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苄叉丙酮,以苯甲醛和丙酮为原料,丙酮过量,在稀碱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了苄叉丙酮。考察了相转移催化剂的用量、醛酮摩尔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苄叉丙酮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相转移催化剂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催化合成苄叉丙酮的较优反应条件为:苯甲醛0.1mol,n(苯甲醛):n(丙酮)=1:2,催化剂用量为2 g,反应温度为30℃,电磁搅拌作用下反应40 min,苄叉丙酮产率可达94.9%。  相似文献   

2.
该文研究了以氯苄和三乙胺为原料合成苄基三乙基氯化铵的工艺条件,考察了n(三乙胺)∶n(氯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实验表明:n(三乙胺)∶n(氯苄)为1.0∶1.1,反应温度为84℃,反应时间为2h,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收率99%以上.  相似文献   

3.
实验结果表明分子结构为C13H22ClN的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是合成4,4'—二甲酸三苯胺的一种优良的相转移催化剂。在合成过程中以4,4'—二甲基三苯胺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氧化,并加入相转移催化剂,最终合成4,4'—二甲酸三苯胺。通过对反应条件的研究,发现利用相转移催化合成4,4'—二甲酸三苯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高锰酸钾用量7g,叔丁醇30ml,苄基三乙基氯化铵用量为0.50g,反应时间5.5h,此时产品产率最高达59.4%。  相似文献   

4.
实验结果表明分子结构为C13H22ClN的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是合成4,4'—二甲酸三苯胺的一种优良的相转移催化剂。在合成过程中以4,4'—二甲基三苯胺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氧化,并加入相转移催化剂,最终合成4,4'—二甲酸三苯胺。通过对反应条件的研究,发现利用相转移催化合成4,4'—二甲酸三苯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高锰酸钾用量7g,叔丁醇30ml,苄基三乙基氯化铵用量为0.50g,反应时间5.5h,此时产品产率最高达59.4%。  相似文献   

5.
以苄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经相转移催化合成N 苄基 N (甲氧甲酰乙基) 3 氨基丙酸甲酯,引入相转移催化技术,以四氢呋喃(THF)为溶剂,三乙基苄基氯化铵(TEBA)为相转移催化剂,在不影响收率的情况下,缩短反应时间至3h为最优组合。另外考察了溶剂和相转移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以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TBAB)、四丁基氯化铵(TBAC)、苄基三乙基氯化铵(TEBA)、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TAB)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HTAC)合成肉桂酸苄酯的方法,考察了各种催化剂的用量和时间对反应及产品质量的影响;也可将肉桂酸制成肉桂酰氯,再与苄醇反应制得肉桂酸苄酯,讨论了物料配比和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氯化苄与乙酸钠在相转移催化剂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作用下合成乙酸苄酯的宏观动力学。研究中固定相转移催化剂用量,并使乙酸钠大量过量以维持反应体系中乙酸钠浓度为定值。在50~60℃的温度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对氯化苄为1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36.4kJ/mol。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相转移催化剂TEBAC(Triethyl Benzyl Ammonium Chloride,三乙基苄基氯化铵)的合成以及在相转移过程中的催化性能.方法 以N(C2H5)3、氯化苄为反应物,异丙醇为溶剂,经季铵化反应合成TEBAC,利用红外光谱图证实其结构,并进行其应用研究.结果 TEBAC合成收率达到93.33%以上.通过实验探索,确定最佳合成反应条件是:异丙醇为溶剂,nN(C2H5)3∶nC6H6CH2Cl=1∶1,T=82~84 ℃,t=8 h,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图得以证实.将其应用于芳烃氧化 (苯甲酸)和亲核取代(对硝基苯甲醚)的合成反应中,提高了产品收率,缩短了反应时间.结论 自制的相转移催化TEBAC应用于芳烃氧化 (苯甲酸)和亲核取代(对硝基苯甲醚)的合成反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以水为溶剂,三乙基苄基氯化胺(TEBA)为催化剂,对溴甲苯为原料,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合成对溴苯甲酸的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最优条件为:以水为溶剂,n(对溴甲苯)∶n(KMnO4)∶n(Na2CO3)为1.0∶2.5∶1.0,TEBA(5%)为催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四乙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碘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间苯氧塞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对氯氰菊酯的合成进行了研究,探索了不同结构和不同成分的季铵盐作相转移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季铵盐作相转移催化剂均能得到良好的结果。作者研究筛选出价廉、易得、能方便自产的节基三乙基氯化铵和间苄氧基节基三乙基氨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同样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从而为氯氰菊酯的工业化生产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以靛红、丙二腈、苯甲酰乙酸乙酯为原料,以水作溶剂,采用三乙基苄基氯化铵(TEBAC)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得到螺[吲哚-3,4-吡喃]衍生物C22H17N3O4.其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相对分子质量Mr=387.39,晶胞参数a=0.897 48 (14) nm,b =0.959 06(16)nm,c=1.106 17(19) nm,V=0.9368(3) nm^3,Z=2,晶胞密度Dc=1.373mg/m^3,吸收系数μ=0.097 mm-1,单胞中电子的数目F(000)=404.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对原子参数进行修正,最终偏离因子R=0.035 9,ωR=0.089 8.在晶体结构中新形成的吡喃杂环近似于平面结构.  相似文献   

12.
利用相转移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异丁酯,最佳反应条件如下:催化剂用量0.5g/0.1mol异 丁醇,酸醇比1.2:1,反应时间100分钟,收率77.36%。实验证明,相转移催化对该酯化反应是高 效、低成本和实用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3.
山苍籽核仁油合成生物柴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苍籽核仁油为原料,采用固体酸催化酯化-相转移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从固体酸SO_4~2-/ZrO_2为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降低酸值,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NaOH为相转移催化剂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合成牛物柴油的优化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固体酸SO_4~(2-)/ZrO_2催化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油重4%的SO_4~(2-)/ZrO_2,醇油摩尔比为10:1,温度为68℃,反应时间为4 h,原油酸值降到2.52 mg/g:该法相对浓硫酸催化酯化法具有不需耐酸设备、催化剂易回收、无废水排放等优点;相转移催化酯交换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温度为25℃,0.5%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油重1%的NaOH,醇油摩尔比为6:1,反应15 min,原油酯交换率达到97.6%;采用相转移催化技术,反应在常温下进行,大大减少了能耗,缩短了反应时间,具有的产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苄基三丁基氯化铵做相转移催化剂,邻硝基氯苯、甲醇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在常压下合成了邻硝基苯甲醚。并对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的选择及用量对转化率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邻硝基氯苯的转化率>99%,邻硝基苯甲醚的收率为93%,凝固点≥9.8℃。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作为相转移催化剂,以五氯吡啶(PCP)为原料合成2,3,5-三氯吡啶的适宜条件。方法利用单因素实验法分析相转移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aOH浓度、nZn:nPCC,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制备2,3,5-三氯吡啶的适宜实验条件:相转移催化剂用量3mmol,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5h,NaOH浓度7mol/L,nzn:nPCP=3.0:1。此条件下,产物收率可达75%以上。结论利用离子液体替代传统有机溶剂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新工艺,具有反应时间短,锌粉用量少,反应温度温和等特点,可达到绿色生产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2-乙基乙烯基醚丙烯酸酯的制备及其阴离子聚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以2-氯乙烯醚和丙烯酸钠为原料设计合成了双官能团单体2-乙基乙烯基醚丙烯酸酯,研究了相转移剂的种类以及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2-氯乙烯醚/丙烯酸钠物质的量比5∶1;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4h;以三乙基苄基氯化铵(TEBA)为相转移剂效果最佳。随后在一定的温度下,以1,1-二苯基己基锂(DPHL)为催化剂,以2-乙基乙烯基醚丙烯酸酯为单体在四氢呋喃中进行了阴离子聚合,得到分子量可控的单分散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17.
利用相转移催化合成乙酸苄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相转移催化剂催化三水合乙酸钠和苄基氯的酯化反应,合成乙酸苄酯,产率为65~90%,酯含量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18.
异戊烯醇是一种很有用的有机中间体,常用于农药、医药、香料等的合成.由异戊二烯出发合成异戊烯醇有两条路线:■氯代异戊烯■的直接碱性水解(路线B),除得到主产物  相似文献   

19.
以30%H202为氧源,钨酸钠为催化剂,三辛基甲基硫酸氢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催化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在回流温度下,反应1 h,己二酸的分离产率(基于环己烯)为48.6%~68.6%.反应中微溶于水的季铵盐相转移剂和水溶性强的钨酸钠催化剂均可回收并重复利用.这是一条合成己二酸的典型绿色途径,克服了目前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中采用的浓HN03或KMn04氧化法存在的污染大、反应时间长和后处理繁杂的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