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1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合成类雌激素在治疗中副作用明显,中药植物雌激素在一些雌激素(过多或缺乏)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带来了积极的效果.这类中药具有双向调节的"扶正"作用,故其作用机制研究也广泛的开展起来.主要包括与雌激素核受体的相互作用、对雌激素合成相关酶的调控、影响膜受体途径等.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植物雌激素双向作用机制及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为临床上植物雌激素的应用以及其作为保健品的开发提供可靠的借鉴及依据.  相似文献   

2.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鼠抗人胎盘芳香化酶抗体、兔抗人雌二醇抗体及雌激素受体ER-α与ER-β多克隆抗体对文昌鱼消化管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显示,芳香化酶、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α和β的免疫活性蛋白在肝盲囊、中肠前部和后部的上皮细胞及肠神经元表达,后肠显免疫阴性反应,表明文昌鱼肠道像哺乳类大鼠胃壁细胞和肠上皮细胞一样,能够合成雌激素并具有内分泌作用.提供了确凿的形态学证据,并对阐明雌激素在调节文昌鱼肠道消化功能及其作用机制以及雌激素功能的演化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杂交和免疫细胞荧光等方法首次研究了新型雌激素受体ERα36和窖蛋白-1(Caveolin-1)在大鼠皮肤组织中以及角质细胞系中的表达,探讨了二者的表达关系和分布特征.结果发现:(1)大鼠皮肤中有ERα36的表达,其表达的量与Caveolin-1的表达量呈负相关,且存在性别差异和部位差异;(2)表皮角质细胞中有ERα36的表达,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且与Caveolin-1共定位.提示新型雌激素受体ERα36存在于皮肤细胞中,且可能参与Caveolin-1介导的雌激素信号转导,在雌激素治疗皮肤疾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雌激素效应增强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收集20例BPH和10例正常前列腺(NP)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荧光方法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上皮细胞角蛋白(CK)、非肌型肌球蛋白(NMMH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雌激素受体α(ERα)的表达及其定位关系.结果表明,与NP相比,在BPH组织基底细胞中与干/祖细胞相关的CK14和CK5以及与去分化相关的NMMHC和ERα的表达明显增加;而且CK14、NMMHC和ERα有共定位的关系.BPH组织中部分基底细胞去分化为干性细胞;雌激素效应增加使基底细胞发生去分化是BPH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研究新型雌激素受体ERα36在人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系中的差异表达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张氏肝(Chang Liv-er)、Caveolin-1基因沉默细胞株CAV7、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和HepG2为实验材料,通过免疫印迹杂交法观察了不同细胞内ERα3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典型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66蛋白的表达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1)几种细胞中均有ERα36蛋白的表达;(2)与张氏肝细胞相比,Caveolin-1基因沉默时ERα36表达明显增加(P0.01);(3)ERα36在SMMC-7721中表达水平较低,而在HepG2细胞中表达水平较高,与ERα66和Caveolin-1的表达水平相关.提示新型雌激素受体ERα36可能参与Caveolin-1介导的雌激素信号转导,而在肝细胞的恶性增殖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卵巢雌激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卵巢的内分泌调控中,雌激素受体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近年来,它的分子结构和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就两种雌激素受体——α受体(ERα)和β受体(ERβ)的发现及其分子结构、分布、调控作用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该领域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探索电针对去势雌性大鼠体内雌激素水平及子宫组织内雌激素受体表达变化的调整机制 .选用 4 5月龄的雌性SD大鼠 2 6只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病理对照和病理治疗三组 ,实验组动物手术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更年期病理模型 ,以电针动物“关元”、“中极”、双侧“子宫”、双侧“三阴交”穴为针刺部位 ,连续治疗 10天后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血清雌二醇 (E2 )水平及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子宫内雌激素受体 (ER)表达量 .结果发现电针去势雌性大鼠可使其子宫组织内下降的雌激素受体表达量有所回升 ,并能够升高其血清雌二醇浓度 .表明电针作用对受试模型下的动物子宫雌激素受体表达以及血清雌二醇浓度的改变有着负反馈的作用 ,提供了电针疗法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一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母草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和海马雌激素受体α及β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11月龄SD雌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去势组、益母草总黄酮组和雌二醇组,以双侧卵巢切除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益母草总黄酮组、雌二醇组分别用益母草总黄酮、雌二醇给药4个月,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下丘脑和海马雌激素受体α及β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卵巢切除后,血清中雌二醇水平、椎骨骨密度、子宫湿重、下丘脑和海马雌激素受体α及βmRNA的表达均明显下降.雌二醇治疗后血清中雌二醇水平、椎骨骨密度、子宫湿重升高,下丘脑和海马βmRNA的表达均明显下降.益母草总黄酮治疗后,血清中雌二醇水平、椎骨骨密度、下丘脑和海马雌激素受体α及β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子宫湿重无明显改变.结论益母草总黄酮对切除卵巢所致的骨质疏松大鼠有防治作用,对子宫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雷洛昔芬是否具有类似于雌激素对转染了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α的PC12细胞有保护作用,即对抗淀粉样蛋白AB所致细胞凋亡及活化端粒酶活性.方法:在转染了雌激素受体ERα的PC12细胞(PCER)及转染了对照基因质粒的PC12细胞(PCCON)中分别添加不同的药物.用TUNEL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stretch PCR试剂盒分析端粒酶的活性.结果:在经过Aβ处理后的PCER中添加10-8 M雷洛昔芬与10-8雌激素后细胞凋亡数显著减少,而在PCCON中则无明显差异;雌激素和雷洛昔芬对PCER细胞显著促进其端粒酶活性,对PCCON 细胞无此作用.结论:雷洛昔芬与雌激素对有雌激素受体表达的PC12细胞均有活化端粒酶活性,抑制淀粉样蛋白Aβ诱发的细胞凋亡作用,表明雌激素和雷洛昔芬抑制Aβ所致细胞凋亡的作用是通过雌激素受体ER α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橙皮素对血管内皮细胞NO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橙皮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NO分泌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为此采用DAN法测定HUVECs分泌NO的水平,用人乳腺癌MCF-7细胞(雌激素受体阳性)促增殖实验和报告基因模型实验评价橙皮素的雌激素样活性.结果显示在内源雌激素水平较低的条件下,橙皮素在12.5~100 μmoL/L浓度范围内,能够促进HUVECs分泌NO,并呈剂量依赖性.此作用能够被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和放线菌素D阻断.橙皮素与E2同时作用时,HUVECs分泌NO水平较两者单独作用时显著下降.而在内源雌激素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橙皮素抑制HUVECs分泌NO.橙皮素能够促进MCF-7细胞增殖,并且能够被ICI182,780完全阻断,同时,橙皮素能够部分拮抗E2对MCF-7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另外,橙皮素能够诱导ERα控制的报告基因表达.从而可认为橙皮素属于雌激素受体部分激动剂,对血管内皮细胞NO分泌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其机理涉及雌激素受体信号途径和基因转录调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及P16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方法选取行腺癌根治术并接受内分泌辅助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40例,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16蛋白表达情况;收集患者年龄、月经情况、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病灶分化程度、病理类型等临床病理指标;乳腺癌根治术后给予患者为期3 a的随访,记录生存情况.结果 140例乳腺癌患者组织中雌激素受体阳性58例(41.43%),孕激素受体阳性60例(42.56%),P16阳性82例(58.57%).不同年龄、月经状态、分化程度的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组织学分级Ⅲ期、低分化程度是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阳性、孕激素受体阳性、P16蛋白阴性是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及P16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明显相关,可用于内分泌辅助治疗预后的判断; P16基因可能参与调控乳腺癌内分泌辅助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前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植物雌激素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心血管疾病、围绝经期综合症、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结肠癌等肿瘤具有预防和抑制作用.体内雌激素分泌紊乱或雌激素受体代谢失常可诱发多种相关疾病或加速疾病进程,长期摄入植物雌激素可能对子宫内膜、乳腺以及男性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植物雌激素的药理学作用仍需要进行研究,对其不良反应作用机制等需要进一步探讨.介绍了有关植物雌激素的药理学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环境雌激素对人体和动物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环境雌激素的种类、特点、活性检测方法、作用机制及其对机体的影响进行了综述,重点 从整体和细胞水平回顾了各类环境雌激素对机体不同组织器官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一研 究领域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雌激素的抗氧化作用与核转录相关因子(Nrf2)信号分子及其Nrf2/ARE信号路径有密切关系.Nrf2/ARE在调节机体抗氧化酶和Ⅱ相解毒酶的表达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原代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在雌激素预孵化条件下,研究了雌激素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GCL)表达及Nrf2核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雌激素能够明显增加GST和GCL的表达,促进Nrf2核转移.雌激素通过促进Nrf2入核及GST和GCL的表达发挥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B1、癌基因C-erbB-2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65例乳腺癌组织和15例乳腺纤维瘤组织进行cy-clinB1、C-erbB-2和ER、PR表达的联合检测.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yclinB1过阳性表达率为84.62%(55/65);乳腺纤维瘤组织CyclinB1表达率为13.3%(2/15);淋巴结转移患者CyclinB1蛋白的过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患者;CyclinB1的表达与C-erbB-2表达具有相对的一致性,CyclinB1的阳性高表达伴随ER表达降低,但与PR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CyclinB1的过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过表达cy-clinB1可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和生物学行为的判断提供帮助.CyclinB1与C-erbB-2和ER、PR的联合检测有利于指导乳腺癌的化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特异性锤头状核酶(hammerhead ribozyme,RZ)对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453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免疫细胞化学检测RZ对MDA-MB-453细胞HER-2表达的影响;MTT法检测RZ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RZ转染入MDA-MB-453细胞中,RT-PCR检测出转染RZ的MDA-MB-453细胞中HER-2 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内的HER-2蛋白表达下降;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受抑.结论RZ在MDA-MB-453细胞内有效抑制靶基因HER-2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可抑制细胞增殖,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HER-2信号转导通路.  相似文献   

17.
雌激素是一种内分泌系统产生的类固醇性激素。它在生殖系统、骨组织、心血管、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乳腺癌、骨质疏松、阿尔茨海默病、绝经后妇女动脉粥样硬化及儿童性早熟的发生等都与雌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它还具有抗细胞凋亡的作用。人体内雌激素是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相结合,进而调节一系列基因的表达而发挥其重要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两栖动物卵巢内不同性类固醇激素受体在卵子发育中的调控作用.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中华蟾蜍不同发育时期卵泡中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雄激素受体进行了定位检测.结果发现,三种受体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卵泡中均有阳性反应:雌激素受体在卵黄合成期和卵黄合成后期的滤泡细胞表达为强阳性,在卵母细胞胞质和核膜中呈弱阳性反应;孕激素受体在卵黄合成早期的滤泡细胞和卵母细胞质、核膜中表达均较弱,在卵黄合成后期表达均增强;雄激素受体在卵黄合成早期的滤泡细胞和卵母细胞胞质、核膜中表达也均较弱,在卵黄合成后期卵母细胞胞质和核膜中表达略有增强.  相似文献   

19.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引起老年男性排尿障碍的常见疾病.本研究在雌雄激素诱导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基础上,探究丹参酮IIA与雷洛昔芬联合用药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丹参酮IIA与雷洛昔芬联合用药显著抑制大鼠前列腺体积增大,降低前列腺指数,同时减少前列腺上皮和间质细胞中雄激素受体(AR)和雌激素受体α(ERα)的表达;与单独用药组相比,联合用药的治疗作用显著优于单独用药.提示,在大鼠前列腺上皮和间质细胞中,丹参酮IIA与雷洛昔芬联合用药可能通过同时降低细胞中AR和ERα表达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性激素(SR)在大肠癌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80例大肠癌、10例正常大肠粘膜进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雌激素受体(AR)指标的检测。80例大肠癌中ER、PR、AR的阳性率分别为80%、75%、40%,正常大肠粘膜中三项指标表达很低,甚至无表达。二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大肠 癌中SR的高度表达说明其生理学行为与性激素有关,因此对SR阳性大肠癌病人进行内分泌治疗可能是除手术、化疗及免疫治疗外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并为早期诊断大肠癌及判定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