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特约主编:瓯海区科技局局长郑国华主编观点:今年以来,瓯海区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创业富民、创新强区、创意兴城,扎实推进政府转型、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型,全力打造生态宜居民富区强的幸福瓯海"的总体目标,以全面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完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创建创新型城区为中心,将创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作为工作重点,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搭建科技交流平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创设知识产权保护氛围,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改变瓯海产业现状,促进瓯海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瓯海区科技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抓创新,全力以赴促转型,科技创新工作亮点纷呈,荣获浙江省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全省网上技术市场工作先进区、全省科技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考核优秀等荣誉。新亮点,新成就瓯海区科技局以"科教新区"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瓯海区高校资源集聚的优势,全面推进学城大联动、产城大融合。2017年,浙江理工大学瓯海研究院组建运营,国家大学科技园核心区从20000m2扩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技》2011,(6):19-19
主编观点:当前,瓯海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城市跨越崛起的关键时期,如何破解难题,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助推打造生态宜居、民富区强的现代化新瓯海,将是“十二五”期间瓯海区科技发展的重点。要完成这个目标,必须做到三个“注重”。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技》2011,(1):22-22
高级人才迎新团拜 瓯海区人才工作会议和瓯海区高级人才迎新团拜会近日召开。市委常委、秘书长、瓯海区委书记葛益平在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实施人才战略,是推进瓯海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力,是抢占人才制高点的迫切需要,只有牢固树立正确人才观,  相似文献   

5.
1998年底,温州市瓯海区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在省级经济开发区的两翼,创建了永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瓯海高新技术园,吸纳了一批科技及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以满足产品升级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推动瓯海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 一、高起点、远眼光、大手笔建设高新园区 在温州市率先提出建设高新园区的设想的同时,瓯海区坚持高起点、远眼光规划,高标准、大投入建设,高层次、大手笔招商。 1.高起点、远眼光规划。我们根据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特点,结合瓯海区的实际,把机电一体化、生物与医药、高效节能和…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瓯海区紧紧围绕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省科技创新副中心的总体部署,以"创意、创新、创业"为主题,积极探索、合力共建温州市大学科技园。目前,温州市大学科技园已通过省级认定。在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过程中,瓯海区的主要做法包括:  相似文献   

7.
卢江 《今日科技》2011,(5):18-18
"十一五"期间,上城区科技工作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创新、集成、服务、争先"为主题,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施"科技强区"战略,优化科技进步环境,提升科技进步水平,有  相似文献   

8.
正8月11日,温州市瓯海区召开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区验收汇报会。省知识产权局洪积庆副局长、温州市科技局金传顺副局长、瓯海区陈星达副区长及瓯海区有关部门分管领导参加了会议。瓯海区自2013年12月正式获批省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区以来,不断调整优化知识产权政策,引导开展科技创新,鼓励发明创造。先后出台了《中共温州市瓯海区委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区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科技进  相似文献   

9.
基于构建的科技创新水平效率评价模型,运用SBM超效率模型对中原城市群核心创新区县域科技创新水平进行评价并进行空间差异分析及影响因素解释.结果表明:(1)从评价结果看,高效率区、较低效率区数量均有所增加,表明研究区各县域科技创新发展效率的差距明显;在较高效率区中,卫辉市、封丘县等科技创新发展效率有所下降,而管城区、二七区等科技创新发展效率有所上升;在中等水平区中,洛龙区和中原区的科技创新效率保持稳定发展;低效率区主要分布在外围区且连片分布.(2)从投入-产出视角看,金水区、涧西区、瀍河区、吉利区和凤泉区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创新区的投入-产出高效率区,而嵩县、卫辉市、汝阳县、封丘县和获嘉县等地区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方面的效益不佳.(3)从全局空间自相关看,两个年份均以LL区为主,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集聚现象;从局部空间自相关看,发展效率的空间关联类型以显著LL区为主,且形成了以巩义市为核心的小范围集聚.但从投入子系统看显著HH区在研究区中部形成高值联动区,体现其在发展建设方面的引领性.(4)从影响因素看,科技创新发展效率主要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创新投入支持与保障、创新设施建设和城市所处创新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科研信息化是高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科技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高校科研管理在信息化环境下,需从科研信息化支撑环境建设、科研云数据中心建设、完善高校科研管理体系等方面创新发展,促进高校科研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个性教育 ,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创新教育的关键是文化创新 ,其主要方面是学风与文风 .高等学校必须创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 ,树立宽容与批判的精神 ,以制度创新为前提 ,以学风建设为龙头 ,并进行文化创新的系统设计 .  相似文献   

12.
构建创新文化,培育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创新文化建设的阐述,提出要积极培育创新文化环境氛围,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培育创新人才,促进科技发展,不断地为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走人才强国之路提供动力。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激情、创业活力和创优追求,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展示才华搭建广阔舞台,使创新人才在民主、宽松、开放、和谐的创新环境中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3.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来源于知识创新的能力,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又与知识共享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知识共享为视角,构建企业内外创新循环体系,以创新内因、创新外脑及二者的开放互动为核心,在相应机制的保障下,不断推动企业创新,为企业在市场环境中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服务.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内外创新循环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来源于知识创新的能力,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又与知识共享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知识共享为视角,构建企业内外创新循环体系,以创新内因、创新外脑及二者的开放互动为核心,在相应机制的保障下,不断推动企业创新,为企业在市场环境中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服务.  相似文献   

15.
陈霞 《华东科技》2010,(4):36-37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也直接关系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效益和进程。健全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通过推动科技创新,为区域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也直接引领着未来和谐社会发展。科学技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改善生存发展环境,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撑。总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以和谐社会为背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这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阶段任务和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为了培养具有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的学生,必须要构建相应的实验教学环境与资源。文中提出了"实践融合、创新拓展"的实验室建设新理念。以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创新实验内容为载体,建设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电子设计与创新训练平台"。同时强调"教师、教材、教法"是实现实验室建设新理念的关键,教学环境与资源是实现实验室建设新理念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重要,逐步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更应结合我国的特定历史阶段和发展目标,注重引导科技创新走向,以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缓解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为纽带,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重点,以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升竞争力为核心。  相似文献   

18.
瓯海区科技工作以“轻工强区”为目标,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区域科技进步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加强科技创新环境建设。以改革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为抓手,优化区级科三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努力推动科技进步;全面发动,瞄准方向,积极争取市级及市级以上科技计划立项,取得了丰硕成果:重视科技法规、政策宣传,积极组织各类科技培训,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健全和完善乡镇科技进步目标责任考核管理工作;制订科技奖励办法,鼓励科技创新与合作。  相似文献   

19.
环境教育是一种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建设两型社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二者具有内在的关联,关注两型社会建设是新时期环境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总结出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环境教育实践经验和创新点,并就未来的创新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及发展模式,它是在反省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严重错误的基础上,研究和发现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并且它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和内涵,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支撑及其实践过程中的有力保障。该文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重新审视分析科技创新的意义及作用,粗提出建立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模型,把经过该评价系统模型筛选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此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实现社会、经济、人及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