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S_2在Cu─S键中插入产物(Ph_3P)_2Cu(S_2CSR)(R=Bu ̄t或与丙酮-Py混合溶剂反应,获得了双核铜化合物[CuI(PPh_3)(Py)]_2和[CH_2(C_5H_5N)_2]_2[Cu_2I_6]两个化合物晶体,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得它们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2.
杂多阴离子柱撑水滑石类层柱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根型水滑石做交换前驱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合成了过渡金属离子三元取代硅钨杂多阴离子柱撑水滑石M_2Al(OH)_6-SiW_9Z_3(H_2O)_3O_(37)(M=Mg ̄(2+),Zn ̄(2+),Ni ̄(2+),Z=Cu ̄(2+),Co ̄(2+)).用元素分析、XRD、IR、UV-DRS和DTA等手段对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杂多阴离子引入水滑石层间后,水滑石的层间距从0.92nm增大到1.47nm;提高了柱撑材料的热稳定性,随层的组成不同热稳定性顺序为:Mg_2Al≥Ni_2A1>Zn_2Al;随柱的组成不同热稳定性顺序为:SiW_9Co_3>SiW_9Cu_3.处于层中的杂多阴离子在层的脱羟基温度以下均能保持良好的Keggin结构。  相似文献   

3.
采用离子交换技术合成了过渡元素取代型Keggin结构杂多阴离子柱撑层柱化合物Zn_2Al-SiW_9Z_3(Z=Co ̄(2+)、Cu ̄(2+0)与Zn_2Al-BW_11Z(Z=Co ̄(2+)、Cu ̄(2+)和Ni ̄(2+));XRD与IR测试表明,它们具有0.98±0.01nm的通道高度,层间杂多阴离子保持Keggin结构骨架;在液-固相体系中,它们对苯甲醛的H_2O_2氧化反应具有显著高的催化活性,是性能优秀的固一液相氧化型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CoCl_2·6H_2O、NiCl_2H_2O、ZnCl_2·2H_2O与C_3N_2S_3Na_3在(CH_3)_2SO溶剂中反应,得到产物Ⅰ、Ⅱ、Ⅲ;又用C_5H_5N与Ⅰ、Ⅱ、Ⅲ反应,得到产物Ⅳ、Ⅴ、Ⅵ。经元素分析、IR谱、UV谱表征研究,指认Ⅰ、Ⅱ、Ⅲ为Na_3[M(CH_3)_2SO(C_3N_3S_3)Cl_2(M-Co(Ⅱ)、Ni(Ⅱ)、Zn(Ⅱ);ⅣⅤ、Ⅵ为Na_2[M(CH_3)_2SO(C_3N_3S_3)(C_5H_5N)Cl](M-Co(Ⅱ)、Ni(Ⅱ)、Zn(Ⅱ))。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Mo ̄ⅤO(TPP)Cl与O_2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1:1体积比CH_2Cl_2-DMSO溶剂中,在18-crown-6存在下,配合物Mo ̄ⅤO(TPP)Cl被O ̄-_2还原的反应通过一系列中间物,最后生成Mo ̄ⅣO(TPP)(18-crown-6),本文给出了详细的反应动力学网络。  相似文献   

6.
用中温水热合成的方法,合成了类水滑石[Cd_xMg_(6-x)Al_2(OH)_(16)] ̄(2+)[S·2H_2O] ̄(2-),用XRD、FT-IR,DTA─TG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它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在μ=0.10mol·1 ̄(-1)(LiClO_4)、pH=8.0对不同温度下[Fe(CN)_5H_2O]和[(NH_3)_5Co(OOCC_5H_4N)] ̄(2+)的内配位界电子转移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在25℃,双核配合物[(NH_3]_5Co(OOCC_5H_4N)Fe(CN)_5] ̄-的分子内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3.9×10 ̄(-1),分子内电子转移过程的活化焓和活化熵分别为89.5kJ·mol ̄(-1)和6.0J·mol ̄(-1)·K ̄(-1)最后对该反应的机理、速率常数和绝热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用晶体场理论对新型稀磁半导体Zn_(1-x)Co_xSe和Zn_(1-x)Co_xS中Co ̄(2+)离子不同能级间的跃迁进行计算的结果。与实验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获得了相应的晶场参量D_q,Racah静电参量B,C和自旋-轨道耦合参数λ。本文对Zn_(1-x)Co_xSe和Zn_(1-x)Co_xS分别指认了观测到的Co ̄(2+)离子能级间的跃迁。对较低能级部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以H_7[PMO_8ⅥMoO_4ⅤO_40]·12H_2O为原料与对氨基二甲苯胺(C_8H_12N_2)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杂多蓝型电荷转移配合物(C_8H_12N_2)_5H_7PMO_12O_40,并通过元素分析,IR、UV、XPS、ESR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发现在该化合物中杂多阴离子部分依然保持Keggin结构,还发现在多电子的杂多蓝与芳香有机物对氨基二甲苯胺之间发生了显著的电荷转移.这种电荷转移被认为是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很大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根据.利用Z-扫描技术在保持入射光强I_0=2.38×10 ̄13ω/m ̄2,波长λ=532nm条件下,测定了浓度为4.68×10(-6)mol·dm(-3)的(C_8H_12N_2)_5H_7PMo_12O_40的DMSO溶液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x(3),测得△Φ=-4.11,x(3)=-2.61×10(-10)esu,为当今无机、有机材料中的优秀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M_07O_24] ̄6-、[H_2W_12O_42] ̄6-、[PM_012O_40] ̄2-、[P_2W_18O_62] ̄5-和[H_4CO_2Mo_10O_38] ̄6-等含有MO_6八面体结构单元的同多酸和杂多酸根阴离子结构模型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用Co_2(CO)_8与2,4-二硫代乙内酰脲S=CNHC(R_1)(R_2)C(S)NH反应,得到两类6个新的可能具有手征性的三核钴羰基硫簇合物CO_3(CO)_7(μ_3-S)[μ,η ̄2-,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IR和 ̄1HNMR谱表征,证明它们的分子骨架为四面体构型,前期配体2,4-二硫代乙内酰脲在反应过程中至少破碎成四种不同分子片,通过C、N、S原子与簇骨架Co原子键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CO_2(CO)_8、Fc_2(CO)_9、PPh_3为原料,合成了铁钴五核羰基簇碳化物Co_3Fc_2(μ-(μ-co)(co)_(10),并对其进行了IR、 ̄1HNMR、ICP、元素分析、MS等表征,指认该化合物为八面体结构,Co、Fe构成四方锥形骨架Co_3Fe_2。  相似文献   

13.
在密闭循环反应器中,于290℃下研究了CO存在下催化剂MTPP-CeO_x-SiO_2(M=Co ̄(2+)、Ni ̄(2+)、Cu ̄(2+))催化还原NO或N_2O的反应。催化NO还原的活性顺序是NiTPP>CoTPP>CuTPP,而N_2O还原和NO深度还原为N_2的顺序是NiTPP>CuTPP>CoTPP。NO_x还原的催化特性和MTPP的电化学氧化机理有关(取决于中心金属或卟啉环被氧化的次序)。CO不仅还原NO_x而且还促进载体Ce_2O_3物种的形成。探讨了NO催化还原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二齿胺配体内消旋-1.2-二苯基乙二胺(Stein)内消旋-1.2-二对氯苯基乙二胺(4-Cl-st)和钯配合物[Pd(stein)(NO_3)_2,[Pd(4-Cl-st)(NO_3)_2],[Pd(tmcpda)(NO_3)_2],[Pd(O-phen)(NO_3)_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用MTT染色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Pd(4-Cl-st)(NO_3)_2]对人体宫颈癌和鼻咽癌细胞的杀伤力优于顺铂,配合物[Pd(tmcpda)(NO_3)_2]水溶性好,对荷瘤S—180(A)小鼠进行实验,其延命率175%(P<0.001)表明有肯定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5.
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EPR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EPR谱法对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作表征。结果表明:在少量Al ̄(3+)掺杂的ZnO-Al_2O_3体系可检测到g=1.9606±0.0002,△Hpp=2.8G的顺磁信号,其强度随Al_2O_3掺杂量增加而增强,当Al/Zn~2/100(原子比)时趋于峰值;而在三组份Cu-ZnO-Al_2O_3和四组份Cu-ZnO-Al_2O_3-Sc_2O_3催化剂体系中,此顺磁信号基本消失。以上结果为三价金属离子(Al ̄(3+)、Sc ̄(3+))在ZnO晶格掺杂诱生正一价缺位从而有利于Cu以+1价态存在的观点,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16.
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所合成标题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正交晶系,P_(cab)空间群。晶胞参数:a=2.464(2),b=2.462(2),c=2.465(1)nm;Z=8。配合物中,中心离子Sc ̄(3+)与6个来自nCS-的氮原子配位,这6个氮位于八面体的6个顶角上,构成配阴离子Sc(Ncs),它以1:3的比例与3个[(C_4H_9)N] ̄+组成离子型晶体。  相似文献   

17.
用乙烯作为株针,从N_2还原H_2和体系的总电子数可以看出,乙烯不能与N_2在固氮酶体系中相竞争,表明N_2在固氮酶中的键合位很可能是蛋白键合FeMo-co笼内的6Fe[μ_6(η ̄2,ε_4)]模式和3Fe+lMo[μ_4(η ̄3,ε_1)模式。而不是笼口的2Fe模式,  相似文献   

18.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cis-[Coen2(OH)(OH)2](ClO4)2(en为乙二胺)与酸性媒介黄GG染料(2-羟基-5-[(4-苯磺酸基)偶氮基]苯甲酸)的取代反应动力学.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Coen2(OH)2]+、[Coen2(OH)(OH2)]2+60℃时的加质子反应平衡常数.用分光光度法测得60℃时染料的酸解离常数.60℃离子强度为0.1mol/kgNaClO4时,各络合质点与染料的反应活性顺序为[Coen2(OH)(OH2)]2+>[Coen2(OH)2]+>[Coen2(OH2)2]3+.由表观速率常数kobs与Co(Ⅲ)络合物浓度的关系及反应活化参数西ΔH、ΔS可见,该取代反应是按SN2缔合机理进行的.  相似文献   

19.
对cos(ix)用有理逼近Rnm(-x ̄2)(i ̄2=-1)构造了隐式辛算法,特别对cos(ix)的Padé逼近的一个结果:[o/2m]逼近是绝对稳定的。得到了对应于有理逼近R_(22)(-x ̄2)的时间方向四阶精度算法,讨论了它们的稳定性区域。证明了时间方向六阶和八阶精度算法具有宽的稳定性区域。  相似文献   

20.
两种N,N,N',N'-四(2'-苯并咪唑甲基)-1,4-二乙氨基乙二醚(EGTB)铜(I)双核配合物[Cu_2(EGTB]X_2(X=Cl ̄-BF ̄-_4)已合成.电子光谱和荧光发射谱表明它们可与分子氧结合,氧合-脱氧循环可重复多次;CV法测得配合物氧化还原电势,表明CU(Ⅱ)配合物(氧化型)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定性检测还表明氧化型有过氧化氢酶(CAT)性质,能分解H_2O_2放出O_2气.首次发现和证明了同一配体不同氧化态配合物分别具有载氧、SOD及CAT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