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大黄酸对IL-2引起大鼠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内[Ca2+]i变化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单细胞钙成像系统记录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结果表明,大黄酸对IL-2引起的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与剂量有关;IL-2引起[Ca2+]i升高,并持续维持高[Ca2+]i水平,[Ca2+]i升高的机制包括胞内Ca2+释放和胞外Ca2+内流;大黄酸显著抑制IL-2引起的[Ca2+]i升高.结果提示大黄酸可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内[Ca2+]i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证实培养的皮质神经元网络存在一种同步自发钙振荡.这种钙振荡是突触活动驱动的,可以被TTX,谷氨酸受体拮抗剂CNQX/APV所阻断.而GABAA受体阻断剂picrotoxin对其没有影响,表明这种自发钙振荡完全依赖于谷氨酸能突触活动.同样证实这种同步自发钙振荡依赖于外钙的内流,而不需要胞内钙库钙的释放,L型钙通道阻断剂nifeclipine完全阻断这种自发钙振荡,表明钙的内流主要通过L型钙通道.  相似文献   

3.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ST)对胰腺β细胞胰岛素的分泌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一调节作用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相偶联.以大鼠胰腺β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荧光测钙技术和膜片钳技术,研究了胞外SST对胞内钙离子信号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细胞外液有钙时,胞外SST可减少由去极化产生的胞外钙离子内流;而在细胞外液无钙时,胞外SST通过动员胞内钙库释放而引起胞浆内钙离子浓度显著增高,并触发胰岛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4.
在原内质网Ca2+-ATP酶(SERCA)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2型糖尿病鼠胰腺β细胞的SERCA模型,并将两模型分别应用于钙振荡模型里来模拟SERCA泵的变化对胞质钙浓度([Ca2+])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1)病鼠胰腺β细胞中的[Ca2+]升高,并且钙振荡周期和幅值增大;(2)细胞中ATP浓度([ATP])降低,ATP振荡周期增大,但幅值变化不明显;(3)内质网(ER)中钙振荡波形的周期增大, 幅值减小.结论:在2型糖尿病鼠胰腺β细胞中,其[Ca2+]相对于正常大鼠明显升高的现象与细胞中SERCA泵转运钙的能力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5.
Using microfluorometry to assay intracellular Ca2+ , the influences of varied factors on glucose induced Ca22+ signals, such as glucose-induced initial decline phase (GIDP), Ca2+ oscillation, and Ca2+ release from internal stores, were investigated in single rat pancreatic β cells. Glucose was able to evoke GIDP even at non-stimulus concentration (5 mol/L), which is insufficient to induce Ca2+ spikes. GIDP was dependent on neither membrane depo larization nor extraeellular Ca2+ . However, GIDP was inhibited by thapsigargin, indicating a dependence on Ca2+ up take by Ca22+ stores. The glucose-induced calcium oscillation was inhibited when external Ca2+ was removed. However, thapsigargin could not block the Ca2+ oscillat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maintenance of Ca22+ oscillation requires ex tracellular Ca2+ but not Ca2+ stores. Glucose was able to evoke Ca2+ signals even in the absence of external Ca2+ . The glucose-induced Ca2+ release from intracellular Ca2+ stores was blocked by TTX. However, TTX had no effect on high K--induced Ca2+ store release, suggesting that membrane depolarization can directly release Ca2+ from some internal Ca2+ stores in β cells.  相似文献   

6.
以大鼠胰腺β细胞和INS-1β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荧光测钙技术,研究了胞外ATP对胞内Ca^2+信号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制.实验表明:胞外ATP能够分别使大鼠胰腺β细胞和INS-1细胞内的游离Ca^2+浓度显著升高,但2种细胞的钙信号来源不同.在大鼠胰腺β细胞中,胞外ATP主要通过动员胞内钙库释放而引起胞浆内Ca^2+浓度显著增高;而在INS-1细胞内,胞外ATP主要通过引起胞外Ca^2+内流而引起胞浆内Ca^2+浓度增加.  相似文献   

7.
钙离子(Ca~(2+))是细胞内最常用的信号分子,它通过钙振荡的形式调节多种不同的细胞活动。双钙库模型是一个经典的钙振荡模型,它描述了细胞内钙振荡发生的详细机制。但是,该模型中的希尔系数高,不利于数学分析。本文在降低希尔系数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模型,并应用定性理论和分岔理论对其进行了数学分析。改进双钙库模型的动力学性质与原始双钙库模型相似,但其钙振荡区间更大,振幅变化更明显,更好地体现了Ca~(2+)编码细胞信号的方式。双参数分岔分析结合参数敏感性分析的结果表明:Ca~(2+)流出细胞的速率常数、钙库上钙释放通道和钙泵的激活常数均可对钙振荡产生明显影响,这些参数的改变可能会引发Ca~(2+)相关的疾病。本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从数学层面研究双钙库模型,对理解钙信号及其相关疾病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以滑膜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整合影响滑膜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的模块来建立滑膜细胞[Ca2+]i变化的理论模型.先考虑参与钙调节的质膜上钙泵、内质网上钙泵和渗漏、IP3受体、Na+/K+泵、延迟整流钾通道、TRPV1通道等各个模块在网络中的作用,确定钙调控过程中各模块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钙缓冲系统的参量,并重点突出[Ca2+]i和膜电位的相互作用,建立起滑膜细胞上胞浆[Ca2+]i变化的动力学模型.最后,调整模型参数,使得模型处于稳定的初始状态,并保证模型参数的取值在合理的范围,给出滑膜细胞响应刺激所对应的[Ca2+]i随时间变化的模拟结果,并简要分析了某些参数对模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IP3受体的调控机制在辣椒素刺激滑膜细胞胞浆[Ca2+]i变化的动力学模型中有明显作用;[Ca2+]i和膜电位的相互作用对滑膜细胞钙网络调控至关重要;质膜上钙泵的密度、活性,IP3受体通道密度,TRPV1通道密度等的变化对[Ca2+]i模拟曲线形状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稀土对红豆杉细胞内游离钙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Fura-2/AM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稀土不同作用时间和不同剂量,以及红豆杉细胞不同生长时期和在钙通道阻断剂存在的情况下,红豆杉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对红豆杉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随作用时间和剂理的不同而改变,细胞不同的生长时期对稀土的敏感程度不同,引外发现稀土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振荡是由于胞内钙库释放和胞外钙内流所致。  相似文献   

10.
钙离子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信使,参与、调节生命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通过抗生素头孢唑啉钠对HeLa细胞的刺激作用,揭示出抗生素类药物能够作为刺激物刺激细胞,而细胞则通过细胞内钙库钙的释放,使胞内Ca2+浓度升高作为应答.  相似文献   

11.
在单个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上,采用钙显微荧光测量方法,测量了咖啡因对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Ca2+外液中,咖啡因(1mmol/L,10mmol/L,40mmol/L)对细胞的自发振荡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不表现自发振荡的细胞,咖啡因能引起钙浓度的升高或钙振荡.在无外钙条件下研究连续咖啡因刺激引起的钙浓度变化,发现胞内钙库易排空,但随后的含钙咖啡因刺激仍可引起钙升高.同时,在无外钙条件下施加咖啡因可检测到激素的分泌,表明由咖啡因导致的钙库释放可以独立地触发分泌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游离钙离子浓度是否受细胞外钙受体(CaR)的调节。采用Westernblot及RT-PCR技术检测CaR在HUVEC中蛋白及mRNA表达。使用CaR激动剂精胺,负性变构调节剂Calhex231,通过钙荧光探针(Fura-2/AM)负载HUVEC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结果显示:(1)HUVEC中有CaR的表达。(2)在Fura-2/AM负载HUVEC中加入精胺刺激,[Ca2+]i为△ratio=0.24±0.01,先加入Calhex231作用1min后再加入Calhex231+精胺刺激,[Ca2+]i为△ratio=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CaR调节HUVEC游离钙离子浓度。  相似文献   

13.
用Quin 2法测得大鼠脑突触体内静息游离Ca2+浓度([Ca2+]i)为85±13μmol/g protein.地西泮0.1,1和10 mmol/L对静息突触体[Ca2+]i无明显影响,但能以剂量依赖方式增高65 mmol/LKCl所致突触体[Ca2+]i升高,从105±23μmol/g protein分别达到185±28,267±49和291±48μmol/gprotein.地西泮1和10 mmol/L分别使突触体Ca2+,Mg2+-ATP酶活性降低28.7%和42.5%;使Mg2+-ATP酶活性分别降低12.6%和32.8%,提示地西泮可能是通过抑制钙调素,进而抑制Ca2+,Mg2+-ATP酶活性,使突触体[Ca2+]1升高,促进神经末梢释放递质.  相似文献   

14.
啤酒花中蛇麻酮诱导细胞凋亡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体外抗肿瘤实验观察啤酒花(Humulus LupulusL.)中成分蛇麻酮(lupulone)对肿瘤细胞SGC-7901和HepG-2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揭示其作用机制.采用MTT法观察蛇麻酮体外抗肿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蛇麻酮对肿瘤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Fluo-3AM探针标记,激光共聚焦技术观测细胞内[Ca2 ]i变化.蛇麻酮对肿瘤细胞SGC-7901及HepG-2均有较好的疗效.蛇麻酮作用于SGC-7901和HepG-2细胞48 h后,肿瘤细胞均有明显凋亡峰出现.蛇麻酮可以将肿瘤细胞SGC-7901和HepG-2的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和S细胞期,升高细胞凋亡指数(APO).蛇麻酮可使SGC-7901细胞内[Ca2 ]i升高,使HepG-2细胞内[Ca2 ]i先升高后降低.蛇麻酮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发挥抗肿瘤作用.蛇麻酮通过升高肿瘤细胞内[Ca2 ]i启动肿瘤细胞凋亡机制,[Ca2 ]i升高时Ca2 来源于细胞内钙库释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对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作用以及不同浓度ET-1引起[Ca2+]i升高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采用分离的Sprague-Dawley大鼠心室肌细胞,以Fura-2/AM荧光指示剂负载,检测不同浓度ET-1引起[Ca2+]i变化.结果:ET-1引起[Ca2+]i升高呈双相反应,即起始的短暂快速相和随后的持续相.在1×10-9~5×10-7mol/L范围内,随着ET-1浓度的增加,其升高[Ca2+]i的作用亦增强;并且这种作用可被ETA的特异性受体阻断剂BQ123(2×10-6mol/L)所阻断.结论:ET-1升高[Ca2+]i呈剂量依赖关系,其作用具有特异性,并且是通过ETA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16.
Ca2+释放激活Ca2+(CRAC)通道是位于非兴奋性细胞质膜上的慢Ca2+通道,是非兴奋性细胞(尤其T淋巴细胞和HEK 293细胞)中胞外Ca2+进入细胞内的主要途径.Ca2+内流是T淋巴细胞激活的最重要的生理生化特征之一.Orai1蛋白单体是组成CRAC通道的亚基,4个Orai1蛋白亚基构成一个四聚体CRAC通道.内质网Ca2+浓度的降低使得STIM1发生定向运动并产生聚集,从而激活了CRAC通道.STIM1蛋白把内质网Ca2+的损耗与CRAC通道上的Ca2+内流联系起来,行使了Ca2+浓度感受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ATP刺激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Ca2 ]i升高与氧自由基(ROS)产生的关系和大黄酸抑制作用特征.提取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利用Ca2 探针Fura-2检测单细胞胞内自由Ca2 浓度([Ca2 ]i)变化,同时利用NBT还原反应强度检测同一细胞ROS产生能力.结果发现无ATP刺激的巨噬细胞的ROS产生量较低;1mmol/L ATP刺激巨噬细胞单细胞后诱发[Ca2 ]i显著升高由胞内Ca2 释放和胞外Ca2 内流组成,同时ROS产生增强2倍;胞外无Ca2 条件下ROS产生随着[Ca2 ]i下降而减少.10-5和10-4mol/L浓度大黄酸对1mmol/L ATP刺激巨噬细胞单细胞的[Ca2 ]i升高和ROS产生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多细胞的统计分析表明10-5和10-4mol/L浓度大黄酸分别抑制了[Ca2 ]i峰值的49%和84%,同时抑制了ROS产生的59%和81%.因此认为ATP刺激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诱发的[Ca2 ]i升高介导了ROS的产生,大黄酸剂量依赖性的抑制ATP刺激的细胞[Ca2 ]i升高和ROS产生能力,并提示大黄酸抑制细胞[Ca2 ]i升高是其抑制ROS产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研究龙葵糖蛋白对乳腺癌MCF -7细胞内[Ca2+]i的影响.通过MTT法测定龙葵糖蛋白对MCF -7细胞的细胞毒作用;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龙葵糖蛋白作用MCF -7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Fluo - 3/AM探针标记,激光共聚焦技术观测龙葵糖蛋白对MCF -7细胞内[Ca2+]i的影响.结果表...  相似文献   

19.
在利用回转器模拟失重的生物学效应试验中对人参细胞的钙调蛋白(CaM)基因表达与人参皂苷合成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回转处理不仅在初始阶段可以诱导CaM基因表达的提高,而且在处理人参细胞的18h之内,CaM基因表达还呈现波动性变化.说明了Ca 2+ 依赖信号转导系统在转导重力变化刺激信号过程中的复杂性.回转处理还可以诱导人参皂苷的合成与人参皂苷合成相关基因鲨烯合酶基因(squalene synthase gene,sqs)与鲨烯环氧酶基因(squalene epoxidase gene,sqe)的表达.Ca 2+ 螯合剂EGTA、质膜钙通道抑制剂LaCl 3 与细胞内膜钙通道抑制剂钌红(ruthenium red,RR)都可以抑制回转诱导的CaM基因、sqs与sqe的表达,以及提高人参皂苷的合成.这种相关性说明胞外Ca 2+ 的内流与胞内钙库的Ca 2+ 向外流入胞质中,对于回转诱导人参细胞内皂苷含量的升高都是必须的,CaM可能介导了回转诱导人参皂苷合成的模拟失重效应.CaM拮抗剂氯丙嗪(CPZ)与N-(6-aminohexyl)-5-chloro-1-naphthalenesulfonamide(W 7 )可以抑制回转诱导的人参皂苷合成,sqs与sqe的表达也显示了CaM的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紫外光在临床医学上的众多应用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紫外光照射自血回输疗法,但其具体机制尚未清楚.基于倒置荧光显微镜光路,在单细胞水平上,分别以连续式和间隔式365 nm长波紫外光辐照射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检测其对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低剂量的长波紫外光辐照会使胞内钙浓度升高,而较高剂量的紫外光可导致胞内钙浓度下降,甚至低于起始钙浓度.此外,胞外无钙的情况下,紫外仍可引起胞内钙升高,说明紫外引起胞内钙库释放导致胞内钙浓度升高.为探讨紫外光照射自血回输疗法的作用机理提供一定的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