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莰烯和烯丙醇为原料,研究了烯丙基异冰片基醚的绿色合成工艺,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烯丙醇与莰烯物质的量之比对莰烯醚化反应选择性及烯丙基异冰片基醚产物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烯丙基异冰片基醚的最适工艺条件:A-15型阳离子树脂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烯丙醇和莰烯原料总质量的5%,烯丙醇与莰烯物质的量之比为1.5∶1,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7 h。在此条件下工业莰烯转化率为85.5%,反应选择性为97.5%,烯丙基异冰片基醚得率为83.4%。最后采用GC-MS、IR等分析技术对合成所得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2.
以苯胺为原料,经酰基化、碘仿两步反应合成得到了目标产物4-氨基苯甲酸,并采用IR、^1H NMR和^13C 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酰基化反应时催化剂AlCl3的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中间体4-氨基苯乙酮产率的影响,以及碘仿反应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滴加4-氨基苯乙酮速率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在此合成条件下,4-氨基苯甲酸的产率为94.0%,纯度99.7%.  相似文献   

3.
以6-(4-甲基-3-戊烯基)萘-1,4-二醌为原料,通过烷基化反应合成了5,5-二甲基-5,6,7,8-四氢蒽-1,4-二酮,采用红外光谱、GC-MS、1H-NMR等分析手段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溶剂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以多聚磷酸(PPA)为催化剂、n(萘二醌)∶n(催化剂)=1∶2,乙酸乙酯为溶剂、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7 h,在此工艺条件下,产物5,5-二甲基-5,6,7,8-四氢蒽-1,4-二酮得率为61.7%。  相似文献   

4.
以莰烯、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经过醚化和酯交换反应合成了光固化涂料用活性稀释剂甲基丙烯酸异冰片基氧乙基酯(IBOEMA),采用GC-MS、IR等分析手段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测定.在莰烯与乙二醇的醚化过程中,以A-15作醚化催化剂,探讨了A-15用量、乙二醇与莰烯的物质量之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异冰片基羟乙基醚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异冰片基羟乙基醚的适宜合成条件:催化剂A-15的用量为6.0%,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9h,乙二醇与莰烯的物质量之比为3.5∶1.0.在此条件下,莰烯转化率、反应选择性及产物得率分别达79%、93%和74%以上.在异冰片基羟乙基醚酯交换合成IBOEMA过程中,以环己烷为溶剂,反应在回流状态下进行,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异冰片基羟乙基醚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时间、阻聚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对IBOEMA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异冰片基羟乙基醚与甲基丙烯酸甲酯酯交换反应的适宜工艺条件:以环己烷为溶剂进行回流反应,环己烷与异冰片基羟乙基醚物质的量之比为37∶1,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异冰片基羟乙基醚的物质量之比为1.25∶1.00,催化剂KOH的用量为3%,反应时间8h,吩噻嗪用量为1%.在此条件下,异冰片基羟乙基醚的转化率、反应选择性及产物得率分别达91%、93%和85%以上.  相似文献   

5.
以莰烯和甲基丙烯酸为原料,采用直接加成酯化法合成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IBOMA).分析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莰烯与甲基丙烯酸的物质的量之比、催化剂种类及用量、阻聚剂种类及用量等对产物得率和反应选择性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以10%的Amberlyst 15作催化剂、0.03%的吩噻嗪作阻聚剂、甲基丙烯酸与莰烯物质的量之比为1.3∶1、酯化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8~9 h,在此工艺条件下,产物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的平均得率为80.2%,平均选择性为95.3%,酯含量大于99.2%.采用GC-MS、FT-IR等分析技术对产物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合成十二烷基磷酸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报道了以活性碳负载的杂多酸为催化剂,以十二醇和焦磷酸为原料合成了长链烷基磷酸酯,将反应时间由文献报道的4d缩短至2h,产物易分离,催化剂可循环使用.产物用IR和^1H NMR表征.实验结果表明,PW12/C是合成长链醇磷酸酯的良好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固体超强酸TiO2/SO42-催化合成醋酸正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固体超强酸TiO2/SO4^2-为催化剂,冰醋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醋酸正丁酯。考察了醇酸化,催化剂酸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酯化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冰醋酸用量为0.1mol情况下,用固体超强酸TiO2/SO4^2-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0.80g,醇酸摩尔比为3,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120-125℃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酯产率可达到93.21%,实验结果较佳。  相似文献   

8.
SO4^2——TiO2固体超酸催化合成二异丙基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SO4^2--TiO2固体超酸为催化剂合成了二异丙基萘,生产过程简单、无污染、无腐蚀。在160℃,反应时间2.5h、催化剂用量10%的条件下,连续两次使用SO4^2--TiO2超酸催化,DIPN在产品中的含量分别为62.36%和63.67,萘的单程转化率分别为98.20%和96.47%。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合成1,1,1,3,3-五氯丙烷的优化工艺条件.以四氯化碳和氯乙烯为原料,在催化剂氯化亚铜作用下,通过自由基加成反应合成出1,1,,1,3,3-五氯丙烷,用NMR、GC-MS、GC等分析检测手段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得到合成反应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乙腈为溶剂,用量为总物料质量的10%~20%,反应物料比n(四氯化碳)∶11(氯乙烯)=1∶0.3~0.4,反应温度为110~125℃,反应压力为0.5~1.0 MPa,反应时间为5~8 h,催化剂氯化亚铜的用量为氯乙烯质量的1.5%~3.5%,选用三乙醇胺为助催化剂,其用量与氯化亚铜的质量比为1∶1.1,1,1,3,3-五氯丙烷的得率为72%,产物纯度为98%.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TiO2-Ce(Ⅳ),并利用该催化剂催化合成了环己酮乙二醇缩酮,探讨SO4^2-/TiO2-Ce(Ⅳ)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SO4^2-/TiO2-Ce(Ⅳ)是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n(酮):n(酮)=1: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5%,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1.0h的优化条件下,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85.7%.  相似文献   

11.
利用自制的固相反应成套设备(SRE-1000型),将固态脱氢醋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直接研磨发生固相反应生产食品防腐剂脱氢乙酸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脱氢醋酸与摩尔比为3∶7的NaOH和Na2CO3混合进行固相反应是最优配比,固体碱分2次加入可使固相反应快速且平稳地进行.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了作为磨介的氧化铝球的配比,其结果是不同直径的氧化铝球18=253.59 kg,27=368.14 kg,35=251.50 kg时,固相反应时间最短,总反应时间为444.7 min.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用于分离和测定调味品中常见的9种防腐剂(山梨酸、苯甲酸、脱氢乙酸、6种尼泊金酯类),样品经C18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测定,外标法定量。9种防腐剂在0.10×10-4~1.00×10-4g.mL-1范围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1 6~0.998 7,回收率为90.72%~109.43%,相对标准偏差为1.25%~4.10%。方法净化效果好,可以满足日常食品中多种防腐剂的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13.
棘托竹荪子实体鲜品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棘托竹荪子实体鲜品的挥发油,每100g得到0.093g.用石油醚冷浸提棘托竹荪子实体鲜品,每100g得到0.475g.应用GC-MS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用HP-5MS柱分离,质谱法分别鉴定出35种和37种成分,其中有18种成分是首次从竹荪属中检测到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醇、芳香烃、倍半萜、脂肪酸、酮等;石油醚提取物主要成分为脂肪酸、醇、芳香类、酯、胺等.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挥发油石油醚提取物.挥发油对受试的霉菌、酵母菌、细菌都有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同时测定可立停中的愈创木酚甘油醚、马来酸氯苯那敏和盐酸甲基麻黄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以Shim-pack CLC-ODS 150mm×6.0mm为分析柱,以甲醇:水:三乙胺=40:60:0.2(水相用H_3PO_4调节到pH=3.0)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表明,测定念创木酚甘油醚的线性范围为0.24~1.92mg/mL,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0.33%;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的线性范围为0.0072~0.057 6 mg/mL,平均回收率为99.77%,RSD=2.58%,测定盐酸甲基麻黄碱的线性范围为0.04~0.32mg/mL,平均回收率为95.83%,RSD=2.79%。  相似文献   

15.
用乙酸乙酯、 氯仿、 正丁醇等有机试剂和水分别提取中草药紫苏梗的有效成分, 得到有机酸类、 三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 并研究其抗氧化效果. 结果表明: 紫苏梗正丁醇相中没食子酸的质量比为0.6 g/kg; 氯仿相中三萜类化合物齐墩果酸的质量比为0.9 g/kg; 紫苏梗提取物中黄铜类化合物质量比相对较高, 在乙酸乙酯相中为1.2 g/kg, 氯仿相中为1.1 g/kg; 紫苏梗各提取物对·OH自由基、 超氧自由基(·O-2)和DPPH·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其中1 mg/mL的乙酸乙酯相和氯仿相的清除能力最强, 分别为79%和73%、 62%和59%、 83%和80%, 对·OH自由基和DPPH·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强, 即紫苏梗各提取物均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用乙酸乙酯、 氯仿、 正丁醇等有机试剂和水分别提取中草药紫苏梗的有效成分, 得到有机酸类、 三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 并研究其抗氧化效果. 结果表明: 紫苏梗正丁醇相中没食子酸的质量比为0.6 g/kg; 氯仿相中三萜类化合物齐墩果酸的质量比为0.9 g/kg; 紫苏梗提取物中黄铜类化合物质量比相对较高, 在乙酸乙酯相中为1.2 g/kg, 氯仿相中为1.1 g/kg; 紫苏梗各提取物对·OH自由基、 超氧自由基(·O-2)和DPPH·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其中1 mg/mL的乙酸乙酯相和氯仿相的清除能力最强, 分别为79%和73%、 62%和59%、 83%和80%, 对·OH自由基和DPPH·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强, 即紫苏梗各提取物均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盛花期的植物材料采自西藏阿里地区,经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鉴定为冰川棘豆(Oxytropis glacialis Benth ex Bge.)。样品阴干,粉碎,过20目筛,样品粉末中的可溶性物质依次用石油醚,乙醚,氯仿-乙醇,甲醇,水,1%盐酸和1%氢氧化钠提取,分别制成悬浮液,用小鼠进行毒性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急性毒性主要集中在甲醇提取部位 ,冰川棘豆甲醇提取物可使 小鼠出现震颤,走路不稳,四肢麻痹甚至死亡,而石油醚提取物和乙醚提取物能引起小鼠嗜睡和轻度嗜睡。  相似文献   

18.
菜籽油酸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乙二醇(400)为原料,通过三步合成了菜籽油酸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首先按照菜籽油酸:乙醇胺(1t001)=1:0.75,催化剂KOH:菜籽油酸(mol):0.076:1,0,温度为170℃,加入乙醇胺反应4h,再加入乙醇胺,使总的菜籽油酸:乙醇胺(mol)=1:1.0,在105℃反应3h得到菜籽油酸乙醇酰胺。然后,在碱性条件下,酰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环醚。最后环醚与聚乙二醇(400)反应生成聚氧乙烯醚。正交试验确定较佳工艺条件为:环醚:聚乙二醇(mol)为1:1.2,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140℃产品收率达92%。通过红外光谱确定了产品的结构,并对产品的表面物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产品具有较好的降低水表面张力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增稠润湿性能。  相似文献   

19.
没食子酸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对没食子酸中9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进行测定。方法样品用石油醚超声提取并经过浓硫酸净化,以不分流进样方式,用OV-1701(30 m×0.32 mm×0.32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经柱程序升温技术分离,并用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检测,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为79.98%~100.01%,RSD为0.32%~6.12%,最低检出限:0.000 184μg/mL~0.001 609μg/mL。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适用于没食子酸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红松种子综合利用的研究——Ⅰ.红松种仁油脂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红松种子千粒重约570g,其中种仁约为31%。种仁含油率,用石油醚萃取为68%,用乙醚萃取为73.4%。种仁油在常温下为淡黄色粘稠液,具隽永浓郁的香味;比重D_(20)~(20) 0.9218~0.9222,折光指数N_D~(20) 1.4768~1.4774;碘值145.5~149.5;酸值0.5~0.62。气相色谱分析表明,种仁油中的脂肪酸至少有11个成分。本研究分离鉴定了其中的8个成分,百分含量分别为:肉豆蔻酸0.35;,棕榈酸4.28;硬脂酸2.11;油酸25.18;正十九烷酸2.62;亚油酸42.22;5,9,12—十八碳三烯酸17.57;亚麻酸1.81。总计,易为人体消化吸收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85%,表明红松种子不仅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也有医疗滋补作用。红松种壳以及提取油脂后的残渣也有综合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