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前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植物雌激素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心血管疾病、围绝经期综合症、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结肠癌等肿瘤具有预防和抑制作用.体内雌激素分泌紊乱或雌激素受体代谢失常可诱发多种相关疾病或加速疾病进程,长期摄入植物雌激素可能对子宫内膜、乳腺以及男性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植物雌激素的药理学作用仍需要进行研究,对其不良反应作用机制等需要进一步探讨.介绍了有关植物雌激素的药理学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雌激素在前列腺癌转移中的作用已有报道,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研究了雌激素受体辅助抑制因子REA在前列腺上皮细胞和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发现在前列腺癌细胞和组织中随恶性程度增加REA的表达逐渐增强.划痕愈合实验证实了REA能够明显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而且其促进作用与雌激素和ER存在着协同作用.这些研究结果为揭示雌激素效应及其受体亚型的表达水平在前列腺癌转移中作用机制的探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药肉苁蓉是著名的补益中药,且具有一定的雌激素作用.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从植物雌激素成分组成和药理作用、中药肉苁蓉的介绍及肉苁蓉的雌激素作用三个方面对中药肉苁蓉的雌激素作用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为后续对其发挥雌激素作用的活性成分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母草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和海马雌激素受体α及β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11月龄SD雌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去势组、益母草总黄酮组和雌二醇组,以双侧卵巢切除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益母草总黄酮组、雌二醇组分别用益母草总黄酮、雌二醇给药4个月,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下丘脑和海马雌激素受体α及β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卵巢切除后,血清中雌二醇水平、椎骨骨密度、子宫湿重、下丘脑和海马雌激素受体α及βmRNA的表达均明显下降.雌二醇治疗后血清中雌二醇水平、椎骨骨密度、子宫湿重升高,下丘脑和海马βmRNA的表达均明显下降.益母草总黄酮治疗后,血清中雌二醇水平、椎骨骨密度、下丘脑和海马雌激素受体α及β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子宫湿重无明显改变.结论益母草总黄酮对切除卵巢所致的骨质疏松大鼠有防治作用,对子宫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鼠抗人胎盘芳香化酶抗体、兔抗人雌二醇抗体及雌激素受体ER-α与ER-β多克隆抗体对文昌鱼消化管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显示,芳香化酶、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α和β的免疫活性蛋白在肝盲囊、中肠前部和后部的上皮细胞及肠神经元表达,后肠显免疫阴性反应,表明文昌鱼肠道像哺乳类大鼠胃壁细胞和肠上皮细胞一样,能够合成雌激素并具有内分泌作用.提供了确凿的形态学证据,并对阐明雌激素在调节文昌鱼肠道消化功能及其作用机制以及雌激素功能的演化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6.
卵巢雌激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卵巢的内分泌调控中,雌激素受体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近年来,它的分子结构和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就两种雌激素受体——α受体(ERα)和β受体(ERβ)的发现及其分子结构、分布、调控作用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该领域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ve chemicals,EDCs)可通过干扰雌激素受体(ER)信号通路影响相关转录活动.在阐述ERα和β两个亚型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其信号转导途径的基础上,重点回顾近年来关于EDCs对ER信号转导通路干扰机制的研究进展.EDCs对ER信号通路的干扰机制包括配体依赖和非依赖两种,配体依赖机制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的机制是EDCs可作为配体与雌激素竞争ER上的结合位点,从而影响ER的促转录活性.间接作用机制的研究热点集中在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EDCs作为配体可激活AhR,而AhR能够促进ER蛋白泛素化并降解,也可通过与ER竞争辅助激活因子或直接影响ER介导的DNA转录.EDCs通过非配体依赖以及非基因组途径干扰机体的内分泌活动的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提示未来需注重研究EDCs对多种信号通路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乳腺癌中大约2/3为雌激素受体阳性,其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紊乱导致细胞内雌激素/雌激素受体介导的基因转录异常激活~([1]).对于这类乳腺癌的常见治疗方式为内分泌治疗,但耐药和肿瘤复发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寻找这类乳腺癌新的药物治疗靶点,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已有研究表明,在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细胞中,雌激  相似文献   

9.
探索电针对去势雌性大鼠体内雌激素水平及子宫组织内雌激素受体表达变化的调整机制 .选用 4 5月龄的雌性SD大鼠 2 6只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病理对照和病理治疗三组 ,实验组动物手术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更年期病理模型 ,以电针动物“关元”、“中极”、双侧“子宫”、双侧“三阴交”穴为针刺部位 ,连续治疗 10天后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血清雌二醇 (E2 )水平及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子宫内雌激素受体 (ER)表达量 .结果发现电针去势雌性大鼠可使其子宫组织内下降的雌激素受体表达量有所回升 ,并能够升高其血清雌二醇浓度 .表明电针作用对受试模型下的动物子宫雌激素受体表达以及血清雌二醇浓度的改变有着负反馈的作用 ,提供了电针疗法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一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雌激素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雌激素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对国内外近年文献进行复习和综述.结果:雌激素能对抗β淀粉蛋白的沉积和毒性作用、促进胆碱能神经元的存活和突触可塑性、抗氧化和维持神经元的钙稳态、调节载脂蛋白E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增加脑血流量和脑的能量代谢,从而影响AD的发生、发展.结论:雌激素可通过多条途径影响AD的发生、发展,雌激素替代治疗对于防治AD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药致肝毒性相关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中药在诸多疾病的应用治疗上成果斐然,但不可否认的是,治疗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毒副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众所周知,肝脏是机体内负责能量合成和物质代谢的中心器官,特别容易受到药物的损害,成为药源性组织损伤的主要靶器官之一.近年来,其作用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主要包括中药对肝脏细胞的直接损伤、氧化损伤、代谢损伤等.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中药致肝毒性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为临床上中药的应用以及其作为保健品的开发,提供可靠的借鉴及依据.  相似文献   

12.
 立足当前中医、针灸理论建设与临床发展实际,分析了针灸、中药内服理论与方法的差异及二者结合的优势。分析表明,针灸和中药内服在切入方式、效应机理、辨治视角等多个方面均有不同,二者联合应用能补充彼此之不足,具有较大临床优势;药物外治法是针药结合的重要研究向度。  相似文献   

13.
纳米中药——中药现代化的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中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前沿科技领域,与传统中药比较有其优势及特色.纳米中药的开发需要多学科的合作与研究,是传统中药走向国际化的方向,具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FSH研究进展     
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是由动物脑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合成与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类促性腺激素,其在畜牧业以及医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FSH在畜牧业当中常应用于动物超数排卵、体外受精,并且FSHβ基因与动物产仔关系密切。在医学领域,FSH常用来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等疾病,并且FSH与绝经期妇女骨密度(BMD)丢失以及女性卵巢癌等疾病也有很大的联系。文章简要概述FSH的生物学功能和机理,综述了其在畜牧业以及医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体外实验方法对于药理学研究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细胞、亚细胞、分子等水平进行深入的机制研究时,但此方法对于中药而言,存在许多问题。中药血清药理学作为一种新的体外试验方法,其实验结果被证明更加可信,与整体实验的相关性更好。随着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防治的需要,中药复方有效成分是否能通过血脑屏障并产生效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药脑脊液药理学方法的提出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更为中药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带来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应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中药治疗痛风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首先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治疗痛风的中药处方,建立中药治疗痛风方药数据库,规范中药名称后,应用 SPSS Modeler18 软件及SPSS Statistics 24 统计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及聚类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筛选得出治疗痛风的核心中药。在TCMSP数据库获取这些中药的活性化合物和相应作用靶点,并取这些中药与痛风的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互作(PPI)分析、生物功能富集(GO)分析及相关作用通路分析。数据挖掘共纳入符合标准的处方302首,根据得到高频次中药及高置信度、高支持度中药处方,综合分析确定了茯苓、黄柏、牛膝、薏苡仁、苍术、萆薢、威灵仙、泽泻这八大治疗痛风的核心中药,并已这些中药为基础,分析了它们治疗痛风的作用机制,确定了核心作用靶点为AKT1、TNF、IL6、VEGFA、TP53、IL1B、PPARG、EGF、PTGS2(COX-2)、MMP9等,主要作用通路为癌症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癌症中的转录失调通路等,主要调节过程包括白细胞介素、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信号转导、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激活、基因转录途径等。中药治疗痛风的主要药物组合为黄柏、苍术;牛膝、忍冬藤;赤芍、山慈菇、秦艽;泽泻、地黄;茯苓、萆薢、威灵仙;红花、桃仁、川芎;当归、黄芪;甘草、白术、桂枝,作用机制主要依赖于对多种酶、炎症因子、炎症通路的调控,这些中药能够显著抑制炎症急性期反应、促进尿酸排泄,该研究拟为痛风的深入研究及相关中药的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00-2018年江苏省的中药发明专利数据进行检索,从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专利申请人、法律状态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江苏省中药产业知识产权呈现"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申请人申请专利的低位动机、不合理的政府奖励政策、低质量的专利申请文件、未被完全激发的技术创新能力均会导致上述现象的出现。江苏省应在提高全省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基础上,转变政府奖励政策导向,鼓励寻求专利代理机构的服务,提高中药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江苏省中药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认为:如果运用当代高新科技的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手段以及关联分析的方法,开发出表示中药复方重要性状,尤其是数量性状基因的功能分子标记,总结出与中药复方作用机理相关的基因,形成与中药复方作用相关基因的终极列表,并构建出导致不同中药复方作用的共同的分子路线图。通过测绘这些路径的分子网络和信号通路,很有可能找到有效认识中药复方治疗作用机理的着眼点和目标,有望对中药复方的创新研发,开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分类算法在中药科研中的应用及其进展,为中药领域数据挖掘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方法 利用国内知网、万方和维普等作为主要文献检索平台,整理文献建立研究对象文献数据库。结果 从311746篇文献中,整理得到345篇相关文献;分类算法的应用较多集中在中药药性研究、药物分析、药物安全性/毒性、方剂配伍规律和中药功效等5个研究子领域;且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运用的范围最广,适用于中药科研的多个子领域。结论 分类算法在中药科研中应用种类多,且涵盖的研究范围广;不同数学模型的分类算法均有特色,应当结合中药数据的特点,优选不同的分类算法;通过改进完善传统的分类算法,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分类算法在中药传承和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近20年来中国中医药传承创新方面的科研进展,包括近20年国内外中医药临床注册研究进展、中国中医药在治疗传染性疾病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医药标准化研究及应用进展、新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以及“一带一路”促进中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发展。分析表明,近20年来的中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创新成果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保障,中医药历史性地进入了世界主流医学体系,其国际影响力正在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