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酵母嗜杀质粒融合转移──Ⅰ.融合转移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嗜杀酵母ERR1和啤酒生产酵母AS2420出发菌株,建立了供体菌MK2-3:K+R+Leu-ρ+(n)和受体菌AS2420-1:K-R-leu+ρ°(2n).对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两株菌的原生质体制备条件不尽相同;同一菌株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最佳条件也不相同.有利于融合再生的原生质体制备条件是MK2-3:菌龄30h,蜗牛酶解量30g/L酶解时间30min,此时原生质体形成率为80%,而再生率达17.1%,这些条件对嗜杀活性无影响,再生菌落的嗜杀活性率达100%;而AS2420-1;菌龄24h,蜗牛酶量20g/L,酶解时间30min,原生质体形成率为81%,再生率为18.1%.对四种渗透压稳定剂的再生效果实验表明甘露醇效果最佳,氯化钾次之,考虑到廉价,氯化钾是很好的代用品,在30%PEG6000及Ca2+条件下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融合率可达8.9×10-6,对其中的融合子MAR4的遗传性状及嗜杀活性的稳定性检测,DNA含量及细胞大小测定,dsRNA质粒的提取及电泳结果分析和发酵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融合子MAR4具有较高的嗜杀活性并可以稳定遗传,有与供体菌MK2-3嗜杀质粒dsRNA相同的电泳行为,  相似文献   

2.
博莱霉素切割DNA反应的定量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硫代巴比妥酸反应分析了博莱霉素A5(BLMA5)对DNA的断裂作用。在Fe^2+在O2存在下,BLMA5能导致DNA链断裂。研究了一些因素对BLMA5催化DNA断链反应的影响,设计并建立了BLMA5切割DNA反应的定量测定方法,并测得Km约为153μmol.L^-1.Vmax约为0.046A532Unit.s^-1。  相似文献   

3.
采用紫外-可见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研究了pH7.0条件下,阿霉素与金属离子,生物小分子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Fe^2+,Cu^2+与阿霉素可形成稳定的配合物,Mg^2+,Ni^2+,Co^2+与阿霉素有较弱的相互作用,在氨基酸存在下,Cu-ADM配合物发生解离,而Fe-ADM相对较稳定。  相似文献   

4.
温度和光照等因素对荸荠试管球茎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桂林马蹄”和“余杭大红袍”的荸蔼茎尖接种在MS+KT0.1mg.L^-1地培养基上15d后,诱导出的试管苗在MS+6-BA2.0mg.L^-1+NAA1.0mg.La^-1培养基上增殖培养25d后,再经60d培养可诱导出试管球茎,供试两品种试管球茎形成的最适增减其分别为MS+6-BA1.0mg.L^-1+蔗糖90g.L^-1和MS+6-BA0.8mg.L^-1+蔗糖90g.L^-1,最适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Fe^3+和Mn^2+离子的SCF-d轨道理论,通过分析杂质离子引起晶体中局域结构的变化,研究了晶体CaO和YAG中掺杂Fe^3+和Mn^2+离子的零场分鲜明立方分量α和三角分量,合理地解决了在同一种晶体中掺杂Fe^3+离子的零场分裂比Mn^2+离子的大,有时甚至大1个数量级的疑惑。  相似文献   

6.
拟除虫菊酯对昆虫ATPse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洲大蠊中枢神经系统ATPase活力测定的最适应条件是:对于Na+K^+-ATPase,蛋白质含量5-10μg,pH值7.0,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15min.Km和Vmax分别为5.38*10^-3mol/L和143.75nmol/min.mg^-1,Ca^2+-Mg^2+-ATPase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7.
部分取代苯定量结构-生物降解相关性(QSB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hems3D中量子化学MOPAC-AM1法计算了7种间苯胺类和8地苯酚的分子量高占有轨道能EHOMO、分子最低空轨道能ELUMO。用QSAR程序软件包查得分子体积Vm。结合分子连接性指数(^3X,^3X^v)对生物降解二级速率常数对数lgKb进行定量结构-生物降解相关性(QSBR)分析,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如下两个回归方程:lgKb=-0.832-0.118Vm+1.748^3X^v,n=15,R^2=0.832,SE=0.577,F=29.7,p=0.000。(1)lgKb=0.124Vm+1.749^3X^v,n=15,R^2=0.998,SE=0.5591,F=4148.99,p=0.000.(2)  相似文献   

8.
用于细胞内自由[Ca^2+]生理作用规律研究的新强萤光试剂Fura-2AM已由十七步合成成功。与过去广泛使用的该类试剂相比,其芝光强度高几十倍,对[Ca^2+]亲和力稍弱,对镁和其它二价离子的选择性更好,特别是结合[Ca^2+]后波长发生移动。这些优点使它成为目前最重要的特别是测定单细胞中[Ca^2+]的萤光试剂之一。  相似文献   

9.
一类三次Kolmogorov系统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类三次Kolmogorov系统x=x(A0+A1x-A3x^3+A2y),yd=dy(-1+x^2-6((*);x=x(A0+A2x-A3x^2-A2y),y=y(-1+x^2-y)(**)。得到:(1)A0>A2,A2<A3<A1时,系统(*)在第一象限内不存在极限环;(2)当A3>A2,A0+A2>1/2时,系统(**)在第一象限内是全局稳定性的。  相似文献   

10.
单个巨噬细胞Ca^2+梯差的存在,消除及其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激光扫描共聚集显微系统和Fluo-3/AM荧光探剂标记技术,在单细胞水平研究了巨噬细胞跨膜Ca^2+梯差的存在,消除及其与细胞内Ca^2+的时间、空间传递的关系,结果表明,不仅跨细胞质膜和跨细胞核膜两侧存在Ca^2+梯差,而且细胞内局部区域之间和区域本身也存在不同深度或层次间的空间Ca^2+梯差;用A23187可以消除上述梯差。用K^+激活巨噬细胞,可诱导细胞内游离Ca^2+以快速尖锐峰型的C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描述两种群相互作用数学模型中食饵种群具有常数投放率的三次Kolmogorov微分系统^「1」:dx/dt=x(a0+a1x-a2x^2-a3y-a4y^2)+F0{dy/dt=y(x^2-1)应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在一定的条件下,讨论了该系统极限坏的存在性、唯一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芝麻下胚轴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器官发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五种植物激素对芝麻下胚轴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器官发生的影响.研究表明:(1)2.4-D或NAA(1mg/L)+BA或KT(0.smg/L),2.4-D(0.5-1mg/L)和NAA(05-1mg/L)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2)BA或KT(0.5-1mg/L)可促进下胚轴芽丛的形成(3)NAA(0.5-1mg/L)、IAA(0.5-1mg/L)和KT(0.5-1mg/L)对下胚轴根的形成最有利.  相似文献   

13.
采用PH滴 定法研究风化某FA和发酵法FA与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给出相的PH滴定曲线,获得了7种金属离子与两种不同来源FA络合倾向的大小顺序,即:Mg^2+〈Co^2+〈Ni^2+〈Zn^2+〈Cu^2+〈Al^3+〈Fe^3+。  相似文献   

14.
Mn^2+离子在LiNbO3晶体中的占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晶场叠加模型和应用高阶微扰公式计算了^6S态离子在三角晶场中的零场分裂参量D、a-F。研究表明,LiNbO3:Mn^2+晶体中Mn^2+离子占Li^+位,并且在Congruent LiNbO3晶体中Mn^2+沿C3轴向八面体中心移动约0.1A。本文结论与ENDOR研究一致。  相似文献   

15.
金属离子和脲对背角无齿蚌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研究了多种金属离子对背角无齿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K^+和Li^+等一价金属离子没有影响:Mg^2+,Ca^2+,Ba^2+,Ni^2+,Mn^2+和Co^2+有激活作用;而Cu^2+,Zn^2+,Hg^2+,Cd^2+及Ag^+有抑制作用,脲对AKP的变性失活作用,按脲浓度可为低于2mol/L和高于2mol/L两种类型,低浓度脲对背角无齿蚌AKP活性抑制的动力学表  相似文献   

16.
播娘蒿子叶及下胚轴诱导再生植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播娘蒿种子,在附加6-BA0.5~1.0mg/L+NAA0.1mg/L的MS培养基上获得无菌苗,幼苗的下胚轴在含6-BA0.1mg/L+NAA0.5mg/L的MS培养基上出愈情况最佳,将来自下胚轴的愈伤组织培养于含有6-BA2.0mg/L+NAA0.2mg/L的MS培养基上分化出的丛生芽状态最好,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NAA0.05mg/L.  相似文献   

17.
荞麦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无菌苗下胚轴切段在含不同激素配比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发现在 2. 0 mg/L 2. 4-D与 1. 5 mg/L 6 BA组合时,可100%地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含 1.5mg/L 6BA和1.5 mg/L 2.4-D的激素条件下继代培养1代后转入含2mg/L 6 BA和1mg/L KT的 MS培养基上,计有80%以上可分化出苗。转入0.2mg/L NAA的 1/2MS培养基上则可诱导出根。研究建立了荞麦离体诱导高频率再生植株的实验体系。  相似文献   

18.
用FT-IR、UV-Vis和XPS等分子光谱和电子能谱方法研究了铜在Fe(CN)^3-6溶液中的腐蚀过程,表面膜的形成及其改性。结果表明,腐蚀膜主要由Cu^1+4Fe^Ⅱ(CN)6(大量)和Cu^2+2Fe^Ⅱ(CN)6(少量)组成,并夹杂有K4Fe(CN)6和K3Fe(CN)6;  相似文献   

19.
用TBD-Span80-二甲苯乳状液膜体系研究了La^3+的迁移行为,确定了完全、快速迁移La^3+的条件。在该条件下,能够使La^3+从常见过渡元素Fe^3+、Co^2+、Ni^2+、Cu^2+、Cd^2+、Mn^2+、Zn^2+等离子的混合液中得到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20.
蛇莓果天然色素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常用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有机酸,糖类和常见和几种金属离子Na^+,K^+,Ca^2+,Mg^2+,Fe^2+,Zn^2+,Al^3+对蛇莓果中天然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并对色素的耐酸碱性,耐氧化性,耐还原性以及耐热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