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一、饲料:饲料是多种病原微生物重要传播途径,喂用安全饲料,是生产安全猪肉的源头.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依法严格管理,加强监控、检测,严禁使用、严厉查处违禁药物.同时,加强饲料原料的检查和监控,禁喂霉烂变质和剧毒农药污染严重的饲料.此外,开辟新型绿色安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2.
研究机械化学法辅助提取废茶渣中茶多酚的最佳工艺,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从固相试剂配比、研磨时间、洗脱时间、洗脱次数、pH值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提取工艺参数.得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固相试剂配比(茶末与固相试剂质量比)1:0.6、研磨时间5min、洗脱时间5min、洗脱次数3次、pH值为4.  相似文献   

3.
阿散酸(Arsanilic acid)系白色、无嗅、无味的结晶性粉末.它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美国等饲料工业先进国的研究应用已有近40年的历史.据国外试验:阿散酸不但起着补充必要微量元素砷的营养性作用,而且还具有重要的药物作用,如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改变肠道细胞的代谢,抑制肠道中有害细菌的生长,起着生长促进剂和抗菌剂的作用,因此是其它饲料添加剂无可比拟的,曾被美国饲料周刊推荐为首选的饲料添加剂,称之为多功能剂.目前,阿散酸作为饲料添加剂已在美国、欧洲及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阿散酸的生理功能、毒理作用以及在动物体内的排泄和残留等问题,作者已在1993年《粮食与饲料工业》第5期上有过较详细的报道,应该说它是一种高效、安全、多功能的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4.
绿色养猪模式是指在饲养过程中,不使用国家禁止的化学药品、饲料添加剂和其它有害物质,使肉的品质达到绿色猪肉标准,确保对人类健康安全有益.在实际生产中要从品种、饲料、猪场的规划和设计等多方面构建绿色养猪模式.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制剂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活体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疫苗等微生物制剂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从水质调节、疾病防治,作为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微生物制剂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芦荟作为生长肥猪的饲料添加剂,以不同的浓度添加于猪饲料中喂养生长肥猪,测定其平均日增重(ADG)和全期的增重/料耗,对猪肉品质和猪肌肉营养成分氨基酸的分析等。结果表明:芦荟饲料添加剂能显著增加生长肥猪的重量,减少料重比;用芦荟添加剂喂养的生长肥猪的猪肉在脂肪率、失水率和贮存损失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在熟肉率、猪背最长肌的磷酸肌酸激酶(CPK)和猪背最长肌的磷酸葡萄糖异构酶(GPI)的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在氨基酸的总量、必需氨基酸的量和鲜味氨基酸的量都比对照组高。因此增加了猪肌肉的营养,改善猪肌肉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猪肉安全问题,是我国新时期养猪业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年来,一些不法的饲料或养猪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肆意向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中添加各种违禁药物,致使这些药物在猪肉中超标残留,对人体的生理机能造成破坏,致死、致残、致敏、致癌等严重恶果时有报道,使有些人谈肉色变,到市场买猪肉提心吊胆。有资料显示,我国饲料如玉米、豆粉等均比国际市场价格高,而猪肉的价格却比国际市场低,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反映出我国养猪业和猪肉生产存在一些问题。然而,因我国猪肉卫生指标达不到国际要求而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因此,走标准化生产之路,实现养猪安全生产,创立名牌畜产品,提高我国猪肉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研究机械化学法辅助提取废茶渣中茶多酚的最佳工艺,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从固相试剂配比、研磨时间、洗脱时间、洗脱次数、pH值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提取工艺参数。得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固相试剂配比(茶末与固相试剂质量比)1:0.6、研磨时间5min、洗脱时间5min、洗脱次数3次、pH值为4。  相似文献   

9.
酵母培养物在动物营养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酵母培养物的营养成分、作用机理及其对动物产奶、增重等生产性能应用的研究.酵母培养物作为1种新型的"绿色"活性饲料添加剂,在动物营养方面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盛产猪、牛、马、羊等牲畜,猪肉年产量居世界首位。1981年,我国生产生猪约为二亿四千万头,猪肉约一亿二干万吨。以每头猪可获猪血二公斤计,每年可得血液约为4.8亿公斤。猪血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如果每年屠宰生猪的血液全部用来提取蛋白质,可获1100万公斤。当前,蛋氨酸、赖氨酸作为饲料添加剂国内外已经大量使用,其它氨基酸也已开始被利用。氨基酸已成为制造强化饲料所不可缺少的添加剂。 当前我国大量牲畜血液除极少数食用外,大多白白浪费掉,并且造成环境的污染。为此,我们对动物血液的利用进行了开发。以猪血粉为原料,经水解,去酸及中和…  相似文献   

11.
铝对茶树叶片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冰冻切片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铝胁迫对知青早茶和白茶叶片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知青早茶在Al^3+浓度为0.1mmol/L时叶片栅栏组织出现空隙,而白茶则在Al^3+浓度为0.5mmol/L时才出现空隙,表明知青早茶叶片显微结构对Al胁迫比白茶更为敏感,提示茶树的耐铝特性存在基因型差异;且随着Al^3+浓度的增加,茶树叶片栅栏组织细胞排列趋向疏松、空隙增大,海绵组织细胞排列无序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
以废茉莉花茶渣作为吸附剂,对含Cr(VI)溶液进行了吸附研究。分别考察了吸附时间、茶渣投加量、Cr(VI)初始浓度、茶渣粒径、温度、pH值等因素对废茉莉花茶渣吸附Cr(VI)的影响。在吸附时间2小时、茶渣投加量为30g/L、Cr(VI)初始浓度为40mg/L、茶渣粒径60目、 pH值2.5时,茶渣对Cr(VI)吸附率达98.7%。温度越高,茶渣对Cr(VI)吸附效果越好。废茉莉花茶渣对Cr(VI)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是比较合适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溶液培养试验,探讨硒(Se)对镉(Cd)胁迫下茶树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保障茶叶饮用安全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种植于陕西汉中地区的‘龙井43’茶树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分别进行镉和硒处理试验,包括7个处理,分别为Cd 10 mg/L、Se 0.5 mg/L、Se 1.5 mg/L、Se 3.0 mg/L、Se 0.5 mg/L+Cd 10.0 mg/L、Se 1.5 mg/L +Cd 10.0 mg/L、Se 3.0 mg/L +Cd 10.0 mg/L。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硒处理缓解茶树叶片镉毒害的生理响应,以及茶树叶生物量,茶树叶硒和镉的含量。【结果】与未施加镉和硒的对照相比,单一施镉处理使得茶树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酸(A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以及生物量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受到明显抑制,而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渗透调节物质脯胺酸含量明显增加。单一施硒处理条件下,与单一施镉处理对比,上述指标均不同程度得到显著改善,其中1.5 mg/L硒处理下茶树叶片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最高。与单一施镉处理相比,在镉和硒的复合处理下,随着硒含量提高,上述各项指标均不同程度得到改善,以Se 1.5 mg/L +Cd 10.0 mg/L复合处理下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最高。硒的施加有助于缓解茶树叶片镉的积累。【结论】施加适量的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茶树叶片镉诱导产生的抗氧化酶CAT、APX和GPX活性,降低质膜过氧化产物MDA和H2O2含量积累,缓解镉对茶树叶片的毒害,并降低对镉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末茶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考察单因素浸提温度、液料比和浸提时间对茶末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铁观音茶末茶多糖的提取工艺,并测定茶多糖清除·DPPH的能力.结果表明:在液固比80∶1(mL/g),浸提时间130 min,浸提温度90℃的条件下,茶多糖的提取率可达9.95%;体外清除自由基试验表明,铁观音茶末茶多糖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低糖白茶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福鼎白茶为主要原料开发低糖白茶饮料.首先通过茶水比、温度、时间三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并根据正交试验的结果确定最佳浸提条件;其次将根据此最佳浸提条件得到的茶汤按一定的浓度梯度加入去离子水稀释,确定最佳稀释量;然后在上述最佳条件所得到的茶汤中加入不同浓度组合的辅料白砂糖和维生素C并确定最佳添加量;最后经杀菌制得天然低糖白茶饮料.  相似文献   

16.
连翘叶茶保肝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给小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制作肝脏损伤模型,通过测定小鼠血清中ALT、AST、CHE、TBIL、TP、GSH和肝脏中SOD、MDA、CHE、ALB、ALT、GSH等指标,研究连翘叶茶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连翘叶茶可抑制血清和肝脏中ALT和AST的异常增高,提高血清和肝脏中SOD和CHE的活性,增加GSH、TP和ACB含量,减少MDA形成,调节TBIL代谢.说明连翘叶茶具有明显的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银杏叶茶系列产品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银杏叶茶的基础上研制了银杏芽茶和袋泡茶,并从黄酮的浸提率上与市售叶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银杏芽茶和袋泡茶的浸提率明显的高于市售叶茶,而以袋泡茶的浸提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绿茶品质是绿茶质量监控最主要的对象之一,绿茶品质评审的五要素为色、香、味、形和叶底.对绿茶品质审评的感官评定优点突出,但缺点是比较主观;理化方法则只能实现对绿茶单一成分的检测,不能达到品质综合评定的目的;智能感官评审和色谱指纹图谱方法将标示绿茶滋味和香气特征的量值与绿茶品质相对应,具有科学客观和直观等优点,不仅可作为未来对绿茶分等定级的潜在分析手段,而且可为食品安全与质量的检测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茶叶功效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茶是最受人们欢迎的健康饮料之一,茶叶中含有茶蛋白、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茶叶皂甙等多种功效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血栓、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菌和抗辐射等生理功能,作为保健食品和药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笔者对茶叶中主要功效成分的作用及其提取工艺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以6种不同的加工方法制成银杏茶,比较其感官特性和理化特性,探讨银杏茶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采用银杏鲜叶--摊干表面水分--切成0.5-1cm宽的丝--电炒锅杀青--揉捻--炒干工艺制得的银杏茶综合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