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存海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4):9140-9143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G(d)基组水平上对三聚氰胺进行了研究。计算得到了分子的稳定构型,并对其进行了频率分析。然后利用Gaussview图形软件将频率分析数据转换为红外光谱。对红外光谱分析后发现,在400 cm-1~0 cm-1区域内分子的振动类型主要以分子内基团的整体摆动和胺基中C—H键的面外弯曲振动为主。在红外光谱的指纹区(1 333 cm-1~400 cm-1)谱线强度较弱,分子振动模式主要以弯曲振动为主,且存在七种分子的振动模式不具有红外活性。在光谱的特征谱带区(4 000 cm-1~1 333 cm-1),分子振动模式共有两种,即不对称伸缩振动和剪式振动。此外,整个红外光谱中振动峰的实际数目远小于简正振动的数目。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新化合物(H3O)2[Co(C2N2H8)3]2[W7O24],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对其红外光谱进行了计算,对吸收峰的振动模式进行了指认。结果显示,(H3O)2[Co(C2N2H8)3]2[W7O24]的红外光谱对溶剂十分敏感。  相似文献   

3.
借助Gaussian 03软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TNPG单分子进行理论模拟,理论和实验的结果符合的很好,表明了炸药TNPG在0.2~2.5THz范围内的THz光谱主要是有分子内振动模式导致的。由Gauss View可视化功能,再根据理论模拟结果对实验所得到的吸收峰的成因进行了指认。为验证吸收峰的成因与硝基的扭转振动的关系,我们研究了一些结构类似的含硝基的分子(2,4,6-三甲基-1,3,5-三硝基苯分子式C9H9N3O6和1,3,5-三甲氧基-2,4,6-三硝基苯分子式C9N3O9)。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它们的单分子模型进行了理论模拟。对理论模拟结果的特征峰进行了分析指认。从这些理论模拟结果可以看出TNPG、2,4,6-三甲基-1,3,5-三硝基苯和1,3,5-三甲氧基-2,4,6-三硝基苯有相同特征的吸收峰,且都由硝基振动引起。由此推测了硝基振动对RDX的吸收峰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异丙基在1390—1380cm~(-1)的红外吸收带进行了分析,并对峰的相对强度及不含异丙基结构的化合物出现分裂谱带的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 Y、La、Ce、Pr、Nd、Sm、Eu、Gd、Dy、Ho 十种丙酮酸稀土化合物的 FT-IR 光谱,对400-2000cm~(-1)的主要红外吸收谱峰进行了归属.400-200cm~(-1)有三个随稀土原子序数递增峰位向高频率位移的谱带,指认为M-O 伸缩振动吸收峰。它们的红外光谱表明,丙酮酸以酸根形式采用螯合桥式三齿方式配位,并且某些谱峰有裂分或拓宽现象。配位键以离子键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6.
红外光谱法定量分析蛋白二级结构研究中水汽影响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外光谱法应用于蛋白二级结构定量分析研究中,人们一般需要使用二阶导数光谱技术对蛋白酰胺Ⅰ带(1 700~1 600cm-1区域)进行分辨率增强处理,以获得对应于不同蛋白二级结构的红外吸收峰的个数和峰位.水汽在酰胺I带由于存在很强的吸收峰会对二阶导数谱的可靠性产生影响.在实际研究中,一些本属于水汽的吸收峰有可能被错误地指认为某种蛋白二级结构的吸收峰.这是一个长期以来困扰红外光谱法应用于蛋白二级结构定量分析研究的技术难题.作者提出了一种评估水汽影响程度的方法,即利用含水汽吸收的人工合成光谱和实验光谱的二阶导数谱的对比来评估水汽影响,从而达到对蛋白二级结构吸收峰的准确指认.  相似文献   

7.
以桐油和二乙醇胺为主要原料,反应制备桐油酰胺.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拉曼光谱对桐油的结构进行表征,并进行了谱带归属;用傅里叶变温红外光谱(temperature-dependent FTIR)对合成产物的温敏性、谱带变化和双键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30 cm~(-1)和991 cm~(-1)为桐油的红外和拉曼特征吸收峰;25~225℃范围内,桐油酰胺变温红外光谱在1737 cm~(-1)(—C=O—)处吸收峰的吸光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温度高于125℃,991 cm~(-1)处的—CH=CH_2键断裂,产物发生分解;找出了桐油酰胺应用的温度条件.  相似文献   

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和B3PW91方法对吴茱萸碱的几何构型进行了全优化,得到吴茱萸碱的几何平衡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吴茱萸碱是一个非平面结构的分子,与晶体结构吻合.在相同水平上计算了吴茱萸碱的红外和拉曼振动光谱,依据计算结果,对吴茱萸碱分子的振动基频进行了合理的指认和归属.在红外光谱中,所有振动模式均具有红外活性,最强的振动频率为1 720cm-1,摩尔吸光系数为631L/(mol·cm),归属于C21O22的伸缩振动.在拉曼光谱中,吴茱萸碱的所有振动模式也表现出了拉曼活性,最强的吸收峰频率为3 200cm-1,吸收强度为19.6kM/mol,由N—H键的伸缩振动吸收所贡献.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吴茱萸碱的结构和生物活性关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FeCl3为氧化剂和掺杂剂,以SDS(十二烷基磺酸钠)为乳化剂,利用乳液聚合法制备用于周围神经修复的聚吡咯(PPY)/聚乳酸(PDLLA)多孔复合导电材料,用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ATR-FT-IR)、多功能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及霍尔效应测试系统对其进行表征并对其导电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PDLLA的特征吸收峰和PPY的特征吸收峰在多孔复合材料的ATR-FT-IR图谱中都有体现;多孔复合材料中具有N原子的特征电子能谱峰;PPY/PDLLA多孔复合材料是一个两相体系,PPY粒子分散在连续的绝缘PDLLA相中,并具有多孔结构;当PPY含量高时,微区域变大,并且相互连接,在PDLLA中形成贯穿网络;复合材料的电导率随着PPY含量的增大而增大,能满足周围神经再生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利用等温等压系综Monte Carlo方法, 在低温下(T = 10 K)研究了压力的变化(0~2.4 GPa)对固氩掺钠体系中杂质钠原子吸收光谱的影响. 对于替代数为nv = 1和2两种掺杂体系, 压力的增加都没有改变钠原子俘获点周围的局域对称性, 只是减小了钠氩、氩氩之间的距离, 使得体系更加致密. 但压力的增大导致了钠原子的吸收谱逐渐变宽, 峰位以及质心谱移向低能方向移动, 即出现红移. 对局域结构属于高对称俘获点nv =1的掺杂体系, 在较低压力下, 吸收谱为高对称三体线形. 随着压力的增加, 吸收谱开始变宽并移动, 吸收谱重叠成单峰形状. 对局域结构属于低对称性俘获点nv =2的掺杂体系, 在较低压力下, 吸收谱为单峰加双峰的吸收线形. 随着压力的增大, 单双峰之间的劈裂增大, 双峰重合成单峰形状.  相似文献   

11.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了升降温过程中聚酰胺56(PA56)的系列红外光谱,考察了PA56红外光谱中酰胺Ⅰ带、酰胺Ⅱ带及N—H伸缩振动谱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分析了温度对PA56氢键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氢键键合羰基与氨基的红外吸收谱带的峰强逐渐减小,而游离羰基、氨基的红外吸收谱带的峰强缓慢增大。由此表明PA56的氢键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光谱分析的方法研究低温反应射频溅射生长的A1N薄膜。结果表明,薄膜的红外吸收谱在700cm~(-1)处有一吸收带,与块状晶体相同,因此有较宽的红外透过区。热处理后红外谱无明显变化。薄膜的紫外吸收谱表明:禁带宽度为5.9~6.0eV,在N_2中热处理后,吸收过不发生平移,禁带宽度也不发生变化。在O_2中处理两小时后,禁带宽度减小到5.7eV。所有热处理都使非指数尾部变化。  相似文献   

13.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60-PMMA复合膜,研究了该膜的红外吸收谱,发现复合膜的红外吸收光谱在C60特征峰(1 182 cm-1和1 428 cm-1)附近,相对PMMA有明显的"红移"宽化.理论上,采用Gaussian98计算方法,得到了C60分子和带有电荷的C60的红外振动频率.研究表明:复合膜的红外谱 "红移"宽化是C60与PMMA之间的电荷转移导致C60红外特征峰红移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激光Raman光谱研究大豆球蛋白的结构, 并对大豆球蛋白的红外光谱和Raman光谱的特征峰进行指认, 计算Raman费米共振\%I\%850/830的比值. 结果表明: 红外光谱和Raman光谱的酰胺Ⅰ带去卷积和曲线拟合获得二级结构, 其中β 折叠结果差异较小, α 螺旋、 β 转角和
无规卷曲结果差异较大(p<0.05); 红外光谱在1 618,1 682 cm-1处的吸收峰归属于大豆球蛋白的分子间和分子内聚集, 拟合峰面积百分数分别为11.1%和9.5%; 包埋和外露的酪氨酸残基占酪氨酸残基总量的14%和86%.  相似文献   

15.
采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对长清产3个品系栝楼果皮水提取物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一维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红外光谱部分吸收峰的峰形、峰位和峰强具有一定的差异,二维相关谱中自动峰的峰数、峰位和峰强均有明显的区别。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与鉴定3个品系栝楼果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群论的方法,从理论上解析了苯系物的红外光谱;分别给出了每个分子的所属点群分子振动的不可约表示、属于红外活性的不可约表示以及红外吸收的谱带数目.  相似文献   

17.
不同粒度纳米氧化镁的制备及其红外吸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粒度的纳米氧化镁为研究对象,通过XRD,IR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针对纳米氧化镁的红外吸波性能进行研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在400~600 cm-1的范围内吸收峰宽化,红外吸收能力显著增强;纳米氧化镁红外吸收域红移、蓝移共存,随着粒径的减小IR光谱先发生蓝移,当粒径在50 nm附近时出现拐点,发生红移.晶体场效应往往导致吸收峰的宽化,这是由于纳米微晶的"表面原子效应".纳米粒子粒径的减小会导致原来常规块体材料的谱带精细结构消失,从而形成宽而平的吸收带.  相似文献   

18.
1 实验部分 1.1 原理设X射线衍射峰的纯加宽(包括晶粒度和微观应力引起的加宽)峰形为f(y),仪器峰形为g(z),样品峰形为h(x),有: A_n=F_R(n)=[H_R(n)·G_R(n)+H_I(n)·G_I(n)]/(G_R~2+G_I~2) B_n=F_I(n)=[H_I(n)·G_R(n)-H_R(n)·G_I(n)]/(G_R~2+G_I~2) 式中N为衍射峰形的最大底宽,n为谐波指数,j=±1,±2,…±N/2,H_R,H_I,G_R和G_I分别为样品峰形函数和仪器峰形函数的Fourier系数,A_n,B_n是纯加宽峰形的Fourier系数。  相似文献   

19.
专家系统ESSESA的红外光谱分析程序利用红外光谱解析知识库,对化合物的红外光谱进行逻辑推理、分析,得到子结构约束.程序能推出的子结构86类共229个,比同类系统的知识库大.分析谱图之前对化合物的分子组成进行分析,利用不饱和度和组成条件加强推理分析的效果和速度.分析谱图时,只考虑吸收峰的位置.极弱的吸收峰以及在有的化合物谱中吸收不显著的峰不纳入知识库的规则中.  相似文献   

20.
利用分子势能函数的PG函数形式,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激发态氧分子O2(α^1△g)的振动能级作量子力学计算,计算结果反映了O2(α^1△g)振动的非谐性性质,得到了O2(α^1△g)的谐性和非谐性光谱常数并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