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B1、癌基因C-erbB-2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65例乳腺癌组织和15例乳腺纤维瘤组织进行cy-clinB1、C-erbB-2和ER、PR表达的联合检测.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yclinB1过阳性表达率为84.62%(55/65);乳腺纤维瘤组织CyclinB1表达率为13.3%(2/15);淋巴结转移患者CyclinB1蛋白的过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患者;CyclinB1的表达与C-erbB-2表达具有相对的一致性,CyclinB1的阳性高表达伴随ER表达降低,但与PR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CyclinB1的过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过表达cy-clinB1可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和生物学行为的判断提供帮助.CyclinB1与C-erbB-2和ER、PR的联合检测有利于指导乳腺癌的化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53、ER、PR的表达与预后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p53癌基因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53、ER、PR的表达.结果:c-erbB-2、p53、ER、PR的阳性率分别为:48.75%(39/80)、56.25%(45/80)、52.5%(42/80)、58.75%(47/80);c-erbB-2、p53在ER、PR均阳性组的表达低于二者均阴性组的表达(P〈0.05);c-erbB-2、p53在淋巴结转移组中表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的表达(P〈0.05);ER与PR的表达呈显著相关性,与临床分期及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c-erbB-2、p53、ER、PR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是指导内分泌治疗的重要指标,有利于客观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判定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非特指)中GATA结合蛋白3(GATA-3)、叉头框架蛋白A1(FOXA1)及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预后意义.方法:收集乳腺癌改良根治标本138例,依据ER、孕激素受体(PR)、Ki-67及HER-2表达,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型乳腺癌.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38例非特殊型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GATA-3、FOXA1和ER的蛋白表达.结果:GATA-3的总体阳性表达率为66.7%(92/138),其中Luminal A型阳性率90.0%(45/50)、Luminal B型阳性率74.1%(43/58)、Her-2过表达型阳性率30.0%(3/10)、三阴型阳性率5.0%(1/20);FOXA1的总体阳性表达率为40.6%(56/138),其中Luminal A型阳性率78.0%(39/50)、Luminal B型阳性率27.6%(16/58)、Her-2过表达型阳性率10.0%(1/10)、三阴型阳性率0(0/20).GATA-3与FOXA1在Luminal A型组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其他亚型(P0.01).GATA-3与FOXA1的表达均与肿瘤大小、Nottingham预后指数、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P0.01).GATA-3和FOXA1的阳性表达率与基底样表型标记(CK5/6)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率均具有很强的负相关(P0.01).GATA-3与FOXA1在ER/PR阳性乳腺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ER/PR阴性乳腺癌中的阳性率(P0.01),而且GATA-3和FOXA1的表达均与ER、PR直接相关(P0.01).结论:GATA-3与FOXA1在乳腺癌中与ER表达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乳腺癌预后良好的指标;另外对于GATA-3表达的乳腺癌,FOXA1可用于危险度分层.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性激素(SR)在大肠癌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80例大肠癌、10例正常大肠粘膜进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雌激素受体(AR)指标的检测。80例大肠癌中ER、PR、AR的阳性率分别为80%、75%、40%,正常大肠粘膜中三项指标表达很低,甚至无表达。二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大肠 癌中SR的高度表达说明其生理学行为与性激素有关,因此对SR阳性大肠癌病人进行内分泌治疗可能是除手术、化疗及免疫治疗外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并为早期诊断大肠癌及判定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25例维、汉民族乳腺癌中P53及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P53及Ki-67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癌组织;且在浸润性导管癌中P53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与分级、转移呈正相关,与民族无关。随组织学分级增高,P53及Ki-67阳性表达增高。淋巴结转移者P53及Ki-67蛋白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提示P53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可能在乳腺良性病变恶性转化及乳腺癌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临床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患第二原发癌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将19例患第二原发癌的乳腺癌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19列单纯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年龄、TNM分期、增殖细胞相关核抗原(Ki-67)、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及生存率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中6例(31.58%)再发妇科系统恶性肿瘤.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诊断年龄更大(P=0.02),实验组比对照组乳腺癌TNM分期更晚(P=0.008).对照组比实验组的存活率更高(P=0.017).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更易再发恶性肿瘤,第二原发癌患者的原发乳腺癌的TNM分期较高.患第二原发癌的患者比单纯乳腺癌患者预后差,多原发肿瘤患者的预后取决于第二原发肿瘤的类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P53,nm23蛋白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原发乳腺癌标本进行P53和nm23蛋白检测,检测结果按照年龄、肿物大小、病理学分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分组统计分析,组间显著性差异采用x2检验。结果 P53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物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无关,但与乳腺癌病理学分型和分化程度关联密切;nm23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癌肿病理分型及分化程度无关,但与癌肿大小和转移有密切关联。结论根据nm23检测结果筛选具有转移危险的患者,早期实施化、放疗;根据P53检测结果,早期预测乳腺癌患者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综合二者检测结果对判断乳腺癌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巨大囊肿病液体蛋白-15(GCDFP-15)、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原癌基因C-erbB-2、原癌基因Her2/Neu表达与乳腺癌超声征象的关系.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100例,术前行乳腺彩超检查,术后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GCDFP-15、ER、PR、C-erbB-2、Her2/Neu的表达情况.结果 GCDFP-15蛋白阴性率为61.00%,ER为50.00%,PR为36.00%,C-erbB-2为62.00%,Her2/Neu为45.00%.有内部微小钙化、血流显像分级2~3级、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GCDFP-15阴性率明显高于无内部微小钙化、血流显像分级0~1级、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边缘毛刺征和周围高回声晕象的乳腺癌患者ER、PR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边缘毛刺征和周围高回声晕象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ER、PR阳性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er2/Neu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内部微小钙化、血流显像分级0~1级、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GCDFP-15、ER、PR、C-erbB-2、Her2/Neu表达与超声征象密切相关,可用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性激素 (SR)在大肠癌及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 80例大肠癌、10例正常大肠粘膜进行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及雄激素受体 (AR)指标的检测 .80例大肠癌中ER、PR、AR的阳性率分别为 80 %、75 %、40 % ,正常大肠粘膜中三项指标表达很低 ,甚至无表达 .二者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大肠癌中SR的高度表达说明其生理学行为与性激素有关 .因此对SR阳性大肠癌病人进行内分泌治疗可能是除手术、化疗及免疫治疗外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并为早期诊断大肠癌及判定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4例乳腺癌组织中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及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探讨其在预测乳腺癌预后中的价值.结果:Bcl-2的表达与ER、PR呈正相关,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脉管癌栓等不良预后因素呈负相关;Bcl-2在绝经前女性低表达,在Luminal型乳腺癌中高表达,当Bcl-2高表达时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低.结论:Bcl-2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具有更好的预后,对内分泌治疗敏感,为临床更准确的进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检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在不同分化程度胃癌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探讨LRP-5在胃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对比分析了26例高分化、35例中分化、48例低分化胃癌及15例正常胃组织中LRP-5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结果均显示:LRP-5在中分化胃癌、低分化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胃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分化胃癌组织中与正常胃组织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表明,LRP-5蛋白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胃癌组织(P0.05),与胃癌患者年龄、性别因素无关.提示LRP-5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恶性程度相关,可作为胃癌的诊断、分级和预后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应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6例星形细胞瘤中P27蛋白的表达,探讨P27蛋白在不同分化程度的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6.8%,低分化(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组织中P27蛋白的阳性表达显著低于高分化(Ⅰ-Ⅱ级)星形细胞瘤(P<0.01);P27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0.452,P<0.01).这表明,P27蛋白表达水平的降低与脑星形细胞瘤的分化程度与演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郑建波  刘忠 《科技信息》2009,(7):374-375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DCC蛋白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正常大肠组织、57例大肠癌组织DC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DCC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1.6%,明显低于大肠正常组织(100%),两组差异显著(P〈0.05),且DCC的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浸润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等无相关性。结论:DCC表达缺失与大肠癌的分化、侵袭、转移有关,可判断大肠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是卵巢激素的主要靶器官,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在下丘脑垂体的调节下,雌激素、孕激素出现周期性分泌,子宫内膜的形态和功能也随之发生改变.黄体期,血清中上升的孕激素可拮抗雌激素的作用,抑制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增殖,使其分化为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细胞.孕激素抑制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并促使其分化的机制主要是:一方面孕激素通过降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降低颗粒细胞分泌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的表达和活性,增加17β-HSDII在子宫内膜局部的表达和活性,增强雌激素代谢,从而抑制雌激素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促增殖作用,间接抑制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另一方面孕激素通过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孕激素受体结合后进入核内,调节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原癌基因等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分子表达,直接抑制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并促使其分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不同妊娠期、泌乳期绿色荧光(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简称GFP)裸鼠雌鼠血浆中雌激素、孕激素、泌乳素及各组织中泌乳素及泌乳素受体mRNA水平变化。方法 通过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中激素的水平,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泌乳素及泌乳素受体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GFP裸鼠雌鼠妊娠期内雌激素和泌乳素水平不断下降、孕激素的水平先升后缓慢下降、组织中泌乳素mRNA水平较低、泌乳素受体水平较高;而在泌乳期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较稳定、组织中泌乳素mRNA水平较高,泌乳素受体水平较低。结论 不同时期GFP裸鼠雌鼠体内性激素的水平不同,参与裸鼠妊娠调控过程,为解决雌鼠不孕、易流产等问题提供了基础参考值和内分泌水平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PTEN和P21ras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4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进行PTEN和P21ras蛋白检测。结果: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Ⅰ,Ⅱ,Ⅲ级中,PTEN的阳性率分别为76%(19/25)、41.6%(5/12)、33.3%(3/9)。P21ras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12/25)、58.3%(7/12)、88.9%(8/9)。在组织学分级Ⅰ,Ⅱ,Ⅲ级中,PTEN和P21ras的表达阳性率及表达强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TEN和P21ras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组织学分级和判断预后中有重要价值,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高压加热与微波抗原修复方法在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检测中的作用,对56例乳腺癌组织分别作高压与微波抗原修复,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雌、孕激素受体检测,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采用高压抗原修复法检测的ER和PR阳性率分别为83.93%与80.36%,其中中度阳性和强阳性占阳性总数比例ER为72.34%;PR为73.33%.而采用微波抗原修复法检测的ER与PR阳性率分别为73.21%和69.64%,其中中度阳性与强阳性占阳性总数比例ER为51.22%;PR为51.28%.在雌、孕激素受体的检测中,高压加热法比微波修复法效果更好、更理想.  相似文献   

19.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Ca组织及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AR、PAK6的表达,探讨了雄激素受体(AR)、P21活化激酶6(PAK6)与前列腺癌(PCa)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AR、PAK6在BPH和PCa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BPH和PCa前列腺组织中AR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BPH和PCa前列腺组织中PAK6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70例高、中、低分化前列腺癌中AR、PAK6表达阳性率逐渐升高,PCa组织中AR与PAK6二者表达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这说明,PAK6和AR阳性表达程度与PCa分级有关,提示二者在PCa的发病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检测PAK6和AR的变化对判断PCa的生物学行为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新基因BP1抗体制备及其在乳腺癌表达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新同源盒基因BP 1在乳腺癌的表达,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设计19肽,合成并偶联到大分子载体KLH上制成人工免疫原,制备兔抗BP 1多克隆抗体IgG.蛋白印迹方法检测BP 1在乳腺癌细胞系M CF 7、M DA-M B-231细胞均有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P 1蛋白在乳腺癌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在雌激素受体阴性肿瘤的表达率高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组。BP 1基因的异常表达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是一种新的乳腺癌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