复制因子RFC1在减数分裂重组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同源基因在其他物种中的减数分裂或其他功能还未有报道.为了检验番茄RFC1在减数分裂中的功能,我们建立了减数分裂特异RFC1~(RNAi)转基因番茄,发现其花粉活性显著降低,而且减数分裂异常.利用DAPI染色观察染色体形态,发现RFC1~(RNAi)减数分裂细胞在终变期和中期Ⅰ形成多价体,表明重组异常.DNA双链断裂指示蛋白γH2AX在RFC1~(RNAi)粗线期染色体上分布的保留滞后,进一步支持RFC1~(RNAi)中的重组异常.拟南芥和番茄分别属于真双子叶植物中的两个不同大支,蔷薇类和菊类,因此本文的结果也表明DNA合成基因RFC1在进化距离很远的不同植物物种中的功能相对保守.  相似文献   

14.
Leymus racemosus is highly resistant to wheat scab (Fusarum head bright). The transfer of scab resistant gene from L. racemosus to Triticum aestivu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broadening the base of wheat resistance.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pollen of T. aestivum-L. racemosus monosomic addition line with scab resistance was treated by irradiation with 1200 R 60Co-γ-rays prior to pollinating to emasculated wheat cv. Mianyang 85-45. Nine plants with a telocentric chromosome 7Lr#1S were observed in M1, and one ditelosomic substitution line 7Lr#1S was selected from selfcrossing progenies and confirmed by chromosome C-banding and GISH. Furthermore, a co-dominant EST-SSR marker CINAU 31 was employed to identify this substitution line. A pair of chromosome 7A of common wheat were found to be replaced by a pair of telocentric chromosome 7Lr#1S, and further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chromosome configuration of the substitution line at MI of PMCs after GISH was 17.50○II W 2.19 IIW 0.42II7Lr#1S 1.08 I7Lr#1S 0.69 IW. Two telocentric chromosomes paired as a bivalent in 59.7% of PMCs. Abnormal chromosome behaviors of telocentric chromosomes were observed in part of PMCs at anaphase I and telophase I, including the moving of two telocentric chromosomes to the same pole, lagging and earlier separation of their sister chromatid. All these abnormal behaviors can be grouped into three distinct types of tetrad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mbers of 7Lr#1S in their daughter cells and various micronucleus in some tetrads. However, due to the high transmission frequency of the female and male gametes with a 7Lr#1S, 84% of the selfcrossing progeny plants had ditelosomic substitution. The substitution line showed high resistance to wheat scab in a successive two-year test both in the greenhouse and field; hence, the line will be particularly valuable for alien gene mapping, small fragment translocation induction and telosomic cytological behavior analysis.  相似文献   

15.
草果遗传体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草果遗传体系的繁育系统和减数系统进行了初步研究。首次发现花和植株的二型性,并提出了相应的遗传模式。根据花器在时空上的行为,可分为OOU花和OND花。同样,植株也可分为相应的两种类型,而且两类植株以1:1的比率出现。草果为专性昆虫异花传粉植物,正常的传粉只能在两类植株之间进行。自交亲和,即无自交不亲和系统,两类花的表型与光周期有关。豆蔻属、山姜属植物中有许多种具有与草果相同的繁育系统,减数系统也具有和草果一样的染色体数。所以,在这些植物间可能普遍存在着渗入杂交。  相似文献   

16.
副词“真”、“很”、“太”在语义上都有表示程度高的意思,但是三者在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还是存在许多差异。文章从语义内涵、组合能力和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直觉模糊集定义及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基础上 ,利用 F -格的序关系 ,研究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 t-范及 t-余范的定义 ,同时给出了两种新型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探讨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 t-范及 t-余范所具有的性质 .拓广了模糊逻辑中关于生成子的概念 ,给出了阿基米德直觉t-范及 t-余范的表现定理 ,并对不同算子分别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8.
南朝梁时,萧统、萧纲兄弟分别主持编纂了《选》和《玉台新咏》。论对其编撰目的和体例、作家作品录情况、各自的学观和对后世的影响,一一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见出它们的价值与得失。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尤其是文学作品中文化意象的使用包含着更为广阔、更为深沉的内涵,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译出原作的语义信息,而且还要译出原作内在的文化信息。通过对比分析霍克斯及杨宪益、戴乃迭对"司马牛之叹"中"叹"字的不同翻译方法,说明译者只有正确理解原语词义及其文化意蕴,才能更加全面、准确地传达文本及其蕴含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动态表演性原则在英若诚先生所译的《芭芭拉少校》中习语、活句、文化转换、称谓等方面的应用来论证这一原则在戏剧翻译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